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

责任编辑:tspsy-沐沐  发布于2015-08-26 16:11   浏览次  
  心理导读:男性和女性对精神分裂症这一神经发育性疾病的易感性差异不大,但男性患者发病可能较早,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和患病率方面,两性并无显著差异;女性患者短期内的临床转归似乎更佳,但这一优势可能在更长的时间段内逐渐消失;大部分研究提示女性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优于男性,病前功能也高于男性。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

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
 
  精神分裂症在很多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例如,相对于女性患者来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早发、病前发育较差、情感迟钝、社会退缩、转归较差等情况更常见。然而,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在精神卫生服务条件较差的低收入国家。来自印度Chennai精神分裂症研究基金会的两位研究者探讨了女性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尤其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强调了前者人际及社交方面的严重损害,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以下为内容要点:
 
  一、流行病学
 
  1、发病率
 
  McGrath等开展的针对55项核心发病率研究的回顾显示,男性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于女性,中位比值为1.4:1。然而,也有9项研究显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另一项研究提示,若采用较为宽泛的精神分裂症的定义,乡村女性罹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最高,城市男性最低。
 
  2、患病率
 
  由于方法学、样本量等方面的差异,男女性患病率的差异难以确定。例如,一项发表于《Arch Gen Psychiatry》的回顾中,研究者并未发现男女性患病率方面的显著差异。
 
  3、死亡率
 
  相关证据存在冲突。一项为期25年的随访研究显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躯体疾病死亡的风险更高,而女性自杀死亡的比例更高;女性患者的自杀常常是症状的回应,例如妄想。另一项研究同样提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风险高于男性。
 
  而一项针对中国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则显示,男性患者死亡及自杀的风险高于女性;作者将他们所观察到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更高的事实归因于此。 Auquier等也报告称,年轻男性精神分裂症自杀风险更高。
 
  然而,一项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率的系统综述并未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总体来看,虽然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似乎更为多见,但并无定论。
 
  二、病程及转归
 
  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转归更佳。目前尚不清楚造成这一效应的原因究竟是精神分裂症在女性中相对晚发,包括雌激素在内的激素的保护效应,还是女性对药物治疗的应答更佳。
 
  澳大利亚低患病率(精神病性)障碍研究功能共纳入了1090例精神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情感性精神病等。结果显示,在每个诊断组中,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病前功能更佳,病程良性程度更高,残疾程度更低,与社区的融合程度更高。此外,女性患者迁延为慢性病程的比例更低。
 
  Madras纵向研究则显示,随访5年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转归优于男性患者,但这一优势并未保持到随访15年时。
 
  三、临床特征
 
  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的情感症状更多,阴性症状更少,精神病性障碍患者被诊断为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比例更高。证据显示,女性患者更倾向于表现出公然的敌意,躯体活跃度及支配性高,性内容的妄想较多,较男性更为情绪化。此外,女性患者焦虑及偏执症状较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男女性患者而言,表现类似的症状的意味也有所不同。例如,同样是与外界隔绝、退缩及依赖,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能提示抑郁综合征,在男性患者中则可能是阴性症状的体现。
 
  一项针对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规模研究显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偏执型的比例更高;此外,女性患者的症状及其严重度也有别于男性,例如严重阳性症状及情感症状的比例更高,自杀未遂更为常见,而男性患者随时间推移病情显著恶化的比例更高。
 
  Müller等发现,对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抑郁症状与更高的阴性症状得分及年轻独立相关;男性患者中,抑郁与阳性症状及短住院时间显著相关。
 
  雌激素在女性患者症状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明确。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女性随年龄增加而出现的症状恶化均与雌激素水平无关。
 
  1、起病年龄
 
  近20年内一个高度一致的发现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均起病年龄大于男性患者。考虑到男女性患者起病至第一次入院的时间间隔类似,上述结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确认。然而,也有极个别研究存在不一致的发现。
 
  WHO主导的一项研究显示,就精神分裂症初次发作而言,男性患者的数量在更小的年龄组具有优势,而女性患者则在45-54岁年龄段多于男性。有学者指出,女性相对较大的发病年龄可能与围产期并发症相关。
 
