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影籍 >

《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tspsy-沐沐  发布于2015-07-06 17:02   浏览次  
  心理导读:超越自我之道作者罗杰·沃什&法兰西斯·方恩,该书是诸多超个人心理学专家的精粹作品集锦,包括肯恩·威尔伯、丹尼尔·戈尔曼、杰克·康菲尔德、查尔斯·塔特等人,汇集各家思想精华,予以分析、整理。    ---www.tspsy.com
 
超越自我之道
 
  作者:【美】罗杰·沃什 法兰西斯·方恩
 
  译者:胡因梦,易之新
 
  出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一、图书简介
 
  面对全球迫切的危机,有愈来愈多的人感受到自己是责无旁贷。也许你注意到周遭有些人开始力行环保、简朴生活,进行深度的自我省察,试图为特定族群、甚至全世界的人服务,思考人类更成熟的生存方式。这些调整与改变,是在呼应着全球的“超个人运动”。
 
  超个人并非某个学派,它是一股潮流,一种跨学科、学派、国家、性别的运动,目的在于采纳包罗万象的途径,来反映出人类及宇宙超凡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本书中了解超个人运动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透过这股潮流,我们终于可以向累积了数千年的东西文化学习,再度寻得我们本质里的神性,学会与所有人类、宇宙以及众生和谐共处之道。
 
  本书是诸多超个人心理学专家的精粹作品集锦,包括肯恩·威尔伯、丹尼尔·戈尔曼、杰克·康菲尔德、查尔斯·塔特等人,汇集各家思想精华,予以分析、整理。内容涵盖有静坐禅修、清明梦、迷幻梦、濒死经验等超常意识经验。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各种自我探索、灵性成长的具体道路,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与对治之道。超个人心理学是西方深度心理学与东方高度心理学的整合,而本书就是这条整合道理的思想精粹。
 
  ——胡因梦
 
  超个人学者所共有的特色,就是能够抱持着开放的态度,深入探索人类经验的全貌,尤其能整合东西方在身心灵方面的各种发展。本书除了介绍种种意识状态,也提供了促进心灵成长与突破“小我”的许多方法。
 
  ——李安德
 
  这本书提供了超个人心理学领域之中一个全方位的视野,从科学、心理、灵性及宗教传统的整合,提出心理学的新范式。
 
  ——吕旭亚
 
  二、作者介绍
 
  罗杰·沃什( Roger Walsh)
 
  美国加州大学精神医学、哲学及人类学博士,著作与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生态学、心理学、哲学及宗教等。曾获得超过二十项国内外相关奖项。已有三十多年的丰富灵修经验。
 
  法兰西斯·方恩(Frances Vaughan)
 
  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医学博士,“超个人经验研究计划”创立理事,曾任美国超个人心理学协会会长。曾著有《劳伦斯传》(The Prince of Our Disorder:the life of T. E. Lawrence)及《内在之弧:心理与灵性治疗》(The Inward Arc:Healing in Psychotherapy and Spirituality)等书,前者曾获普利策奖。
 
  胡因梦,台湾著名演员、作家与译者,现从事身心灵的整合研究与治疗。近二十年来,引介了多位心灵导师至华人世界,著有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译有《平常禅》、《克里希那穆提传》、《生命之书》、《恩宠与勇气》、《转逆境为喜悦》、《无可摧毁的纯真》、《耶稣也说禅》等书。
 
  易之新,私人执业医师,文字工作者。译有多部身心灵图书,如《踏上心灵幽径》、《懂得爱》、《叔本华的治疗》、《疾病的希望》、《心理治疗入门》、《存在心理治疗》、《当下觉醒》等。
 
  三、精彩书摘
 
  1、 超个人运动的发展
 
  19 世纪末,有几位西方学者决定建立一门科学的心理学,当然了,那时对“科学”的概念只限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被视为完美的科学模式,甚至被称为“科学之后”。这些学者深深期望得到科学界的肯定、接纳和尊敬,所以尽可能把自然科学家成功运用的研究原则和方法,非常仔细地应用到人的研究,比如客观的观察、把研究对象细分后进行分析、精确的测量、彻底的操纵和控制等。不幸的是,把原本设计来研究物质对象(比如矿物、植物、昆虫等)的固定观念和方法,强行套用在人类身上,必然产生许多有害的后果。这种狭窄僵化的典范就好像一种滤网,排除了所有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人性,以至于忽略或摒弃了许多关于基本人类经验的研究,否定了人的自由。简单说来,它导致一种去人性化观点的出现,对人造成有系统的解体和普遍的贬抑,在这里,人只是被视为众多物体中的一种。
 
