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心理揭秘: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样子?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4-06-22 09:48   浏览次  
  
  心理导读:现在心理学的发展状态好比是物理学上的牛顿时期,神秘壮阔的上帝羊皮卷才刚刚展开,但其散发出的光芒已使人啧啧称奇。巴普洛夫,斯金纳,米尔格拉姆,以及许多其他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对“人性”,“灵魂”,“意识”的认知。    ---www.tspsy.com
  
心理揭秘: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样子?

心理揭秘:心理学究竟是什么样子?
 
  心理学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却是非常不被看好的。就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心理专家宫学萍老师。
  
  给心理学、心理咨询行业多一些耐心和信心
  
  作为一个看似非常神秘的学科,有些人总把心理学跟星座、看相、灵修等内容相关联。并且在一些欧美的影片里面,心理学总有非常高大上的背景与身影,导致许多人在完全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的时候,就开始投奔心理学。停,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心理学么?你学心理学又是为了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宫学萍老师的看法与观点,再做决定吧。
  
  记者:翻检历史会发现,由一种令人艳羡的专业转行进入令一种令人艳羡的专业的牛人还真不少。我们熟悉的就有鲁迅,以及刚刚过世的渡边淳一,他们转行似乎都带着某种使命感。在这想问的是,您从经济法系,跨越到心理学专业,直至从事心理服务相关工作,您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是有什么触动了你么?心理学对您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宫学萍:法学是一个太过思辨的学科,有很多听起来特别有逻辑、特别有道理的理念,尤其是关于正义或者社会的理论,恰好彼此之间完全格格不入。似乎就一个现实的具体问题而言,你选择怎样的一个答案都是正确的。
  
  我是不喜欢单纯做实验的理工科,但是也受不了如此飘渺的哲学学科,心理学对我来说可能刚刚好,它很个性化,很贴近人性,但同时也有很多相对确定的东西——有常模,有DATA BASE, 有大规模调查样本,有很多虽然看起来不一致,但是彼此之间又悄悄呼应的理论框架,它很吸引我。
  
  至于目前,心理学对于我来说,首先是一个认识人性,认识自己的工具,然后是一份可以用以谋生的工作技能,最后是一个挺好玩的,常常给我带来惊喜的小玩具(有很多婴儿研究的视频真的挺逗的)。
  
  记者:有心理学者就他了解的北大心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说:“一半做学术、一半非学术,少量其他,硕士为主;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很少,据个人了解做的多是非心理学直接相关的工作。”我也毕业于心理学专业,真切地发现身边不少同学后悔选择心理学专业,他们觉着学心理学没什么前途。想问的是,您觉得这个专业的出路在哪里?
  
  宫学萍:我觉得心理学专业很有前途,而且就业范围很广泛。关键是什么才是“和心理学直接相关”?比如学发展和教育的去学校、教育机构、教育产品机构;学社会和人格的在广告、策划、产品广宣类的公司,或者各种创意公司;学统计和测评的去调查和数据类的行业;还有职场类的人力资源管理什么的……心理学是研究与人有关的事情的学科,现在和人有关系的行业很多啊。
  
  至于单单说心理咨询,据我了解,我们的高校里专门开设这个专业的确不多,很多同行(即便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比如我当年是读脑与认知专业的),都是后来自己慢慢在工作中学习摸索的。大学生活,能给与我们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解决冲突这三种核心能力,课本上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过时的。
  
  记者:很多人向往中的心理服务就是影视剧里的那般“高大上”,可现实生活中,这一行当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所以有人说:“要提前了解,以免进去之后才大跌眼镜。”那在您看来,如何正确认识与看待当下的心理服务行业呢?
  
  宫学萍:两点吧。
  
  一个是收入问题。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前期投入是比较烧钱的,学习专业课程、找实习单位、找督导和个人体验,都要花不少钱,大学里专业课的内容在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就算一切顺利,工作3-5年后,积累了1000小时以上的工作经验,可以独立营业,我所接触到的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专业能力靠谱的咨询师,年收入算下来也就20万左右,实在不算什么传说中的“高收入群体”。即便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是一样,心理咨询师就是一般的中产阶层,绝对不是什么特别“高大上”的职业。
  
  还有一个就是“爱心”问题。心理咨询它首先是一个专业工作,有对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不是仅凭“一腔热血”、“洒向人间都是情”就可以了。大家不妨设想一下,谁敢让一个特别有爱的实习生单独给自己做胸外手术?那么,既然是专业学习,就包括很多挺枯燥、挺费劲的工作要做,要练习,不是随便看几篇大师的感悟,就能学会的。
  
