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学会处理我们的哀伤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4-04-21 16:00   浏览次  
  
  心理导读:面对亲人的不幸离去,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帮助丧亲者?是劝说他尽可能地“忘却”与去世亲人有关的一切联系,还是劝慰他“亲人并没有离去,而在你我的心里”?丧亲者与去世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是否无害甚至有益呢?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学会处理我们的哀伤

心理咨询师:学会处理我们的哀伤
 
  面对亲人的不幸离去,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帮助丧亲者?是劝说他尽可能地“忘却”与去世亲人有关的一切联系,还是劝慰他“亲人并没有离去,而在你我的心里”?丧亲者与去世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是否无害甚至有益呢?
  
  这是心理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从事悲伤辅导的心理咨询师时常遇到的困惑。
  
  传统上,人们总是鼓励丧亲者走出悲伤,尽快地融入现实生活中去。他们的理由很显然,丧亲者需要去接受亲人已经不在的现实,去尽早适应一个“不再有他”的“陌生”世界。然而也有心理学家认为,最理想的解决办法不是在心理上完全放弃。相反,他们认为,重新构筑与去世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在一定程度有助于丧亲者恢复与他人的活动与联系。
  
  荷兰Utrecht大学的心理学家Margaret Stroebe等人整合了以往的大量研究,提出应根据不同的依恋类型给予不同的悲伤辅导,为上述争论提供了一个新颖且颇为全面的解决方案。
  
  说来你也许不信,预测一个人在丧亲后的反应,居然要追溯到他出生后的最初几年……
  
  依恋的概念
  
  依恋(attachment)是指婴儿从出生到三岁之间和照料者之间形成的一种温暖、亲密而持久的情感关系。一旦形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婴儿乐于依偎在照料者(一般是母亲)身边,如果照料者离开,他们会探寻着、哭叫着召唤她回来。研究依恋的著名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婴儿时期普遍存在的依恋现象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行为系统之一。通过依恋行为它让照料者随时留在婴儿身边,保护婴儿不受环境伤害。
  
  然而依恋行为还不仅仅是保证婴儿的生理安全,鲍尔比在几十年的观察中发现,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比如很难与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他相信正是孤儿成长过程中依恋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艾恩沃斯(Mary Ainsworth)应用“陌生情境测验”将婴儿区分为四种不同依恋类型。第一类是安全依恋型(secure),这一类人数最多,约占60%。他们与母亲分离时明显不安(担心、惦记等),母亲回来时主动迎接(热切地扑向母亲、要母亲抱等),与母亲亲热一会儿之后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耍;第二类是不安全-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这一类约占20%。他们总是专注于玩具或周围环境事物,母亲离开时不哭不闹、无动于衷,母亲回来时似乎视而不见甚至回避,与母亲分离或重聚都表现得比较冷漠;第三类是不安全-矛盾型(insecure-ambivalent):他们表现为过份地“粘”着母亲,母亲离开时非常愤怒或十分消沉,母亲回来时却又行为矛盾,一下子哭着要母亲抱,真的要抱他了却又赌气似地“硬要”挣脱出来。与母亲重聚并不能使他们得到安慰并平静下来。这一类儿童约占10%。还有一类称为不安全-不规则型(insecure-disorganized): 他们时而表现为第二类,时而表现为第三类的情形,不太规则。后三种类型都称为不安全依恋型。
  
  大量的跟踪研究表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儿童成长到青少年后就表现出较多的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而安全型的儿童则更为和善,也更乐于与人交往,甚至在认知上也比不安全依恋型发展得更好。
  
  依恋类型的形成及持久影响
  
  不同依恋类型是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和儿童自身的气质有一定关系之外,抚养者的气质特点及养育方式是最重要的因素。照料者如果对儿童冷漠、忽视,儿童则可能形成不安全-冷漠依恋类型,而照料者如果喜怒无常,婴儿无所适从,则较可能形成不安全-矛盾型。学者Kobak等人提出不安全-逃避型儿童发展出去活化策略(deactivating strategy),主动将注意从与依恋有关的信息上转开,尽可能地忽视那些痛苦线索,并试图超然于依恋经验之外。这样有助于个体忽视或减轻其自觉痛苦程度和对支持的需求。而不安全-矛盾性儿童则发展出超活化策略(hyperactivating strategy),他们似乎夸大那些引起痛苦的依恋线索,以便更多地唤起母亲对他们的关注。前者用冷漠来抵御照料者的忽视,后者用看似矛盾的哭闹来“抗议”照料者的忽视。不安全-不规则型儿童则由于照料方式的不稳定,所以也以较混乱的方式表现出不一致性来。
  
  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成人依恋研究,结果发现成人中有着与婴儿期几乎一一对应的依恋类型,各类型在人群中所占比率也几乎一样!这也许意味着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将终生受到影响而难于改变。这该如何解释呢?鲍尔比认为在依恋关系中,婴儿逐渐形成了一套“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也就是在婴儿头脑中无意识地表征了照料者和自我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型对世界和他人产生预期。表一列出了四种依恋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型”对自我和他人的表征。
  
  四种依恋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型”对自我和他人的不同表征
  
四种依恋类型的“内部工作模型”
  
  “内部工作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动化的、难于觉察的,有学者提出模型在婴儿期就已经神经环路化,因而在一生中难以改变。也就是说,成人将很大程度上保留有婴儿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因而在面临丧亲事件时,不同的依恋类型将自然而然地有不同反应和表现。Margaret Stroebe提出悲伤辅导应以此为基础,因人而异地进行辅导。
  
