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灵长类动物可能是通过节约别处的能源来支持他们的大脑袋。尤其是他们的内脏--另一个“昂贵”的组织--随着大脑变大而变小了。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大脑发达的人四肢简单?
有着更大脑容量的灵长类动物,他们的肌肉质量与整体重的比例更小。
灵长类物种的大脑更大,肌肉质量更少的事实支持了一个颇有争议的理论,即,耗能更高的大脑通过从其他组织中窃取资源而变得更大。
大脑的运行很昂贵。有人估计每公斤脑组织每天需要240千卡的能量。许多研究人员想知道灵长类动物——尤其是拥有较小体力的人类大脑——是否能够找到足够能量维持其大脑的运作。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观点:灵长类动物可能是通过节约别处的能源来支持他们的大脑袋。尤其是他们的内脏——另一个“昂贵”的组织——随着大脑变大而变小了。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个观点是否正确。2011,瑞士苏黎世大学的Karin Isler发表了一项研究,探寻有着更大大脑的动物是否真的有更小的内脏。

北得克萨斯大学的Magdalena Muchlinski说,这个谜题还有另一块拼图。
她说:肌肉,特别是长跑等持续活动中使用的耐力肌——也是一种昂贵的组织。 因此,她研究了有着更大大脑的灵长类动物的肌肉质量是否较少。
Muchlinski和她的同事解剖了10个圈养并死于自然原因的灵长类动物。这些动物包括体重约130克的菲律宾眼镜猴,以及几公斤重食蟹猴。研究小组发现,相对于其整体体重,具有较大脑容量的灵长类动物的肌肉量较少。
Muchlinski说:“我现在看到的研究结果是,更大大脑的灵长类动物有着更少的肌肉。”但是,她承认样本量很小。
Isler说:“我认为,灵长类动物,作为一个群体,适应性的在运动上花费了较少的能量。”但在获得更多数据之前,Muchlinski对这个判断有保留意见。
相关阅读:四肢发达,就会头脑简单?
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有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说法。中科院心理所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这一观点:多年的技能训练使运动员的大脑更为复杂,其双侧丘脑和左侧运动前区的灰质密度明显高于普通人。
“灰质密度即神经元的密集程度,灰质密度较高者,在神经传导、信息传递等方面就更具有优势。这好比高速公路,地基越扎实,路面状况越好,车行速度越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魏高峡博士解释说。她和罗劲等人首次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我国极具金牌优势的跳水运动员进行了大脑结构的探索性研究。该研究选取了年龄在13岁—17岁之间、国家健将级别、平均训练年限达到10年以上的优秀跳水运动员12名(男女各6名),与在年龄、体重、人数等人口学因素上相仿的中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优秀跳水运动员的大脑结构与普通人之间的确有所不同,他们在双侧丘脑和左侧运动前区的灰质密度显著高于普通人。
“我们的研究成果表明,运动员非但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头脑简单’,其与运动有关的大脑组织和结构更为复杂。”魏高峡博士说,运动训练不仅仅改变了肌肉和动作,还改变了大脑结构。
以往研究发现,运动病症(如亨廷顿症和帕金森症)患者丘脑灰质密度会显著降低。本研究结果不仅从另一方面证实了丘脑的灰质密度与人类的运动行为有某种程度的相关,也提示康复性训练可以显著增加人脑的灰质密度。魏高峡博士认为,该项研究成果为临床运动病症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新的证据和启发,对于运动病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现实意义。
(译者:mints | 作者:Colin Barras | 来源:心理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