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脸盲症:每天都是新面孔

责任编辑:心灵阳光  发布于2012-07-27 13:41   浏览次  

  
  心理导读:脸盲也叫“面孔失认症”,指的是在大脑在面孔加工上明显受损的群体,按照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获得性面孔失认症和发展性面孔失认症。    ---心灵花园

 

脸盲症:每天都是新面孔
 

  
  有些人似乎特别不会认人:不要说“老外”了,连周围的人脸都会认不清楚。每次遇到有人大力握手、热情招呼的时候,就只好一边打打马虎眼,说 “今天天气好”,一边拼命试图从脑海里打捞起那个装着此人姓名的漂流瓶。对于需要频繁社交的人来说,这真的非常不利。若是社交圈中还要经常接触“老外”……哇,我对你表示深刻的同情!大型商务会议对这类人来说整个就是一张“茶几”啊!
  
  这两种情况都是认不出脸,它们之间有关系吗?如果有,又是什么关系呢?这样的情况有希望改善吗?
  
  异族效应
  
  ——分不清楚外国人的脸,因为我们有“知觉窄化”
  
  分不清外国人的长相?很正常!
  
  分不清外国人的长相通常被称为“异族效应”。这个现象早在1991年就被D?斯蒂芬?林德赛等人发现了:人们对于同种族面孔的记忆力比对不同种族的要好。之后研究者一直想要找到“异族效应”产生的原因。2002年,奥利弗?帕斯卡里斯等人通过对6~10个月大的婴儿的“其他物种效应”研究,解释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原来我们在知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知觉窄化”。
  
  什么是“知觉窄化”?看看帕斯卡里斯等人的实验是如何做的吧。被试者是小婴儿,他们不会说话,也不能像成人一样听懂实验任务,所以研究人员采用“习惯化”范式来进行这类实验。他们给婴儿重复呈现一张面孔,直到他/她不主动盯着这张图片;一段时间后,再给婴儿同时呈现两张面孔,其中一张是之前出现过的,另外一张则是新的。研究人员根据婴儿对两张图片的注视时间长短来判断婴儿对面孔识别能力。如果婴儿的注视兴趣或者注视时间主要集中在新异图片上,就表明婴儿能够识别或辨别两张图片。
  
  研究人员运用这个范式实验发现,无论出现的是人脸还是猴脸,6个月大的婴儿对新异面孔的注视时间都显着长于熟悉的面孔,这表明6个月大的婴儿对人脸和猴脸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成人的实验结果:成人对人脸有很好的识别能力,但对生、熟不同的猴脸的注视时间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成人不能识别猴子这一非人类的面孔。这说明,成人对人脸的识别优于对非人脸的识别。
  
  那么我们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丧失了分辨猴脸的能力呢?9个月大的婴儿对人脸和猴子脸的识别已经类似于成人的反应,也就是说这种对异类面孔的识别能力下降大约发生在6~9个月间。
  
  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戴维?J?凯利等人以美国白人、中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作为实验材料重复了这一实验,并测试了中国婴儿的识别能力。结果发现:这个中国婴儿在3个月大时,对美国白人、中国人以及非洲人的面孔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6个月大时能够识别中国人和美国白人的面孔,不能识别非洲人面孔;9个月大时只能识别中国人的面孔,不能识别美国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
  
  这些研究说明,在我们知觉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普遍发生了“知觉窄化”,丧失了这种分辨异族面孔的能力。这符合进化的需要——我们平日接触得最多的是同族,准确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于社会交往和种族生存,因此人脑自动调试以适应需要。
  
  面孔失认症
  
  ——面孔识别障碍,不存在任何脑损伤或其他基本认知能力异常
  
  脸盲?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脸盲也叫“面孔失认症”,指的是在大脑在面孔加工上明显受损的群体,按照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获得性面孔失认症和发展性面孔失认症。
  
  前者是指由于后天(特指成年后)的疾病或者脑部创伤,导致颞叶中与面孔加工相关的脑区受损而出现的面孔识别障碍。获得性面孔失认症也是最早发现的一种面孔失认症。
  
  后者指出生起就伴随的特异的面孔识别障碍,不存在任何脑损伤或其他基本认知能力异常。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并不是什么罕见的问题。我们平常朋友间互相说的“脸盲”通常都是指这种类型。
  
  现在对于发展性面孔失认症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其中不乏争议。目前,许多研究者认为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很可能是对于面孔的整体性加工出现了问题。我们对于面孔的加工是整体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辨认人脸时,会自动整体把握五官间的关系,而不是单独编码每个局部特征,比如记忆对方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大脑对人脸的整体性加工,会出现“1+1 > 2”的效果,节省了我们的认知资源,免除了对于繁琐的细节的记忆。近年来科学家们仍然不断寻找新的实验证据,以揭示面孔失认症的真正原因。
  
  改善脸盲症
  

  ——通过训练提高识别的能力
  
  别担心,“不认人”是有救的。
  
  从表面看来,“异族效应”和“脸盲”的表现都是认不出人,前者认不出异族的脸,后者认不出大部分的脸,貌似只是范围和严重程度不同。但是实际上,产生原因大不相同。
  
  “异族效应”和“知觉窄化”是根据环境需要,在我们生长发育过程中放弃一些冗余的面孔加工过程,形成对同族面孔的识别记忆优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现象;而“面孔失认症”则是对面孔这种特别的视觉刺激有特异性的障碍,是发生在一个相对较小的人群中的——他们有些是由于遗传,也有些是出于一些基因变异或者相关脑区受损伤。
  
  尽管分不清外国人的长相和“脸盲”没有机制上的关系,但两者都能通过训练得到改善。帕斯卡里斯等研究人员给6个月大的婴儿每天看1~2分钟的猴子面孔图片,持续了三个月,然后重复之前的实验;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的婴儿相比,经过训练的9个月大婴儿对猴子脸的识别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对人脸和猴子脸都能进行很好的识别,两者没有差异。
  
  说明经过训练,我们是可以保持这种对于不同物种或者异族面孔的识别能力的。至于脸盲,伊萨贝尔?高蒂尔等人认为,也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识别的能力。他们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多维立体物体“Greeble”来进行这一研究。

 

    本文来源于唐山心理咨询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spsy.com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