心理导读:咨询师应该以尊敬与谦虚的心面对来自个案灵魂的智慧,梦魇以一种不妥协的引导方式让我们瞥见阴影原型的一部份。梦魇变化多端,而我们可以做的不是忽略梦魇,使其凋落腐化,而是让黑暗的意象编织属于自性化的美丽大道。笔者也提醒,咨询师在进行艺术技巧的梦境探索时,需创造一个既安全又可以完整探索心灵的空间,应时时注意伦理的原则,应避免当事人在艺术创作中被完美主义干扰,以及意识批评的涉入。梦魇虽可怖,让人惊恐与抗拒,但在实务工作中重视梦魇,透析梦魇却是探索心灵与找到疗愈力量的首要任务。 ---www.tspsy.com
应对梦魇的方法及治疗2
(三)把梦魇幻化成一首小诗
诗文可以帮助梦魇个案看到意象中的个人独特意义,例如本能、情绪、情感或任何在意的部分,同时看到梦中原型的意义,在诗里会包含梦魇中狂野原始与澎湃的情绪与直觉,诗文结构亦可捕捉梦魇中的情感强度,以及吓得理性意识溃决的能量(Mellick,1996)。
Mellick提出的这个方法,可以「自由书写」的方式协助个案,先引导个案快速、不加以思索地写下梦魇内容,接着再按照书写次序,将自由书写的文句将梦魇变成一首诗,而诗可以是任何形式,例如绝句、律诗或者新诗。以下是Mellick举的个案梦境探索说明。
梦境内容:
有一只非常大只的熊,和我们成为朋友,已被驯养且温顺,住在对街的一间漂亮小屋里,但事情出了差错,一个宝宝开始哭,熊跑到宝宝身边,要保护孩子,但当它准备抱起宝宝时,它的爪抓伤婴儿,婴儿发出尖锐刺耳的尖叫声,我们赶紧保护孩子,把熊赶走,熊失去了有爪子的手掌,掉落在地板上,我们发现我们竟然因为与它做朋友而创造出一个杀人怪兽,然后我们看到其他人被杀,或是有人要杀了这只熊,当枪声响起时,有人被杀了,于是我们跑走。
个案对于梦境内容的惊骇感到震惊恐惧,Mellick帮助他运用重要的关键字,将意象与感觉置入诗文的行距中。以下是梦境诗文:
熊与孩子
成为朋友
大只的熊住在
一间漂亮小屋里
在我家对面
事情出了差错
一个孩子哭
熊想要保护孩子
但抓伤孩子
孩子的刺耳尖叫声
我们赶紧
把熊赶走
它失去一只手掌
爪子掉在地板上
枪声响起
有人,
也许是熊
被杀了
我们竟创造出一只怪兽
经由与它做朋友。
个案将梦写成诗之后,他感觉到自己掌控了内在的惊慌情绪,意识到不管自己是如何在生活中表现柔顺,终究还是存有原始凶猛的本能,就向梦中的意象,即使是友善的熊,也有凶残和伤害的一面,于是,个案开始学习辨别和尊重自己内在的凶猛,他从这个梦中洞察到「自己可以更泰然自若地悠游与面对心灵狂野与凶残的性情部分」(Mellick,1996)。虽然诗文的字句不多,却可抓住梦境的重点,帮助梦者洞察自我,对梦魇的意义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安全氛围中释放自我过猛的情绪,了解自己的原始面貌,整合不喜欢、抗拒的阴影。
(四)创造具有能量的绘画
Mellick(1996)认为,当与梦魇一同工作时,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境,例如咨询师与个案一起卡在某个脉络中,或者承担了过多无法处理的意象时,此时透过绘画将梦魇呈现,并慢慢的接近绘画中呈现的内容与散发出来的能量,能够帮助我们洞察梦魇的具体智慧。绘画所使用的媒材工具,可依照不同情境或不同状态,以及个人偏好来选择。绘画能够通透深层的自我内在,也是一旦拥有工具,便可以轻松自我探索的一种艺术探索方式。
以下是Mellick提供绘画梦魇的几个建议和方向:
1 设定时间限制,在一个有限时间中,快速且不加思索地创作,透过无意识、不自觉的绘画,将梦魇的任何可能性表达出来。
2 创作时,尽量避开处于压力之下的情况,咨询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减缓压力感,进行放松活动,或者建议当事人生活中创作之前可以先做一些减压的运动,或做些轻松且重复的事情。
3 慎选绘画的纸张。绘画时可选择大纸张,或者依照个人喜好选择理想适合的纸张尺寸,只要纸张足以承受绘画所带来的各种能量。
