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乱伦/性侵害/同性恋/三角恋的根源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3-08-10 08:29   浏览次  
  
  心理导读:当先生有不忠实的行为模式,背后可能有许多原因。一个最普遍的原因是他没有和父亲连结,反而一直活在母亲的影响之下。所以,当这个男人遇见一个爱侣,他刚开始会把她看作一个他渴望的性感女人,但是关系一旦建立,他就开始把她当成母亲来看了。当她变成母亲,她在性方面就不再对他有吸引力,这个男人将需要另一个女人来满足那个角色。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乱伦\性侵害\同性恋\三角恋的根源

案例分析:乱伦\性侵害\同性恋\三角恋的根源
 
  1、乱伦与性侵害
  
  我们在处理这类议题的排列中看到:母亲要不是有离开现有家庭的倾向,就是没有给先生性生活,或是两者都有。因为母亲常常背负了原生家庭的一些东西,把她拉离先生,所以关系出现失衡——这个女人无法或是不愿意在关系中对等地给出自己,结果是她或许在性方面拒绝了伴侣。为了平衡这种倾向,她无意识地给出女儿代替。
  
  要找到这个情况的解决之道,我们需要让一点被揭露:孩子是因为爱母亲所以被卷入的;当这点被揭露,母女之间的接触通常会再次建立。这样,女儿就从替代母亲的负担中解脱了,可以再次变成孩子。通常到了这个时候,父亲将她当作性伴侣的兴趣也会消失。毕竟父亲真正想要的性伴侣是母亲,女儿只是替代品而已。
  
  这些动力显露出来后,当事人更容易超脱对父亲感到的愤怒、受伤及罪恶感,也能将父母伤害自己女儿的责任与罪恶留给他。如果当事人依旧困在愤怒或罪恶感中,她实际上在承担一件非她所为的事情的负面后果——是她父亲做的事。
  
  继续愤怒会让当事人的情况愈来愈困难,最后将阻碍任何的解决之道。首先,愤怒是两个人之间非常具有束缚力的执著;其次,愤怒会让她不去承认曾经跟父亲发生过性关系,这会让未来的性关系变得困难。
  
  第一次的性连结会创造出强烈的束缚,如果想要以后的性关系成功,第一次的性连结就需要得到承认。
  
  另一点要考虑的是:虽然女儿明显受到了伤害,但是她也许从跟父亲乱伦的关系中得到了某种形式的欢愉,其中也许有爱,不管是扭曲得多严重的爱。当当事人一直用指责也谴责的态度对待加害者,她就不能允许自己去承认这个欢愉,这样她也会难以去好好享受其他的性关系。
  
  在排列个案中,解决之道可能是邀请女儿对母亲说“我出自于对你的爱而这么做。”也对父亲说:“我出自于对母亲的爱而这么做。”然后对父母双方说:“我只是个孩子,我是无辜的,我把过去这件事的责任和罪恶留给你们。”
  
  受性侵害的孩子必须重新恢复清白无辜,她在这件事中身为孩子的位置,必须再次得到确认。当这厘清了、解决了,当事人就可以自由地放下对父亲残存的愤怒。
  
  对治疗师来说,这类案例的挑战是:当当事人对加害者心怀敬意,治疗师要避免掉入应当同情当事人的同盟角色中去。当我们心怀当事人真正的福祉,停止批判、保持中立来观察情况,解决之道就会更容易、更清晰地出现。
  
  2、堕胎的问题
  
  我们在家族系统排列中看到,在家族系统中创造出牵连纠葛的从来就不是事件本身,无论是堕胎、犯罪或早逝,而是个人无意识的处理方式,或是想要逃避。
  
  排列个案要看的问题是:堕胎时从未出世的孩子代表的反应,可以明显看到孩子安于他的命运,并不那么在意是否获得承认的要求,但他想要获得承认他是这对父母的孩子。
  
  这种获得承认的要求,在家族系统排列的动力中是个基本主题:一如敬重我们所有的性伴侣很重要一样—无论他们可能是谁,敬重所有我们曾经怀过的孩子也很重要,包括早夭、送人领养、未出生的孩子,以及堕胎或胎死腹中的孩子。所有的怀孕都需要得到承认。
  
  海灵格建议了一种简单但强而有力的仪式,来承认在堕胎情况里所发生的事情,以创造出解决之道及疗愈。仪式中,邀请一位被堕胎掉的孩子代表坐在母亲前面,然后母亲看着他,将手放在他头上,说:“我是你的母亲,你是我的孩子。我拿走了一切,你付出了一切。现在在我心中给你一个重要的位置。”之类的话。通常这会让母亲连结到她的悲痛,她极有可能从未有意识且慎重的感觉过这份悲痛。父亲也可以做这样的仪式。
  
  这类个案有一个重要的面向:检查母亲或父亲是否真诚。身为排列师,可以从父母的伤痛、孩子代表的反应感觉到这一点。
  
  我在前面章节提过,我们在父母亲身上下工夫时,会透过孩子的反应来测试他们所说的是否真实。如果孩子感到解脱,那么通常就是真实的;如果孩子代表没有什么感觉,那么父母亲就并不坦诚,或是没有能够在此刻负起身为父母的责任。
  