  以往带实习生的时候我就发现,有很多“对心理咨询很有兴趣”的学生,仅仅对于那些看起来很玄幻的心理学内容感兴趣,他们喜欢花整个下午漫谈“自由联想”感动自己,却不愿意静下心来做最基础的共情训练(这类训练有参考答案,有可能出错,有时会让出错的人感到尴尬)。但仅仅这样学习是很难提高专业能力的。
  
  记者:有人把如今盛行的各种灵修的法门,乃至心灵鸡汤称之为“伪心理咨询”,并言明这无意中扩大了心理咨询的概念范围,然而不了解心理咨询的社会大众多数不知道这一点。对于这一说法,您怎么看?您眼中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子的?
  
  宫学萍:就是心理咨询的样子呗(笑)。
  
  我不知道怎样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但是我相信,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尤其是相信来访者有来访者自己的智慧。来访者有痛苦,但是他们也有智慧,不傻也不笨,而且很多人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很成功、很了不起;当他们在咨询结束离开咨询室的那一刻,心里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这50分钟和三、五百块钱花得值不值。市场会留下胜任者。
  
  当然,作为吃这碗饭的一员,我也希望大家,给这个行业多一些耐心和信心,做好尝试不只一个咨询师的准备,说不定第二个就挺靠谱的。我自己做个人体验也见识过很烂的大V,当然后来也找到特别好的。
  
  “垃圾说”是对心理咨询的一个很流行且很皮毛的误解
  
  纵观影视节目,总会有心理学家的身影出现在荧幕里面,有人说正是这群人冠着心理咨询的名号,造成了人们眼中对于心理咨询的曲解。心理咨询不是简单地跟对方说上几句话,就能真的彻底了解一个人,也不是咨询师让对方倒出人们所谓的“垃圾”,就能够彻底的能让一个人完全变好。
  
  记者:有学者指出,当下不少人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个极大误解——以为心理咨询就是改变来访者的认知、改善来访者的情绪,总之就是要让对方“好”起来。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在您看来,心理咨询究竟能给来访者带来什么?
  
  宫学萍:我觉得还是发生改变吧。
  
  不管是行为上,还是认知、态度、情绪情感上的改变,或者是达到了以前一直达不到的目标(做到了一直想去做的),或者是调整了以前的目标产生了新的人生目标(不再想做那些一直做不到的),然后对自己的满意度有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也有提高,对未来感到更有希望。
  
  记者:心理咨询有时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人真的是太复杂了,所以这一实践工作面临的情况同样是非常复杂和不可控的,尽管不代表完全没有章法和规律可言,但是很多时候咨询无果应该还是会给人挫败感。(很多人心理咨询中的改变未必能够迁移到现实情境中去,人们的行为非常受情境的影响,来访者可能在咨询室里说得好好的,但在生活中又变得难以改变。)不知在你的工作中是否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宫学萍:挫败感是咨询师工作中常常会体验到的一种情绪。这个现象背后的动力学原因比较复杂,有些时候它是促进治疗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契机——来访者渴望咨询师去体验由他“制造”出来的这种令人不舒服的感受,以检验咨询师是否“当我如此不可爱的时候,你还能如你所说的那般爱我?”
  
  对于这种挫败的感受,除了同辈督导以外,我自己有时候会使用对来访者一段时期的整体评估来找回一些良好的感受。比如,虽然有的病人每一次来访都会向我怨“咨询真没用”,但是他每一周都会准时来见我;再比如有的病人对我进行了十分直接的贬低,但是对比他治疗初期那种一味讨好的生活模式,我会因为看到了他身上发生的改变而一下子变得特别高兴。
  
  当然,如果一个咨询师在所有病人身上都时常体验到挫败,甚至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很有可能就是源于他自身的某些自恋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比如:我应该可以解决一切麻烦;我必须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这时就不妨考虑接受自我体验。
  
  记者:对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感兴趣的人都知道,作为心理咨询师也需要一位导师引导自己,否则当来访者倾吐的“垃圾”他们难以应付时,自己也容易被困扰到。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呢?在你从事这一职业的时候,你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呢?
  
