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分离性障碍的治疗方法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14-07-28 11:10   浏览次  
  
  心理导读:我的大脑,我的身体都不属于我自己了。我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的,世界也模糊不清。走路的时候,不是我自己在动,是它自己在前进。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我只是回答,但是不知道在回答什么。我觉得我和我自己完全分离了,我能感觉到身体不是我自己在控制,我可以看得到自己在活动、在思考。但是我像是死了一样,支配不了自己的一举一动。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分离性障碍的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分离性障碍的治疗方法
 
  一、案例回顾
  
  我的大脑,我的身体都不属于我自己了。我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的,世界也模糊不清。走路的时候,不是我自己在动,是它自己在前进。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我只是回答,但是不知道在回答什么。我觉得我和我自己完全分离了,我能感觉到身体不是我自己在控制,我可以看得到自己在活动、在思考。但是我像是死了一样,支配不了自己的一举一动。我很累,不知道每天都在做什么,也不知道在和别人交流的是什么。我的大脑和身体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感觉很痛苦。
  
  “你感觉还认识自己吗?”
  
  “不,我感觉我不是自己。”
  
  “你能回忆起以前的一些感受吗,就像疼痛的感觉。”
  
  “能,但是和现在的感受一点都不一样。”
  
  “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没有吧,挺长一段时间以前分手了,或许是。”
  
  二、案例解析
  
  案例中的我,小F,从他的表现上看,我们可以发现有很明显的现实解体的症状,就是对外界环境的非现实感受。在一段时间内或者是当下,对所处环境的直接的反常改变和奇特感受。他表现出了突然丧失了对自己的感觉,感觉到自己很奇特或不真实。这种状态就是人格解体,人格解体障碍是分离性障碍的一种。
  
  人格解体的基本特征是患者对整个自我感觉的变化,其具体表现包括:
  
  1、现实解体。患者描述周围环境似已发生改变,周围环境可能像一个舞台装置,为两维空间或平面的,而且颜色也改变了。事物可能变大、变小、变形、变近或变远、变得模糊不清或像何等梦一样。
  
  2、躯体解体。患者对身体的体验发生改变,觉得物体的个别部分或者变得很大,或者变得很小:或者是镶嵌在一块的,或者是分离的,等等。
  
  3、情感解体。患者体验性情感丧失,不能哭、不忧虑、不能爱和恨,很少表现乐观和自信,较多表现为捻,没有心境变化,与自杀企图无显著关系。研究发现,这些表现可能扩大到包括空间感觉的异常,如失重感、漂浮感、离开躯壳的感觉等。对时间感觉也有异常,如觉得时间加快了或减慢了,以及现在的行动似乎同时也发生在过去或未来。
  
  分离性障碍除了人格解体障碍,还包括分离性遗忘、分离性漫游、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等。其中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就是我们常说的多重人格,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范畴。就是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这在电影和小说中很常见,此种障碍如果不经过治疗,将会持续一生的。
  
  三、治疗解决方案
  
  分离性障碍一般出现在创伤性事件之后,包括童年的虐待都可能是发病的原因。小F所经历的人格解体也可能是失恋这种创伤性事件之后的。人格解体有时会短暂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一个创伤性事件中,人格解体是有适应性意义的,它可以降低创伤性事件所带给个体的抑郁与焦虑。因为感觉到创伤性事件是发生在梦里或别人身上,这或许可以保护个体免受创伤的灭顶打击。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格解体与现实解体者都丧失了再认记忆,即这些患者不能将当前的经历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
  
  所以说,从这两个角度,心理治疗主要应该着眼于对分离性障碍产生根源的接受和将当前经验与过去经验联系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和海明老师在修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内观疗法来整合小F分离了的人格。当然分离性障碍还是需要到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药物治疗来稳定病情,缓解痛苦,心理治疗对于这种障碍应作为辅助作用的。
  
  如果运用内观疗法来治疗分离性障碍,与治疗其他的心理障碍会略有不同。在概念粉碎的步骤中,生起的概念就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感受,以及这种矛盾的、不真实的感受。将精神聚焦到一个人格中。所以在重新体认的过程中,对当下进行有意识的不做评判的感受,就更加困难,也更加重要。运用海明老师的内观疗法来治疗的话,主要分为五步:(1)粉碎概念(2)清理空间(3)重新体认(4)建立共识(5)觉知空间。
  
  在与分离的自我进行相处的过程中,聚焦在当下的感受上,体会此时此刻的身体的感受,不去想、去定义这个感受是什么样的、是属于谁的,只是进行有意识的触摸。之后对这种感受进行标示,进行共振,来整合小F分离的人格。让他通过这种整合来完成对当下分离的经验和过去创伤性的回忆建立共识,最后通过开启他的觉知空间来实现被害妄想问题的解决。
  
  在巩固整合效果的实践中,可以采用正念内观课程来完成。修行的主要内容包括:
  
  1、不对自己的情绪、想法、病痛等身心现象作价值判断(Non-judging),只是纯粹地觉察它们;
  
  2、对自己当下的各种身心状况保持耐心(Patience),有耐性地与它们和平共处;
  
  3、常保「初学者之心」(Beginner’s Mind),愿意以赤子之心面对每一个身、心事件;
  
  4、信任(Trust)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与能力;
  
  5、不努力(Non-striving)强求想要的(治疗)目的,只是无为地(non-doing)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身心现象;
  
  6、接受(Acceptance)现状,愿意如实地观照当下自己的身、心现象;
  
  7、放下(Letting go)种种好、恶,只是分分秒秒地觉察当下发生的身、心事件。
  
  分离性障碍产生的机制尚不明朗,在心理治疗领域还存在着一些盲区。但是这种分离的体验对于患者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不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相混淆。
  
  (文/海明  来源:豆瓣网 )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