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心理研究:无聊的情绪如何排解?

责任编辑:心灵阳光  发布于2013-05-31 14:37   浏览次  
  
  心理导读:你是否注意过自己无聊的时候会做什么呢?人们为什么会在一些“无聊”的产品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呢?无聊背后潜藏的是种什么样的心理因素? ——www.tspsy.com
  
心理研究:无聊的情绪如何排解?

心理研究:无聊的情绪如何排解?

  一个人的无聊,是无聊;一群人的无聊,是不可小觑的无聊。
  
  人无事可干的时候就会无聊,这很正常。例如,我现在坐在电脑前,在敲这行文字之前,就非常的无聊,完全不知道在网上能做一些什么。这种感觉实在难受,以至于我实在期待能够做点什么,无论是不是有意义。这种时候,总会对禅修者能够坐禅、哲人能够放空灵魂感到无比的羡慕。
  
  相信所有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如果找不到填补空虚的事物,又难以入睡,人难免会陷入到焦躁的情绪当中。于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我们甚至愿意付出金钱、体力来获得内心的充实。这一点被很多人察觉,继而设计出了种种有趣的东西,产生了极高的价值。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产品、媒体,你会发现,这种“无聊”带来的经济效益实在不可小觑。
  
  不要小看无聊。无聊——是有力量的。
  
  缓解“无聊”带来的价值
  
  如前所述,无聊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用户体验,非常多的产品被创造出来用以缓解无聊。
  
  无论你现在在做什么,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对,就是现在),翻翻浏览器中其他的网站,看看电脑中安装的程序,抬起头看看周围的书籍、杂志……想想这其中有多少仅仅就是用来打发无聊时间的。再算算这些东西花了你多少钱,又占据了你的多少时间,你就会明白“无聊”到底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经济领域!
  
  好吧,其实很多杂志准确击中了不同用户的痛点,不完全是满足无聊的需求啦……但是主要意思,大家懂就好。
  
  再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互联网,看看“无聊”带来了多少商业机会。不少人亮眼发直地刷微博,只是因为当时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更有意思的事情;QQ、甚至微信都已经不是什么新玩意了,但仍有很多用户整晚在线,只是想找个人聊两句而已;至于淘宝,千万不要把它单纯当做一个买东西的平台,有多少懒得出门逛街的妹子,宅在家成天逛淘宝的呢?再想想多如牛毛的游戏、SNS 服务、社区、论坛……
  
  如果引用《精益创业》中的说法,“无聊”能够产生价值已经是“经证实的认知”了。
  
  从无聊中“涌现”出的“艺术”

  
  一件无聊的事情,一个人做无足轻重,但是一群人一块做,有时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气势,不少人称其为“行为艺术”。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对复杂群体行为产生类似智能的现象有一个很贴切的表述——“涌现”。在我看来,产生在无聊情绪下的众多行为,形成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就属于一种“涌现”。尽管很多人都不屑把这些“涌现”出来的结果称为艺术,但我还是想说,艺术嘛,是有很强的包容性的。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在“贾氏神楼”盖起来之前,谁能想到,一句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能够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几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数百万次的回复,成为当时的流行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都对此有所报道,甚至有不少专家对此现象发表评论。如果说贾君鹏事件还是属于幕后推手炒作的话,那么还有很多流行语就真的不知道是怎么产生的了。想一想 3、4 年前,这些词有多少人懂:“膝盖中了一箭”、“XX 控”、“宅”、“腐”、“基”……如果不是每天在互联网上“涌现”的这些古怪却又吸引人的说法,它们怎么可能在普通人中流行起来呢?
  
  无聊涌现出来的“艺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语言,为每年的春晚贡献了相当比例的笑料(你懂的)。谁能够说这样的“无聊”没有力量呢?
  
  “无聊”本身,也是需求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么说明你现在也足够无聊,因为上面谈的,已经很多次地被讨论,没多少意思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深表感谢,也将在下面用一些更奇怪的例子来说明我观点。
  
  我想说的是,在互联网产品高度丰富的今天,忙碌的人们对于派遣极度无聊的需求依然如此旺盛。
  
  首当其冲的例子就是 Rando。看到关于它的报道后,我居然第一时间、莫名其妙地对它产生了兴趣,然后亲自体验了一把。随后我就被这个应用的操作震惊了,一个图片分享应用,仅仅只能进行发图、等待、收图、举报几个操作,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统统不行。我就像个智障儿童一般地重复着这个流程:拍一支笔,发送;收到一只脚,“哈哈,这是什么”……整整二十分钟……Rando 上线仅两个月就达到 500 万张照片的分享量。我尝试着分析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存在,但是失败了。文字在这种奇葩的体验面前,显得十分无力。
  
  如果你觉得 Rando 过于奇葩而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实在是太天真了,让我来举点身边的例子。最近白宫网站很火,在某个案件后(好吧这篇是极客文章,严肃的事咱别的地儿谈吧?),请愿功能成为了国内网民的许愿池。虽然美国政府有“10 万个签名就能得到官方回复”的承诺,但一些神奇的愿望还是不可能得到有价值回复的,这其中代表性的情愿有:取缔甜豆浆;取消煎饼果子;为清华带来更多的女生……请告诉我这不是“无聊”本身,是什么?
  
