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什么是投射效应?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3-09-10 21:18   浏览次  
  
  心理导读:在生活和工作上,如果你想更好地与人交往甚至影响他人,需要慎防与生俱来的投射效应。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哟。 —— www.tspsy.com
  
心理学堂:什么是投射效应?

心理学堂:什么是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特性,从而经常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认为对方也应该有同样的感受和认知。简单来说,这就是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用你的喜好往往无法正确衡量别人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中这不仅仅是一句俗语,更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折射。在众人眼里,同一个群体的人总会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所以,在影响人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身份、地位、年龄、性格与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便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喜好去认识、评价、判断、衡量,认为他们也应该有着和自己同样的想法、观念、处事原则等。但事实上,在这种心理的驱策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有失偏颇,进而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为自己做事情。对此,心理学家曾做过如下实验:
  
  为了验证个人喜好的影响力,心理实验者曾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做过这样的实验。参与实验的研究者说:“为了更有效地影响受众关注我们出版社,你们策划出自己认为最重要并且最具影响力的一个选题。”但最终的结果却出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
  
  1、正在攻读第二学位的编辑认为,现在是知识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试图获得高等院校以及更高的学历证书,所以他的选题为《怎样写毕业论文》;
  
  2、一个正在准备将女儿送到幼儿园的女编辑认为,中国一向有“教育是先机,教育孩子应从娃娃抓起”的教育理念,所以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3、一个正在托朋友办事情的编辑认为,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获得他人的鼓励、支持、帮助才能成功,所以他的选题是《教你影响朋友的法则》;
  
  4、一个忠实爱好围棋的编辑认为,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大,需要适当地放松紧张的情绪,所以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
  
  心理学上认为,这些编辑的选题都各有道理,但是通过他们的经历、喜好、观念和所做选题的关系,能够发现这样的规律——他们在做选题的时候,往往是参考了自身的需要,也就是说受到心理学中投射效应的影响。他们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喜好便是受众的喜好,自己目前需要的东西便是受众需要的东西。而事实上,受众为了缓解紧张的压力,真的只会选下围棋吗?不一定。他们多数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放松压力的方式,如象棋、乒乓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会更多地关心儿童教育吗?也不见得,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健康……
  
  从影响力的角度而言,这些选题若是真的实行后,显然不能够有效地影响受众关注自己的出版社,因为他们不知道多数受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些事情无不向人们反映出这样的道理:用自己的喜好往往不能正确地衡量别人,也不能有效地向他人施加影响。
  
  对此,刚从海军学院毕业的吉米·卡特曾有如下经历:
  
  1964年,刚从海军学院毕业的吉米·卡特,遇到了海军上将 里·科弗 将军。当将军让他谈谈自己的事情时,吉米·卡特为了获得将军的喜欢,自豪地提起自己在海军学院的成绩,他说自己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名列58名。他以为将军知道他的成绩后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没想到将军没有任何反应地问道:“你尽力了吗?为什么不是第一名?”这句话让不知如何回答。他与里?科弗将军的这次对话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吉米·卡特不是别人,正是美国第39任总统。
  
  吉米卡特的经历,验证了错误投射现象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像经历、好恶、欲望、观念、情绪、个性等加在他人身上,认为自己这样想的,他人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想法去影响他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特别是当自己在某方面试图影响对方的时候,往往为了恭维或者接近对方,向对方施加某种拉近距离的方法,但其方法往往会受到自我思维定式的影响,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去判断对方的喜好、性格、特征,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必然不能达到有效影响他人的目的。
  
  (文/郑小兰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女人做春梦的真相
    心理导读: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个人突然出现在你的春梦里时,这未必就意味着你想与这个人有亲密关系。 相反,这个人可能具有某种值得你敬仰的人格特征(比如领导能力,仁慈...
  •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学堂:母子乱伦的社会性思考
    心理导读:一个年仅十八岁的男孩和自己的母亲通奸达两年多时间,并且和母亲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粘贴在街头的《布告》因为篇幅所限只能简述他的罪行。他的姓名被打上...
  •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朋友的父亲去世了,如何安慰?
    心理导读:生命是人类无法左右的,死亡是我们不想去面对的。可是,当我们的朋友突然失去亲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悲伤之外,该做些什么?去帮助和支持那个比我们更伤心的朋友?...
  •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揭秘:女人渴望被强奸?
    心理导读:她穿得那么暴露是想引人犯罪吧?!强奸和其它形式的性暴力对许多人来说是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对性暴力的认识不足和缺乏讨论,使得人们对它充满迷思和误解。 www.t...
  •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为什么有人喜欢揭伤疤?
    心理导读: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受过伤。在生活中遭遇揭伤疤是很常有的事儿,比如夫妻吵架专挑对方的痛处说,职场明斗暗斗互掐对方的把柄和旧疮,以及社会公众人物是最...
  •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揭秘:母子乱伦心理分析
    心理导读:乱伦发生后,双方的心理已经彻底改变。恋人关系取代了母子关系,他们除了沉迷于肉体上的刺激和满足外,还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从而让双方的心理得到平衡...
  •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学研究:黑暗三性格
    心理导读:在极端情况下,这些性格特征会对传统的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其他人会避开这类人,令他们离群、孤独、饥渴而易受攻击。令人意外的是,也有研究发现,这些邪恶会...
  •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社会热点:韩亚空难与权力距离指数
    心理导读: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越注重等级、尊卑,会越容易导致飞机失事,这不是开玩笑的。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最近发生的韩亚航空空难又有什么关系?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豁然...
  •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学堂:冥想能重塑大脑的结构
    心理导读:佛教中的禅坐不是毫无意义的瞎坐,走进来你就知道禅坐对于人们有哪些好处。它不仅可以让你平静身心,还可以改变你的大脑结构,等等等等。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