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你有春节恐归症吗?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12-29 09:38   浏览次  
  
  心理导读:随着圣诞老人驾着驯鹿伴着叮叮当当的圣诞歌离去,人们在满心欢喜地等待元旦到来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烦恼,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因为2013年悄然离开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新年的到来,而这些年轻人内心却害怕回家!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你有春节恐归症吗?

案例分析:你有春节恐归症吗?
 
  随着圣诞老人驾着驯鹿伴着叮叮当当的圣诞歌离去,人们在满心欢喜地等待元旦到来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烦恼,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因为2013年悄然离开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新年的到来,而这些年轻人内心却害怕回家!
  
  在中国,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传统和重要的节日,也是最为喜庆和热闹的节日。春节的传统就是期盼一家人团团圆圆地一起吃年夜饭。但是现在外出工作的人,不回家过年的越来越多,除了工作原因和车票原因,更多的是恐惧回家!
  
  你是恐归族一员吗?
  
  前几天中国铁道部通知了,春节车票预售已经开始了。在外工作的人们有的开始筹划怎么能买到一张回家的票,而有的却没有什么动静。看过《人在囧途》的人都知道,现实生活的春运要比电影吓人,这部分除了烦恼买车票,更多的是回家之后的种种未知的事情等着他们,所以他们不愿意回家,但并不是对家的一种恐惧,而是自己潜意识中一种对回家后那些烦心事的恐惧和厌恶的情绪。我们把这种人称之为恐归族。
  
  为春节回家而烦恼的这些恐归族们,有的烦恼于千万人中购买一张车票;有的摸摸口袋,发现囊中羞涩,无力于人情消费;但是最主要的还经济和婚姻问题,让很多年轻人望“年”兴叹,踌躇不前。所以,不少内心甚至挣扎,在归乡似箭与恐惧回家之间,游离不定左右为难。在片刻欢愉,短暂团聚之后,会出现更多的无奈、烦恼、身心俱疲和心酸。所以很多人宁愿一个人独孤面对春节,和享受冷清的自在,也不愿意回家!
  
  你是“恐惧”亲情,还是不满自己?
  
  这些害怕回家的人们,在很多人眼里是不能理解的,尤其是他们自己的父母。有人说,小时候父母希望我们健康成长,上学时候父母希望我们学习好,毕业工作了父母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但是自始至终不变的是父母一年到头最大的渴望是能够和孩子们一家团圆过个幸福年,吃个年夜饭。所以,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回家过年,非常不理解,也非常生气。
  
  但是恐归族们其实内心并不是不想回家,恐惧亲情,而是在回家等于麻烦和不回家等于自在之间做了一个选择,更多的来自对自己的不满!
  
  不满自己原因有三:首要原因是大龄单身,个人问题没解决,自觉羞愧。回家意味着要面临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的质疑和盘问,还有父母各种要求相亲的理由。面对男女单身问题,让恐归族们对家望而却步。
  
  其次,社会压力大。在这类恐归族中男人比女人压力更大,都说“三十而立”,奔三的路上,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最“亚历山大”了。很多年轻的男青年都有种“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的想法,还有就是农村流行“人情大似债”,大小红包让一些人望而生畏。所以干脆不回家,顺便多赚点。
  
  最后,就是深层的心理分析了。恐归族的深层心理包括两个:一是过分地在意别人的评价,而忽视了个人内心的需要;二是长期的都市工作,弱化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认识自己,保持一颗乐归的心
  
  家,永远都是在外游子的港湾,是心灵休憩的温暖木屋。我知道很多人选择不回家,害怕回家,内心并不是讨厌家,恐惧亲情,而是一些外在繁琐的羁绊和你内心需要的矛盾。
  
  很多人总是按照一种社会期待或他人期待去做事情,将外界的评判作为评价自己的标准,而忽视自己内心的真正情感。抱着一些不合理信念,过分地放大外界意见,结果导致自我的偏执,自己给自己施压。就拿单身来说吧,如果你自己觉得没什么,也不想父母过多干预的,别人说什么又有什么关系。难道你就不能对自己说句:“本大小姐/大爷,乐意!”随他们搞去好了,难道他们在你不理睬的情况下年年都弄吗?不会,关心你的人始终是父母,而父母恰恰也最好搞定和说服的。所以,对一些恐归族而言,与其说家人不够谅解,不若理解为他们太过苛责自身。
  
  家家都本难念的经,不过家始终是你与亲情联系的地方,你不可能割舍。你所能做的不是逃避,不是恐惧,而是要积极地面对:
  
  第一,要像王宝强一样的笑着回家过年
  
  《人在囧途》的电影中,傻根王宝强在公共汽车上带着大伙唱着:“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金钱和地位,换不到家里人对你的情感,你也买不到和父母在一起的快乐。你之所以想有钱回家,不就是为了告诉父母,你能干吗?让他们骄傲和放心吗?但是父母要的只是你的平安!所以,第一点建议就是不要过分重视外在和他人的眼光和意见,消除不合理信念和消极的心理暗示,不把回家过年作为展示或炫耀攀比的平台。
  
  第二,加强自己的人际社交能力
  
  此前说过,由于很多人长年在外工作,长期的工作弱化了自己的社交能力,渐渐丧失了自己在老家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亲戚拉家常,谈天说地的能力大大减弱。那些所谓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对你来说也是一种社会支持,你要做的不是畏惧,而是融入和获得亲朋好友的支持。我们都需要别人的祝福,你获得的祝福和支持越多,你的内心力量难道不就越强大吗?
  
  与其烦恼,满脑子想《租个女友回家过年》,倒不如淡定洒脱地看场《人在囧途》后,收起行李,背起包包,回家过年!
  
  (文/psycofe-子易   来源:心灵咖啡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