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两性关系:你的婚恋教育合格吗?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4-27 16:53   浏览次  
  
  心理导读:圣经创世记2章18节:“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在婚姻上,神的心意是好的,但好吗?尤其是在中国学历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这不容易吧!君不见多人在围城内外探头探脑、跳进跳出。   ——www.tspsy.com
  
两性关系:你的婚恋教育合格吗?

两性关系:你的婚恋教育合格吗?

  《圣经》创世记2章18节:“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在婚姻上,神的心意是好的,但好吗?尤其是在中国学历教育下长大起来的孩子,这不容易吧!君不见围城内外探头探脑、跳进跳出的人群?
  
  黑格尔闯祸了!
  
  据南京日报报道,南京一名哲学博士与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婚姻破裂竟缘于妻子不同意他的学术观点。
  
  年近40的李成从小就痴迷于哲学,大学毕业后,他又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并留任南京某高校哲学老师。2000年,李成和王亚完婚,王亚也是一名哲学博士。李成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思想,前不久他写了篇论文,他认为,“绝对理念”思想的形成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为3个阶段。但通晓德语的王亚却对丈夫的观点提出质疑。王亚叨咕,李成不懂德语,看的书都是译本,而自己看的都是原版著作,因而更懂黑格尔的心思。夫妻二人为此有过多番争论,谁也不肯让步。
  
  争执不下,李成将一纸离婚协议书寄给了妻子。在离婚理由一栏,李成写道,他爱哲学胜过一切,他不能跟一个学术观点和自己相左的人生活。
  
  自我意识摊上事儿了
  
  从心理层面看,高学历夫妻自我意识更强,更容易否定和贬低对方。李成夫妇就比较典型了,他们虽学有所成,但缺乏处理婚姻问题的智慧,忽视培养夫妻感情的重要性,导致婚姻破裂也不足为奇。
  
  心理专家分析:“博士大多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因而他们的自我意识会比一般人强,在和配偶有分歧时,他们不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相反,他们的配偶会认为博士应该是完美的,对他们的要求也很高,在对彼此失望后,离婚便难以避免。”而且,有些高学历者因为修炼成了某领域的专家,在婚姻中更容易过分坚持自我,难以接纳对方的观点。他们往往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压制对方。
  
  此外,“不忠”也是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的表现。身边有位朋友说:“现在出轨率高了,不是因为大家都不正常了,相反是因为人越来越‘正常’了!”这话从人性角度来看,却也不无道理。越来越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日益开放的文化氛围,让大家越来越开始关注“自我”。要知道,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便会降低其在生活方面的协作性,尤其在情感上,每个人都更追求“跟着自我感觉走”。
  
  混的不是学历,是圈子!
  
  在离婚问题上,“不忠”也是通过交友圈子传染的。有位读者曾经说:“不知为什么,好像结婚离婚都是扎堆的事情,同一个朋友圈子里,一个人结婚了,大家就都跟着一窝蜂地结婚;一个人离婚了,大家心里也都蠢蠢欲动地想跟着‘改旗易帜’。”
  
  每个人周围都有这样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形成,学历教育帮了不少忙。“上大学看学校,考研究生看导师,读MBA看同学”,读书不是为了学历,而是为了进入圈子。这个圈子看似开放,实则是个密闭的环境,不论哪个人、投入何种情绪进去,这种情绪都会隐隐地在这个圈子里流动。
  
  罗德岛布朗大学的罗丝·麦克德莫特博士跟踪调查发现:离婚具有传染性,每一起离婚事件都会在朋友圈中产生影响。结果显示,如果被试者的一名好友遭遇婚变,那么这名被试者的婚姻触礁的可能性便会增加75%。这种效应被称为“离婚聚类”。而这种“传染”,其实是一种模仿。人终归是趋同的动物,人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去模仿圈子里人的行为,现如今夫妻的忠诚度低,就存在一定程度的“模仿效应”。
  
  把学历教育欠我们的要回来
  
  婚姻与家庭研究范围甚广,以至于人们可以在学校习得政治、天文、地理、哲学、医学、神经学、人类学、考古、经济、心理、统计、社会学...可就是没有家庭学,这是学历教育中缺失的一块。所以,我们没有上“家庭学”就误入最困难的关系——婚姻、家庭与亲子,以至普世婚姻哀鸿遍野。
  
  人们常按原生家庭成长经验加上道听途说、耳濡目染、一知半解地关起门来单打独斗,闭门造婚。然而,夫妻差异既多且杂,不学无术的婚姻导致夫妻冲突有无解困难。事实上,婚姻治疗专家已不对婚姻治疗抱幻想,也怀疑任何形式的治疗方式。夫妻最好是参加婚姻教育,学习处理难题,把学历教育欠我们的那一块给要回来。
  
  (文/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