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职场心理学 >

职场心理:频繁辞职易诱发心理疾病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3-12-16 10:28   浏览次  
  
  心理导读:年轻人找工作总抱着尝鲜的感觉,然后又带着潇洒的心态速速离开,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职场闪离一族。其实,频繁闪离对人绝对是有害无益。除了升不了职以外,还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建议大家,在闪离之前先自问三个问题,弄清楚后再闪也不迟。   ——www.tspsy.com
  
职场心理:频繁辞职易诱发心理疾病

职场心理:频繁辞职易诱发心理疾病
 
  年轻人找工作总抱着尝鲜的感觉,然后又带着潇洒的心态速速离开,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职场闪离一族。其实,频繁闪离对人绝对是有害无益。除了升不了职以外,还容易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建议大家,在闪离之前先自问三个问题,弄清楚后再闪也不迟。
  
  “闪离族”最早是人们对“80后”婚姻状态的描述,是指现在的年轻人在婚前双方了解不够,婚后又不能相互宽容,结果进入婚姻生活时间不长,就草草离婚。如今,婚姻上的“闪离族”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成为年轻人当中见怪不怪的现象。
  
  其实,找工作和找对象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记者曾见到一档取名为《职来职往》的招聘类电视节目的设计与走红的《非诚勿扰》相亲节目十分相似,而上节目的应聘者绝大多数是打算即刻跳槽的员工,其中有不少人刚工作不久就想“闪离”,从而另谋新职。为了防止员工突然离职,公司也学会“多个心眼”,通过控制招聘成本等举措尽量减少损失。对于这一类人,职场专家提出的忠告是:找工作和找结婚对象一样都要谨慎从事,如今,工作上的“闪离族”更让人见怪不怪了。
  
  频繁“闪离”容易诱发心理疾病
  
  大部分频繁“闪离”的职场人士,会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烦恼和焦虑,他们会只把眼光盯在单位、领导或同事身上,却很少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于是,他们会频繁抱怨公司环境不好、同事关系差劲、领导不公正待遇等外界客观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潜在的心理疾病。而实际上,闪离人士的处境也并没有因为频繁“闪离”而越来越好。
  
  如果你想“闪离”,那么职场专家建议你在作出决定之前,最好要先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然后仔细地对自身真实状况加以判断分析,才不至于在从事新的工作时后悔当初草率的决定。
  
  NO.1:这份工作的发展目标契合我的专业、性格、特长与兴趣吗?
  
  职业生涯能够成功发展的核心,在于所从事的工作要求正是自己所擅长的。从事一项符合自己专长或自己擅长的工作会游刃有余,而从事一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会很愉快。如果这份工作的发展目标符合自己的专业、性格、特长与兴趣中的任何一点,那么选择“闪离”就一定要慎重了。
  
  NO.2:这份工作是否能给我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和有可持续发展空间?
  
  果断选择“闪人”,无非是为自己选择一个更好的晋升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选择跳槽时,必须考虑这份新的工作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同时,必须有一定的职业发展规划意识,要有一个可以贯穿自己整个职业发展生涯的远景展望。
  
  NO.3:这份工作是否有助于我扩展人脉资源或开阔视野?
  
  优秀的职业平台应该是一个既可以发挥个人技能优势,又能协助个人不断扩展有益人际关系的开放式平台,能够帮助职场人在工作中不断积累自己的人脉资源,扩展视野,获取更多的经验与指导。封闭式的职位只能令人不断退步。如果你只是为了躲避工作中复杂人际关系的缠绕,而一心只想落个清静自在,那么无疑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判了“死缓”。
  
  要改变心态去努力适应职场
  
  职场专家认为,那些自身情商有缺失的求职者,他们的意志力比较薄弱,遇到问题和困难不是选择“激流勇进”而是选择逃避。因此,职场专家建议,在如今就业市场异常严峻的情况下,求职者更应该珍惜眼下宝贵的工作机会,每份工作至少做两年以上的时候才能够慢慢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改变心态去努力适应职场,而不是幻想让职场来适应自己。
  
  人力资源总结出了应付员工“闪离”的一套方法
  
  除了招聘时把好关之外,新员工的试用期也应该控制好人力成本等隐性成本,由于试用期新员工的跳槽率较高,使企业的一部分招聘费用投入后没有带来相应的产出,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可以缩短,不需过多进行技能培训而只需进行基础企业文化和制度规范培训,从而控制好这一部分的隐性成本。
  
  (文/佚名 来源:中国NLP学院)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脾气暴躁的老板如何相处? 脾气暴躁的老板如何相处?
    心理导读:爱发飙的老板似乎正悄悄地从工作场所消失。管理者之间的新共识是,发飙会让人们恐慌,把他们赶走而不是激励他们,并有损于他们的工作质量。借助许多措施,办公室...
  • 遇事总想不开怎么办? 遇事总想不开怎么办?
    心理导读:我们应对挫折的过程,也是停下来深刻反...
  • 职业规划: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职业规划: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心理导读:令职场新人最为困惑的,莫过于不了解各个行业和职业的不同特点,从而难以判断自己的能力匹配度和兴趣匹配度。在大学里,要了解各行各业其实有很多办法:实习、兼...
  • 职场心理:如何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职场心理:如何与情绪化的人相处?
    心理导读:我认为人们在是否把生活品质放在一个足够高的位置的时候总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当我们面对一个难以相处的老板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教导要忍辱负重。就我个人而言...
  • 甄嬛传人物分析之安陵容 甄嬛传人物分析之安陵容
    心理导读:《甄嬛传》中最精彩的女子不是甄嬛,不是华妃,而是安陵容。正是有安陵容这种既可恨又可怜的角色,整部故事中的环肥燕瘦才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安陵容如何不择手段...
  • 科学研究打坐使人更健康 科学研究打坐使人更健康
    心理导读: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打坐确实能影响脑部功能。如今打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医学中心开始教导病患打坐冥想以减轻疼痛和压力,古老而神秘的打坐正渐...
  • 讨厌一个同事,你该怎么办? 讨厌一个同事,你该怎么办?
    心理导读:每个人身边都会或多或少有几个难缠女友,这些女人时而狂吠乱咬,时而两面三刀,时而指桑骂槐,时而口蜜腹剑。而处于某些原因,你却不得不与之相处。此时你一定会...
  • 《非你莫属》代表不了真实的招聘 《非你莫属》代表不了真实的招聘
    心理导读:《非你莫属》是一档各取所需的节目,卫视要的是收视率,BOSS要的是效应,求职者要的是职位或露脸的机会,观众要的是趣味性。这就注定了这场节目和我们平日的招聘...
  • 心理揭秘:微信和陌陌是约炮神器? 心理揭秘:微信和陌陌是约炮神器?
    心理导读:说它是约炮工具,也是有理论根据的。据英国著名八卦媒体《太阳报》报道,Facebook等社交网站崛起后,英国的梅毒病例增加了四倍。英国医疗组织卫生服务信托(NH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