4 限定绘画的范围。选好纸张尺寸之后,在纸上画一个足以让视觉容纳的区域,一般来说,可以一个人喜好的颜色围出一个安全坚固的范围。如果觉得光是范围还不够,可以更有力的具象物来帮助范围的坚固,例如金属边、粗线框等。
5 绘画时,咨询师可协助个案经常检视内在动力的转换状态。当在绘画时,我们可以正在经历一场场的心灵转换,因此,检视绘画时的感受是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梦魇所欲带来的心灵讯息。
6 当感觉到内在充斥过多的能量时,可以透过动态的方式,例如跳上跳下,大吼大叫,帮助自己宣泄过满的能量。绘画的功能之一便是在帮助绘者释放内在承载过量或过去压抑太久的能量,例如情绪,所以当绘画时,感觉到过度的能量即将倾泻而出,透过身体的动能有助于缓解。
Mellick也提醒,结束画作之后,为之命名,并标上日期,接着只要放下画作,试图忘记画作即可,因为过程中,个案已好好地和梦在一起,去聆听梦的声音以及还原梦境了,所以只要自在地允许心灵安静地将这股梦魇带出来的能量吸收回去。
(五)创作具有疗愈性的曼陀罗
荣格在东方文化中,不约而同发现类似的曼陀罗绘画,具有帮助人们与自我相遇的作用,是对最深层的自我核心的完整理解,曼陀罗的圆具有保护和让人趋向完整的疗愈效果,也象征着心灵的中心(Jung,1968)。由此可知,曼陀罗不仅可以增强心灵,在绘制曼陀罗的过程中,亦能够进入深层的状态(Jung,1968;Mellick,1996),Mellick也强调曼陀罗绘画帮助我们与内在的灵魂接触,让我们们回到内在心灵深处表示敬意。
然而,梦魇如同空气,存在我们的潜意识心灵中,有时候我们会受到梦魇的骚扰而不断出现压力大、持续惊吓的状况,曼陀罗能够促使我们的心灵安定,内在平和,并为生活找到秩序与中心(Jung,1968)。 Mellick提出曼陀罗绘画的步骤:可以先从引导个案先在一张纸(黑色或白色)上自在地画一个封闭的圆开始,接着在圆圈中随意地画,直到个案感觉梦魇所带来的感受逐渐消散、慌乱不定的自我被安下来,而最后可为梦魇所创作出的曼陀罗选择适合的媒材着色。透过曼陀罗的绘画帮助个案搜寻到更多的内在力量。
曼陀罗的绘制不需要复杂,简单的曼陀罗就非常地有力量。而绘制曼陀罗也是在帮助我们先放下梦魇,不要总是持续的进入梦魇、了解梦魇,因为如同Mellick强调的,有时候在探索梦魇的恐怖旅程的行动之后,个案所需要的仅仅只是知道回家的心灵之路。
(六)让梦魇归入大自然的循环中
Mellick不仅是荣格取向的艺术治疗者,也是一位人类学研究者,她从自己过去在人类学中所观察、得到的知识,将之运用到梦境艺术治疗的探索上。她认为梦魇可以经过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仪式得到释放,所以这个方式不限于在咨商室中进行,梦者可以找一个下雨天,在雨中想着梦魇,并幻想梦魇随着雨点洗刷其中的痛苦与惊恐,梦魇随着雨水流入大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将梦写在一张一张的小卡片中,以祝福的心情,将小卡片撕碎、或托付给燃烧的火,再将之归入土壤或风中,再者,也可以在小纸片中写下梦魇的意象或寓意,并将其绑在一颗树上,看着它们慢慢被自然元素吸收而有变化。此外,可将写有梦魇的纸张折成一艘小船,或将其包覆在一颗石头上,然后将之托付给大自然,给海、湖、小溪、土地、树木、或天空与风。如果在有下雪的地方,可以在雪中写下梦魇,看着它们被雪包覆或是随着雪融化。
Mellick温柔地以这些仪式帮助自己或个案舒缓并逐渐放下承受已久的压力,她强调这不是破坏梦魇,而是一个象征性的过程,帮助个案将梦魇中强大的恐惧转化成轻微的害怕,让梦魇逐渐与「万物」同化为一,让更大力量承担我们心中的负面能量。仪式为梦境心灵的旅途做一个完结,并展开下一步。
(七)透过黏土的创作,赋予梦魇明确的意义
