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羞愧感来自哪里?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7-12 10:49   浏览次  
  
  心理导读:今天的一切都是昨天应对的结果,即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你今天的一切都是你昨日应对方式作用下的自然结果。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羞愧感来自哪里?

心理疾病:羞愧感来自哪里?

  Suzanne Lehmann,Psy.D在其新近发表的《Me before We》中写道,人们可以通过将行为看做过去的应对策略的结果来宣泄羞耻感。
  

  你是否感觉到有些事最好是一个人隐瞒,有些事不能被公众所知——是否有些事让你深深感觉羞耻?例如,我有一个患者她曾挣扎着试图去信任她的伴侣。她知道她应该这么做,但她就是无法做到,她将这种信任障碍视作自身丑陋、令人羞耻的一部分。另一个患者对于身体缺陷有着一种过分夸大的观点以至于她使自己挨饿——并因此而感觉自我厌恶。这些患者带到心理咨询中的不仅是这些症状,还有一种对于那些他们视作隐秘的丑陋的深切痛苦的羞耻感。你会有什么样“不正常”的行为,尽管你保证一定会停止却感觉无力去停下来呢?
  
  事情是这样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你所做的一切——无论多么的不正常!——至少在你生活的某个时刻,是你自我保护的方式。过去的某个时刻,有意无意的,你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使自己感觉好起来,因此你创建出一种应对策略来帮助自己延迟感觉上或是身体上的不适和疼痛。然而,这种应对策略现在已经不再适合——它们已经过时,诱发这些反应的情况已经过去了,这些应对策略现在成了不正常的行为。这些应对策略曾帮你度过最灰暗的时光,但现在却使你感觉沮丧而羞耻。
  
  例如,我的那位有信任障碍的患者跟随一位极度情绪无常的母亲长大。她的母亲喜怒无常,以至于患者永远不知道她回家的时候会不会发现自己的东西全都被扔在草坪上,或者她母亲会不会又勃然大怒。结果,我的那位患者就建立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来应对这些情况,时刻保持警惕。她建立的不信任帮她挺过了艰难的时刻——她不得不这么做。(多可怜的孩子)
  
  我的第二位患者跟随一位情绪冷漠的母亲长大,她记得有一次她的母亲曾向朋友吹嘘说女儿的苗条让她骄傲。因为她的母亲疏远冷漠,我的那位患者自己创建出一种世界观:认为世界是一个被批判的地方,她有权力去决定她自己的价值。她担心她会变得失控,越来越肥胖,因而产生了一个挨饿,然后失控,最后变得自我厌恶的循环机制。

  
  但是对于我的患者们耐心点吧:两种应对策略曾经都是必要的;两种策略都让她们免于受到伤害。两位女士在面对无法忍受的痛苦和羞愧的时候都创造了让自己变得感觉好一点的机制,不过代价就是,后来的感觉会变得更糟糕。(译者按:似乎很多知道吸毒会加剧身体恶化的瘾君子们,也有同样的机制)
  
  生活中有上百种应对策略。比如,许多研究表明战俘和战后退伍老兵会无意识地用幽默来应对关于他们那些悲惨经历的记忆。在有意识的范围内,其他的研究表明自我监控1的应对策略能帮助人们在节假日期间节制体重的增加。其他的应对策略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例如,这个研究表明,护士会利用假日来应对由于这份工作带来的身体和情绪上的需求。甚至是毒品和性成瘾也曾是应对机制,使得成瘾者立刻感觉好起来。
  
  你的治疗目标可能会终止这种不正常的行为或态度。但重点是悦纳自己,接纳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从而减弱由这些行为所带来的羞耻感:
  
  首先,请意识到是创伤——不管是大还是小的——强迫你创造了你的应对策略(应对方式)。其次,学着感受怜悯而不是责怪自己——现在的你也是从前的那个你,而不是别人。试着理解从过去的此时此地,即创造应对策略的那个孩子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应对策略的必要性。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你才能用移情作用2和自我接纳替代羞耻感和自我厌恶。
  
  不可否认的是,你的个性中被你视为丑陋的一面曾很好地帮助过你。这并不容易,也不是一夜间就能发生的,但通过接纳和原谅自己,你将会逐渐把这部分的个性留在背后,那已经过去了,不要再留下来伤害自己了。
  

  译者按:文中将coping strategy译为应对策略。但相较于很多精神分析的专著上统一译为应对方式,在此只做说明,并不影响阅读,就不做修改。
  
  注:
  
  1、自我监控:所谓自我监控,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本身,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等表现进行的管理,自己把自己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激励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
  
  2、移情作用:英语为empathy,亦称“感情移人”。它以对象的审美特性同人的思想、情感相互契合为客观前提,以主体情感的外扩散和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观条件,是对象的拟人化与主体情感的客体化的统一。是审美认同、共鸣和美感的心理基础之一。编译:汉回一家要學會昇華(地大心译组 )
  
  (文/壹心理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