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咨询案例 > 亲子教育 >

学习能力:智商与技巧哪个更重要?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5-16 11:52   浏览次  
  
  心理导读:越是具备较强的内在动机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越倾向于提升自身能力,而不具备这些特质就倾向于降低能力,久而久之,差距日渐增大。 ——www.tspsy.com
  
学习能力:智商与技巧哪个更重要?

学习能力:智商与技巧哪个更重要?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 Albert Bandura 表示,学习不是被动的,他十分强调学习策略的积极作用。如今,这一思想在继续延伸,新的研究随后展开。
  
  1986年,Barry Zimmerman 和 Martinez Pons 发表了一篇文章,提供了研究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的新视角。他们在80名十年级学生(其中40名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成绩,另外40名学习成绩较低)中进行了一项调查,询问学生在上课、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学习策略。研究者归纳出14种学习策略,通过对两组调查结果的对比发现,高成绩组的学生与低成绩组的学生差别在于,他们是否使用这些策略,使用了多少,以及是否持续使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研究显示了学习策略的效用。John Dunlosky 和他的同事在一项近期研究中评估了十种学习策略的相对效用,按强度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其中实践测试和分布练习具有高效用,自我解释和交叉练习等具有中等效用。
  
  许多研究表明在任何领域想要取得成功,积极使用学习策略都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掌握知识。Kiruthiga Nandagopal 和K. Anders Ericsson调查了生物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所使用的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他们分析了学生们三周的日记,据此评估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并将14种学习策略分为六大类:
  
  自我调节(包括自我评价、目标设定、制定计划等),组织,搜集信息,记忆,寻求帮助(比如向同伴、导师、教授),复习(包括早期的问题、笔记、课本等)。
  
  他们根据学生上课前的GPA成绩将学生分为三组:高成绩组(GPA> 3.7),一般成绩组(GPA ≥ 3) ,低成绩组(GPA < 3)。通过比较这三组学生的日记,他们发现,高成绩组学生使用了大量不同的学习策略,而且比低成绩组学生更多地使用组织、搜集信息和复习策略。
  
  在期中考试周,学生们更频繁地使用组织和复习笔记的策略,而高成绩组学生会花费更多时间学习,并且积极向同伴请教。临近期末,低成绩组学生比中成绩组学生更多地使用这些策略。另外,高成绩组学生在学期中比另两组较早地花费更多时间参与学习相关的活动,随后差别不太明显。
  
  他们还发现,预测期末GPA成绩的最重要的学习策略是搜集信息、复习课本和期中阶段寻求同伴的帮助。尽管SAT和GPA呈显著性相关,但SAT并不能解释GPA的变异。与SAT高度相关的智商,一直被认为能有效预测学习成绩,因此这一发现相当惊人。
  
  这意味着那些一般认知能力较强的人之所以在很多学习环境中都能做得很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最大化学习成果。
  
  Nandagopal, Roy Roring 和 Jeanette Taylor 的研究也证实了以上结果。他们做了三个与智商显著相关的认知测验——联想学习、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通过分析被试的思考过程,他们发现,被试在这三个认知测验中的表现都被认知策略深刻影响。他们进一步发现,人们在认知任务中表现的遗传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所使用的认知策略所致。虽然有关学习策略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研究,但这项研究第一次揭示了学习策略和遗传之间存在关系。
  
  另一项近期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学习策略对于预测长期成就的重要性。Kou Murayama和同事在一个德国学生样本中研究了由五年级到十年级,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智商对数学成绩的预测。他们的数学测试包括了算法、代数和几何等能力。研究发现,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智商能有效预测数学成绩,而前两者预测系数更高。
  
  加入人口学因素之后,智商与数学成绩的增长不存在相关性。相比之下,知觉控制(如“学数学时我越努力,成绩会越好”)、内在动机(如“我为数学付出很多努力是因为我喜欢这门学科”)和深度学习策略(如“我复习考试时,会把数学中不同部分联系起来”),仍能有效预测数学成绩,表层学习策略(如“我记住了一些解题步骤”)则负向预测数学成绩。
  
  研究者们认为这与马太效应有关:越是具备较强的内在动机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越倾向于提升自身能力,而不具备这些特质就倾向于降低能力,久而久之,差距日渐增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为人们积极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教人们掌握合适的学习策略。
  
  (译者:雨后云端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心理导读: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太多血腥和暴力的东西,会使孩子受到这类行为的潜移默化,建立错误的价值观,误以为暴力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行为,事实上影视中的描写与...
  •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心理导读:父女关系决定了一个女人一生的许多面--她如何表达自己;她与男人的关系;他是否自立等等。而这些并不取决于父亲是如何用言语告诉你的。重要的是,他怎么和你沟通...
  •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心理导读:遵从取向是指家人强迫彼此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愿有多强。高度遵从的家庭管理沟通的目的在于寻求和诸免冲突,促进相互依存,以及取得服从。在这样的...
  •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心理导读:孩子一旦被恐吓、被威胁,内心会充满愤怒,会有一种反抗的欲望,即使暂时慑服于恐吓者的威压,也只会被动地服从,不会主动、愉快地完成指令,更不可能创造性地把...
  •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心理导读:精神虐待与那些受到过虐待的人中间出现的精神疾...
  •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心理导读:婆媳育儿矛盾,真的很突出吗?我的答案是,是的。但这些并非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而是用耐心和智慧便可化解的内部矛盾。 www.tspsy.com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
  •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心理导读: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小时候会游泳的孩子除了身体发展更快,他们在视觉运动的技能,比如剪纸、着色和绘制线条与形状,还有数学相关任务的方面显然得分更好。他们的...
  •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心理导读:鹰爸教育本质上亦是一种人性教育,更是一种爱心教育,这是一种超越溺爱的大爱。在中国家长普遍溺爱成风,中国孩子体质日益下降的今天,这样的鹰式教育尤为重要,值得...
  • 家庭教育:孩子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家庭教育:孩子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心理导读:有时候小孩子会跟我们说,他们的耳朵突然就听不清了,或者是耳朵里持续有嗡嗡的噪音,或者是乘坐飞机旅行,再或者是开车下山气压突然升高,感觉到耳朵被堵住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