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咨询案例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责任编辑:tspsy-JOELY  发布于2015-05-20 17:56   浏览次  
  心理导读:高自尊的人期望把事情做好,他们会努力尝试,很可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成功。他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因此,高自尊的人有很强的自信心,并且对自己的优缺点也有很现实的评价。    ---www.tspsy.com
 
家庭教育: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家庭教育: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一、自尊与自信的重要性
 
  自尊心固然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要求,但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免费礼物,而是得自己先付出一些代价才能换取的一种「自我满足之感」。
 
  这得先付出的代价或说努力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得先建立一份自信。
 
  原来自尊是自我的面子(一种显发于外的光荣感),自信才是自我的里子(一种蕴积于内的充实感)。有几分里子自然就有几分面子,这就叫做「实至名归」。我们也的确应该努力修养自己,让自己具有可尊敬的人格素质,以自然获得别人的尊敬。所以孔子也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知识分子应该担心自己白白活了一辈子,却没有建立起可敬的人格,以致愧为知识分子。)
 
  每一个人都愿望自己无愧为君子——或者更直接说无愧为一个人——这就是人人都不例外的自尊需求,所以骂别人「不是人」也就常常是对别人的根本侮辱。但如果我们不认真做人却还想保有做一个人的自尊,那自尊就会变得愈来愈脆弱,愈容易受伤。于是人就会愈来愈敏感地把力气都花去护卫他脆弱的自尊,而忘了去增强他的人格素质或者自信。例如一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辩解,而一点儿都没去作应有的反省。结果恶性循环,他的自尊只会更空虚、更脆弱、更没有相当的内在自信来支持,更容易受伤。这就叫做「高自尊低自信」,心虚还偏摆高姿态,这的确是人很难避免的通病。
 
  二、心理健康的来源──自尊和自信
 
  自尊──自尊就是一个人自我的评价,认为自己是否值得被爱,自尊亦是直接影响个人成就的关躜,在过往历史或现代生活中都可以证明,拥有高自尊的人必定能把握时机创造较高的成就,而低自尊的人面对机会亦会认为自己不能胜任,自我放弃。
 
  自信──自信就是个人的能力被认定,越多能力被认定,人的自信相对亦提高。
 
  一个人的自尊与自信的基础奠定,都在于儿童时代父母所给予的肯定有重大影响,父母切忌把孩子塑造成以下三种性格。
 
  (一) 高自尊低自信
 
  就是那些被宠坏的孩子,他们倚赖别人的爱护,而没有建立自己的能力,以致被倚赖的人离去时,他们受到严重打击,心理便出现问题。
 
  (二) 低自尊高自信
 
  这些孩子认为自己并不可爱或没有被爱,但却奋斗好学,建立自己的成就,但心里却充满怨恨,时刻盼望向伤害他的人报复,或是抑郁不欢,性格孤独,以致心理并不健康。
 
  (三) 低自尊低自信
 
  这些孩子因着家庭的特殊情况,如父母仳离,他们在自尊和自信方面没有得到合适的塑造,造成低自尊和低自信,他们只学懂破坏来发泄,祈望别人也不能得到好的待遇。
 
  父母在开始塑造孩子以前,必须先调较正确对生命的看法,生命的宝贵价值并不在于儿童的外观或聪明与否,而是在于对生命本身的欣赏,纵使我们发现许多缺点,一个人的生命可以透过脑部 (思想) 或双手 (行动) 来发挥他的个人价值,现代许多父母只发展儿童的聪明才智,而忽略性格和心理的健康,会导致儿童偏向自私自利,父母应发掘更多儿童生命的价值,多给予自尊和自信,纵然他们仍未达到父母的要求,并且不要小看孩子,避免他们用作逃避的借口,更不要对他们采取放弃的态度,应着重他们性格及心理健康上的塑造,帮助孩子成为奋斗、负责任、态度友善,愿意合作的一份子,让他们体会生命是活得有价值这个信念。
 
  人若能够在情感、休闲 (游戏) 及 工作 (学业)上 都感到愉快的话,他们便是拥有真正的心理健康。
 
  三、低自尊的表现
 
  自尊强有力的影响着人们的期望、行动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高自尊的人愿意检验他们对自己的推断的有效性。高自尊的人自我认可程度很高(肯定自己的整体价值),他们往往倾向于接受其他人,甚至包括那些和他们意见相左的人,并且一般具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高自尊的人期望把事情做好,他们会努力尝试,很可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成功。他们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因此,高自尊的人有很强的自信心,并且对自己的优缺点也有很现实的评价。低自尊的人不太愿意检验他们对自己的推断,并且不相信自己的自我价值。他们常常把事情往坏处想,而且付出的努力较少――尤其当任务充满挑战而且费力的时候。因此他们在学业、事业中取得的成功也较少。通常低自尊的人对人际关系、社会过分敏感,他们用不断地批评来胜过他人,因而常常使自己变得孤立。同时,低自尊的人又常常过分专注于这些不被接受和拒绝,这又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自尊,形成恶性循环。低自尊的人会抗拒变化,因为低自尊的人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正面反馈。
 
