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存在主义哲学的研究综述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20-04-09 15:10   浏览次  
  心理导读:存在主义并不是与欧洲哲学史无关的“哲学怪物”。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继承和综合了Kierkegaard、胡塞尔的现象论,尼采的唯意志论,康德和笛卡尔的二元论,和主观唯心主义以及中世纪的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思想遗产。而且存在主义不论就内容或形式,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    ---www.tspsy.com
 
存在主义哲学的研究综述

存在主义哲学的研究综述
 
  一、胡塞尔的现象论——存在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
 
  如果说Kierkegaard的哲学为存在主义提供了基本的概念的话,那么,胡塞尔的现象论就为存在主义提供了创建这一新的哲学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胡塞尔是德国现象论哲学的奠基人。1884至1886年,胡塞尔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哲学,受到德国哲学家弗兰兹·布伦塔诺(FranzBrentano, 1838—1916)的哲学心理学的深刻影响。下面,我们将会看到,胡塞尔现象论中所说的“自我意识”的“意向”,主要是得自布伦塔诺的。后来,胡塞尔先后担任德国哈勒(Halle)大学,哥廷根(Gottingen)大学和弗莱堡(Freiburg)大学的哲学教授。胡塞尔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时,海德格尔正在那里攻读哲学。由于观点上的一致,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之间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
 
  胡塞尔的主要著作有:《数理哲学》(ThePhi-losophy of Arithmetic, 1891)、《逻辑研究》(Log-icalInvestigations, 1900—1901)、《纯粹现象学的观念》(Ideas for Pure Phenomenology;该书分三卷:第一卷,即“总导言”部分,出版于1931年,第二、三卷出版于1952年)、《内心时间意识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the Inner Time-con-sciousness,写于1905至1910年,出版于1928年)、《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Formal and Tran-scendental Logik, 1929),《笛卡尔的沉思》(Cartesian Meditations, 1931)、《经验与判断》(Experienceand Judgment, 1948)。
 
  在1913年至1930年之间,胡塞尔出版了《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共十二卷(DasJahrbuchfuer Philosophie und phaenomenologischeForschung, 12Bde, 1913—1930)。1939年在比利时鲁汶成立了胡塞尔文库档案馆,整理着胡塞尔五万多页的未发表过的手稿。从1950年起,在范·布列达的指导下,由胡塞尔文库档案馆和科隆大学联合编辑《胡塞尔文库》(Husserliana),陆续出版。
 
  胡塞尔的现象论对存在主义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所谓“现象论的还原”(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胡塞尔认为,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剔除掉一切外在的、虚假的成分,使事物呈现出它的固有的赤裸裸的本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否定一切现实的现象和关于这些现实事物的知识;因为据说这一切都是虚假的,都是掩盖事物的本性的。在否定了这一切以后,唯一可靠的是“我自身”。只有“我自身”的“纯粹意识”、“纯粹经验”才是最真实可靠的。这就是所谓“现象论的还原”的方法。
 
  (二)世界乃是自我意向的结果。
 
  由事物还原到“自我”以后,一切事物的存在实际是“自我”发出的“意向”的产物。在胡塞尔看来,“自我”有一种先天的本性,即“意向”(in-tention)。如前所述,“意向”概念乃取自布伦塔诺的哲学心理学。胡塞尔认为,一切观念都有意向性;一切观念都是指向物的,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因此,对“物”和对自身的“超越性”也就构成观念和意识的基本特征。
 
  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萨特等人就是胡塞尔的学生。他们从胡塞尔那里继承了“还原法”和“意向论”,创建了存在主义的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意志为动力的“存在”哲学体系。海德格尔自己从不讳言:他的哲学主要受现象论的影响。他的基本著作《存在与时间》,就是在胡塞尔的指导和影响下写成的。萨特在20世纪30年代赴德国哲学时,就曾经在胡塞尔任教的弗莱堡大学当研究生。萨特在20世纪30年代写的几本著作——《自我的超越性》(La Transcendence de I'ego, 1936)和《关于感情的理论纲要》(Esquisse d'une theorie desemotions, 1939)等,以及他在20世纪40年代写的《存在与虚无》和《想象心理学》(L'Imaginaire,1940),都充满了胡塞尔的现象论的色彩。不论是海德格尔还是萨特,都是采用了先从客观事物“还原”到“自我”,然后又从“自我”的存在创造出存在的世界的基本方法。
 
