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人的一生当中都会有一些得不到,易失去的事物或人,由于得不到,给我们带来了各种遗憾,但是又无法去弥补或得到。有些人便会恼怒,有些人会忘记,但是也有一些会启动心理补偿功能,在其他某个领域做出一些成就,这就是补偿与升华。 ——www.tspsy.com

金庸表哥:金庸与徐志摩的关系
最近,由于新版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的播出,遭到很多网友和观众的吐槽,除了吐槽演员的演技和造型设计上,人们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金庸大侠笔下的表哥人物。网友对金庸大侠武侠里被女子唤为表哥的角色进行了一次深挖。细数来发现《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倚天屠龙记》中的卫壁,《连城诀》中的汪啸风,这些表哥无不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不过最后都没有一个好下场。有人挖出了金庸家族的关系,发现徐志摩竟然是金庸的表哥。于是,有人说金庸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表哥徐志摩才故意在自己的武侠小说中这些“狠”地写,把表哥写的没有一个好下场。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金庸的成长和情感经历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金庸在书中总会把表哥这一角色开始写的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典型的高富帅,但是最后这些高富帅们不是死了就是疯了。其实,笔者认为并不是金庸恨他的表哥或者不喜欢的表哥,而是受到自己的写作需要和写作风格的影响。
从现在现有的资料记录,金庸家和徐志摩家都是出身名门望族,是豪门大家。但是你会发现金庸和徐志摩年龄相差甚大。在徐志摩遇到空难死去的时候,金庸不过才十多岁的娃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对这位文采出众,诗文并茂的表哥没有什么印象。反而他与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徐志摩的儿子玩在一起。还有就是金庸回忆,自己曾经读这位表哥的诗文,感觉颇具文采,很是吸引。所以,从很多方面来看,金庸对徐志摩并不了解,也就谈不上恨或不喜欢,因为压根就没接触过。那为什么金庸武侠小说有徐志摩的影子呢?
比如,《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中的采花贼云中鹤,云中鹤是当年徐志摩所用的笔名;又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陈家洛那种风度和儒雅都来自徐志摩;还有《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这一角色是来自他表哥的第二个老婆陆小曼,当年徐志摩爱上有夫之妇陆小曼并暧昧地称呼陆小曼为“龙儿”。从这些来看,徐志摩确实存在于金庸笔下,到底是金庸不喜欢表哥徐志摩,还是金庸是因为得不到呢?

网传金庸族谱图
笔者认为,金庸对徐志摩这个人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也就不存在喜欢与不喜欢。因为当时太小的金庸,是不会对一个几乎见不到面的人产生爱恨之意的。而是金庸不喜欢徐志摩对待爱情观点和他的做法。我们知道徐志摩是一个风流才子,但是他有着一个不解风情的原配妻子张氏。由于思想和灵魂上沟通不了,所以这位才子先后爱上了林微因和陆小曼。后来因为林微因与梁思成结婚,一度打击了徐志摩,后来邂逅了陆小曼后,两个人爱的十分疯狂。所以金庸这位表哥便和发妻离婚,娶了有夫之妇陆小曼。这种对待爱情的方式,对后来的金庸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他认为这是一种负心薄幸的行为,他对徐志摩的行为深表不齿。所以,金庸笔下每一个表哥都是那种寡情薄幸,负心汉的形象。可能在金庸看来抛弃自己的发妻,破坏别人家庭的行为就是不道德不高尚的,小三的爱情永远不是纯洁的。纵使在徐志摩眼中看来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是金庸却觉得这就是一种害人害己的小三行为。
而金庸本人的爱情道路也颇为坎坷,个人觉得这是影响金庸写作风格最大的原因。据说,金庸当年文思广袤,风华绰约,喜欢上了一个有名的花旦夏梦,而这位风华正茂的女子对任何的人追求都无动于衷。显然金庸是受到了挫折的,得不到的爱情,让他黯然地离开了。这种爱不得的痛苦,让金庸深为感触,以至于让他对待爱情观表现出激进:他讨厌任何始乱终弃的,干涉别人爱情,拆散别人家庭的爱情模式。所以,才有了他笔下的欧阳克、宋青书等干预破坏主角爱情之流。
从心理学上来说,金大侠受到自己的经历影响最大,徐志摩本人尚未对其影响多少,而是徐志摩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和行为,对金庸触动很大。但是当他自己遇到爱不得,求不了的爱情时候,内心一片凄苦。在夏梦拒绝之后,金庸离开了伤心地,并创办自己的报刊《明报》,发表自己的文章和武侠小说,并且做的十分成功,所写的武侠被人推崇。从此,事业越做越好,成就了一个武侠传奇。