  2、对治疗的应答
 
  人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男性与女性患者治疗所需抗精神病药的剂量似乎有所不同,对药物的应答水平也存在差异。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健康转归研究是一项为期3年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于欧洲10个国家开展,共纳入了查过10,000名门诊患者。结果显示,就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得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而言,性别是治疗应答的预测因素。其中,男女性在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和氯氮平时治疗应答差异最为显著;使用奥氮平时病情改善相仿,但生活质量的改善存在差异;使用利培酮则无显著性别差异。
 
  一项2007年开展的中国研究中,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药剂量更高,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比例更低。此外,女性患者的氯氮平血药浓度较男性患者高35%。
 
  总体而言,绝经前女性患者似乎需要较低的抗精神病药剂量,雌激素在其中可能扮演着介导角色。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男性参加药物试验的比例更高,因此我们关于药物剂量的大部分知识更适用于男性。
 
  3、药物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的神经内分泌不良反应,尤其是继发于高催乳素血症的一系列表现,如停经、溢乳、性欲下降、骨密度改变等可对女性患者造成显著的精神痛苦。体重增加更常见于女性。
 
  四、婚姻状态
 
  首先,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恋爱、约会及婚姻的过程及动力学差异很大。在发达国家,择偶对社交技能的要求颇高,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婚的比例较低;但在发展中国家,婚姻由家庭安排的比例较高,所以患者结婚的比例并不低,埃塞俄比亚和印度Chennai的数据分别为70.5%和65%左右。虽然结婚这一动作可能不需要太多的社交技能,但维持婚姻显然需要,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居及离婚的比例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在诸如印度之类的发展中国家,即便在城市,“婚姻可以治疗精神疾病”这一错误观念仍在盛行,导致很多家庭为其罹患精神疾病的家人秘密安排了婚事,而医务人员在很久之后才得知这一情况。事实上,罹患精神病的男性结婚比例较低,但其婚姻反而相当稳定;另一方面,女性患者常常得以出嫁,但婚姻破裂及分居更为常见,尤其是当其表现出显著症状或无子嗣时。存在复发病程的患者结婚比例更低。
 
  一项纳入了75名离婚或分居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显示,其中95%的婚姻由家庭包办,女性患者在娘家生活,由年龄更大的照料者所照顾。这些患者仍佩戴婚姻配饰,例如珠宝:此举可带给她们及其家人一些安全感及关乎社会地位的内心需要。本项研究也强调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日间治疗中心及康复中心的重要价值。
 
  五、无家可归
 
  无家可归可能是女性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最触目惊心的社交后遗症。有证据显示,无家可归的女性中,有20-40%罹患精神病性障碍。这些女性出现妊娠及生育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尽管男性精神病患者无家可归的风险更高,但女性患者的病情似乎更为严重。另外,女性无家可归者存在物质滥用的比例低于男性。
 
  六、社会心理康复
 
  目前的社会心理康复项目并未对女性给予特殊关注。1999-2001年间发表于《精神科康复期刊》的127篇文章中,仅有3%针对女性患者。
 
  七、负担及污名化
 
  一项印度研究显示,很多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料者感受到抑郁及悲伤;如果患者为女性,上述感觉更甚。另外,女性照料者所报告的污名化现象较男性照料者更为严重,当她们被迫处理女儿不明朗的未来、破裂的婚姻及缺乏社会支持的窘境时,这些感觉很可能更为突出。
 
  八、结论
 
  男性和女性对精神分裂症这一神经发育性疾病的易感性差异不大,但男性患者发病可能较早,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和患病率方面,两性并无显著差异;女性患者短期内的临床转归似乎更佳,但这一优势可能在更长的时间段内逐渐消失;大部分研究提示女性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优于男性,病前功能也高于男性。临床表现及治疗应答方面,男性和女性患者也存在微妙的差异。在社会心理层面,女性患者及其照料者所面临的挑战可谓巨大。
 
  文献索引:Thara R, Kamath S. Women and schizophrenia. Indian J Psychiatry 2015;57, Suppl S2:246-51.
 
  (编译/医脉通 | 来源/medlive)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