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世界上真的有聪明药吗?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19-03-25 13:26   浏览次  
  心理导读:除了长生不老之外,一夜之间突然变「聪明」、轻轻松松就可以考一百分,应该是所有人都想要的吧。所以凡是用于改善情绪、睡眠、注意力等的药物,都相当容易被误解为可以提升成绩的「聪明药丸」。因此,美国大学生也一度出现滥用「利他林 (Ritalin) 」的情形。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聪明药真的安全吗?

世界上真的有聪明药吗?
 
  近日,Netflix推出了一部纪录片《药瘾》(Take Your Pills),揭秘了美国学生对“聪明药”的滥用已经到了多么可怕的地步......
 
  美国学生同样面临着超大的竞争压力,谁都想成为会学习又会玩的“别人家的孩子”。
 
  但周围总有比你有钱、比你努力、既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的人,你怎么办?
 
  有孩子发现了“聪明药”——「阿得拉」
 
  大家发现,吃了这个药,精神集中了,大脑活跃了,身体也有活力了......总之就是太神奇啦!
 
  于是,“聪明药”开始在美国学校里大肆流行,甚至被称为“学霸必备”。
 
  那别人吃了变聪明,我不吃不就被落下了???
 
  然后,许多本来不想吃的孩子也“被迫”走上了“嗑药”的道路。
 
  但这个所谓的“聪明药”,真的能提高智商吗?
 
  科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
 
  让没有注意力缺陷症的学生们分别食用含有药物作用的阿德拉和没有药物作用的安慰剂。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科学家表示:“聪明药”唯一有效的地方,在于它增强了学生们虚假的自信心,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效率很高。
 
  但是,到现在知道真相已经晚了,好多人发现:
 
  自己已经停不下来了,
 
  不吃药就没法好好学习,没法去工作。
 
  一般而言,“聪明药”有两类,一类是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如”阿得拉(Adderall)、利他林(Ritalin)等;另一类是针对睡眠障碍的药物,如莫达非尼(Modafinil)等。这些药物都属于精神兴奋性药物,在药效内,服用者的注意力提升、疲劳感下降。
 
  但是,其成分含有安非他命,具有成瘾作用 。
 
  长期服用,可能会突发心脏病或精神疾病。而且成瘾后,突然停用的代价是「精神呆滞 、昏睡、易怒、烦躁不安、忧虑,有自杀的倾向。」
 
  所以,一开始你吃了「聪明药」,好像真的不困了,精力旺盛甚至亢奋了,可然后呢?
 
  你开始变得依赖这些药物,一片「聪明药」不给力,那就三片、五片,甚至十片、一百片。
 
  最后,因为产生了耐药性,你只能不惜代价寻求药效更猛的「隐形毒品」。
 
  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了「聪明药」的奴隶。
 
  但是,如今“聪明药”的滥用,依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和大部分公众的注意。
 
  据统计,1990在美国有60万儿童服用。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便极速增加至350万。
 
  他们中有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的大学生,也有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欲望冲昏了头脑的父母......
 
  Netflix的这个纪录片播出后,#美国中学生滥用聪明药#消息登上微博热搜,引起全网惊讶。
 
  但其实,这些被“聪明药”毒害的案例,不仅仅在美国,在中国也大量出现了......,
 
  前几天,武汉晚报和新京报就分别报道了一些中国家长让自己中、高考的孩子通过“嗑聪明药” 来提高学习效率。
 
  在国内,也有无数的孩子因「聪明药」误入歧途。轻则上瘾成性,重则抑郁轻生。
 
  备战高考的高三女孩田静(化名),吃了妈妈买来的一片片的「聪明药」。结果因滥用成瘾后,接触了药效更猛更强的「摇头丸」等毒品,深受其害,无法自拔,最后家里的钱被砸光了,她被送进了戒毒所。而高考,也成了她一生悔恨,却无法企及的目标。
 
  18岁的刘欣欣(化名),在同学的介绍下,高三开始服用利他林。不到两个月,她因病修学。“(如果)没了利他林,我总感觉自己就要猝死了,只能一个人绕着操场一圈又一圈地转。”
 