  龚晴川认为,低自尊者具有一系列特征,识别这些特征,是克服低自尊状况的前提。
 
  1、行为方面
 
  低自尊者经常贬低自己,如说“我做不好任何事情”、“我笨拙”和“我没用”等等。
 
  他们缺乏责任感,行为不负责任。例如,他们往往很难把自己已答应的工作坚持到底。
 
  他们缺乏自信心,抱着失败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是防御性的和孤独的。当朋友们通过赞扬和建设性批评对他们进行帮助时,他们不予理会,或者对朋友进行攻击。例如,他们可能会说,“喔,你也像那样,”或者“你也不完美。”他们把别人的帮助看成是对其自我的威胁。因此他们不仅排斥自己,也排斥别人。
 
  他们常常不能或不愿向别人敞开心扉,提供有关自己的重要信息。如果他们“自我公开”——使自己的情况为人所知,那么,这种“自我公开”也是不真诚的、言不由衷的,其价值主要在于粉饰。
 
  他们常常抵制变化。他们似乎更喜欢僵化和无所作为的行为方式而不愿冒险尝试新的行为、环境和人际关系。
 
  2、思想方面
 
  低自尊者对自己抱着一种阴郁的看法,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象产生于一种一般性的态度:我是无价值的,因此,我在这个世界上是微不足道。他们认为自己是无用的、不必要的。他们似乎认为,他们不应当对自己抱有好感,否则,就会导致自负。
 
  有这种自我贬损态度的人看不清他们生活的目的,常常对自己生存的理由发生怀疑。他们认为自己对变化无能为力,而竭力在自己之外寻求答案。因此,他们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这种脆弱的立场使得他们的言行更多地适合别人的需要和欲望。未能得到自我满足的挫败常常导致他们的“放弃”。他们接受这种观点,即这个世界是悲惨的,对此任何人都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至于他们自己尤其无能为力。于是,他们常常用对待自己的不信任态度来对待世界。
 
  3、感情方面
 
  他们心情抑郁,而且,严重的负面情感如果不能以健康的方式加以排遣而郁积在心,会进一步侵蚀自尊心,导致自我怜悯和自我低自尊者感觉不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他们常常把别人关爱的表示看成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他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是因为他们不爱自己。
 
  4、仇恨
 
  他们认为寻求别人的帮助或者让人与己分忧就是承认无能,这使他们更加脆弱,导致消极的、自我破坏的情感:无目的、冷漠、孤弱和绝望,最终甚至可能自杀。
 
  消极思想引起消极情感,消极情感引起消极行为,消极行为又支持消极负面思想,如此周而复始,每一部分在影响自尊心的同时又受自尊心的影响。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有些学生的低自尊状况,主要是他们在儿童、少年时期所处的不良生活环境和接受不当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如家庭内部的冲突和家庭关系的紧张,父母对子女的冷漠、专横、恐吓和苛求等等,都会妨碍孩子自尊心的发展并可能影响他们的未来。然而,“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如果愿意,他们是能够克服低自尊的状况,达到令人满意的自尊水平的。还必须指出的是,有些学生的低自尊状况,是与他们不良的学习成绩相联系的。他们往往学习成绩不好,产生焦虑、烦恼和失望等情绪,使自尊心受到挫伤。对这类学生,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无疑是增强其自尊心的必要条件。然而,造成他们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的问题,也可能是低自尊,当然也可能是这些原因的综合。如果是低自尊造成学习成绩不良,而学习成绩不良又进一步挫伤自尊,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如何打破这个怪圈?从解决心理问题入手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5、低自尊者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努力像高自尊的表现那样去做,因为行动会带来心境的改变。
 
  (2)认识并接受自己、包括瑕疵和所有的一切。
 
  (3)要确定你用来评价自己的标准和期望,即你的理想自我是合理的。完美主义者经常用不切实际的标准来评估自己,这会不断削弱他们的自尊。
 
  (4)能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评价,并且相信你对自己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四、读懂孩子的心
 
