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不管孩子时在家还是上学,他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人,在公园、商店或是大街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正常而友善,总有少数人不是。教会孩子什么是该远离的陌生人,培养对危险的警觉与临场反应,但也不会太过头,毕竟太紧张也会造成孩子过度防备,阻碍了社交能力的学习。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教孩子正确对待陌生人
我们时不时会看到某个地方小孩被陌生人拐走的新闻,这让父母总是放不下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对孩子做的安全教育真的做足了吗?真的有效吗?面对防不胜防的危险,该怎么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不要觉得这种安全教育只和学龄的孩子有关,其实我们从孩子更小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关于陌生人”的基础课。不管孩子时在家还是上学,他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人,在公园、商店或是大街上。大部分的人都是正常而友善,总有少数人不是。教会孩子什么是该远离的陌生人,培养对危险的警觉与临场反应,但也不会太过头,毕竟太紧张也会造成孩子过度防备,阻碍了社交能力的学习。
1、孩子为何对陌生人没有警惕心?
如果你允许那位友善的陌生人来摸你的孩子,你是在给孩子一个教导:如果陌生人的态度是友善的,就是可以来摸自己的。身为父母,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这样的观念:友善的人来摸自己是无所谓的。
为什么孩子没有警惕的心理呢?为什么家长都会问这个问题?因为孩子是在学父母,父母都没有反应的话,他就会觉得陌生人摸自己、抱自己或者拉自己的手都是无所谓的。
孩子对陌生人没有警惕心,原因出在家长身上。你们没有正确传达对待陌生人应该有的态度,孩子是在模仿父母,我们一方面教孩子小心陌生人,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打招呼,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逼着他们主动跟一些不熟悉的人打招呼,在街上或小区里碰到一个邻居或别的不认识的人,就会让孩子说阿姨好,叔叔好。这种互相矛盾的做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是随处可见的。
2、怎么才是对待陌生人的得体行为?
包括微笑或者简短友善的问候,仅此而已。让孩子学会预期陌生人会得体地对待他,如果有一次遇到的陌生人没有一个得体的对待时,内心的警报器就会响起,就会做出自我保护的一个反应。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一个得体的陌生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不认识你不应该来模你或抱你的。但是他可以跟你打招呼、问候,这是得体和不得体的一个界限。另外,如果一个成年人向一个孩子求助的话,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成年人是不会向孩子求助的;成年人跟孩子拍照也是不恰当的。当孩子知道这些不恰当的行为时,他单独面对陌生人时才会知道怎么样才是一个恰当的反应。
美国国家犯罪预防委员会(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ouncil)给了我们一篇很完整的参考资料,特意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到合适的处理方式。
3、谁是安全的“陌生人”
安全的陌生人是当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求助的人,警察或消防员等是最明显可以教孩子辨识的。老师、校长、图书馆员等也是,当他们在工作时都很好辨认出来。但跟孩子强调无论发生什么,都应该到“公开场合”寻求协助。你可以在平日带着孩子外出时,帮助他们指认出这些安全的陌生人,而且帮助孩子认识一些场所,是他们可以随时寻求协助的地方,象是住家附近的商店、或认识的邻居好友家等等。
4、怎么意识并处理危险状况
父母们能保护孩子最重要的方式,可能就是教导他们机警地面对危险状况。这能帮助孩子面对陌生人,或是即使认识却有不良意图的人。帮助孩子认识一些可疑的危险讯号,像是有人希望孩子违反父母的要求,或做些不经许可的行为然后要求孩子保守秘密,或要求孩子帮忙些什么,或做任何孩子会觉得不舒服的事情。告诉孩子,大人不会要求小孩帮忙做事情,如果有人这么做,赶紧去找个信任的大人,说说发生了什么。你也应该告诉孩子该怎么处理危险情况。其中一个方法是教他们“No, Go, Yell, Tell.”口诀(注:这是根据英语发音设计的,好念易牢记的押韵四字口诀)。意思是教孩子说不,赶紧跑开,尽可能地大叫,然后跑去告诉信任的人刚刚发生了什么。反覆确认孩子知道对陌生人是可以说不的,然后大叫会确保他们的安全,即使是在室内。然后陪着孩子假设各种情况,去练习到孩子很确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下面提供几个可能的练习情境供父母们参考
一个看起来很友善的陌生人,在公园里靠近孩子,请孩子帮忙找他走失的小狗
一个住在附近的阿姨,也许见过但没有说过话,邀请孩子去她家享用点心
一个陌生人问孩子要不要从学校搭他的便车回家
孩子发现自己被某个陌生人跟踪
一个孩子认识的人说了或做了某些事情,让孩子觉得很糟或不舒服
当孩子从朋友家徒步回家,一辆车靠近然后一个陌生人要求孩子指路
还有什么父母可以做的
除了教孩子辨识及处理危险情况,还有几件事情可以让孩子安全避险:
(1)随时都要知道你的孩子在哪里
跟孩子约法三章,确认孩子必须经过父母允许的事,或是到哪里去必须经过父母同意。给孩子工作处的电话或手机号码,确认随时联系得到你。
(2)约定几个安全地点
告诉孩子可以安全玩乐的场所、安全的路或安全的回家路径,或是碰到麻烦的时候可以去哪里求援。
(3)教孩子相信直觉
告诉孩子如果觉得恐惧或不舒服,可以尽快离开,告诉大人发生了什么。而且强调有时候即使认识的大人同样也可能让他们觉得恐惧或不舒服,也应该尽快离开去求助。跟孩子保证,当他们有需要,你一定会帮忙。
(4)教孩子要坚决
确认孩子真的知道遭遇危险的时候,说“不”是可以的。
(5)鼓励孩子跟其他人一起玩
一群人总是稍为安全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