  总是有一些心理学家无法接受这种流于唯物论、“机械论”和化约论的心理学。从20世纪 40 年代初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心理学家开始结合起来,表达他们对这种心理学的强烈不满,并努力修正、扩展传统的典范,这项革命的代表就是人本心理学的兴起,这些心理学家开始有系统地恢复原本被移除的人性——心智、意识和自我意识、人格、感受和情绪、自由意志与责任感、内在经验、各种潜能、有创造力的想象、人类尊严等。从40年代初期到60年代初期,马斯洛是这项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这个运动也被称为“人类潜能运动”。许多教授和学生都记得马斯洛在40年代初期提出的“需求层次”论,顶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可是到了60年代末期,马斯洛逐渐发现人本心理学的限制,虽然他仍坚持过去二十多年来大家所拥护的主张,但也觉得需要增加“必要的补充”。换句话说,他觉得心理学典范需要再进一步扩充。他越来越有志于发展一种“高度心理学”(弗兰克尔创造的名词),除了生理和心理部分,还要涵盖人的灵性面向,并处理人的终极渴望。毕竟,不论是否涉及宗教,在所有文化中都找得到人类的灵性面向。于是马斯洛修订著名的“需求层次”,增加了“超越性需求”,他将之界定为“灵性需求”,即更高而具有超越性价值的需求(也就是超越个体的“自我”),如真、善、美、正义、和平、和谐等。他批评自己早期的“需求层次”是不完整的,而且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写下一篇关于自我实现理论的评论,结论是“自我实现是不够的”。他甚至写了一篇短文,名称是“自我实现与超越自我实现”。他不断强调自我超越的需求,也就是突破人的“小小自我”、关怀别人的需求。此后,马斯洛和一群朋友决定把这个新的发展称为“超个人心理学”。
 
  马斯洛于 1970 年过世,此后超个人心理学仍一直在成长,散播如此之广,以至于不能只将之称为一个学派,事实上,它已成为一种无法逆转的潮流或运动。这个运动始于美国,已然散播到好几个国家,有许多超个人心理学协会在全世界诞生。
 
  此外,许多组织和协会虽然没有使用“超个人”(transpersonal)这个字眼,却有超个人的精神和观点,也就是不但承认人的灵性面向,也提供灵性成长的技巧。它们探索各种不同的意识状态,强调自我超越的需求及人本质上与大我相连的深入观念,这种观念或许可以具体地转译成对他人,甚至对生态的关怀。几年前,人本心理学协会和美国心理学协会的人本心理学分会及其附属期刊,都正式接受并吸纳超个人的观点。2002 年 7 月,在中国武汉举办为期四天的“东西方咨询 :人本与超个人取向”国际研讨会中,人本心理学期刊过去三十年的主编托马斯·格林(Thomas Greening)亲自告诉我,绝大多数人本心理学家都已接受超个人的观点。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心理综合学”(Psychosynthesis)这个心理治疗体系在世界上已经拥有超过一百二十个中心,这个学派基本上抱持超个人的观点。其实它的创立者精神科医师罗伯特·阿沙鸠里(Roberto Assagioli)从 1969 年《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一直到1974年过世为止,都是这个杂志编辑委员会的一员。同样的,意义治疗学派在许多国家都有协会和中心,这个学派是由另一位精神科医师维克多·弗兰克尔(Victor Frankl)所创立,他和阿沙鸠里一样,也是《超个人心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的一员,从创立开始,一直做到1997年过世为止。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荣格建立的“分析心理学”。荣格比马斯洛更早强调灵性面向,常在著作中使用“超个人”这个名词,这个学派不只在许多国家有为数众多的协会和中心,荣格学派分析师也有自己的国际性协会。我还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比如“灵性精神医学国际协会”、“意识科学研究协会”、“灵性内在觉察运动”、“咨询灵性、伦理和宗教价值协会”等。
 
  再者,这个运动已经扩展到心理学界之外,事实上,目前在许多国家已有跨学科超个人协会 (transpersonal association),甚至有一个“欧洲超个人协会”。这些超个人协会吸引、聚集的不只是心理学家,还包括各种领域的学者,比如人类学、社会学、物理学、哲学、医学、教育等。这本书搜罗了各家的文集,这些作者并不属于任何特殊的学派,而是跨越不同心理学派、不同学科,甚至横跨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潮流,他们拥有相同的超个人观点,却呈现出不同的诠释和相异的见解,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世界观或哲学体系。 超个人运动快速散播到各种不同的学科、国家和文化(东方与西方)中,这种情形清楚显示过去强加在人性上狭隘而僵硬的典范是错误而不自然的,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终将失败。正是这股潮流的力量,让我们听见人性发出诚挚的呼唤,要求恢复过去被忽略的部分。(文/李安德)
 
