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心理学派:社会建构主义和叙事疗法

责任编辑:tspsy-思思  发布于2013-07-04 10:39   浏览次  
  
  心理导读:放弃确定性非常困难。为了对陈述者的故事保持真诚和开放,倾听者被要求必须搁置他/她自己的信念,至少暂时搁置,以便进入他人的世界。这样做了以后,倾听者可以发现有些信念受到了挑战,而且出现了变化。这常常超出某些治疗师所愿意冒险的程度。    ---www.tspsy.com
  
心理学派:社会建构主义和叙事疗法

心理学派:社会建构主义和叙事疗法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将家庭治疗撬离其客观性信念的铁杆,所谓客观性就是假定某人在家庭中所看到的就是家庭所固有的。对行为的理解已不再纯粹就是观察、掌握和去编码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经验是模棱两可的。经验的片段只有通过组织、择其突出点以及赋予其意义这样一个过程,方能被理解。
  
  建构主义不再专注于家庭互动模式,而将重点转移至探索和重新评价存在问题的人如何看待问题。意义本身成为主要的目标。1980和1990年代,Harlene Anderson和Harry Goolishian作为一种使治疗师—来访者关系民主化的方式,引进了建构主义。与Lynn Hoffman及其他同道一起,在反对控制论及其机械主义应用方式的旗帜下,这些协作式治疗师便结成了联盟。他们的后现代主义更关注照顾,而不是治疗;他们将治疗师从专家的位置推动至与来访者成为一种更为平等的伙伴关系。
  
  也许这种治疗民主化最引人入胜的例子应该是挪威精神科医生Tom Anderson,他使操作平台变得平等,不再向来访者隐瞒任何东西。他和他的团队公开讨论他们对家庭所陈述的事件的反应。这种反映团队(reflecting team)(Anderson,1991)已经很有共识地成为协作治疗模式广泛应用的一个部分。观察者从单向玻璃后走出来,与治疗师以及家庭一起讨论他们的印象。这种过程创造了一种公开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家庭觉得他们是一个更大的团队的一部分,团队也觉得他们对家庭更具有同情感。
  
  协作式治疗师所分享的是,来访者在治疗师为他们治疗而不是与他们一起治疗时,所不常听到的观念。为了重新评价这种权威式态度,Harlene Anderson(1993)建议治疗师采取一种“不知道”的位置,以便与来访者真诚对话,从而使“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方专长都用来解决问题”
  

  这种新的观点来自于被称为语义学(hermeneutics)的圣经研究的传统方法。语义学源于希腊词汇,意为翻译和解释。语义学在家庭治疗出现前,便已经震撼了精神分析界。在1980年代,Donald Spence,Roy Schafer和Paul Ricoeur便开始对弗洛伊德有关病人的症状、梦境和幻想存在一种正确且全面的解释的观念进行挑战。他们认为,分析方法并不是考古或者重构,而是建构的和合成的,将所存在的现象和解释组织起来并将之整合于所提出的模式之中。
  
  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治疗师所知道的不单是通过自由联想和分析———或者活现和循环提问———的过程所发现或揭示的现象,而是通过治疗师自己,或者与病人或家庭一起组织、建构和整合。虽然有关语义学阐释并不存在固有的民主,但其对实在论的挑战,同时也对权威论进行了挑战。在家庭治疗领域,语义学传统似乎是促使治疗更具协作性的完美帮手。
  
  放弃确定性非常困难。为了对陈述者的故事保持真诚和开放,倾听者被要求必须搁置他/她自己的信念,至少暂时搁置,以便进入他人的世界。这样做了以后,倾听者可以发现有些信念受到了挑战,而且出现了变化。这常常超出某些治疗师所愿意冒险的程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专注于个体如何创造他们自己的现实,而家庭治疗却总是强调互动的威力。结果,另一门被称为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后现代心理学现在仍然对许多家庭治疗师具有影响力。社会心理学家Kenneth Gergen(1985),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倡导者,强调社会互动在人类萌生意义方面的威力。
  
