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8-11-20 16:49   浏览次  
  心理导读: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他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能时刻得到别人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www.tspsy.com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一、依恋型人格的表现
 
  在幼儿园里,常发现有那么几个孩子,每次家长带他们到幼儿园时,总要哭闹一场,痛苦得犹如生离死别。在学校里,也有恋家特别严重以至于无法住集体宿舍的学生。这些孩子对家长有着过分的依赖,父母一不在身边,便会手足无措。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依赖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人格障碍,其主要表现特征是:
 
  1、在没有得到他人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出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6、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7、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经常因遭人遗弃的念头而受到折磨。
 
  9、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依赖型人格对亲近与归属有过分的渴求。这种渴求是强迫的、盲目的、非理性的。他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个人趣味、人生观,只要能时刻得到别人的温情,就心满意足了。这种处世方式使得他越来越懒惰、脆弱,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由于处处委屈求全,依赖型人格障碍者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压抑感,阻止他为自己干点什么或有什么个人爱好。
 
  心理学家指出这种类型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深感自己软弱无助,当要自己拿主意时,便感到一筹莫展,像一只迷失了港湾的小船。
 
  (2) 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吸引力,比自己更高明。
 
  (3) 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如果父母过分溺爱,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形成依赖型人格。
 
  二、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依赖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301.6(F60.7)
 
  一种过度需要他人照顾以至于产生顺从或依附行为并害怕分离的普遍心理行为模式;始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之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如果没有他人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便难以做出日常决定。
 
  需要他人为其大多数生活领域承担责任。
 
  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同而难以表示不同意见(注:不包括对报复的现实的担心。)
 
  难以自己开始一些项目或做一些事情(因为对自己的判断或能力缺乏信心,而不是缺乏动机或精力)。
 
  为了获得他人的培养或支持而过度努力,甚至甘愿做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因为过于害怕不能自我照顾而独处时感到不舒服或无助。
 
  在一段密切的人际关系结束时,迫切寻求另一段关系作为支持和照顾的来源。
 
  害怕只剩自己照顾自己的不现实的先占观念。
 
  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
 
  考虑到依赖型人格障碍患病的特征和治疗目标,我们应采用认知一行为疗法和团体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于特别严重的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也可采用相应的药理疗法。
 
  1、认知一行为疗法
 
  认知一行为疗法是一种目前普遍应用的行为疗法。它主要是通过尽力改变病人的思想方式来进一步改变患者的思想内容和行为方式。认知疗法的理论认为:那些有抑郁、恐慌和其他情感障碍的人肯定具有不适应社会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抑郁、焦虑的个人通常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消极或恐惧思想,这些消极的思想常常会引起痛苦的情绪反应,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常常与依赖、回避等行为相联系,这使得问题更为糟糕。即患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人会进入一个“错误思想一痛苦情绪一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用认知一行为疗法治疗时,首先要找出引起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痛苦情绪和不良行为的否定、消极和被歪曲的思想方式(这些扭曲思想通常是由错误逻辑和无效推理引起的)。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患者改变这些认知错误或认知曲解。这些认知错误和扭曲思想通常包括三种:
 
  (1) 对事物的认知总是走极端,要么全部,要么没有;
 
  (2) 将事件个人化,以极其个人化的情绪去理解问题;
 
  (3) 过渡泛化倾向。
 
  在了解了病人的认知错误之后,我们应教会病人如何察觉自己的认知错误和如何发展一个更有效的思维模式。这一般我们采用“重建认知结构法”,这种的方法目的就是要改变那些引起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焦虑的思维模式,试图使病人不去想那些引起他们恐惧和焦虑的环境,而是努力纠正自己头脑中不合理的观念,不断地给予自己正向的强化,逐渐建立自己的自信,使原有的被动、消极的认知结构逐渐被主动、积极的认知结构所取代。通常我们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治疗将集中改变这种扭曲的想法而建立一种更肯定的想法。例如,一个人或许想:“生活很艰难,我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来依靠”,认知疗法就是要改变这种思想而确立积极的思想,如“尽管生活很艰难,但我仍能独立适应”。治疗中的另一个集中点是着手患者的主要信仰或信念。这种信仰或信念是一个人解释日常生活信息的基本规则。患者的主要信仰或信念可能是适应社会的也可能是不适应的。我们就是要帮助依赖型人格障碍消除其认知结构中不适应社会的信念,而帮助其确立适应社会环境的思想信念。与前一种情况相比,后者在操作过程中显得更为复杂和困难。
 
