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怎样摆脱拖延症?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10-12 11:01   浏览次  
  
  心理导读:拖延症在民间已经和癌症并称为不治之症,但科学家们并未松懈,即使他们本身也深受拖延症困扰。今天的拖延症课堂会比较萌哦。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怎样摆脱拖延症?

心理疾病:怎样摆脱拖延症?
 
  Q:怎样才能摆脱拖延症这个坏习惯呢?
  
  A:我会回答你的问题,但是我想先花2分钟通过一条卡通小蛇来谈谈整个人类的文明开化。
  
  人类一向认为自己非常聪明。的确,我们宏伟又强大的大脑让我们分裂了原子,还登上了月球。然而,我们的大脑又是愚拙的,它使得我们在截止日前才开始一项任务。
  
  我们从原始生物进化而来,但我们从未能完全摒除原始遗性。你知道你的大脑中有聪明且理性的一部分,对吧?你称之为人类意识,我们就将这部分叫做爱因斯坦(Albert)。爱因斯坦就住在你的大脑里,于此同时,你的大脑里还住着一只蛇宝宝名叫雷克斯(Rex)。
  
  雷克斯进化了几百万年,毋庸置疑,它足配以在大脑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本能直觉指引你,刺激你,一直到今天。恐惧、爱、性……雷克斯的思想是原始的,没有言语的。
  
  (雷克斯是你的脑基底核,但它并不引人注意,下面我打算多谈谈它)
  
  这肯定是你不会喜欢听到的:雷克斯对你的所有抉择拥有最终决策权。每一个。
  
  我们通常将爱因斯坦称之为“真我”——大脑中有意识的部分。他是会发言的,理性的一部分。当我们决定去体育馆或是写一篇期末论文时,是爱因斯坦做的决定。雷克斯是会听从爱因斯坦的,就像个孩子,只要它愿意,要它做什么,它就会做什么。但是如果雷克斯情愿躺在沙发上看《幸存者》吃奇多,那这就是你将要干的事。
  
  我们人类获得惊人的进化是极有可能的,因为我们有成熟的体制,可以滋养雷克斯大脑,进而抑制、安抚,甚至颠覆这部分。
  
  宏观来说,这种体制我们称之为文明开化。充足的食物和住所至关重要。司法制度也重要。义务教育。娱乐。一夫一妻制。所有这些可以让雷克斯安分很长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足够爱因斯坦去做一些有用的事——发现青霉素,发明奇多。
  
  现在我们来看下你的拖延症。
  
  你有意识地做出一个决定,但你疑惑于为什么不能够执行。真相就是你真正的决策者——雷克斯——还不够成熟。
  
  想象一下,你在不断说服一个小孩去做你想做的事。对于一些简单的行动,不断强调你的权威可能是足够了,比如:该吃饭了!但如果这孩子不想干,他不会听话的。你需要去哄骗他:
  
  技巧一、抛开逻辑
  
  一旦你决定做什么,逻辑和基本原理帮不了你。住在你体内的蛇宝宝会和解,会害怕,会兴奋,但它不会说话,也不会讲道理。
  
  技巧二、舒适很重要
  
  如果你饿了,累了,沮丧了,你的蛇宝宝就会造反。没有照顾好你自己,它就会恸哭,尖叫,甚至拒绝按你说的行事。它就是为此而存在的。所以,要吃饱,睡好,抽时享乐。
  
  技巧三、培养纪律机制
  
  建立一套奖惩执行常规,如果你想要一个小孩吃蔬菜,就不要先给他甜点。成功就奖励自己,失败则适用既定的类别惩罚。比如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在团队里工作——社会压力可以影响雷克斯。
  
  技巧四、煽动情感
  
  雷克斯会响应情感。这就是它的“语言”。所以,让自己兴奋吧,让自己恐惧吧。激励的演讲、电影和文章都是可以起到一会儿的效果。我采用的是戏剧音乐(我最喜欢的播放列表之一就叫做“征服世界的音乐”)。想象完成某件事的喜悦,或者失败带来的恐惧。让你的想象足够生动,生动到足以撼动你。其实,我们常因为同样的原理用类似的招数骗过小孩子:“要刷牙,不然牙齿掉光光!”。
  
  技巧五、驱动开始
  
  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开始。雷克斯的本能大多是拒绝改变的。但一旦你开始某件事,这种本能就会开始支持你。花费足够的时间,你甚至可以说服雷克斯爱上做他“讨厌”的事。我们驱使孩子去上学或学钢琴也是同样的。
  
  技巧六、挑剔环境
  
  雷克斯目光短浅,而且不聪明。如果它看到了Facebook的图标,它就会想玩。这就像在就寝时间让孩子看到了一个很棒的电视节目开始了。设计你的环境,一个免于分散注意力的环境:退出即时通讯,关闭提醒功能,关掉邮箱。拥有独立的工作区和享乐区,更理想的就是拥有独立的电脑(或至少独立的账户)。
  
  一旦你知道根源在哪,你就会开始发现这些模式进而控制它们。
  
  有一条任性的蛇宝宝住在你的大脑里,而且很不幸它拥有方向盘。如果你能做一个好父亲或是好母亲,他就会几乎全按照你说的去做,让你舒舒服服的。只要你记住谁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来源:译言 唐山心理咨询网)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