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章颐年与中国心理卫生运动(下)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8-12-29 15:42   浏览次  
  心理导读:章颐年是我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对科学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卫生在国内的传描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留学美国期间,时值美国心理卫生运动在比尔斯的倡导下正如火如荼开展之时,他深受影响,遂以中国的比尔斯自许,立志要在国内掀起心理卫生运动的浪潮。    ---www.tspsy.com
 
章颐年与中国心理卫生运动
 
  三、学术传播与应用推广
 
  为了更好地让家庭和学校成为健全个人人格的环境,章颐年除开设“心理卫生”课程之外,还创立了大夏大学心理学会。从其所从事的活动来看,大夏大学心理学会不是从事严谨的学术活动的团体,而是一个活泼富有生气的学术推广团体。资料显示,大夏大学心理学会主要开展的活动包括辩论会、演讲会、实地考察、创办问题儿童心理诊察所及科普杂志等([8],pp.5-8)。在这些活动中,辩论的范围较为宽泛,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演讲主要包括通俗和学术两个方面,主要围绕着应用心理和心理卫生展开。由于大夏大学心理学会的影响较大,曾受上海市政府之邀,在上海市广播电台定期播出心理学方面的演讲,旨在更在范围内推广心理卫生的知识。此外,章颐年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带领学会会员前往苏州精神病院和北桥普慈疗养院实地参观考察。不仅如此,学会在1935年9月创立了问题儿童心理诊察所,章颐年任所长,下设测验股、调查股和访问股,旨在对顽皮、愚笨、偷窃、自卑、恐惧等问题儿童进行诊断,并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适当的治疗与处置([8],pp.5-8)。心理诊察所的设置,是章颐年受全美心理卫生委员会的影响(全美心理卫生委员会于1922年设立儿童指导诊察所),但对我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开展而言,却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作为国内第一个心理诊察所,它开启了学校心理诊断与咨询之先河。此后,心理诊察所陆续在国内设立,比如中华慈幼协会于1936年秋在上海设立儿童心理诊察所([9],p.192),1939年有外国人在上海建立问题儿童诊察所([7],p.97),这无疑都是步章颐年之后尘了。
 
  图2 《心理季刊》创刊号
 
  大夏大学心理学会的另一个开创性贡献在于,于1936年4月发行我国第一本心理科学的通俗刊物《心理季刊》。该刊以“应用心理学改进日常生活”为口号,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怎么样使一般人认识心理学,怎么样使大家应用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改进日常的生活以及自己的事业,是一件更重大的事。所以,本刊极愿在大家的爱护之下,负担这一份重大的使命。”[20]尽管该刊后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大夏大学迁至贵阳后,大夏大学心理学会又在贵阳市革命日报副刊中办起了当时国内唯一的心理学刊物《新垒周刊》[21]),前后只发行了六期,共载文87篇(包括译文4篇)。
 
  但对于向大众推广心理学知识,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被张耀翔视为中国早期影响最大的三个心理学刊物之一,另外两个分别为艾伟主编的《心理半年刊》和陆志韦主编的《中国心理学报》([7],p.97)——在这三个刊物中,《心理季刊》是唯一的通俗刊物。此外,由章颐年、张耀翔和章益等人发起的上海心理学会成立之后也举行了题为“心理与人生”的通俗讲座([9],p.172),每周一次,其主要内容也多涉及心理健康的维护,这对宣传心理健康的理念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章颐年也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发起者之一。1936年,在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同仁的努力下,章颐年等32位发起人向全国心理学界征求意见,筹备成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旨在“保持与促进国民之精神健康及防止国民之心理失常与疾病为唯一之目的,以研究心理卫生学术及推进心理卫生事业为唯一之工作”([4],p.227)。1936年4月19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成立,通过通讯选举,章颐年被选为首届35位理事之一,兼任编译委员会委员。由此,我国第一个旨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的专业学术推广组织正式成立。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协会活动被迫停止。尽管1948年协会曾召开过一次局部性的会议,但协会正式恢复活动,则是在半个世纪以后。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山东泰安重新建立,心理卫生事业得以重新全面展开。尽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活动停止近半个世纪之久,但其对推进中国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则是深远的。试想在协会初创之时,时值国运乖蹇、物力维艰,章颐年等一大批有志之士,努力加强同仁间的交流和探讨,大力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这种精神对鼓舞今天的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弥足珍贵的。
 