  二、尼采的唯意志论——存在主义的反理性倾向的楷模
 
  “如果Kierkegaard是现代存在主义之父的话,尼采就是它的师傅。”费尔南多·摩里纳(FernandoMolina)在研究存在主义哲学以后,所得出的这个结论确实道出了一部分真理。
 
  尼采生于普鲁士洛肯市(Rochen),他的唯意志论哲学在德法两国一向有广泛的影响。
 
  尼采早年就读于瑞士巴塞尔(Basel)大学。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战争时期,他任陆军看护兵,但不久因受重伤返回巴塞尔。1879年,尼采因身体衰弱,不再担任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的职务。从此,他退休在家,专心写作。当时,他的一只眼睛已经失明,身体极端衰弱。1889年1月,他全身瘫痪,一年后死去。
 
  尼采的第一部著作是:《悲剧的诞生》(TheBirthof Tragedy, 1872)。他的其他主要著作有:《过时的思想》(Thoughts out ofSeason)、《人,一切也是人》(Human, All-too-Human)、《黎明》(Dawn, 1881)、《快乐的学问》(The Gay Science,1882)、《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okeZarathustra, 1883—1885)、《反基督》(An-tichrist)、《善与恶之外》(Beyond Good andEvil,1886)、《道德系谱学》(Toward a GenealogyMorals, 1887)、《偶像的黄昏》(Twilight of theIdols)等。
 
  尼采的哲学中,有哪些思想对存在主义产生深刻的影响呢?
 
  (1)尼采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唯独“我”是真实的。尼采说:“……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是强加于人的谎言。”否定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肯定自己。这也正是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之一。
 
  (2)世界是我的意志创造的。尼采说:“正是进行思维和有感觉的我们才真正地和不停地创造那些没有存在过的东西。……现象世界所具有的一切价值,并不是它们自身固有的本性——自然本身永远都是没有价值的——而是被赋予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赋予它们!唯有我们,创造这个世界——始终都依赖着人的世界!”
 
  (3)“超人”的自由意志。“超人”(übermen-sch)可以为所欲为,他要成为什么就成为什么,他要达到什么就一定达到什么:“超人”是“为我们创造规律和创造我们自己的新的、唯一的、无与伦比的人”。“人的未来就是人的意志,就是依赖于人的意志。”
 
  在具有自由意志的“超人”面前,一切都是虚无,一切他都可以置之不顾;他的自由意志是万事万物的根源,也是个人存在的根源;他的自由意志不受任何外物的束缚,恰恰相反,一切都要依赖于它。
 
  尼采的这些思想,无须多加改造就可以直接成为存在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海德格尔和萨特等人所说的“此在”,同尼采的“超人”并没有多大差别。
 
  三、康德主义和笛卡尔主义对存在主义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家经常否认他们的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他们认为,“存在”是超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存在”,既无物质的特性,也无意识的本质,“存在”是没有本质的。
 
  但是,如我们在第二章所看到的,“存在”,归根到底,乃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因为一切存在,只要脱离它们的具体的存在条件和现实的存在方式,就变成为纯粹的自我意识的存在。
 
  在近代哲学史上,关于“纯粹的自我意识”的分析,只有笛卡尔和康德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而海德格尔和萨特都在自己的著作中承认,康德和笛卡尔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给予他们很大的影响。
 
  1929年,即在《存在与时间》发表后两年,海德格尔在就任弗莱堡大学教授的同时,发表了一本书:《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
 
  海德格尔在这本书和《存在与时间》里,都强调了“时间”问题的重要性。海德格尔认为,认识“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此在”着手,而认识“此在”又须从“时间”问题入手。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此在”的表现形态,都是“此在”的时间性形态(Daseinsstrukturen als Modi derZeitlichkeit)。也就是说,一切“存在”都是在时间中存在。
 
  说到这里,我们先看看康德和笛卡尔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从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将清楚地看到,海德格尔是在康德和笛卡尔的启发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尽管海德格尔自己并不承认这一点。
 
  康德在其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Kritikderreinen Vernunft,即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一书中,指出,世界分为现象和本体(或物自体Dang-an-sich)。我们的感性和悟性只能认识现象。物自体是不可知的。
 
