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股市暴跌如何应对?

责任编辑:tspsy-燕子  发布于2015-06-30 10:38   浏览次  
  心理导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从中国股市诞生的那天起,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但很少人会把这句话刻在心里。“给家人一个安逸的生活”,大概是很多人投身股市的愿望,但股票不是蒙娜丽莎,不会对每个股民都面带微笑。终究心想事成者少,事与愿违者多,具备哪些心理素质的人才能在股市这个战场中取胜呢?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股市暴跌该如何应对?

心理咨询师:股市暴跌该如何应对?

 
  一、案例描述
 
  6月10日晚上10点左右,在长沙市湘江世纪城小区,一名32岁的男子从小区的22楼坠亡,警方初步调查显示,该男子坠亡与他用四倍的融资杠杆重仓了一只股票,在股票两个跌停之后赔光了本金。有关坠亡的侯先生在跳楼前以ID名为“想挣钱的散户”在股吧留下一段话,“离开这世界之前我只是想说,愿赌服输,本金170万加融资四倍,全仓中车,没有埋怨谁,都怪我自己贪心,本想给家人一个安逸的生活,谁想输掉了所有,别了,家人,我爱你们,我爱这个世界。”
 
  每遇股市动荡,总有这样赔了钱又赔了性命的悲剧发生,让人扼腕叹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从中国股市诞生的那天起,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句话,但很少人会把这句话刻在心里。“给家人一个安逸的生活”,大概是很多人投身股市的愿望,但股票不是蒙娜丽莎,不会对每个股民都面带微笑。终究心想事成者少,事与愿违者多,具备哪些心理素质的人才能在股市这个战场中取胜呢?
 
  二、案例分析
 
  国内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系的陆剑清曾对我国成功投资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展开了实证研究,针对随机抽取的167位成功投资者的研究共得到八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分别是:决策力、情绪稳定性、独立性、冒险性、聪慧性、专注耐心性、情绪波动性、贪婪性。其中前六个是对投资成功有益的心理素质,而情绪波动性和贪婪性是对投资成功有害的心理素质。“都怪我自己贪心”,贪婪这一人性的弱点在股市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情绪波动性是如何让人败下阵的呢?
 
  情绪波动性大的股民,其情绪被大盘指数操控,持续体验着大起大落坐过山车般酸爽刺激的感觉。价格上涨账面浮盈时欣喜若狂眉飞色舞,觉得“整个世界满满都是爱啊~”;价格下跌账面浮亏时嚎啕大哭痛不欲生,感受到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由于关系框架的作用,以前投资失败带来的经验和后悔情绪将会影响下次投资活动中的判断和行动,有时会因某支股票心情不好,连带着看其他股票时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由于被情绪绑架,买卖股票时就会犹豫不决,不利于做出理智的抉择。
 
  如果看到这里你完全相信上面所说的,那可就错了,考虑到人的复杂性,我们还需要从“综合心理素质”来进行解读。
 
  研究者根据以上八种心理素质强弱的组合,又进一步分为三类成功投资者。
 
  第一类成功投资者:决策力最低,情绪稳定性最好,情绪波动性居中,独立性居中,冒险性最低,聪慧性最低,专注性居中,贪婪性最低,这类人可归结为“稳定保守型”。
 
  第二类成功投资者:决策力居中,情绪稳定性最低,情绪波动性最高,独立性最高,冒险性最高,聪慧性居中,专注耐心性最高,贪婪性居中,可命名为“专注耐心型”。
 
  第三类成功投资者:决策力最高,情绪稳定性居中,情绪波动性最低,独立性最低,冒险性居中,聪慧性最高,专注耐心性最低,贪婪性最高,可划分为“决策聪慧型”。
 
  这三类成功投资者分别占调查样本的26.9%、46.7%、26.3%。由此可见,视金钱如粪土、面对牛市熊市都泰然自若情绪稳定的人可以大赚一笔;情绪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天台般震荡起伏、但能保持专注耐心的人能把股市当提款机;既贪婪又没有耐心,但能做到“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人也能一夜暴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心理素质,你具备了吗?
 
  参考文献:
 
  1. 陆剑清. 关于我国成功投资者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J]. 心理科学, 2003,26(6): 1140-1141.
 
  2. 吕婧. 股市投资者的个体行为特征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文/曹静,祝卓宏 | 来源/中国科普博览)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