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现代的娱乐越来越“文明”和“无害”,似乎为人类安放本性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电脑上的狩猎游戏代替了真正的狩猎,网络间的对战游戏代替了真正的杀戮。就连反乌托邦的“饥饿游戏”,为了让它有一个值得遵守的基础,都搬出了“为了不再有战争”的“大道”。当文明极大进步,物质条件越发完善,科技手段愈发先进,它所催生出的社会文化是否就代表着非暴力、理性以及高尚呢? ---www.tspsy.com

心理揭秘:解读未来娱乐的隐忧
作为北美地区的现象级影片,“饥饿游戏”系列几乎完成了立项之初所有的理想目标。这部瞄准了“後暮光时代”的青春向混搭作品不但在设定上牢牢地抓住了少男少女的小心肝儿,还从营销模式上占得了先机,撩拨着更大范围观影人群的瘾头。然而这部话题之作的最大魅力到底在哪里呢?詹妮弗.劳伦斯以及一群青春偶像的全方位大亮相?是残酷异常的“大逃杀”式竞赛设定?还是後启示录时代下的未来背景?亦或高潮迭起的生存之战?当你擦亮眼睛真正的审视它时,答案将显而易见。
必须承认的是,人类可能是宇宙间最懂得娱乐的生物,无论是天地初开一片混沌的蛮荒时代,还是科技进步的摩登年代,人类将自己的各种发明与应用都最先诉诸於享乐的层面之上,满足娱乐本能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推动力,甚至可以说是终极目的。“饥饿游戏”系列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当我们用娱乐反思娱乐的时候,我们的心智是否也在一次次沦为这种本能的奴仆呢?这多少是个矫情的自省论调,跟人性作对那是天底下最无药可救的行为,只不过在技术大爆炸的今日以及不远的未来,我们总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会住在自己的娱乐手段搭建起的乌托邦里,还是终能找到“打破游戏规则”的一天?
科技,为娱乐提供无限可能性
科技,意味着传播娱乐的媒介,意味着实现娱乐的技术手段。它们为娱乐提供了载体和工具。
千奇百怪的真人秀节目早已占据了各大电视网的收视率王牌阵地,在这些“以人为本”的娱乐节目中,人类的种种行为、神态、情绪、言语是其本身最大的魅力。而科技手段在娱乐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其本身的娱乐功效被放大,更加精准传神无缝地被传递开来。诚如,视频直播技术的完善,直接将人物实况展示在公共空间之中;虚拟现实技术,将虚拟和现实捆绑在一起。在科幻文化中,由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诞生的“塞伯朋克”流派已经经久不衰。
娱乐工具的普及,技术门槛的下降,让娱乐更唾手可得。未来的娱乐,可能是《钢铁擂台》(Real Steel)这样的机器人拳击节目;也可能是桂正和的漫画《超魔人》(ZETMAN)所展现的,一幅人类利用改造生物兵器斗兽的地下竞赛图景。
这些幻想无一不在说明,科技的进步,将人类的娱乐活动大大延伸,而人类也在娱乐的本能下搾取着科技价值。电影、电视、网络、交互、游戏等娱乐项目,无一不都是极大依赖於科技创新的。在这样的互为影响的催动关系下,我们的未来会变得如何?
娱乐,会变得更文明更无害吗?
现代的娱乐越来越“文明”和“无害”,似乎为人类安放本性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电脑上的狩猎游戏代替了真正的狩猎,网络间的对战游戏代替了真正的杀戮。就连反乌托邦的“饥饿游戏”,为了让它有一个值得遵守的基础,都搬出了“为了不再有战争”的“大道”。当文明极大进步,物质条件越发完善,科技手段愈发先进,它所催生出的社会文化是否就代表着非暴力、理性以及高尚呢?
大家都明白,毫无疑问,“饥饿游戏”系列中所给出的娱乐模式,实质上是人类原始慾望与本能的一次集中宣泄。这就像文明将我们又带回了原点,而这就将决定人类日常的生活消费——即娱乐方式。“玩的就是心跳”,这是生命力勃动的表现,也是人类情感的基本诉求,然而在娱乐化的大旗下,很多时候却过於没心没肺。一方面我们千方百计地想向高级趣味靠拢,追求和平、昌盛、宁静;另一方面又运用手边的现代科技为自我的原始慾望开设了一个地下通道。
很显然,现代高科技并不能使人们脱离古罗马时代的斗兽场“情结”,几千年周而复始,历史何其相似,人性骨子里的暗黑一面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我们可以一面在科技的支持下於虚拟世界中享受暴力与情色的快感,热衷於杀戮与征伐,无止境地沉溺於血腥世界,更可以打着合理娱乐的幌子围观各式各样的真人秀,为谩骂、阴谋、分裂、内讧叫好,将人变成消费品。如果说,娱乐世界是一个社会的真实缩影,那麽其中所发生的一切也正是我们自己的照妖镜。
未来人类的娱乐方式也许会变得更为异化、危险,成为不可控的梦魇。问题的根源不在於娱乐的方式和内容,而在於娱乐化本身。
只要娱乐的可能性存在,追逐便永无止境
尼尔.波兹曼的论着《娱乐至死》中,讲述了现代化新媒体(电视)创造的娱乐帝国,娱乐成为了现今人类文化的主导形式。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只要满足政治正确的时代原则,泛娱乐化可以肆无忌惮地发展和蔓延,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思潮的主流。在这种绝对安全的模式的指导下,娱乐精神无限度地渗透到多种领域中。科技,以及新的媒介,为我们提供了娱乐的可能性,只要这种可能性存在,它便会成为追逐的对象,这是一场永不满足的“饥饿游戏”。通过科技手段不断制造出新奇、刺激与便捷。
这也许是由死囚驾驶、视人命如草芥的《绝命尬车》(Death Race);也可以是电影《阿瓦隆》(Avalon)所呈现出的全息虚拟游戏,连通神经元网络,让你现在所锺情的网游看起来完全弱爆;也可能是如同《创战纪》那样的网际庞克大冒险,飞车云霄大战颠覆1与0之国;当然也可能像是“饥饿游戏”这样的真人秀;亦或是同样赛博化的死囚大激斗《极限游戏》(Gamer);当然,也可能是现代科技就可以打造出来的《大逃杀》。
物化,消费主义,在过度娱乐的演绎下,一步步地诱使大众陷入其中,不间断大剂量地吸食着LSD(致幻剂),麻醉自己的精神,给你短暂的快感。这究竟是文明的倒退还是人类坦诚面对自身意识深处的本流?这注定又是个悖论化的命题。
(文/kingkongofkhan 来源:果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