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职场心理学 >

心理健康:励志书真的管用吗?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13-05-22 16:30   浏览次  
  
  心理导读:回家路上到书店转悠一圈,励志书铺天盖地,捧着阅读的人瞬间从苦瓜变成颗甜菜。想来,老同学那句“学霸不看励志书”,倒有几分真理。    ——www.tspsy.com
  
心理健康:励志书真的管用吗?

心理健康:励志书真的管用吗?

  和高中同学见面,聊到了当年的学霸,颇有科学解密不正常人类的意味。他俩一个宿舍,原来那位学霸高中刚进校时天天看励志书,堆成座小山,高三后却万分鄙夷这类书,至今不再碰触,在学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世界名校,日渐飞黄腾达。
  
  回家路上到书店转悠一圈,励志书铺天盖地,捧着阅读的人瞬间从苦瓜变成颗甜菜。想来,老同学那句“学霸不看励志书”,倒有几分真理。
  

  学霸从家乡远到上海,入校时连英文都倒数,迷茫之极,后来靠着这些励志打鸡血,读书努力却时常痛苦,越读越发现许多故事不过两三个固定模式,一句话翻来覆去说,有时只是换个更接地气的说法罢了。扔下这些书后,排名越来越高,尤其高三时到了地球人再也无法阻止的地步。原来,那时的他已经决定要考取某名校,往美帝飞去。
  
  学霸不再看励志书,因为他的世界根本没有“放弃”的概念。倒是盲目追随的芸芸众生,扎堆买参考书背单词去考证,枕边不离励志书,第二天醒来还是想放弃。
  
  办公室的同事,一个女孩,她人生的最低谷是在中东实习的那年,人生地不熟,又与男友分手,天天痛不欲生。好友不离不弃在一旁安慰,按照励志书的模式,她应当在一群人爱的抱抱下振作起来,在异国美景的熏陶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可直到工作合约结束,回国后的她依然消沉,最后是靠着自己终于找到另一个奋斗目标才逐渐恢复过来。
  
  她说,“在那时候虽然身边很多人安慰,只是一瞬间觉得好些了,但回家后还是一点用都没有想大哭一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一个人要去死,今晚听了你的话,他开心去睡了,明天还是找不到动力活下去。跳楼拉也拉不住,关起来要去上吊,没收了绳子就撞墙,绑在床上还能咬舌。
  
  小学时候每个月要用漱口水,一股刺鼻的味道,不小心喝进一口简直吞毒,那天堪比耶稣受难日,长大后不再被迫“集体受难”,牙齿犯痛,死去活来,才有了保健的概念,每天刷牙后自觉用漱口水;讲出去别人以为你很了不起,边留学边打几份工,深夜回家还买菜做饭,其实不过是一个人在国外剩余时间多了想找些事做,赚过钱被柴米油盐处处是开销震撼到,泡面吃得想吐,肚子饿得前胸贴后背就从可乐鸡翅番茄炒蛋开始学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外加几门小语种,回国后被惊为天人,被问怎么逼迫自己学会的,耸耸肩,不过因为在那里生活,不会当地语言连菜也买不了啊!
  
  认定要去做的事,一旦遇到了困难,就只是去面对,一样样解决。一件事,有时人的观念就造成了一天一地的结局。
  
  有人丢了价值连城的项链却能微微一笑,“它为了我挡了些坏事情啊!能活着四肢健全就是最大的财富了。” 有人上车抢座位,半屁股坐着,和旁边的人打起架来,半只耳朵被咬掉,鲜血淋一地。
  
  “人有两件事,一件是应该做的事,另一件是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观念下,我们常把高考考研考公务员看作“应该做的事”,当科学家骑川藏线做演员创办慈善组织就是“想做的事”。于是,有人能为了“想做的事”上天入地,却不能为了“应该做的事”多背一分钟单词。
  
  高考、专六专八、考研、考公务员、结婚、买房、买车…如果是为了和一个偷偷暗恋的学长进到同一个大学,为了给心爱的女友一个温馨小屋,为了让父母不再操劳而找份安稳工作,为了接送小孩上下学买辆车…这些事就从没意义却不得不做的“应该”变成了心甘情愿的“想做”。
  
  至于那句代代相传具有恐吓意味的格言:“高考决定你的一生”,经历过的人大多笑而不语。决定一生的事很多,譬如骑川藏线不小心得了感冒,谈恋爱遇到了个人渣,在雾霾中猛吸口气,人群中多看了杀人犯一眼。别担心,没有一次考试会要了一个人的命,因为接下去要你命的东西太多了。
  
  每件事,最后能坚持下去的,不是别人嘴里或者励志书里告诉你的某句话,而是 —— 你想不想做?
  
  (文/嘉倩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脾气暴躁的老板如何相处? 脾气暴躁的老板如何相处?
    心理导读:爱发飙的老板似乎正悄悄地从工作场所消失。管理者之间的新共识是,发飙会让人们恐慌,把他们赶走而不是激励他们,并有损于他们的工作质量。借助许多措施,办公室...
  • 遇事总想不开怎么办? 遇事总想不开怎么办?
    心理导读:我们应对挫折的过程,也是停下来深刻反...
  • 职业规划: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职业规划: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心理导读:令职场新人最为困惑的,莫过于不了解各个行业和职业的不同特点,从而难以判断自己的能力匹配度和兴趣匹配度。在大学里,要了解各行各业其实有很多办法:实习、兼...
  • 职场心理:如何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职场心理:如何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心理导读:我认为人们在是否把生活品质放在一个足够高的位置的时候总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当我们面对一个难以相处的老板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教导要忍辱负重。就我个人而言...
  • 甄嬛传人物分析之安陵容 甄嬛传人物分析之安陵容
    心理导读:《甄嬛传》中最精彩的女子不是甄嬛,不是华妃,而是安陵容。正是有安陵容这种既可恨又可怜的角色,整部故事中的环肥燕瘦才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安陵容如何不择手段...
  • 科学研究打坐使人更健康 科学研究打坐使人更健康
    心理导读: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打坐确实能影响脑部功能。如今打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医学中心开始教导病患打坐冥想以减轻疼痛和压力,古老而神秘的打坐正渐...
  • 讨厌一个同事,你该怎么办? 讨厌一个同事,你该怎么办?
    心理导读:每个人身边都会或多或少有几个难缠女友,这些女人时而狂吠乱咬,时而两面三刀,时而指桑骂槐,时而口蜜腹剑。而处于某些原因,你却不得不与之相处。此时你一定会...
  • 《非你莫属》代表不了真实的招聘 《非你莫属》代表不了真实的招聘
    心理导读:《非你莫属》是一档各取所需的节目,卫视要的是收视率,BOSS要的是效应,求职者要的是职位或露脸的机会,观众要的是趣味性。这就注定了这场节目和我们平日的招聘...
  • 心理揭秘:微信和陌陌是约炮神器? 心理揭秘:微信和陌陌是约炮神器?
    心理导读:说它是约炮工具,也是有理论根据的。据英国著名八卦媒体《太阳报》报道,Facebook等社交网站崛起后,英国的梅毒病例增加了四倍。英国医疗组织卫生服务信托(NHST...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