  在学术传播方面,章颐年还积极推动各级心理学会的设立与发展。如前文所述,章颐年创立了大夏大学心理学会,并先后参与发起上海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并成为这些重要学会的骨干力量。事实上,他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缔造者之一(32位早期发起者和学科奠基人之一),但由于后来抗战全面爆发,使得这些学会的活动被迫中断。而待学会活动于解放后重新恢复之时,章颐年又调离上海。由于历史原因,章颐年后期未能继续参与国内心理学会的建设工作,但他作为早期奠基者之一,其功勋是不容磨灭的。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以推广应用心理学知识为目的的教育学会,比如,他曾发起浙江省中等教育学会,并任常务理事。另外,他也是中国心理测验学会的早期骨干之一,并担任该学会编译委员会委员。由此可见,章颐年对我国心理学学术团体的建设和心理学思想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他还创办了心理学的通俗刊物《心理季刊》和《新垒周刊》。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心理学学科创立之初,先后有好几种心理学刊物创刊后又停刊。如在1940年之前的有《心理》(1922-1926)、《心理学半年刊》(1934-1937)、《心理与教育》(1935)、《心理教育实验专篇》(1934-1939)、《心理教育研究》(1936)。([22],pp.368-369)由于时局不稳,当时的学术刊物很难持续办下去,而正是这些断断续续出现的刊物,将心理学这门学科延续下来,将那个时代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和思想延续了下来。由章颐年创办的《心理季刊》就是这些刊物中的一种。就在该刊创办一年多之后,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大夏大学历经庐山最后到达贵阳。到贵阳之后,因刊物未能复刊,大夏大学心理学会于1938年4月2日假借贵阳市革命日报副刊,办起了延续大夏心理学之传统的《新垒周刊》。除了创办刊物外,章颐年在《心理季刊》、《教育季刊》、《金陵光》、《幼儿教育》和《教与学》等杂志上发表心理学的科普文章多篇,对加强心理学的日常应用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在学术传播方面,章颐年另一个重要贡献表现在他充分发挥归国学者的优势,积极介绍国外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早在他还是金陵大学一名学生的时候,他就撰文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并结合勒庞、麦独孤和奥尔波特等人的观点对群体心理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认为由于群里中人的思想趋于一致,因而人在群体中即失去自己的个性。留学归来以后,他又撰文介绍完形心理学派、试误说、构造心理学派等国外心理学派的思想进展。此外,他还经常介绍国外著作和文章,比如他曾在《儿童教育》杂志上介绍美国新近出版的三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著作《健康童年》、《快乐童年》和《忙碌童年》。如前文所述,由于章颐年一直坚持成年之前的人生经历对于此后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影响,而个体幼年主要在家庭和学校度过的,于是他特别强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决定性意义。他认为,一个人在成为父母之前必须经历专门的训练,因为父母是对儿童的教养构成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石。他对时下大部分人仅仅以供给衣食住行作为尽到父母的责任进行了批评,认为养育子女是一件比成为医生、教师和牧师等专业人士更加高级的事业,但事实上,人们似乎更注重后者。于是他大声疾呼,呼吁人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子女,更要懂得如何去“爱”,那就是给予“贤明的教训”。认为应该将做父母的知识和技能,设置成专门的科目,列入各级学校的课程以内。并建议对学校中的抽象科目减少一些,多加些实用的“父母学”。并断言这对未来给人类带来的贡献,必然会超过算术、国语和史地方面知识的传授。([4],pp.129-152)
 
  这些观点,在近百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因为当时章颐年所见到的问题,依然存在。人们更加重视获得一种具体职业的培训,而很少有人接受如何成为父母方面的培训,而这种对如何做父母方面的培训的缺乏,依然是儿童以及成年后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在学校教育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他依据心理健康原理,认为心理卫生的观念应该贯彻到所有的学校教育中,因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提出了特殊教育对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措施。此外,他还认为学校不应该仅仅是提供知识教育的场所,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适应情况,因而建议实行“访问教师”制度,以负责学生、学校和家长三方面情况的沟通,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他还强调师资的训练(为此,他曾在《大夏周报》上发表《今后之师范专修科》来讨论这个问题)、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指导等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通过具体的诸多措施,来切实有效地提高全民心理健康。([4],pp.154-182)这些积极的心理卫生观念,章颐年不仅用于课堂教学,并将它们贯彻在自己的工作之中——比如在他担任杭州师范学校校长期间,就曾发起中学教育研究会,试图在中学教育中有效贯彻他的心理卫生理念,同时,他还发表大量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的文章,如《怎样教导子女》、《心理卫生与儿童训导》、《慈幼教育:慈幼教育经验谭》、《心理卫生在学校及家庭中的应用》、《一封致父母的信》和《问题儿童的心理卫生》等,以有效宣传并推行他的心理健康观。
 