  我们在这类个案中看见的是:堕胎通常是家族系统中重要的事件,需要如实地得到承认。当当事人感觉到未出生孩子的爱、看见他的牺牲,疗愈就可以发生。当当事人因为有罪恶感,所以试图解释当初为什么没有其他选择,这是拒绝承认她在这个事件上的责任。找理由合理化是一种不想负起责任、不想感觉失去之痛的巧妙方式。
  
  堕胎对其他孩子的影响要视一对伴侣堕胎过多少次、在怀孕的第几个月终止妊娠,以及对女人来说这个经验带来的痛苦跟创伤有多大而定。
  
  当伴侣的其中一方想把孩子拿掉,在生物层面上,他(她)是在对性关系的结果说“不”,某种程度上也表示在对另一方说“不”。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有堕胎的情况中,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以前一样,通常就结束了的缘故。我们可以看见,关系实际结束的点通常就是堕胎—即使伴侣之后还继续在一起。
  
  3、孩子的领养
  
  在排列中,领养议题可能的解决之道,是邀请当事人看着她的亲生父母,说:“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这是我从你们那里唯一得到的,同时我会把它当成是你们给我的重要礼物。现在我会像你们曾经为我决定的那样,走向我的新父母。你们已经将我永远送走了,现在我从心里让你们离开。”对所有牵涉其中的人来说,这样通常感觉是最好的。
  
  有一点很重要,要记得:不能把这些句子当成既定的公式,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独一无二。最重要的要素是,当事人在回应亲生父母和养父母时,需要待在孩子的位置上,包括同样亲生父母将他送走的决定。
  
  另外,要搞清楚的一个重点是:这节个案是为谁进行的?大致上的规则是:孩子需要把责任留给父母,才能重拾纯真无辜,而父母需要接受过往事件的责任,才能重拾尊严。
  
  4、同性恋的根源
  
  首先,同性恋者有认同自己生物性别的困难;其次,同性恋者是局外人,因为同性恋在异性恋的标准外。
  
  孩子为何会变成同性恋,海灵格描述了三个主要的原因:
  
  在男同志的情况中,男孩代表了他先前家族的女性认为;因为家中没有女孩,所以这个男孩必须代表这位女性,因此成了同性恋。
  
  母亲不允许儿子靠近父亲,于是父亲被排斥了,男孩就继续活在母亲的影响下。
  
  孩子代表某个先前的家族成员,这个家中成员被赶出去了,或是变成某种局外人。孩子藉由成为同性恋者,也让自己变成了局外人。
  
  第一种情况是三个可能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最有可能创造出一辈子成为同性恋的性别认同,坚定不移。
  
  即使当事人确实发现了牵涉其中的家庭动力,同性恋者也鲜少有反转的可能;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同性恋者通常都不希望反转他们的性别喜好。一般来说,更重要的是考虑让当事人来做个案的那个问题,为这个问题找到良好的解决之道,而非强调个案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同性恋议题。
  
  5、多重伴侣及三角恋情
  
  从家族系统排列的观点来看,有外遇的人并不是一个稳定可靠的伴侣。他(她)为自己开了其他条路,随时准备逃跑。同样,选择一个已经有婚姻伴侣关系的人当伴侣,可能表示自己并没有真的要投入一段需要许下承诺的关系。
  
  当先生有不忠实的行为模式,背后可能有许多原因。一个最普遍的原因是他没有和父亲连结,反而一直活在母亲的影响之下。所以,当这个男人遇见一个爱侣,他刚开始会把她看作一个他渴望的性感女人,但是关系一旦建立,他就开始把她当成母亲来看了。当她变成母亲,她在性方面就不再对他有吸引力,这个男人将需要另一个女人来满足那个角色。
  
  如果一个女人是父亲的小女孩,没有亲近母亲,缺少女性力量,情况也一样。她对男人的渴望反映出她对父亲的渴望,没有完全当这个男人的女人,也反映出她觉得自己成为父亲的伴侣并不适当,所以她需要别人。海灵格说:“妈妈的儿子”跟“爸爸的女儿”可能会有热烈的爱情,可是他们不会承诺要投入这段关系。
  
  男女关系是一种风险,意思是你无法确定下一刻会怎样,你无法确定这段恋情是否会继续。常见的恐惧是如果没有备胎伴侣,你可能会发现你完全是一个人、要靠你自己了,因此有一个以上的伴侣比较安全。但是,如果你缺乏力量或是单独的能力,有可能会觉得你没有第一任伴侣就活不下去——不管你还有跟其他人在一起。这意味着你还没有从父亲或母亲那里独立出来,而你的第一任伴侣就代表了你的父亲或母亲。有了新的爱人却还继续婚姻的夫妻,大多数都是这个情况。
  
  根据家族动力,当一个已婚或有女朋友的男人跟别人在一起,又跟这个女人有了孩子。如果这个男人没有离开他现有的家庭,进入新的家庭,付出代价的将是他的孩子。新组合家庭中诞生的孩子将必须代表父亲的一个前伴侣,而这是因为父亲的第一任伴侣没有得到充分的敬重——当这个男人在某种程度上依旧跟前伴侣纠葛在一起时,就不会有敬重。
  
  离开前任伴侣不一定就是对她无情或不敬重,反而可能是个适合的、面面俱到的解决方式。在大多数的案例中,对当事人来说,真正的困难之处是放弃对第一个家庭的依恋,放弃掉它所代表的一切,走过分手的痛苦。
  
  (文/佚名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