  人在认识现象的过程中,首先要经由时间和空间去把握,然后,再由范畴加以归纳和概括;而在这两个阶段中,纯粹的自我意识始终是认识的主体。纯粹的自我意识把时间和空间中的经验同范畴统一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在康德那里,时间和空间叫做先验的感性形式——时间是先验的内感形式,空间是先验的外感形式。时间和空间都是先天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它们像一个框框那样,把感官在后天的认识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对象纳入它本身的系列中。在康德看来,没有经验的原材料,时间和空间是存在于意识中的空架子;而没有时间和空间,经验材料就是凌乱的和毫无秩序的。这就是说,外界的感性对象有待于人的先天内感形式(时间)和先天的外感形式(空间)去整理、去把握。
 
  同空间相比,时间,作为先验的内感形式,更接近纯粹的自我意识。先验的内感形式,用中国人的传统语言来说,就是所谓“内省”。但康德要求“内省”按时间的框框进行。通过内省,纯粹的自我意识才有可能作为主体去统一感性和悟性的认识。
 
  海德格尔在采用“时间”的观念分析“此在”的时候,正是遵循康德的这一步骤。但是,海德格尔不满意康德的二元论,不满意康德用“时间”作为整理经验材料的框框。海德格尔把康德的二元论改造成彻底的唯我论,把“时间”变成“此在”的一种存在形式,剥夺了康德对“时间”所要求的在内容方面的经验性。在这改造的过程中,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的原则起了重要影响。
 
  笛卡尔的哲学从怀疑一切出发,最后归结为这样一个结论:一切都是可疑的,唯有“我思”才是可靠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是“我在”的本质,也是万物的本质。笛卡尔的这个结论显然是推崇理性的。海德格尔采用了笛卡尔的“我在”,剔除了其理性的本质,并批判笛卡尔将思想与存在、思想与世界的分割的二元论,变成“我在”故“我思”。“我在”先于其本质——“我思”。
 
  海德格尔在颠倒笛卡尔的原则的基础上,应用从康德那里沿袭而来的“时间”概念,论证了“我在”是我本身和世界的基础。
 
  四、经院哲学对存在主义的影响
 
  在海德格尔创建存在主义体系的过程中,中世纪经院哲学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海德格尔早年曾攻读神学。经院哲学的某些传统——如奥古斯丁(Augustines, 354—430)在他的《忏悔录》(Confessions)一书中所论证的“存在先于本质”(the priority ofesse over essentia)的原则,显然对他有启发作用。
 
  更值得注意的是,使海德格尔登上哲学舞台的,是他那篇关于经院哲学家邓·司各脱(DunsScotus, 1266—1308)的范畴学说的论文——《邓·司各脱关于范畴和词义的学说》(Die Kategorien undBedeutungslehrevon Doni Scotus, 1916)。在这篇论文中,海德格尔集中研究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思辨语法”(Speculative Grammar)。
 
  另外,经院哲学家中的关于个体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的长期辩论——这一辩论成为中世纪时期连续几百年的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的主要内容——也使海德格尔等人看到了个体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的哲学意义。这对存在主义推崇个体、反对抽象具有深刻影响。
 
  海德格尔自己承认,他从一开始对哲学感兴趣的时候起,就被中世纪以来经院哲学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B.C.)关于“存在”概念的研究所影响。从1907年起,胡塞尔的老师——弗兰兹·布伦塔诺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存在”概念的分析就已经引起海德格尔的注意。布伦坦诺关于这个问题写了一篇《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物的多种意义的理论》(Von der Mannigfachen Bedeutung desSeienden nach Aristotles, 1862;即On the SeveralSenses of Being in Aristotle)。海德格尔根据这篇文章的启发,反复思索这样一些问题:既然“存在者”有多种意义,那么,哪一种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呢?到底什么是存在呢?
 
  接着,在海德格尔念高中的最后一年,他读到了弗莱堡大学神学教授卡尔·布莱格(Karl Braig)写的一本书——《论存在,本体论纲要》(VonSein,Abriss der Ontologie)。书中引述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包括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1274)在内的关于“存在”概念的分析,以及这些概念的词源学方面的考证。所有这些,在海德格尔著述《存在与时间》时,都被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
 
  以上仅仅从存在主义的主要思想渊源分析存在主义所以发生的思想条件。因篇幅所限,未能进一步详细论述。但仅从这五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存在主义不论就内容或形式,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
 
  (作者:(法)高宣扬 | 来源:《存在主义》)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