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治疗师 >

催眠治疗师:催眠中的阻抗现象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20-01-22 13:05   浏览次  
  心理导读:内部归因指的是认为某件事情之所以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的推理方式。外部归因在本质上则认为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别人”或“情境使然”。在催眠和心理治疗的领域中,对临床工作者的催眠会谈或治疗不成功所做的归因常常是外部归因。    ---www.tspsy.com
 
催眠治疗师:催眠中的阻抗现象

催眠治疗师:催眠中的阻抗现象
 
  到目前为止,你很可能已经在催眠过程中实施催眠导入、激发催眠现象以及组织旨在对人们有益的催眠暗示和给予暗示方面有了许多经验。考虑到你无疑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已经发现,人们对你的催眠过程的反应会有极大的差异,从几乎毫无反应到反应极为强烈不等。那么你现在或许能够更好地意识到,为何对于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来说,测量催眠易感性一直都是一个严肃的研究主题,因为他们都在试图理解为什么在对催眠程序的反应上,人与人之间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首先,我们如何来解释对催眠暗示缺乏反应性的状况,也就是说,当来访者没有发展出一种特定的被暗示的体验,甚至做出了消极的反应,如感到恼怒或痛苦时,我们应如何解释?其次,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应对那些对我们的催眠程序没有做出特定反应的个体?
 
  当然,这些问题也适用于任何一种干预形式,无论其中是否用到了催眠。治疗师会例行评估他们采用的治疗的效果,寻找治疗有效或无效的证据,从而不断地完善治疗本身以及实施治疗的方式。不过,心理治疗并不完全是一门科学。许多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其结果,而在这些因素中,有许多是很微妙的,甚至会伪装自己。因此,面对那些对你的干预反应很差或完全不反应的个体,如何才能发展出一种审视和处理这些个案的方式自始至终是一个挑战。
 
  面对来访者这种对催眠暗示没有做出反应或反应很低的情况,在过去,临床工作者对其的反应包括给不反应的来访者贴上“阻抗”的标签,或给提供暗示的临床工作者贴上“无能”的标签。这些极端的看法不是在指责来访者,就是在指责治疗师,这些看法反映的是一类有趣的解释方式,其背后乃是一种被称为归因风格的模式,即一个人对生活事件的意义加以解释的特定方式(Seligman,1999 Yapko,1992,2006a)。内部归因指的是认为某件事情之所以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的推理方式。外部归因在本质上则认为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别人”或“情境使然”。
 
  在催眠和心理治疗的领域中,对临床工作者的催眠会谈或治疗不成功所做的归因常常是外部归因;也就是说,认为这些都是来访者的错。临床工作者通常会说类似的话:
 
  “这个人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
 
  “这个人的次级获益太多了”
 
  “治疗对于这个人来说威胁太大了”
 
  “这个来访者无法被催眠”或是
 
  “这个来访者身上存在阻抗”。
 
  这些对于来访者缺乏反应性的外部归因是否在某些时候是正确的呢?是的。但是否在某些时候,其实明明是临床工作者的取向的局限却错误地归咎于来访者呢?是的。我十分鼓励临床工作者在他们下意识地声称某位来访者在阻抗之前能够意识到,他们在来访者的反应中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比他们意识到的更大。当某个互动中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参与时,每个人都应该对结果承担责任。这个观点也不鼓励大家采取全然内部的归因,即“这个人那么反应完全是我的错”。
 
  总体而言,临床催眠的文献中有很多关于来访者阻抗这个议题的内容。从历史上来看,阻抗被认为反映了来访者在应对敏感的或未解决的心理内部冲突时所采用的心理防御,因此它会被视为来访者的一种心理的弱点(Greenleaf,2001)。“恰当的”治疗则是对阻抗的表现做出一种带有对峙性质的询问,首先是去承认它的存在,其次是去尝试发掘它的源头和功能,然后再一起合作来解决它。魏兹霍夫(2000)精准地总结了这个观点,他写道:“潜意识的阻抗,总是可以在个体的心理动力系统中找到其根源,而克服阻抗或绕过阻抗的方式则常常取决于对于这些心理动力的理解和据此采取的行动是什么?在意识层面,个体可能想要被催眠,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则可能非常害怕它”(pp.204-205)。
 
