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已经达成共识的观念,充斥着精心编织的梦境和谎言,没有赋予任何个体明确的责任界限。这个时代是所有理性主义者的噩梦。咨询师从事的工作当然没有力量去做任何对抗制度的努力,但却必须去处理这种社会形态所带来的人性扭曲。照此说,这个时代可真是糟糕透了。 ---www.tspsy.com

心理资讯:心理咨询行业的观察者
“如果说前几年文艺青年们还能以心理分析的名义装逼,现在,随处可见廉价贩卖的‘正能量读物’已经彻底毁灭了这一领域的格调,使其越来越流于肤浅和庸俗。”所以一提起心理服务,有人就掩饰不住自己满满的“恶意”。有趣的是,带着这种“恶意”的多半还是心理服务行业的从业者!要问的是,何以至此,问题又究竟出在哪里呢?
■ 很多来访者还不具备接受心理服务的基本素质。当下不少人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个极大误解——以为心理咨询就是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改善来访者的情绪,总之就是要让对方“好”起来。可事实上呢,心理咨询并不能使来访者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能做的也就是帮助来访者树立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 从业者的资历是倍受关注,也饱受诟病的东西。有心人会发现,这几年“心理专家”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时常会在媒体看到他们的身影。所挂的头衔多是“××电视台特邀心理专家”、 “××杂志心理专栏作家”、“××疗法创始人”……这俨然是个人人可自称“心理专家”的时代。这或许也不能怪他们,在没有资信程度良好的平台作依托的情况下,很多从业者只能致力于自我推销了。
■ 且不说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的心理咨询,目前在社会经济中的根基和大众心目中的认可度都多么孱弱了。单说心理咨询作为一门行业,市场机制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有资质的咨询师接不到个案、来访者遇不到合意的咨询师是常有的事儿。于是呢,大家都hold在那,这迷局之难解远甚于当下的婚姻市场嘛。
……
在这样的大现实、大背景下,带着对行业发展的思考,我们约访了N多心理学人和心理机构,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慢慢清晰了起来。
凝视心理服务行业,做行业的观察者
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很清楚,心理学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还有第5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一直以来,这些目标便构成了我们事业的基础。但今时今日,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凝视整个行业,做行业的观察者。
做行业的观察者,不是手揣兜里,走走看看就完了;不是干站在那,尽说些风凉话;更不是指指点点这个,批评批评那个……我们知道,做观察者是要干点正事的——
■ 关注创业
有人可能问:为什么我们会关注创业呢?记得吴迪老师几年前曾在文章里有说:“心理咨询师大都是个体户,生存艰难,心理咨询师必须是个创业者,具备创业者的敏锐嗅觉,拓宽视野,抓住社会刚需。”对此说,我们深以为然。
我们报道最鲜活的行业新闻以及最具潜力的心理人和心理机构——如果是创业中或还带着创业气质的,那就更容易吸引到我们的注意了。我们热爱“有价值的改变”。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心理服务行业及创业者的关注,为心理服务的受众提供一个最佳的了解心理服务行业当下与未来的渠道;而为创业者做的,不仅是提供一个说话的地方,我们还要成为他们能攥在手里放大音量的扬声器。
话说回来,对我们来说,这一次的转型,不正是又一次的创业么!
■ 关注从业者成长
有人说,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这真是一个特别的时代。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已经达成共识的观念,充斥着精心编织的梦境和谎言,没有赋予任何个体明确的责任界限。这个时代是所有理性主义者的噩梦。咨询师从事的工作当然没有力量去做任何对抗制度的努力,但却必须去处理这种社会形态所带来的人性扭曲。照此说,这个时代可真是糟糕透了。
其实,也不必那么悲观,从业者踏踏实实地成长、真真切切地帮助到来求助的人或许才是这个行业“看得见的出路”。
至于如何成长?我们曾就此问题访谈曾奇峰老师,他给出的答案是九个字——“多读书、多交流、多实践。”嗯,具体怎么做,那就不妨一起来我们聊聊吧。
■ 关注行业的健康
关注心理学的人,多半都知道卡尔·罗杰斯创建的当事人中心疗法,其技术基于如下人性假设:首先,他们强调个体的责任,认为人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做出选择,改变自己;其次,他们强调“此时此地”,认为过度缅怀过去和计划未来会影响到对当下生活感受的体验;再次,他们不会为个体贴标签,认为没有人比来访者本人更了解自己了;最后,他们认为人是理性的,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他们强调来访者自身的力量,认为他们自己完全能跳脱所遇到的暂时困境,并不断寻求个体发展与自我完善。
我们就曾思考,一个行业的健康若出了问题,是否也可以用罗杰斯的疗法来治疗呢?
说到心理服务行业的健康,我们很容易在更宏大的背景,如生活水平、经济环境乃至社会体制中找到原由(是不是有点“原生家庭”的赶脚?)——问题陡然就庞大了、复杂了、个人责任也就小了。但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始终要做行业里健康的因子,带着善意去影响整个行业,至于其他,我们的态度是:“管他的呢”!我们始终相信行业自身的力量,完全能克服所遇到的暂时困难,并不断寻求发展与完善。
后记:
有人可能想:做了这些,这个行业就好了吗?我们真的不能确定。但能确定的是,如果这些都不做,那么这个行业大概不会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