  宫学萍:我们从来不接“垃圾”的——来访者带进咨询室的资源,远远要比大家看到的“垃圾”多得多,只不过来访者自己一时没有看见(或者拒绝看见);督导师是在治疗专业方面给予咨询师帮助和提示,也不是用来接咨询师转手的“垃圾”的。
  
  相比较一般大众,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包含了坦然面对人性中那些不可爱和不光彩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咨询室里面对大怒或者大哭的来访者,不会那么容易就感到焦虑或者想要逃跑;但是,我们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把来访者身上的这些东西 “卸载” 到自己身上。类似的“垃圾说”,把咨询师的工作想象得太过简单,是对我们这个行业一个很流行且很皮毛的误解。
  
  至于职业倦怠,我想这不只是咨询师工作才有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职业都有。具体到这一行,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行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共同学习和互相帮助的团队,接受督导和自我体验,定期休假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疏解职业倦怠。
  
  记者:有注意到,您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也常有文字创作,想问的是,您期望您的读者能从您这得到什么呢?或者说,有什么东西是您期望通过文字传递出去的吗?
  
  宫学萍:(尴尬)除了写杂志约稿是为了挣钱以外,我的文字绝大多数都是写给自己的。或者准确地说,是为了记录我在某些问题上是如何同自己达成和解的。
  
  相比于实际情况,我的文字,常常显得更加睿智、豁达和舒畅,而生活中,这种“看起来很美好”的状态,更多是我在好一番纠结之后才等到的。然后我就习惯把它们记录下来,留着以后提醒自己,人生不用总是这么纠结。
  
  当然,类似的一些纠结,在很多朋友的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所以,有些朋友会在看我的博客时感到被打动,感慨说“这写的不就是我嘛!”然后就给我留言,告诉我这些文字对他们起到了十分正向的作用,这极大地满足了我的自恋构建,真心谢谢他们。
  
  后记:
  
  心理学让人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事情也有了比较不同的角度。因此,能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更平和、更温柔、更善意,理解之心更强一些。心理咨询是在你不能平衡自己心态、平和面对生活的时候,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你的一种方式。
  
  每个人学点心理学都多少会对自己的心理成长有帮助,学习心理学并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特权。心理学所解决的东西,绝对不仅仅在心理学本身,如果将心理学运用到其他地方,心理学会有很广的前途。而心理学、心理咨询的前景是由从这个专业里面走出来的人所创造出来的。
  
  (文/念暖  来源:心灵咖啡网 )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男性HPV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预防 男性HPV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预防
    心理导读:从美国和全球的调查结果来看,HPV最普遍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HPV是人类乳头状病毒的简称。目前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了此种病毒。每年有近620万美国人新感染生...
  •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始末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始末
    心理到:南方周末2013新年献词错误百出,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习李新政带来普遍赞誉和重提宪法权威的新形势下,这一公共事件似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可能性的...
  • 心理资讯:游客为拍照拼命摇树 心理资讯:游客为拍照拼命摇树
    心理导读:福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5名女游客为拍到桃花雨,竟然使劲摇晃树枝让大量花瓣随之飘落。当有游客上前阻止时,大人回答花总是要落的。 ---www.tspsy.com 心理咨...
  •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心理导读: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某位艾滋病患者已经被治愈了。我是指,到我说话的现在为止。 ---www.tspsy.com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2006年,柏林一家医院里发...
  •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心理导读:健美训练重的增肌方法其实没那么复杂,不用订那些专业的健美杂志了,要想迅速长肌肉,看看本文给出的10条建议吧。---www.tspsy.com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练...
  • 丧子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丧子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心理导读:独生子女家庭从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养老功能比多子女家庭要相对弱小,而且所有的独生子女家庭都具有风险家庭的性质。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具有唯一性,缺乏起...
  • 小女孩观看恐怖片后跳楼 小女孩观看恐怖片后跳楼
    心理导读:一位父亲津津有味地在家看恐怖片,却没注意这吓坏了一旁的5岁女儿,当父亲离开后,受惊吓的女儿竟从楼上跳下来,好在是二楼,只是大腿被摔骨折。 事件起因: 7日...
  •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心理导读:你在本质上是一个灵性的生命体,通过与肉身的结合在地球的物质实相中展现自己。灵魂与肉身--灵魂与大地--的结合点就是你的情感中心。你的灵魂以情感为通道在地球...
  • 替女代孕:人工授精还是试管婴儿? 替女代孕:人工授精还是试管婴儿?
    心理导读:美国49岁母亲替女儿代孕生下孩子,事件一出,中国网友们纷纷围观,并有人提出疑问:这孩子,到底应该叫生下他的人妈妈还是外婆?今天科学姐来分析下这个到底该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