  Gergen对我们都是拥有独立信念的自主个体这一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认为我们的信念是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而波动和变化的。Gergen(1991b)问道:“难道所有身份的片段不是关系的残留物?难道我们从一种关系过渡到另外一种关系时,不正经历持续的转变?”。
  
  这个观点有几方面的用途。首先是没有人能拥有真理的一角,所有真理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一观念要求治疗师帮助来访者理解他们信念的来源,即使那些被认定为禀性使然的信念也应如此。第二个用途是,治疗是语言的运用,如果治疗师能够引导来访者对他们的问题形成新的建构,问题便有可能显露出来。第三,治疗应该是协作式的。因为治疗师和来访者都不会将真理带到桌面上来,在双方分享意见而且相互尊重对方观点的情形下,通过对话,新的现实便会得以显现。
  
  社会建构主义受到那些试图将治疗焦点从行为转移到认知的治疗师张开双臂的欢迎,而且成为1990年代给家庭治疗造成强烈冲击的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方式的基础。叙事隐喻专注于经验如何产生期望,以及期望如何通过创造性地组织故事而塑造经验。叙说式治疗师跟随Gergen,认为“自我”是一种社会结构的现象。
  
  叙说式治疗师关注的问题不是真理,而是有用的观点以及如何引导出令人欣喜的结局。问题并不出在人本身(正如精神分析这样认为),也不在于关系(正如系统论这样认为),而在于有关个体及其情境的观点之中。叙说式治疗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这些观点。
  
  (文/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男性HPV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预防 男性HPV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预防
    心理导读:从美国和全球的调查结果来看,HPV最普遍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HPV是人类乳头状病毒的简称。目前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了此种病毒。每年有近620万美国人新感染生...
  •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始末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始末
    心理到:南方周末2013新年献词错误百出,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习李新政带来普遍赞誉和重提宪法权威的新形势下,这一公共事件似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可能性的...
  • 心理资讯:游客为拍照拼命摇树 心理资讯:游客为拍照拼命摇树
    心理导读:福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5名女游客为拍到桃花雨,竟然使劲摇晃树枝让大量花瓣随之飘落。当有游客上前阻止时,大人回答花总是要落的。 ---www.tspsy.com 心理咨...
  •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心理导读: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某位艾滋病患者已经被治愈了。我是指,到我说话的现在为止。 ---www.tspsy.com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2006年,柏林一家医院里发...
  •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心理导读:健美训练重的增肌方法其实没那么复杂,不用订那些专业的健美杂志了,要想迅速长肌肉,看看本文给出的10条建议吧。---www.tspsy.com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练...
  • 丧子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丧子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心理导读:独生子女家庭从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养老功能比多子女家庭要相对弱小,而且所有的独生子女家庭都具有风险家庭的性质。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具有唯一性,缺乏起...
  • 小女孩观看恐怖片后跳楼 小女孩观看恐怖片后跳楼
    心理导读:一位父亲津津有味地在家看恐怖片,却没注意这吓坏了一旁的5岁女儿,当父亲离开后,受惊吓的女儿竟从楼上跳下来,好在是二楼,只是大腿被摔骨折。 事件起因: 7日...
  •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心理导读:你在本质上是一个灵性的生命体,通过与肉身的结合在地球的物质实相中展现自己。灵魂与肉身--灵魂与大地--的结合点就是你的情感中心。你的灵魂以情感为通道在地球...
  • 替女代孕:人工授精还是试管婴儿? 替女代孕:人工授精还是试管婴儿?
    心理导读:美国49岁母亲替女儿代孕生下孩子,事件一出,中国网友们纷纷围观,并有人提出疑问:这孩子,到底应该叫生下他的人妈妈还是外婆?今天科学姐来分析下这个到底该咋...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