  四、教育与机构建设
 
  除了心理卫生之外,章颐年对我国科学心理学的建制建设,也有着重要贡献,这些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章颐年作为早期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留美归国学者,长期致力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并在大夏大学组建教育心理学系,极大推动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我国自古以来只有心理学思想而没有心理学学科。十九世纪末,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德国诞生。二十世纪初,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留学归来,逐渐将西方的新心理学传入国内,于是,心理学逐渐开始在国内发展。1920年,南京高师成立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心理学系,这对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而言,是一件开创性的事件。在此后的30年中,由于国家饱受兵燹之苦,心理学的发展十分缓慢。在解放前,全国仅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沪江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建立了心理学系。在这为数不多的心理学系中,由章颐年创立的大夏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在全国颇有影响,被誉为“民国八大心理学系”之一([18],p.88)。早在大夏大学1924年成立之初,教育科就设有教育心理学组。1936年,大夏大学在教育学院下设立教育心理学系,章颐年任首任系主任。大夏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曾名师云集,著名心理学家张耀翔、陈一百、董任坚、陈选善、黄觉民等先后在此任教。由于当时教育心理学系办得很有起色,教育部拨专款添置心理学实验室设备,并增设动物心理实验室和心理仪器制作室([23],pp.82-90)。在学术研究方面,教育心理学系开展了动物心理研究、心理测验研究并自制心理实验仪器。心理仪器制作室或自行设计,或模仿国外仪器,制作的仪器坚固耐用,价格低廉,并转为其他大学制作实验仪器([9],p.166)。此外,大夏大学心理学会和《心理季刊》都挂靠教育心理学系,因此,心理学会的活动都属于系活动的一部分,而教育心理学系是在章颐年的努力下发展壮大,使得大夏的教育科学在国内影响很大,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
 
  其二,奠基西北地区心理学学科。章颐年于1951年2月起在西北师范学院从事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直到他去世为止,前后长达近十年时间,而这十年正是西北心理学学科从无到有的草创期间,因此,章颐年无疑是西北心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西北师范学院是我国西北地区最早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科研的院校,它的前身是北平师范大学,后因抗战爆发西迁,组成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0年,西北师范学院迁往兰州。早在1951年,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下设心理学教研组,专门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但当时非常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像章颐年这样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培养的高学历人才更是难得,自然成为学科骨干。到兰州后,章颐年不仅从事心理学的专业课教学,而且将他早年在大夏大学自制心理学实验仪器的经验重新发挥。在助教郭雅仙和张世清的帮助下,制造了一些简易的心理学仪器辅助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专业教科书极其缺乏的情况下,他曾编写《心理学大事年表》(西北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组,1957),以供心理学史教学和研究使用。他还经常向兰州广播电台等媒体撰写心理学通俗文稿,以推广心理学的应用。但令人遗憾的是,章颐年在西北的经历并不顺利。由于他早年曾有在汪伪政府任职的经历,于1953年曾被甘肃省人民法院判处机关管制两年。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章颐年又被错误地划为“极右分子”,至此,他完全脱离了自己所热爱的心理学事业。尽管如此,在今天国内心理学界占有重要学术地位的西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学科,同时也是为数不多具有心理学院建制和心理学博士培养资格的单位,在立足西北的艰苦环境中,能有今天的成就,章颐年作为西北心理学学科开创者的贡献不容抹杀。
 
  五、结语
 
  章颐年是中国第一个积极推进心理卫生事业之人:他率先在国内大学中开设心理卫生的课程、撰写了第一部心理卫生方面的专著、首次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创立国内第一个心理诊察所、创办第一本心理学通俗期刊、参与发起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心理卫生协会。不仅如此,他在大夏大学成立了教育心理学系,创立的大夏大学心理学会则主要以促进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组织多样的活动,积极践行自己的心理卫生理念。作为我国心理卫生的开拓者,章颐年无愧于“中国的比尔斯”之称。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3]傅小兰,荆其诚心理学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章颐年,心理卫生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5]杨法宝,余杭年鉴(下)[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6]郭沈昌、陈学诗、伍正谊、许律西,缅怀前辈 开拓未来,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4).
 
  [7]张耀翔,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史略[J],学林,1940,(1).
 
  [8]胡延峰,留美学者章颐年与大夏大学心理学会[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9]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二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10]黄坚厚,中国人对于心理卫生观念的初探,见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6.
 
  [11]周尚,问题儿童与心理卫生[J],教育杂志,1923,(9).
 
  [12]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会议[J],安徽教育,1930,(5-6).
 
  [13]吴南轩,国际心理卫生运动[J],教育丛刊,1934,(1).
 
  [14]陈宗仁,心理卫生与心理学[J],清华周刊,1932,(10-11).
 
  [15]吴南轩,心理卫生意义范围与重要性[J],教育丛刊,1934,(1).
 
  [16]萧孝嵘,心理卫生之基本原则[J],教育丛刊,1934,(1).
 
  [17]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工作报告[J],建国教育,1938,(1).
 
  [18]胡延峰,留学生与中国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19]杜雪娇,近代国立综合性大学心理学科课程设置研究(清末-1937)[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0]章颐年,创刊话[J],心理季刊,1936,(1).
 
  [21]心理学会创办「新垒」周刊[J],大夏周报,14,(2).
 
  [22]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3]侯怀银、李艳莉,大夏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作者:舒跃育 |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