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拜神树真能得高分吗?

责任编辑:tspsy-木木  发布于2015-06-13 12:57   浏览次  
  心理导读:香客们不断将手中的香火扔进火堆里,引燃了“神树”下方的石棉瓦顶棚和百余根祈福带,过旺的香火火势一时间难以控制。近10余名保安人员闻讯赶来,用尽了8支灭火器仍未能有效控制火势,又从附近的陪读出租屋内不停运送自来水不间断灭火,才得已彻底控制火势。临近高考,抢头炷香、拜神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真能帮助孩子高考成功吗?    ---www.tspsy.com
 
安徽千名高三陪读家长争烧头柱香险酿火灾

心理咨询师:拜神树真能得高分?
 
  一、新闻事件
 
  2015年6月1日,安徽某中学近千名高三陪读家长不断涌入“神树”所在的窄巷中,为的是抢拜“神树”,抢烧高考前最后一个农历十五的头柱香,祈求孩子在高考中博得高分。香客们不断将手中的香火扔进火堆里,引燃了“神树”下方的石棉瓦顶棚和百余根祈福带,过旺的香火火势一时间难以控制。近10余名保安人员闻讯赶来,用尽了8支灭火器仍未能有效控制火势,又从附近的陪读出租屋内不停运送自来水不间断灭火,才得已彻底控制火势。

 
安徽千名高三陪读家长争烧头柱香险酿火灾
 
  临近高考,抢头炷香、拜神树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真能帮助孩子高考成功吗?
 
  家长拜神树,孩子得高分?
 
  二、案例分析
 
  距离2015年高考还剩不到4天的时间。高考虽两日,但迎接它的过程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挟裹着学生,牵动着家庭,年复一年地影响着整个社会。
 
  1、不良压力
 
  在这场持久战中,高三学生是披着沉重铠甲,冲在最前线的“冲锋战士”,父母则是这场战役的后勤“补给队员”。高考把孩子与他们的父母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使他们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压力源。
 
  所谓压力源是导致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情景、刺激、活动和事件。升学考试,尤其是高考,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压力源之一。在重视“家庭”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升学考试不再是个人行为,整个家庭成员都会或多或少的予以积极协助。因此高考对考生家长来说也有了重大意义。当压力源被感知到的程度超过了他们应对该压力源的能力范围时(如此重要的考试我却束手无策),他们便会把所经历的事情看做是有害的事件(考不上误一生)。如此,不良压力就随之而来。而思维混乱、易怒、急躁、抑郁和焦虑等都是不良压力的症状。在学习上不擅长或者帮不上忙的家长,为了处理这些压力性事件及其环境,只好求之于“神树”的帮忙,增加内心的控制感,缓解焦虑情绪。所以,一方面,父母抢头炷香是为孩子在高考中博得高分,另一方面,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其实是家长们应对压力的一种方式。
 
  2、动机推理的神经网络模型
 
  神树要能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效果,前提条件是家长们持有一种拜神树能提高考试成绩的信念。然而,科学的来说,这世界上并不存在能帮孩子提高考试分数的所谓“神树”。那么,坚信抢头炷香,拜神树能提高成绩,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认为,我们的大脑总是习惯调整自己的已知来避免焦虑和内疚等不良情绪的产生。Westen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认为大脑在做决策的时候要满足两个条件:认识约束条件,即人们将接触的信息进行最大合理化地汇集起来;以及情感约束条件,即人们会对吸收的信息感觉良好,也就是将信息积极的影响最大化,不良的影响最小化。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Westen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所偏爱的偶像表现出了与偶像自身相矛盾的言论时,神经元网络便开始活跃,产生焦虑。但是,大脑会迅速地通过错误的推理设法关闭这种焦虑。充满情绪状态指令的神经回路似乎会为消除冲突的信念和焦虑补充能量。也就是说即便存在反面证据,大脑总是会给所偏爱的对象找“理由”开脱,或是将其合理化。比如,当你向对方指出不是所有拜了神树的人都能考高分时,对方会找出“一万个”有效的理由。Westen的实验还发现,当我们所面对的与我们的想法一致,或者能够消除让我们不安的想法时,大脑所使用的奖赏回路与吸毒者注射一次毒品时所激活的是同一回路。也就是说,维护我们的信念会感受到与一个瘾君子再次享受毒品时同样的幸福感,并且重拾信心。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总是在尽全力维护我们自己的核心信念”拜神树,得高分”,我们也总是对那些告诉我们做错了的证据视而不见。总结成一句荒谬的话那就是我们总是选择相信那些我们愿意相信的东西,或者相信让我们看见相信的证据。
 
  (文/崔云龙,祝卓宏 | 来源/中科院心理所)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