  按照这种观点,阻抗总是由来访者创造的。当它不可避免地干扰到治疗的进程时,来访者就会被指责在蓄意地破坏治疗。这种罪名和解释就会被安在来访者头上,认为其显然“并不真的想改变”,或者也许是“过于阻抗以致无法成功”。无论其内容和目的是什么,阻抗都可以被视为抗拒治疗的目标的一种力量。阻抗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视为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我所知道的几乎所有的治疗取向中,对它的存在都有类似的认识。只不过对于不同的取向而言,如何看待它存在的逻辑以及应对它的技术会有所不同。
 
  将阻抗视为一种对抗治疗目标的力量,并不是去指责临床工作者或是来访者。与其在我们尝试帮助那些自愿前来寻求帮助的人(处理那些并不是自愿前来治疗的人的方法则有一定的不同)却没有获得良好效果的时候,将他们看作是并不真心诚意地想要获得帮助,更为实用的看法似乎是把阻抗视为来访者做出的一种动态的沟通,即面对临床工作者的信息输入,他们能够做到什么以及不能够做到什么(Zeig ,1980b)。它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临床工作者的暗示在某些地方并不恰当(或许是太复杂或太不具体了),或者是因为来访者出于各种原因而不接受暗示,例如当他们已经“知道”,临床工作者所说的一切都不可能造成某种积极的改变。如果我们将这一总体上的观点置于实施临床催眠的背景下,那么阻抗就并不一定意味着来访者在潜意识层面在做蓄意的破坏,以至需要去解释和更正它。
 
  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来访者只是出于各种其他的理由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对暗示不做出良好的反应,而所有这些理由都有一个共通的因素:暗示其实并不符合这个人的体验,而且事实上还甚至和这种体验正好相反。因此,阻抗可以被视为一则人际层面的声明,其表达的是,无论实施的治疗策略和手段是什么,来访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不予接受。在治疗中,阻抗这种力量是需要被仔细考虑的,而且也可以和治疗的两个主要领域联系在一起:对催眠的阻抗,或是对治疗进展的阻抗。
 
  (编辑:tspsy-欣欣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人们对催眠的误解和担心 人们对催眠的误解和担心
    心理导读: 你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许多人,包括你的同事,乃至那些自称为催眠师的人,都会对某些有关临床催眠的误解的观点信以为真。在每一个误解讲解完之后,我会进行一...
  • 催眠唤起的回忆可靠吗? 催眠唤起的回忆可靠吗?
    心理导读:如果来访者没有自称有虐待史的话,就不要推断有这样一段历史的存在:不要在催眠中给来访者做出具有引导性质的暗示,暗示他们该回忆起什么或如何回忆起某些记忆:...
  • 催眠治疗:怎样瞬间催眠一个人? 催眠治疗:怎样瞬间催眠一个人?
    心理导读:当催眠师瞬间催眠个案时,嘴巴是停不下来的,他会一直的给予个案指示,不断的引导个案进入一定的催眠状态中,始放慢引导步调。整个程序很快速,但却包含了所有催...
  • 催眠应用:催眠在刑事侦查上的运用IV 催眠应用:催眠在刑事侦查上的运用IV
    心理导读:催眠技术撷取更多潜意识下记忆的资讯,不仅可以犯罪现场的各项迹证相验证,避免因身历犯罪现场,受感官、知觉认知上主观意识的偏差而产生错误的证词,致使警方侦...
  • 催眠应用: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催眠应用: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心理导读:懂得欣赏孩子的家长往往不会提出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如别人这样的问题。正确的问题是我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如果只会问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如别人...
  • 催眠应用:催眠在刑事侦查上的运用V 催眠应用:催眠在刑事侦查上的运用V
    心理导读:催眠技术撷取更多潜意识下记忆的资讯,不仅可以犯罪现场的各项迹证相验证,避免因身历犯罪现场,受感官、知觉认知上主观意识的偏差而产生错误的证词,致使警方侦...
  • 案例分析:我眼中的马维祥和催眠术 案例分析:我眼中的马维祥和催眠术
    心理导读:我很少听懂他们的方言,凭借察言观色,可以断定男孩多次出言不逊,其母面带尴尬,时作周旋,而马教授座在那里总是面带笑容,谈吐自如,一副大家风度。 ---www.ts...
  • 催眠戒除烟瘾,酒瘾,赌博的方法 催眠戒除烟瘾,酒瘾,赌博的方法
    心理导读: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
  • 催眠应用:催眠真的能治病吗? 催眠应用:催眠真的能治病吗?
    心理导读:经常听说催眠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有经验的人将之说的活灵活现的,让人油然生起「杰克,那太神奇了」的感觉;没有经验的人认为那是江湖术士骗人的技俩,千万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