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危机干预:自杀情绪随网蔓延

责任编辑:tspsy-燕子  发布于2012-08-24 07:20   浏览次  
  
  心理导读:自杀通常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6名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每一名自杀身亡者身后,可能是20名以上的自杀未遂者,这部分人迫切需要进行危机干预。     ---心灵花园


危机干预:自杀情绪随网蔓延

危机干预:自杀情绪随网蔓延
  
  为引起公众对自杀问题的关注,从2003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将每9月10日确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旨在促进世界范围内预防自杀的承诺和行动。
  
  自杀通常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6名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每一名自杀身亡者身后,可能是20名以上的自杀未遂者。
  
  据统计,过去50年以来,全球自杀率上升了60%。全球每天平均有近3000人自杀。在一些国家,自杀是导致15岁至44岁人群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
  
  案例描述:
  
  日本警方3月1日说,2月28日晚,在枥木县接连发生两宗集体自杀案件,共有7人自杀身亡,死者中包括一名年仅14岁的初中二年级女生。
  
  花季少女香消玉殒
  
  枥木县警察局发言人平井心一说,当地警方2月28日晚在枥木县日光市一条偏僻山路的停车场发现了一辆可疑的汽车,车中的3名男子和1名女子已经死亡。警方推定他们的死亡时间是28日晚9时许,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初步调查表明,这几名死者的年龄在21至35岁之间,分别来自东京、大阪和松山。自杀者留下了“不是事故”的遗书。警方根据死者留下的字条判断,这4名死者此前并不认识,他们通过因特网进行联络,然后共同租了一辆轿车,相约到这里集体自杀。3月1日上午,日本警方又在枥木县二宫町发现了另一辆汽车,车中3人也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警方根据死者身上的证件得知,死者中包括一名神奈串县秦野市的14岁女中学生。她在2月27日突然离家出走,家人在次日向警方报警,并且展开搜寻行动,不料她竟然在这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自杀方式完全相同

  
  警方还在这名女中学生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份遗书。遗书上写道:“我要去死了,我通过网络聊天室找到了同伴。”另外两名死者分别是一名北海道深川市19岁的大学一年级男生和一名来自福冈县、职业不详的40岁男子。警方推定他们的死亡时间是在28日晚10时45分左右。平井心一说,警方在这两辆汽车内都发现了蜂窝煤炉,而且车窗用密封条紧闭。死者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伤痕,从现场的线索和以往的案例来看,均属于集体自杀行为。这名警方发言人说,7名自杀者都是通过因特网结伴自杀。由于这两宗集体自杀案都发生在枥木县境内,而且时间也在同一天,所以很有可能存在关联,目前警方对此还在展开调查。
  
  网络聊天催生悲剧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发达国家。根据日本官方数字统计,2003年日本的自杀率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达到32109人,这是日本连续6年自杀人数超过3万大关。日本官员说,日本长期经济低迷是造成自杀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尽管集体自杀在日本自杀者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近几个月来,集体自杀现象在日本有所抬头。最近几年,通过因特网联络集体自杀的日本人不断增多。2003年,34名日本人通过网络联系集体自杀,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4人。而在今年的头两个月,就有16人采取这种方式集体自杀。专家说,把自杀者完全归咎于因特网并不公平,但聊天室里的紧张气氛或许让那些想自杀的人心理状态变得更糟。
  
  案例分析:
  
  警方调查显示,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一些想轻生的人会在自杀志愿者的网站上,写下自己希望了断的时间、地点以 及方法,从而征集“志同道合”者。有的人还积极向他人推荐自杀手段和地点。通过网络认识后,大家约好时间一起行动,因此集体自杀者真可谓来自五湖四海。
  
  目前,日本国民已经呼吁要加强网络管理的要求,但警方对此面有难色,毕竟这会影响到言论自由,还有个人隐私。 因此,只要事态没发展到最后一步,警方也是无权干涉。
  
  一些网站经营者也反驳舆论一边倒,有人说:“日本去年每天就有94人自杀,怎么都是网络的错。政府对于大数量的自杀,又拿出什么对应措施呢?”
  