  对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有时也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患者跟随一系列系统的计划安排,学会应用焦虑应对策略来对付不合理的恐惧。
 
  认知疗法治疗依赖型人格障碍应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如果依赖型人格障碍能认真履行心理治疗的程序,治疗的效果将会很不错。但如果个体有严重的沮丧抑郁或想自杀的症状,这时就不再适用认知疗法,而应依据诊断情况,将认知疗法与药理疗法相结合。
 
  2、团体疗法
 
  团体疗法是一种应用于情绪障碍治疗的方法,通常是一两个治疗者组织一个包括10到20个个体的团体,团体的成员通过成员间或与治疗者间的相互交流实现心理上的变化。
 
  团体的活动就像一个小社会,个人在外部世界中遇到的令其精疲力尽的人际交往同样会发生在团体之中,个人在团体中同样要用到各种人际交往的策略。迟早,每个成员的性格缺陷,如愤怒、高傲、没有耐心等,都会在与其他成员的交往中全面暴露出来。然后,团体成员将这些信息再反馈给个人。反馈信息会使个体认清他在人际行为和情感表达方面的问题,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别人等问题做出客观的评价。团体成员可通过这种反馈途径来认清自己,在此基础之上练习有关的行为并形成相应的变化。
 
  在用这种方法治疗之前,我们首先需筛选合格的个体来参加团体治疗。这种筛选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参加团体治疗的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必须有改变自己和履行团体任务的动机,做到定期会面,要能同意团体治疗的目标,愿意做团体治疗中的工作,认真倾听他人谈话,不打断他人,在团体治疗期间对其他人说的话要相信等。
 
  在应用团体治疗开始时,我们应尽力鼓励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与其他所有成员进行交往,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会使他们不至于将自己的注意力和交往圈子仅限于支配他的人身上。更重要的是在交往中,通过其他成员的反馈,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了解自己与别人交往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个人缺陷如何影响了自己的交往活动的,以及自身焦虑与痛苦的根源。然后,在每一次的团体会面中,他们将自己痛苦的情感尽情表现出来,达到倾诉和释放的效果。同时,在我们或其他成员的帮助下练习独立行为和非依赖的情感模式,逐渐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直到最后,那种痛苦、焦虑和恐惧的心理逐渐消失,不健康的依赖关系被放弃。
 
  治疗结果显示,大多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病症会减轻,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社会焦虑程度降低,与人交往的能力增强。在团体治疗中,我们应确保被治疗者不会利用团体而形成新的依赖关系;在治疗的开始,应避免立即结束被治疗者与其支配伙伴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治疗进行过程中,在尝试改变这种依赖关系时应非常谨慎,如果被治疗者不准备放弃这种不健康的依赖关系,则必须采用一定的强制措施。
 
  3、药理疗法
 
  对严重的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而言,需要采用相应的药理治疗。一般来说,抗焦虑或抗沮丧类的药物对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都非常有效。对那些吸毒和酗酒的依赖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采用这种方法,但所用药量必须适当,因为这种药物很可能会对治疗产生影响。
 
  我们必须意识到依赖型人格障碍会经常表现出许多实际的躯体痛苦,所以,我们对他们应用适量的药物非常必要,但必须仔细控制药物的配给量,以保证其不会滥用这些药物。如果一个被治疗者没有明显的躯体痛苦,我们应尽量避免给病人用维生素或其它非心理治疗药物,更不应建议病人通过药物的使用来摆脱他们的不安全感、恐慌感、需要依赖感等各种感情,应避免让病人使用容易成瘾的药物,因为这可能使病人形成药物依赖。
 
  (编辑:tspsy-欣欣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