  例子么,当然还有。再举个更贴近生活的。自从北京开始车牌摇号以后,“源于清华的高知社群”水木社区,就开设了一个板块“车牌摇号”,每天的内容如出一辙:大家都多久要上啊;要怎么才能更快摇到啊……如果说这还不够无聊的话,那么近期的现象就更有意思了:一个版友坚持了很久,每天发一贴“每天一贴!!!每天一拜!!!祈求中签!!!直到中签为止!!!”,没有任何内容,但上个月某一天突然不发了。原来他中号了,于是到现在版上的情况就成了下图这样……这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另一个神奇的微博账号“古城钟楼”(不懂的,去看一看就懂了)。
  
  窃以为,你一定看到亮点了
  
  有人长时间在 Hot or Not 上给别人的照片打分;有人用西游记所有主角的名字注册了微博账号,杜撰了相互之间的对话;有人用 Snapchat,看别人给自己发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还不能保存;甚至还有女性用户不断用微信摇一摇,只想看看有多少人会给自己打招呼……怎么说呢,就像产品经理们特别苦恼的那样,你很难想象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我们无聊的时候,我们想干什么?
  
  或许,无聊的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我们太累,想完全不动大脑地度过时间;或许看上去无聊的东西,实际上却有坚实的心理因素;或许“有聊”的东西太多,无聊反而成为了一种享受;又或许,无聊的本身,也是一种慰藉,能带来心灵的休息,也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无论如何,存在即合理。在“有聊”的市场被高度开发的今天,或许“无聊”能带来那么一丝丝的机会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无聊加怪咖,能以不可思议的方法,给人们带来更多更亮眼的惊喜。
  
  (文/凝眸痴视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男性HPV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预防 男性HPV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预防
    心理导读:从美国和全球的调查结果来看,HPV最普遍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HPV是人类乳头状病毒的简称。目前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了此种病毒。每年有近620万美国人新感染生...
  •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始末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始末
    心理到:南方周末2013新年献词错误百出,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习李新政带来普遍赞誉和重提宪法权威的新形势下,这一公共事件似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可能性的...
  • 心理资讯:游客为拍照拼命摇树 心理资讯:游客为拍照拼命摇树
    心理导读:福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5名女游客为拍到桃花雨,竟然使劲摇晃树枝让大量花瓣随之飘落。当有游客上前阻止时,大人回答花总是要落的。 ---www.tspsy.com 心理咨...
  •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心理导读: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某位艾滋病患者已经被治愈了。我是指,到我说话的现在为止。 ---www.tspsy.com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2006年,柏林一家医院里发...
  •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心理导读:健美训练重的增肌方法其实没那么复杂,不用订那些专业的健美杂志了,要想迅速长肌肉,看看本文给出的10条建议吧。---www.tspsy.com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练...
  • 丧子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丧子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心理导读:独生子女家庭从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养老功能比多子女家庭要相对弱小,而且所有的独生子女家庭都具有风险家庭的性质。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具有唯一性,缺乏起...
  • 小女孩观看恐怖片后跳楼 小女孩观看恐怖片后跳楼
    心理导读:一位父亲津津有味地在家看恐怖片,却没注意这吓坏了一旁的5岁女儿,当父亲离开后,受惊吓的女儿竟从楼上跳下来,好在是二楼,只是大腿被摔骨折。 事件起因: 7日...
  •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心理导读:你在本质上是一个灵性的生命体,通过与肉身的结合在地球的物质实相中展现自己。灵魂与肉身--灵魂与大地--的结合点就是你的情感中心。你的灵魂以情感为通道在地球...
  • 替女代孕:人工授精还是试管婴儿? 替女代孕:人工授精还是试管婴儿?
    心理导读:美国49岁母亲替女儿代孕生下孩子,事件一出,中国网友们纷纷围观,并有人提出疑问:这孩子,到底应该叫生下他的人妈妈还是外婆?今天科学姐来分析下这个到底该咋...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