  依恋类型和情感表达
  
  人们在幼年时期形成了不同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依恋型、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矛盾型和不安全-不规则型,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内在工作模型”,即内在的对自我和他人的不同感受和预期。如安全依恋型的儿童由于受到父母及时良好的照料,他们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同时认为他人是可信任的(“爸爸妈妈很爱我!”),跟踪研究也表明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往往会表现的更自信和开放,也更愿意和他人合作;而不安全依恋型的儿童由于没有得到良好而及时的照料而缺乏内在的安全感,但由于不同的照料方式他们表现出的三种不同依恋类型:不安全-回避型的儿童对父母持有负面的看法(“他们总是不管我”)但肯定自我的价值(“我很强,他们不管我我也可以自己玩”),他们回避内在的情感要求,用冷漠和自足来应对外界。在成年期他们往往情感较为淡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拥有的“力量”,很难相信他人,也不愿意与他人有着过于紧密的联系;不安全-矛盾型的儿童怀疑自己的价值,但试图紧紧地抓住父母的爱,他们常常通过无休止的哭闹不让父母亲离开,但真的回到身边时他们又在生气(“刚才你们怎么不管我!”),在不在父母身边他们似乎都难于真正安心。成年期后的他们往往渴求他人的关爱,但又缺乏内在的自信,因此表现出对情感的过度依赖和苛求。而不安全-不一致型的儿童则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行为,他们在成年期后自我描述常常是混乱的,有时似乎很相信自我的能力和价值,有时又似乎全无信心,完全依赖于他人对他的情感。
  
  许多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对丧亲的情感表达也各不相同。安全依恋型的人为失去的亲人而悲伤,也愿意把内心中的悲痛和怀念向自己亲友述说。他们心中仍然保有逝去者的位置,但会渐渐地有所弱化,而逐渐地把生活重心转移到现实生活上来。不安全-回避型的人或表现为忙于处理具体事务而“无暇”悲伤,或表现为压抑甚至否认自己有悲伤的情绪。不安全-矛盾型的人则是另一类表现,他们似乎被悲伤完全压垮了,无法接受一个没有亲人的陌生的世界。他们报告说自己脑海里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亲人和过去的生活,即便在亲人逝去很久后,有些人也仍然沉湎于过去而难于自拔。不安全-不一致类型的人对去世者的陈述则常常混乱而缺乏一致性,似乎有时候他们被某种想法抑制,而有时候又被突如其来的某种想法所控制。
  
  丧失导向和恢复导向
  
  区分丧亲后的两类生活经历对分析丧亲者的心理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类称为丧失导向的经历,包括悼念、不时感到的悲痛和否认生活需要改变等等;另一称为恢复导向的经历,包括接受生活中出现的变化、尝试做一些新事情、转移注意力、否认或逃避悲伤和接受生活中出现的新角色和新的关系。
  
  丧失导向的经历和丧亲直接相关。恢复导向的经历则是处理丧亲带来的间接影响,如身份或角色的改变(如从“妻子”变为“寡妇”),又如过去有人操持家务和管理家庭的费用开支,亲人亡故后,丧亲者得努力学会这些技能。
  
  我们这时能够用更简洁明晰的话进行总结:丧亲者的日常生活经历一般包含丧失导向和恢复导向这两类生活经历。安全依恋型的人能够往复于丧失导向和恢复导向的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灵活变通性(flexibility);而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则往往偏执于其中一端,或完全被丧失的体验所淹没(不安全-矛盾型),或表现得漠不关己似乎自己“刀枪不入”完全不受影响(不安全-逃避型),或同时出现两种矛盾的体验(不安全-不一致型)。
  
  区分不同类型分别给予辅导
  
  既然丧亲者表现的种种症状往往与其依恋类型相关,学者Stroebe等人提出,在悲伤辅导中应根据丧亲者的不同的依恋类型,采用相应的悲伤辅导方式。
  
  由于安全依恋型的丧亲者并不偏执于一段,因而他们在一段时间后一般能够“自愈”,逐步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因此不需要过多地进行干预,而只需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情感支持。
  
  心理学家Penebaker等人的研究表明,内在的情感适度表达有益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由于不安全-逃避型的丧亲者往往逃避、压抑甚至否认与逝去者之间的内在情感,因而可能在将来影响他们的健康。心理咨询师在辅导时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解除其看似“刀枪不入”的“盔甲”,促其直面内心的情感,从而适当地宣泄其内在的积郁或是悲伤。
  
  与之相反,丧亲中不安全-矛盾型的人常常会沉入“无尽”的悲伤中,他们终日闷坐茶不思饭不想,生活似乎在亲人去世之时就结束了。这时,心理咨询师在辅导中应当促使他们尽量离开与丧亡者相关的事物,更多地参与一些新的社会活动,如鼓励他们参加集体运动或参与一些社区团体和公益活动。这样慢慢地,通过适当的恢复导向经历,他们也许能够在生活中重新找回生命的“重心”,回归到生活的正常轨道来。
  
  而面对不安全-不一致型的丧亲者,由于他们表现出自我描述的不一致,心理咨询师在悲伤辅导中应让他们有更多的倾诉机会,以帮助他们发展出关于逝去者的一致性陈述。
  
  悲伤辅导,鼓励“忘却”或者“留存”?答案是应该依据不同的情形分别对待,这又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当代依恋理论的新视角下,丧亲者的心理图景的描绘更趋完整,对于悲伤辅导咨询师们也有了更具操作性的指导原则。
  
  (文/佚名  来源:腾讯空间)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