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咨询案例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父母是最好的催眠师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10-31 16:31   浏览次  
  
  心理导读:每个孩子从降生到这个世上开始,就已经开始模仿父母的表情及行为模式,并且本能的对父母的表情做出反应。所以我说:每一个父母亲都是孩子的催眠师。     ---www.tspsy.com
  
家庭教育:父母是最好的催眠师

家庭教育:父母是最好的催眠师
 
  那么父母亲将如何催眠孩子呢?让孩子健康成长呢?
  
  一、催眠孩子的关键
  
  催眠孩子的秘密是什么呢?任何一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会有一定程度上了解,甚至在某些方面是特别了解。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余下的就是如何给出催眠的暗示的问题了。因为催眠的关键就是在于暗示的感受性。孩子对自已的父母的言语与行为有很高的接受性,当孩子降生到这个世上开始,孩子就已经开始模仿父母的表情,并且本能的对父母的表情做出反应。
  
  二、微笑反射
  
  每个父母都清楚,当你看着一个5个月大的婴儿并且对他笑,婴儿也会很自然的对你笑。这被称为“微笑反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如此反应。同样的原则,对大一点的孩子一样适用。如果你想让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公园玩时戴上帽子,只要让他看着爸爸或妈妈戴上了帽子,这个小不点同样会要求戴帽子!
  
  三、做榜样
  
  当孩子渐渐长大,这个情况就会变得复杂一些了。举个例子,让我们来说,如果你的目标是帮助你的小孩不随便在商店里吵着要买东西,那好,下次你去商店给别人买礼物的时候,不要一时冲动地买东西,尤其在你的小孩面前不能这样做!让你的孩子知道,买东西是有一个标准与尺度的,而常常这个尺度是可以很客观的。你可以“不经意”的与孩子谈一下自己购物的标准是什么。以后就可以“不经意”的与孩子聊一下他们自己选择礼物的标准是什么。这样孩子也会有一个尺度。当下一次你看到,孩子振振有词地说出自己为什么要这个礼物的时候,你看到售货员惊异的眼光时,你就知道自己是个多成功的催眠师家长了!
  
  四、直接暗示法
  
  有时可以直接给出暗示,练习得纯熟后会非常简单和有效的。首先要停止手中的工作,面对面正视孩子的眼睛,然后正式地说出你的要求。这里的原则是要用最简单的叙述,比如你可以说:“小明,现在到睡觉的时间了,去洗漱然后睡觉。”注意的是这里不要用反问或用提高的方式,不能说:“小明,你看几点了,还看电视。”或是“小明,你还不睡觉呀。”这里如果要再想加强一下,可以一边点头一边说,这样就可以利用到前面提到的“微笑反射”原则,孩子会不自觉地点头同意。实际上,他是无法抗拒的,因为如果是别人,他们可能会不接受,但孩子对父母的接受性是最强的,所以极其奏效。
  
  五、间接的方式
  
  对中学或高中以上的孩子,上面的方式对有些难度,因为他们已经或许不太喜欢这种直接的接触,那就要用到间接的催眠办法。比如可以用连续说是的办法,原则就是要让他一直同意你,然后不自觉地就同意你后面的陈述。要点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而且答案为:“是”;另一个要点是要提起他的注意力。
  
  “小明,晚饭吃好了?”
  
  “是”
  
  “现在玩的这个,还是反恐的游戏吗?”
  
  “啊”
  
  “明天还是7点上学吗?”
  
  “嗯”
  
  “还没有洗脸刷牙吧?”
  
  “嗯”
  
  “去洗脸刷牙,然后上床睡觉。”
  
  “嗯”
  
  说到这里,这最后一个答应其实是大多数孩子不想这样答的,但他们会不由自由的这样答出来,因为这是潜意识的自动反应。这就是一个催眠的技术在家庭教育当中的简单地运用。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减少大量孩子与家长的磨擦,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更紧密。
  
  家长更好的学习催眠技术,还可以帮助孩子解决睡眠问题,考试焦虑,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解除孩子咬指甲,尿床等恼人的问题。同时让孩子更聪明,更有自信,更健康地成长。
  
  (文/佚名 唐山心理咨询网)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心理导读: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太多血腥和暴力的东西,会使孩子受到这类行为的潜移默化,建立错误的价值观,误以为暴力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行为,事实上影视中的描写与...
  •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心理导读:父女关系决定了一个女人一生的许多面--她如何表达自己;她与男人的关系;他是否自立等等。而这些并不取决于父亲是如何用言语告诉你的。重要的是,他怎么和你沟通...
  •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心理导读:遵从取向是指家人强迫彼此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愿有多强。高度遵从的家庭管理沟通的目的在于寻求和诸免冲突,促进相互依存,以及取得服从。在这样的...
  •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心理导读:孩子一旦被恐吓、被威胁,内心会充满愤怒,会有一种反抗的欲望,即使暂时慑服于恐吓者的威压,也只会被动地服从,不会主动、愉快地完成指令,更不可能创造性地把...
  •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心理导读:精神虐待与那些受到过虐待的人中间出现的精神疾...
  •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心理导读:婆媳育儿矛盾,真的很突出吗?我的答案是,是的。但这些并非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而是用耐心和智慧便可化解的内部矛盾。 www.tspsy.com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
  •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心理导读: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小时候会游泳的孩子除了身体发展更快,他们在视觉运动的技能,比如剪纸、着色和绘制线条与形状,还有数学相关任务的方面显然得分更好。他们的...
  •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心理导读:鹰爸教育本质上亦是一种人性教育,更是一种爱心教育,这是一种超越溺爱的大爱。在中国家长普遍溺爱成风,中国孩子体质日益下降的今天,这样的鹰式教育尤为重要,值得...
  • 家庭教育:孩子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家庭教育:孩子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心理导读:有时候小孩子会跟我们说,他们的耳朵突然就听不清了,或者是耳朵里持续有嗡嗡的噪音,或者是乘坐飞机旅行,再或者是开车下山气压突然升高,感觉到耳朵被堵住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