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心理揭秘:达芬奇睡眠法可行吗?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5-18 13:12   浏览次  
  
  心理导读: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人物,据闻他每隔4个小时就睡15分钟,一天下来只睡不到2小时。达芬奇睡眠,真的那么神奇吗? ——www.tspsy.com
  
心理揭秘:达芬奇睡眠法可行吗?

心理揭秘:达芬奇睡眠法可行吗?

  一、达·芬奇和他的睡眠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博学者: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等。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达·芬奇之所以拥有如此高的成就,据说和他采用的睡眠方式有关系——多相睡眠,他每隔4个小时就睡15分钟,一天下来只睡不到2小时。
  
  由于人类在生理学是非常适合多相性睡眠,所以也可根据工作的具体状况,在白天按时分期睡眠。多相睡眠的效果因人而异,但理论上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在一星期内节约20-30个小时,并且精力更加充沛。
  
  二、达芬奇睡眠,真的那么神奇吗?
  
  首先,我们定义一下什么是睡眠。
  
  传统的神经科学定义认为睡眠是一种自然的,周期性的状态,此状态伴随着感知,意识和反应等神经活动的减缓或丧失。
  
  第二,1929年德国神经科学家Hans Berger发明了脑电图(EEG), 通过EEG, 我们可以把睡眠大致区分为 慢波睡眠 和 快速眼动睡眠。
  
  第三,EEG对大脑电波的测量还发现,睡眠状态下脑波是同步的,而清醒状态是非同步的。我们最新对记忆的神经电路系统研究也证明了睡眠的同步性是形成长期记忆的重要步骤。不让睡觉的小鼠会比睡觉的小鼠丢失很多条件反射的记忆。所以,不足的睡眠会造成记忆的问题。
  
  第四,总算废话结束,谈到关于你问的睡眠的时间和次数问题。一天一次睡眠我们称之为单相睡眠,两次为二相睡眠,多次为多相或散相睡眠。
  
  主流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仍然坚持一天单相8小时是最佳睡眠,并多次论证最常见的短时多相的睡眠其实是睡眠障碍或衰老的一种表现。
  
  第五,关于达芬奇或爱因斯坦的睡眠故事,至今未被考证,所以建议当作参考,可以根据条件尝试,但是自己和身边亲友多注意观察生理和心理的状态。
  
  最后,个人见解,未被任何理论或实验证实,仅供讨论。我身边有过一些人尝试这些不同的睡眠方式,无一成功,均失败。于是我猜测,首先是否睡眠和基因相关,搜索了主要的期刊的文献,有实验说是,但是反对声音很大。我不敢对这点乱下定论。我只是猜测,最佳的睡眠的方式和你的大脑中已建立的神经网络是有联系的。直白了说,你已经建立了这样的生物节律,要彻底转变是很难的,大脑的很多链接(比如记忆)都是和这些节律息息相关的,如果不是尚在大脑发育初期的婴幼儿,估计要重新编排大脑电路难度很大,这或许是我很多朋友尝试失败的原因。
  
  但是,有些职业要求多相睡眠的人,在长时期适应下,仍然可以做到,只是大量事实也证明对身体的损伤是不可低估的。
  
  最近美国一些州通过一项条例专门针对机场的工作人员,增加他们中途的小睡时间,因为他们非常规的睡眠导致了大量的健康问题。(来源:知乎)
  
  三、打盹,只能是睡眠剥夺的补充

  
  在有些情况下,人们或许无法保证一次完整的8小时睡眠。这时,有规律的短暂打盹或许可以弥补人们缺失的睡眠。研究睡眠的心理学家克劳迪奥 · 斯坦皮(Claudio Stampi) 博士曾进行了一项49天的实验,让一名年轻人每隔3小时打盹30分钟,每天睡眠时间加起来差不多是3个小时。他发现大脑在这种多相睡眠中也同样经历普通睡眠拥有的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只不过每个睡眠阶段的时间都被缩短。
  
  此外,斯坦皮还在《工作和压力》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田野研究,表明在连续工作、无法实现正常完整睡眠的状态下,周期性的打盹能让人们弥补由于睡眠剥夺带来的认知功能下降。不过,在他的实验中,无论怎样的多相睡眠策略也都无法让人们达到和正常睡眠一样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表现。
  
  因此,他在《为什么我们打盹:进化,时间生物学,多相和超短波睡眠的功能》一书中总结,当睡眠剥夺不可避免时,系统的短时间打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们的最佳状态。
  
  但他并不提倡将多相睡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如果想要通过多相睡眠来增加工作时间,睡眠的质量和数量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长期下去只会产生类似睡眠剥夺的症状,也根本无法提高创造力。(来源:科学松鼠会)
  
  四、结论:
  
  达 · 芬奇睡眠,或者说多相睡眠,不适用于普通人群。
  
  而如果你觉得自己时间非常不够用,自认为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力,且非常有兴趣去尝试新的睡眠方法,可以制定一个睡眠计划,实验一下。但是必须确保你制定的睡眠计划不会影响身边的人。
  
  (文/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男性HPV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预防 男性HPV病毒感染的症状及预防
    心理导读:从美国和全球的调查结果来看,HPV最普遍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HPV是人类乳头状病毒的简称。目前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了此种病毒。每年有近620万美国人新感染生...
  •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始末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始末
    心理到:南方周末2013新年献词错误百出,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习李新政带来普遍赞誉和重提宪法权威的新形势下,这一公共事件似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可能性的...
  • 心理资讯:游客为拍照拼命摇树 心理资讯:游客为拍照拼命摇树
    心理导读:福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5名女游客为拍到桃花雨,竟然使劲摇晃树枝让大量花瓣随之飘落。当有游客上前阻止时,大人回答花总是要落的。 ---www.tspsy.com 心理咨...
  •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心理导读: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某位艾滋病患者已经被治愈了。我是指,到我说话的现在为止。 ---www.tspsy.com 美国研究者称艾滋病有望被治愈 2006年,柏林一家医院里发...
  •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心理导读:健美训练重的增肌方法其实没那么复杂,不用订那些专业的健美杂志了,要想迅速长肌肉,看看本文给出的10条建议吧。---www.tspsy.com 快速练就肌肉男的终极教程 练...
  • 丧子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丧子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心理导读:独生子女家庭从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养老功能比多子女家庭要相对弱小,而且所有的独生子女家庭都具有风险家庭的性质。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具有唯一性,缺乏起...
  • 小女孩观看恐怖片后跳楼 小女孩观看恐怖片后跳楼
    心理导读:一位父亲津津有味地在家看恐怖片,却没注意这吓坏了一旁的5岁女儿,当父亲离开后,受惊吓的女儿竟从楼上跳下来,好在是二楼,只是大腿被摔骨折。 事件起因: 7日...
  •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女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正能量?
    心理导读:你在本质上是一个灵性的生命体,通过与肉身的结合在地球的物质实相中展现自己。灵魂与肉身--灵魂与大地--的结合点就是你的情感中心。你的灵魂以情感为通道在地球...
  • 替女代孕:人工授精还是试管婴儿? 替女代孕:人工授精还是试管婴儿?
    心理导读:美国49岁母亲替女儿代孕生下孩子,事件一出,中国网友们纷纷围观,并有人提出疑问:这孩子,到底应该叫生下他的人妈妈还是外婆?今天科学姐来分析下这个到底该咋...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