  东京学艺大学助教田村毅精通网络精神疗法,他认为厌生者通过网络,在短暂的时间里对有同样想法的人产生“知音 ”般的感觉,死的愿望也就更强烈了。www.tspsy.com 田村教授认为,管制网络一是不可能,另外也是治标不治本。利用互联网,开设更多心理咨询以及防止自杀的网站可能更行之有效。
  
  心理专家:多让心灵散散步
  
  评论家芹泽俊介把这种集体自杀称作“集合自杀”。因为参加的人在此之前并不认识,更谈不上是朋友。这种轻生形 式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犹豫不决的人无形向前推了一把,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他提醒世人要注意自杀前的一些信号。在防止 自杀中心写有13种危险信号,包括“越来越孤僻”、“有自杀的念头出现”、“不断用不安的口吻述说自己的忧虑”、“觉 得被人排挤了”等等。
  
  日本《读卖新闻》10月15日社论中指出,高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很难停下脚步——留意身边亲人的脸色,也很难对人直抒胸臆,企盼别人的帮助。在这次7人集体自杀事件中有数人就是无业者。日本厚生省去年对年轻人不找工作的问 卷调查中发现,理由最多的三个是:一、没有信心过好上班生活;二、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适应什么;三、不知道求职的 方法。社论最后呼吁,政府要详细了解人们感到困扰的原因和背景,对那些离开校园后无路可去的人提供自立的渠道。
  
  就在自杀者乐此不疲地继续上网轻生的时候,由新泻县陵大社会心理学教授碓井真史主办的自杀救援网站《心灵的散 步》,13日这天有1万人登录。碓井表示,中老年人自杀一般决心很大,不会和别人商量,但年轻人求生的欲望还是很强烈 。如果给这些绝望者表达痛苦的地方,告诉他你不是一个人,这对求生者无疑是救命的绳子。网络不是坏事,用心做好预防的网站是当务之急。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疾病:为何有些女人喜欢性虐待?
    心理导读:牛郎店,众所周知是女性买春的地方。在牛郎店里,有些常客喜欢对牛郎进行性施虐,上演SM戏码。可怜的牛郎被打被骂不还手不还口,面对尖锐的高跟鞋还要强忍。为什...
  •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捡垃圾成瘾:心理疾病惹的祸
    心理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老人拾荒,拾的正是心荒。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
  •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疾病:同性恋与恋足癖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冰恋”:精神疾病性的SM
    心理导读:马尼奥塔事件发生后,国内部分性学家与网友认为其行为疑似冰恋,即SM(虐恋)中的最高层次:死亡调教。接下来我们以冰恋作为新知与大家一起来了解,消除大家对这...
  •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恋足癖与性冷淡,抑郁症,性厌恶
    心理导读:恋足癖属于性倒错中的其中一种恋物癖。性倒错是一种性行为形态,需要藉着不寻常的物体,仪式或情境,才能得到完全的性满足。有些性倒错比较严重的个体,每天需要...
  •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换偶群p拍裸照背后的心理动机
    心理导读:近日,夫妻群P聚会成为讨论的热点。我们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类有寻求性爱刺激的需求,于是,一个著名的理论浮出水平,那便是柯立芝效应。 ---www.tspsy.com 换偶...
  •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飞蚊症?
    心理导读:大部分飞蚊症患者会避免手术。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飞蚊症根除。然而,我们眼睛的自愈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如何治疗...
  •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疾病: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妄想症
    心理导读:他经常怀疑妻子与他人有染,在这种变态心理的驱使下,他不仅毒打妻子,还将连襟、哥哥杀害,几乎所有沾亲带故的男士都被他列入了黑名单。 ---www.tspsy.com 心理...
  •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疾病:母子乱伦的诱因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多因家庭变故,特别是单亲家庭,母子长期相依为命,没有父亲的威胁,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很容易对母亲产生好感,进而出现乱伦行为。 ---www.tspsy.com 心理...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