  备战美国高考(SAT)的徐杰(化名),因过量服用利他林而导致重度抑郁。他的妈妈心疼地说,“孩子一张嘴,说话已经前言不搭后语了,有点精神错乱的感觉。”
 
  而徐杰的朋友,服药最多的一天能吃10片利他林。(在医学上,即便是有服药需求的病患,通常一天只吃一片。)
 
  此时此刻,还有多少孩子正在急功近利的观念影响下,挤破头似地吞咽着那一粒粒「聪明药」;还有多少家长正用最新一代的「潜在毒品」荼毒着我们的孩子?
 
  希望大家将欧美学生的药物滥用视为前车之鉴,千万千万不要再发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悲剧!
 
  相关阅读:
 
  利他林其实是用来治疗注意力不足 (ADHD) 的药物,让注意力不足的孩子能专注课业。「利他林」并不是大雄的记忆吐司,对一般人而言也没有迅速提升智商,达到头好壮壮的效果。
 
  事实上,利他林从研发至今,从来都不曾有「让人变聪明」或是任何强化大脑的神奇功能。利他林的主要成分是「派醋甲酯」 (methylphenidate HCl, MPH) 。
 
  1944年,由CIBA制药公司开始研发。
 
  1957年左右,CIBA制药公司开始以治疗慢性疼痛、忧郁症、躁郁症等适应症为营销重点,大肆推销利他林。
 
  1960年代,一度和许多维他命和贺尔蒙药物混搭出售,以改善用户的情绪为主要功能。
 
  现在利他林主要作为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ADHD) 的药物,用于提升孩童专注力。
 
  利他林的运作原理
 
  由于利他林的作用能有效提升专注力,常常被比喻成安非他命,但事实上两者的运作原理和结构不尽相同。
 
  利他林的运作原理是藉由阻止神经传导物质被回收到突触前神经细胞,进而提升专注力。安非他命除了会阻止神经传导物质的回收外,也会将突触前神经细胞储存的神经传导物质,在短时间内一次吐光;造成使用者的突触间神经传导物质的浓度,急速升高,带来极大的兴奋感;也因此极容易上瘾,被列为第二级管制药品。但用在过动症治疗的利他林,则属于第三级管制用药。
 
  利他林藉由抑制神经传递物质回收,影响神经功能,进而提升专注力。
 
  在正常使用下,利他林并不是「毒品」,吃了并不会「High」,所以也很少出现生理上瘾的现象。在美国,有时会开立含有安非他命异构物成分的 Adderall ,来治疗过动症。
 
  利他林用于治疗专注力不足,但对一般人有效吗?
 
  美国大学生与年轻运动员,滥用利他林的现象在 2010 年左右达到高峰,但目前关于未被诊断过动症的成人或孩童使用神经兴奋药物的研究还不多。初步的研究显示,未诊断出过动症的受测者,自愿使用神经兴奋药物后,在理解空间相关的问题,似乎会稍微缩短反应时间。但对于较为复杂的语言功能、理解、记忆等功能,利他林看来毫无帮助。利他林目前经过核准的适应症,适用于改善专注力,并没有迅速精神强化,吃了会突然智商爆表的功能。
 
  因此利他林并非聪明药 (Study Pill) ,如今在美国滥用的状况,也不再如同过去一样普遍。
 
  利他林的常见副作用
 
  临床上使用利他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食欲降低和失眠,严重的话会影响孩童体重(通常不影响身高);所以尽可能在白天、饭后服药,让孩童能正常用餐与休息。
 
  服药期间,医师通常也会持续关注孩子的食欲、精神状态与体重变化。没有 ADHD 的成人服用利他林而导致食欲减低的状况并不多见,所以并不能当成减肥药物使用。对于无需特别关注心血管的孩子,并无证据显示,利他林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或是增加自杀机率。
 
  过动症的成因与治疗都相当复杂,除了尽早建立对利他林等常用药物正确的认知之外,积极地培养专注习惯,协助孩子融入学习环境,都对于提升专注力都会有所帮助。
 
  (编辑:tspsy-欣欣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