黏土在艺术创作的治疗中,经常是很好用的媒彩工具,黏土的多变性可为探索创作带来许多细腻新奇的变化和发现。 Mellick在工作中,会经常引导个案经由呼吸与身体动作将梦魇中,心灵失去控制的能量灌入到黏土中,将害怕、愤怒、惊恐与悲痛具体化呈现,为个案带来小却重要的心灵变化。以下Mellick带领一位个案进行梦魇黏土创作的程序说明。
梦境内容:
我和儿子在我祖母家中走着,我在房间中找到祖母,但看到的不是祖母,而是一个面孔恶心的老女人坐在窗旁边, 她的脸凹陷像是老鹰,不知怎的我知道她杀了我的祖母,而她打算要杀害我的儿子,我无法逃走,对着儿子尖叫要他跑,他却不肯跑,我大声尖叫着惊醒。
1 准备阶段:在专注的创作黏土之前,先暖身与静心。注意要将能量注入到梦魇中,是极度困难的,因此先将受到梦魇影响、还在经历梦魇而紧绷的身体肌肉舒缓。可以拿着黏土走来走去、跳跃,并用拳头敲打、用手指戳、拽、猛击、掌击黏土,直到身体感觉到热能。接着,选择喜欢的黏土块。以一手可以掌握的黏土量进行,或者依照能量的强度,选择偏好的黏土块。如果想要减缓较轻微的能量,就拿小块的黏土,如果想要表达和减缓意象带来的强劲能量,用较大的黏土块。
2 进行阶段:在设定时间内,尽情、不加思索地创作黏土,不需要任何的限制,只需要专注在黏土的创作上,好好的探索梦魇。个案面对黏土时,将梦魇中的惊恐、害怕的气息注入到黏土中。创作黏土过程中,记得要给身心灵休息的机会。进行过程中,梦魇负向的回馈让个案感到呼吸急促、情绪能量过强,捆绑了个案的身体,使他的肌肉坚硬与僵住,引导个案慢慢放松下颚、颈部与肩膀,缓慢、深层的呼吸,将梦魇中负面意象所包含害怕气息以及紧绷的感觉以呼吸气流灌输进黏土中,个案同时试着把梦魇中的巫婆、阴影原型的精神置入黏土中。
3 结束阶段:为黏土命名与拍照以及注意隐身在黑暗中的光亮。在黏土的梦魇工作中,梦魇被隐藏的积极力量会变得比较清晰。可以将黏土拍照下来,黑白或彩色照相都可以,在相片中总有一面是不令人恐惧、有着相当的正面气息。在此阶段,个案为黏土上色并照相,发现梦魇中不令人恐惧,而有着相当的善良的一面,个案将黏土取名为「女巫与和蔼仁慈的祖母」。 Mellick认为黏土工作受人喜爱之处在于许多人会注意到,不管他们如何尝试着表达梦魇的紧张与丑陋,黏土总是会创生出一种诙谐逗趣与友善的面貌。
最后是仪式阶段,黏土为个案带来了另一层的觉察,进入到黏土的仪式阶段,当处理黏土时,会产生平静专注的感觉,梦魇所带来恐惧意象被黏土削掉而变得古怪可笑,仪式可以是各种方式,例如将黏土重击粉碎掉、丢掉、燃烧、撕裂、或者回收,甚至供奉黏土。不管做什么,都抱持着来自它的教导而产生的尊重、平静与感谢。个案洞察了梦魇中关于阴影的矛盾,在巫婆的可怕气息与威胁中,逐渐将阴影原型卸除武装,创造出与恐惧相对的滑稽逗趣的平衡,转而变成一个和蔼亲切的神仙教母,让个案随着阴影的转化而有新的理解与成长。
五、结论
咨询师应该以尊敬与谦虚的心面对来自个案灵魂的智慧,梦魇以一种不妥协的引导方式让我们瞥见阴影原型的一部份。梦魇变化多端,而我们可以做的不是忽略梦魇,使其凋落腐化,而是让黑暗的意象编织属于自性化的美丽大道(Hall,1983;Mellick,1996)。笔者也提醒,咨询师在进行艺术技巧的梦境探索时,需创造一个既安全又可以完整探索心灵的空间,应时时注意伦理的原则,应避免当事人在艺术创作中被完美主义干扰,以及意识批评的涉入。梦魇虽可怖,让人惊恐与抗拒,但在实务工作中重视梦魇,透析梦魇却是探索心灵与找到疗愈力量的首要任务。梦魇能够当事人认清问题以及得知重要的心灵讯息,安顿个案的心,并促进心灵强度,使人在危机当中具备足够的能力来对抗和解决内外在的险恶。而梦魇虽呈现心灵的对立面,但真正的目的在于转化本我与自我的关系,是为了「自性化历程」而存在(Hall,1983)。
笔者于本文概略整理荣格取向艺术技巧对于梦魇探索的应用,希望透过艺术媒材的形式帮助咨询师与个案探索梦魇,并进一步洞察其对个案以及治疗历程的影响。在心理治疗的历程中,若能将梦魇当作探索个案内在状态的桥梁,能够帮助咨商师与个案更深刻透析当下的问题与议题,为心理咨询历程开拓出专业却自在的共行旅程。
(作者:郭蕙宁、黄宗坚 | 来源:台湾心理咨商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