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咨询案例 > 亲子教育 >

亲子教育:孩子发烧不必惊慌

责任编辑:tspsy-燕子  发布于2012-11-08 10:36   浏览次  
  
  心理导读:对发烧的误解非常普遍。一旦孩子发烧,许多父母就患上了发烧恐惧症,变得寝食难安。    ---www.tspsy.com
  
亲子教育:孩子发烧不必惊慌

亲子教育:孩子发烧不必惊慌
 
  总的来说,发烧无害。下面内容帮您了解发烧的真正情况。
  
  误解1: 孩子发热,那就是发烧了。
  
  事实: 孩子发热有很多原因。比如:玩的很疯,哭闹,刚才热被窝里出来,或者大热天刚从外面回来。 这时其实在“散热”。 体温在10到20分钟里就会正常。如果排除这些因素,还是体热并且表现出生病的样子那八成是发烧了。不确定的话就量下体温。
  
  下面是用不同温度计测量不同部位时,界定发烧的读数值:
  
  肛门、耳部或者太阳穴动脉温度计: 100.4华氏度 (38.0摄氏度) 或更高
  
  口腔或者奶嘴温度计: 100华氏度(37.8摄氏度)或更高
  
  腋下温度计: 99华氏度(37.2摄氏度)或更高
  
  误解2:  发烧对孩子不好
  
  事实:发烧是身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发烧调动身体的免疫系统,有助于抵御感染。事实上,100~104华氏度 (37.8~40摄氏度) 的一般发烧对病儿是有利的。
  
  误解3: 高烧(高于104华氏度,40摄氏度)很危险,能损伤大脑
  
  事实: 感染引起的发烧不会损伤大脑。 只有体温高于108华氏度(42摄氏度)时才能损伤大脑。但只有在极端环境才能让体温升到如此之高(比如:大热天把孩子锁在密闭的车里)
  
  误解4: 谁都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febrile seizure(由发烧引起的惊厥)
  
  事实: 只有4%的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误解5:  高热惊厥有害
  
  事实: 高热惊厥看起来非常吓人,但是通常5分钟之内就停止。 对孩子不会产生长久损伤。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孩子并不会有更高的几率罹患发育迟缓、学习障碍、或者癫痫(无发烧惊厥)。
  
  误解6: 发烧要吃药
  
  事实: 只有发烧引起不适时才需要治疗。 通常来说,低于102或103华氏度(39或者39.5摄氏度)的发烧不会引起不适。
  
  误解7:不治疗的话会越烧越高
  
  事实: 不会的, 大脑有自己的温度计。 感染引起的发烧通常不会超过103或者104华氏度(39.5~40摄氏度),极少会超过105或106华氏度(40.6~41.4摄氏度)的“高烧”。 即使是出现后者“高烧”的情况,也是无害的。
  
  误解8:治疗后应该退烧了
  
  事实: 治疗后通常发烧会降低2~3华氏度(1~1.5摄氏度)。
  
  误解9: 如果烧不退的话, 情况就严重了
  
  事实: 吃退烧药没好转可能是因为发烧由病毒或者细菌引起。 跟感染的严重程度没有关系。
  
  误解10: 吃药降烧后,不应该再烧上去了
  
  事实: 大多数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通常持续2~3天。所以, 退烧药药效一退,还是会烧上去,需要再吃药。 一旦孩子的身体战胜病毒,那时烧就会退去,不再出现反复,通常是在第四天出现。
  
  误解11: 发高烧的话,一定是得了严重的病
  
  事实: 发高烧的话,病因可能严重也可能不严重。 如果孩子看起来病得厉害,那可能是得了比较重的病。
  
  误解12:体温是多少非常重要
  
  事实: 孩子看起来的情况如何才是真正重要的,不是体温数字。
  
  误解13: 口腔温度在98.7~100华氏度(37.1~37.8摄氏度)属于低烧
  
  事实: 这些都是正常的体温变化。 体温一天中会不停的改变,在下午和傍晚体温最高。
  
  低烧实际上是100~102华氏度(37.8~39摄氏度)的发烧。
  
  总结:发烧是身体用来战胜感染的,是“好人”而不是“坏蛋”。
  
  免责声明: 本页信息仅用于教育目的,不能代替医嘱。 如何使用本信息完全取决于您自己,并由您承担相应后果。
  
  (文/心灵花园 唐山心理咨询网 www.tspsy.com)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恐怖片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心理导读: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接触太多血腥和暴力的东西,会使孩子受到这类行为的潜移默化,建立错误的价值观,误以为暴力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行为,事实上影视中的描写与...
  •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父女关系:是前世情人还是冤家?
    心理导读:父女关系决定了一个女人一生的许多面--她如何表达自己;她与男人的关系;他是否自立等等。而这些并不取决于父亲是如何用言语告诉你的。重要的是,他怎么和你沟通...
  •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最常见的四种家庭沟通模式
    心理导读:遵从取向是指家人强迫彼此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愿有多强。高度遵从的家庭管理沟通的目的在于寻求和诸免冲突,促进相互依存,以及取得服从。在这样的...
  •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亲子关系:怎样教育孩子才正确?
    心理导读:孩子一旦被恐吓、被威胁,内心会充满愤怒,会有一种反抗的欲望,即使暂时慑服于恐吓者的威压,也只会被动地服从,不会主动、愉快地完成指令,更不可能创造性地把...
  •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精神虐待比体罚更可怕
    心理导读:精神虐待与那些受到过虐待的人中间出现的精神疾...
  •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的还是奶奶的?
    心理导读:婆媳育儿矛盾,真的很突出吗?我的答案是,是的。但这些并非是两个女人之间的斗争,而是用耐心和智慧便可化解的内部矛盾。 www.tspsy.com 家庭教育:孩子该听妈妈...
  •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亲子教育:怎样教小孩子游泳?
    心理导读: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小时候会游泳的孩子除了身体发展更快,他们在视觉运动的技能,比如剪纸、着色和绘制线条与形状,还有数学相关任务的方面显然得分更好。他们的...
  •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鹰爸式教育引热议
    心理导读:鹰爸教育本质上亦是一种人性教育,更是一种爱心教育,这是一种超越溺爱的大爱。在中国家长普遍溺爱成风,中国孩子体质日益下降的今天,这样的鹰式教育尤为重要,值得...
  • 家庭教育:孩子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家庭教育:孩子耳朵堵住了怎么办?
    心理导读:有时候小孩子会跟我们说,他们的耳朵突然就听不清了,或者是耳朵里持续有嗡嗡的噪音,或者是乘坐飞机旅行,再或者是开车下山气压突然升高,感觉到耳朵被堵住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