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学大师:斯金纳的成长故事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14-07-27 11:05   浏览次  
  
  心理导读: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通过固定喂食等方式,对白鼠和鸽子等动物所做的实验,让他独创了别具特色的操作性条件反应原理。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1960年代的美国曾风行一时,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刻的影响。     ---www.tspsy.com
  
心理学大师:斯金纳的成长故事

心理学大师:斯金纳的成长故事
 
  直到今天,斯金纳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行为矫正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一个如此在心理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大师级人物,在他的发现中,有一条连着他自己成长的经历。
  
  1、人生转折
  
  大学时期,斯金纳已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不俗成就。他的诗歌和小说经常出现在汉密尔顿学院的学报上,不仅赢得“作家”美誉,还有几部小说得到文学大师罗伯特·福斯特(Robert Frost)的赞扬。因此,当他从汉密尔顿学院毕业时,斯金纳说服了半信半疑的父母,允许他用一年的时间在家中专门写作,以完成一部伟大的小说。
  
  而这一年后来被证明是斯金纳人生的转折点。他在自传中将它称为不堪回忆的“黑暗之年”。他没有写出任何东西,每天都在阅读、整理、弹琴甚至制作模型中消磨时间。当这灾难性的一年接近尾声时,斯金纳不得不同意父母的观点,承认失败并放弃写作。
  
  但失败总是很难被承认的。这时,斯金纳听到“科学是20世纪的艺术”,终于为解释自己的失败找到“合理的解释”:“文学是一门已经死掉的艺术,我要去研究科学”——而他选择的科学,就是心理学。
  
  但这种心理学并不是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在“黑暗之年”年末,斯金纳研读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J.B.Watson,1878~1958)的经典之作《行为主义》,并且大受启发。这种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对环境的反应的心理学,给斯金纳带来一种在未来可以完全控制人类行为的希望。他逐渐开始相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仅可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生活,还可以有效地实施控制。
  
  “控制”与“自由”这一主题,在斯金纳后来的理论中总是反复出现。他的小说《沃尔登第二》和《超越自由与尊严》,甚至表达了他试图把行为操控的观点运用到社会管理之中。现在,我们可以重温斯金纳的生平,从他一生经历的大小事件中找寻——这是为什么?
  
  2、逃离控制
  
  斯金纳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叫做萨斯奎汉纳的车站小镇,并在那里度过童年和中学时代。在那里,车站是整个小镇的中心,镇上的人们习惯于根据早、中、晚响起的汽笛声作息。斯金纳的母亲也是如此,她总是严格地据此安排一家人的生活。也许就是这种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使斯金纳从小就对环境的有序和控制感触颇深。
  
  而斯金纳的家庭教育也非常严格,孩子们一旦触犯规则,就会得到家长的惩罚。当斯金纳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只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尝试摆脱这种令人厌恶的被控制感。他喜欢制作可以自由活动的设备,而这些设备都带有十足的想要逃离家庭的象征意味。
  
  斯金纳在自传里写道:“我做了旱冰鞋,可驾驶的运货马车,雪橇,还有用篙撑来撑去的木筏子;我做了跷跷板,旋转木马和滑梯;做了弹弓,弓箭,气枪、喷水枪,用废锅炉做蒸汽炮……我做了陀螺、模型飞机、盒式风筝、会飞的竹蜻蜓。我一再试着做一架能把我载上天的滑翔机……”
  
  除此之外,斯金纳还着迷于捕捉所有他身边捉得到的小动物:青蛙、乌龟、蛇、蝴蝶、蜜蜂、萤火虫,小动物。但他从来不饲养它们,只是观察它们努力逃走的过程。他曾经把一朵蜀葵的花瓣抓在一起,观察里面的蜜蜂如何努力离开困境。不过,也许是充分体会到被困的感受,斯金纳从来不会像他的父母那样把这种困境保持太久,总是过一小会儿就放掉它们。
  
  3、自由幻想
  
  如果说童年时的斯金纳对于摆脱控制还心存希望,那么,他在汉密尔顿大学的经历则使他对自由的追求彻底绝望。当他在18岁那年离开家,开始大学生活,现实立刻无情地打破了他对自由的美好想象。
  
  不过是每天12次准时敲响的钟声替代了小镇的汽笛声,汉密尔顿学院严格的作息表令斯金纳强烈地感受到生活依然还是充满了秩序和控制。而且,他的处境也并不比家中好到哪里去。汉密尔顿的新生必须要为老生服务,斯金纳还经常被老生欺负。
  
  有一次,他被两个二年级的学生结结实实地绑在教室里的椅子上,斯金纳放弃了反抗,完全把自己的控制权交给那两个坏家伙。他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我没做反抗,也没有抗议,只是让抓获者把我绑了起来。”
  
  也许这个时候,斯金纳已经对充满控制的环境缴械投降,而他的不反抗,可能也预示着他的理论不同于传统行为主义之处:人类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简单反应,而是为了得到一定结果的操作性行为。既然自由是不可能的,我又何必去努力反抗?
  