有没有感觉金庸的成长像屌丝逆袭高富帅一样的励志故事,其实,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记得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男生不能说是屌丝,但是也不是高富帅。他喜欢上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生,他每天上课都会坐在那女生后面看着这个女生,课也不听只是看着她,很满足的样子。因为这样子久了,他成绩越来越差,那个女生本来就不喜欢成绩不好的男生。所以对他很鄙视。在被心爱的姑娘打击和成绩下降的双重打击下,他病了,是心理疾病。一度抑郁起来,后来他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这个心理咨询师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问他:假如现在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说是能见到那个女生。老师又问他:见到了又会做什么?他羞涩地回答:告诉她我喜欢她。老师笑着说:那你觉得她喜欢你吗?会接受你吗?他有点无奈和失望地说:不喜欢,肯定不接受!老师又问他:知道为什么她不喜欢你,不愿意接受你吗?他很清楚地回答说:因为我成绩不好,穿着又邋遢,不注重形象,不爱学习。老师微笑着说:那你想怎么办呢?那哥们突然就站起来对老师说了一声谢谢就出了咨询室。
后来,这哥们我们很少见到他,最后才知道他去恶补了一下,每天都看大量的书,都泡在了图书馆,结果喜剧的一幕发生了,由于这个男生从那以后很少来班上上课,他喜欢的那位女生反而有点懵,居然打听了他。这哥们最后考上了研究生,并且形象大变,被很多学妹喜欢上了。最后他写信感谢了两个人,一个是我们的老师,还有一个就是那位姑娘。他说:如果没有老师,我或许迷糊一辈子;如果没有她,或许我的人生燃烧不了青春年华。
我们认为他是一个自我认知很好的人,并且也是一个聪明的人。所以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开窍并取得了成就。这个用心理学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中补偿和升华。所谓补偿,最初是来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学说中,他认为人因为残缺某种部分而其他的就代偿这部分功能。补偿可以是自觉的和建设性的,其效应是使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力,通常表现在智力和才能方面,在成功的补偿中,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补偿可以是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而至于升华就是被压抑的欲望或冲动不直接以社会所反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形式来表现,成为推动崇高目的的动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别人,无意识的欲望也从而得到满足。
从金大侠和大学那位男生,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金大侠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情,将对梦中情人的爱,和对表哥那种被认为始乱终弃的爱情观念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这种经历无意识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的风格。得不到的爱情补偿使得他创作了男被女追的爱情模式,如黄蓉喜欢郭靖,赵敏喜欢张无忌等,曾经的爱情终究是心中的痛,这份痛升华之后,成就了金庸的一番事业。
而那位大学男生,因为被喜欢的人拒绝和羞辱,造成了心理困惑。好在自我觉知能力强,在得不到的女生和爱情的刺激下,发奋学习,结果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对那女生爱的欲望被深深地埋在心底,通过考取研究生的方式给表现出来,这样既不伤害到别人也有益与自己。
不管金大侠是否真的恨表哥徐志摩,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有一个故事和深意,他是一个渴望得到爱的人,也是一个抱有浪漫主义爱情观的人。他武侠世界是一个充满爱恨情仇,有血有肉的世界。而徐志摩,他是一个执着地寻找爱的人,他的做法虽然为人不齿,不过今天看来完全理解,谁能忍受那种同床异梦的感觉呢?于是这样,还不如离婚。读徐志摩的小诗,会发现这个多情的诗人内心藏着许多忧思和烦恼。
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只不过让金大侠的身上多增添一道光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