  作为父母,你是不是一直认为:孩子像一团泥巴,需要我们去“塑造”;孩子要竞争!孩子要坚强!孩子要懂得分享!……
 
  其实,你错了!孩子不是你想象的样子!最近看到一本书《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有些观点是非常值得分享的,下面几点是我摘出来的,做父母一起学习吧。
 
  1、 不要以“建立良好习惯”为名,毁掉孩子宝贵的东西
 
  孩子在成人面前是一个弱者,成人仗着自己身高体力的优势,利用孩子依赖自己的心理来胁迫孩子,达成自己的意愿。这样做的恶果是:你与孩子的心灵距离越来越远,孩子要么抵触你,和你对立;要么屈从了你,而变得卑躬屈膝。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城市家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他们守着一堆玩具孤单地长大,他们需要同伴,他们需要友谊,他们需要一个社交圈,他们需要到朋友家你来我往地串门、玩耍。我们成人不也会三五好友、亲戚之间串串门吗?很多人都感叹当今的城市家庭邻里之间太冷漠,楼上楼下、隔壁邻居都可能不认识。而孩子天生是最热情的,最没有隔膜的,他们很快就能跟陌生人熟络起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压根儿不认识的俩孩子,在外面碰到了,很快就可以玩到一块。这是因为孩子没有任何戒心、没有顾虑、彼此真诚;成人则顾虑太多、对人设防,表面客气、内心疏离,所以,成人世界远不如孩子的世界纯净而温暖。
 
  2、 孩子也“要面子”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好像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可以随意支配、随便打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家长打骂、惩罚孩子,打完还振振有词:打孩子是为孩子好!好像教育孩子就是惩罚孩子,孩子是不打不成材,棍棒下面出人才!
 
  获得尊重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获得成人的尊重。一个高自尊的孩子才会自爱、自信,而一个低自尊的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好,怀疑自己,丧失自信。而且,尊重是相互的,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那么我们也将无法获得孩子的尊重。作为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面子”,你今天不给孩子“面子”,明天孩子就不会给你“面子”。
 
  3、 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的
 
  家长很多时候会嫌孩子给自己添麻烦而去阻止孩子,结果是孩子把自己的父母当外人;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危而阻止孩子,结果是孩子以为周边处处有危机,胆小怕事、不敢尝试新事物,失去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因为担心孩子的冷暖,害怕孩子生病而阻止孩子,结果是我们的孩子如温室里的花,脆弱不堪,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父母还会因为所谓的成人间的客套和规矩阻碍孩子。
 
  孩子天生是最勤奋、最好学、最大胆、最勇敢、最坚强的,他们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所有的事情,只是我们很多时候阻碍了他们尝试的行为,剥夺了他们尝试和练习的机会。当孩子长大后,当我们抱怨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什么都不想干、既懒惰又自私、不爱学习、胆小和脆弱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呢?
 
  (文/佚名 | 来源/360doc)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心理导读: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太多血腥和暴力的东西,会使孩子受到这类行为的潜移默化,建立错误的价值观,误以为暴力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行为,事实上影视中的描写与...
  •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心理导读:父女关系决定了一个女人一生的许多面--她如何表达自己;她与男人的关系;他是否自立等等。而这些并不取决于父亲是如何用言语告诉你的。重要的是,他怎么和你沟通...
  •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心理导读:遵从取向是指家人强迫彼此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愿有多强。高度遵从的家庭管理沟通的目的在于寻求和诸免冲突,促进相互依存,以及取得服从。在这样的...
  •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心理导读:孩子一旦被恐吓、被威胁,内心会充满愤怒,会有一种反抗的欲望,即使暂时慑服于恐吓者的威压,也只会被动地服从,不会主动、愉快地完成指令,更不可能创造性地把...
  •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心理导读:精神虐待与那些受到过虐待的人中间出现的精神疾...
  •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心理导读:婆媳育儿矛盾,真的很突出吗?我的答案是,是的。但这些并非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而是用耐心和智慧便可化解的内部矛盾。 www.tspsy.com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
  •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心理导读: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小时候会游泳的孩子除了身体发展更快,他们在视觉运动的技能,比如剪纸、着色和绘制线条与形状,还有数学相关任务的方面显然得分更好。他们的...
  •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心理导读:鹰爸教育本质上亦是一种人性教育,更是一种爱心教育,这是一种超越溺爱的大爱。在中国家长普遍溺爱成风,中国孩子体质日益下降的今天,这样的鹰式教育尤为重要,值得...
  • 家庭教育:孩子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家庭教育:孩子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心理导读:有时候小孩子会跟我们说,他们的耳朵突然就听不清了,或者是耳朵里持续有嗡嗡的噪音,或者是乘坐飞机旅行,再或者是开车下山气压突然升高,感觉到耳朵被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