  4、厌恶惩罚
  
  五六岁时,斯金纳曾被祖母带到火炉旁,看着熊熊燃烧的煤炭,听她绘声绘色地警告撒谎的孩子在死后如何在地狱里遭到火烧炭燎。而他美丽的母亲则因为听到他讲了一句脏话,就立刻把他揪到卫生间,用一块涂满肥皂的湿布,把他的嘴完完整整地刷洗一遍。
  
  至于他的律师父亲,在营造一个严格的家庭环境中起到了独特作用。当他发现四五岁大的斯金纳从奶奶的钱包里拿走了一个硬币,就和他大谈犯罪的危害。还多次带他去参观监狱,介绍里面的罪犯都在过着怎样的日子。
  
  也许就是这些惩罚,带给斯金纳太多的负面感受,他的理论一直拒绝将惩罚视为行为塑造的好办法。在他看来,要想教育孩子行为良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她的偶尔出现的好行为报以积极反馈,也就是正强化。
  
  而第一次让斯金纳体会到正强化的积极作用的人,则是小他两岁半的可爱的弟弟埃布。有一天,埃布生病在床,斯金纳用一些橘子箱上的木板制作了一个小板凳。
  
  当他把这个作品拿给埃布看时,埃布立刻表现得兴高采烈。于是斯金纳马上又做了一个,看到埃布继续手舞足蹈之后,他又做了一个。如果不是他们的妈妈阻止,天知道那天他会接着做出多少个。
  
  斯金纳在传记里总结,埃布的笑容对他产生的动力,要比父母的惩罚对他的行为控制更有效用。这也与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吻合。
  
  5、拒绝情绪
  
  斯金纳对于“情绪”的态度实际上十分矛盾。他主张将情绪完全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用一系列动作来给出解释。比如“愤怒”是指高攻击,低关爱,低取悦的各种行为;而“恐惧”是指用逃跑或闭上双眼的方式来避免对特定刺激的接触。
  
  但与此同时,情绪却一直是他思考和论证的重要课题。在他的自传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大篇大篇有关情绪的文字。
  
  所以,与其相信斯金纳对于情绪的否定,还不如把这种否定看作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他的家庭一直把情感的流露看作是愚蠢和懦弱,经常对表露情感者报以讥讽和嘲笑。比如斯金纳在刚上大学时饱含思乡之情的文字,结果却成为父母的笑柄,这让他深感羞愧。
  
  而这种对情绪的克制和忽视,几乎在他幼儿期就初见端倪。斯金纳在自传中这样描述祖母对他进行诚实教育的那个夜晚:“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哭泣,我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只是没有让她亲吻我说晚安。至今我仍然能感到当时我内心中的懊悔、恐惧和绝望。”
  
  斯金纳从小就习惯对自己的情绪视而不见,用一种麻木来减少令自己不适的感受。所以,他在自传中提到被老生欺负,或者弟弟不幸猝死的事件时,都用“完全没有感觉”来描述当时的感受。这也许就是他的理论拒绝研究情绪的原因——他不想重新体会那些痛苦的记忆。
  
  6、操作行为主义
  
  在华生之后所有的行为主义者中,斯金纳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立场上是最激进的一位。他始终认为: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严格限制在可观察、可描述的“行为”上,任何关于意识或情感的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
  
  ■ 人类的行为并不只是简单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多数是在没有刺激的情景下做出的;这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似乎是自发的,但实际上由行动的结果所控制。好比婴儿偶尔叫了一声“妈”,母亲便报以微笑和爱抚,孩子便学会了叫“妈妈”。
  
  ■ 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是否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这一个影响因素。因此,人们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环境运用奖惩来控制人们的行动。
  
  ■ 奖励(即积极强化)可以增加某一行为的出现频率,但惩罚并不是减少特定行为的有效办法;减少行为最好的办法是减少它的积极强化,使行为得不到预计的结果,从而自然消退。
  
  7、斯金纳生平
  
  1904年 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小镇。
  
  1922年 考入纽约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在学期间获得希腊文特别奖。
  
  1926年 毕业,在家写作阅读了华生的《行为主义》,成为坚定的行为主义者。
  
  1928年 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改修心理学。
  
  1931年 获哲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相继执教于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和印第安纳大学。二战期间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控制飞弹与鱼雷。
  
  1947年 受聘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
  
  1958年~1971年 先后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一枚金质奖章。
  
  1990年 8月10日,获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斯金纳在《沃尔登第二》这本书中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相亲相爱,互助和谐。因为所有的孩子从诞生之日起,就通过强化来进行严格的行为形成训练,使之成为具有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的公民。这本书在美国极受推崇,大学生们尤其热衷阅读。在弗吉尼亚州,甚至还有人真正根据《沃尔登第二》的模式建立了一个公社。
  
  (编译:宫学萍   来源:《心理月刊》 )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