  2、为心灵领域测画的蓝图
 
  一天晚上,我与家人到邻近的电影院看电影。午夜场散场后,我们走在电影院后面的小巷,发现巷弄里聚集了一小群人,在一楼公寓的门口。我瞥见里面有一个神坛,坛前坐着一个中年妇人,一个乩童正挥舞着手中的符,在她身旁作法。我一时兴起,带着看热闹的心情,往门口更靠近些。这时,乩童右手的符已经点燃了火,他在妇人脸上挥舞着,不时逼到她的眉心;左手食指指向天空,口中喃喃念着,妇人同时不停地大声打嗝。这个过程历时数分钟,乩童随后再提笔画符,递给从旁协助的人员。妇人燃香向神明祝祷后,接过庙中人员交付的神符,工作人员教导她拿回去火化后,将香灰掺水服用。仔细一看我才发现,在那个小小的空间里,围绕着墙边的圆板凳上排坐了许多等候的人。门口贴了一张写了四五十人名单的红纸,工作人员正逐一将作完法事的名字打勾。门口一位等候的年轻女孩热心地劝我们下回请早,此地既可以求神、治病、保平安,还能问爱情兼事业。我继续穿过小巷回家,途中路遇新开张的意大利餐厅和音乐酒吧。午夜时分的酒吧门口人进人出,和社区的安静形成对比。或许这个社区的居民早就熟悉这种传统民俗与异国文化交杂的台北生活,可是身为心理学工作者,我并不觉得我们现有的心理学知识具有足够的理论架构来描述这样东西方交汇、传统与现代混杂的心灵现象。就我所知,在众多心理学派之中,只有超个人心理学企图回应这个现象。
 
  《超越自我之道》是一本导览超个人心理学的入门好书,初遇此书是我在美国修超个人心理学第一门课时,课堂老师的指定用书。九年之后我在研究所教授这门课,这本书内的许多文章又再一次成为我使用的教材。本书涵盖的范围广泛,内容涵摄了大部分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核心范畴与议题。从20世纪70年代初版到1990年的全面改版,本书一直都是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典籍。本书编辑时采用文章集结的方式,将超个人心理学所关心的议题、观点及与其他心理学流派不同的观点铺陈展现。出版当时,即立意要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学术宣言,并企图建立心理学的新典范。经过二十年,这本书已成为超个人心理学课程的重要典籍,其中收录了三十五位该领域重量级研究者的研究,对灵性传统与科学、心理交汇的种种生命议题提出了整合性的观点。书中的五十篇短文涵括了超个人心理学的所有面向,对于灵性与心理之间互动所可能引发的各类问题均有着墨。中译本的出版,对此地有心了解超个人心理学的人士来说应是一大便利。
 
  超个人心理学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四势力,从第三势力的人本心理学运动发展而来,试图用更整合、更全面的观点理解人在关系、世界及宇宙中的位置。对西方社会而言,超个人心理学既是新兴的学派也是心灵运动的学术代名词。近四十年间,超个人心理学成功地结合了宗教、科学、哲学、临床、精神医学,与咨询辅导各领域的有心人士,为人类心灵的超越面提出理论依据、工作方法,及对现有问题的不同诠释。超个人心理学迥异于其他各心理学派之处,在于它以“多重意识”的观点理解人所存在的世界。理论的依据多半为世界各大文化传统及宗教的形上学观点,及赫胥黎所说的“长青哲学”;它视人及其现象世界为神圣领域(神或道)的闪现,人类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与这神圣的领域合而为一。因此可以说超个人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觉察自己与此神圣性关系的学问,人类身心的各种病态都可以“此关系的发展与受阻”来理解,因而针对心理病态提出许多不同于其他学派的解析。
 
  例如:宗教修行里所谓的“走火入魔”,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宗教现象,被视为超越经验的歧途,须予以灵性上的导正;但精神医疗工作者依循精神疾病的诊断系统,却将此现象归为急性精神病,在治疗处置上,与一般精神分裂患者无异。当我们无法区辨不同的意识状态的特质、功能时,自然无法就其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有效、正确的处理之道。而易将高层次意识所产生的问题,曲解为低层次意识的退化状况。
 
  北美目前对走火入魔或宗教疾病现象的理解,主要仰赖格罗夫夫妇从7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出来有关“灵性危机”的概念及方法,以区分其与精神分裂之不同。“灵性危机”概念的提出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被列为DSM IV的附录之中。在台湾不乏相似的情形,许多超常意识状态中觉察出的症状或意象,无法以目前主流心理学的概念来理解,然而民俗疗法却在这个场域持续活跃地工作。精神心理专业人员若无法以“多重意识”的观点来理解人类的生命现象,就无法与宗教及传统治疗师对话,亦未能对个案进行有效的协助。
 
  超个人心理学的观点不仅可以应对宗教的议题,同时也能给社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野。如目前引起关切的意识转换药物的问题,除了当前相关的法令政策、药物生理观点,以及社会流行文化的观点,超个人心理学的观点亦可使对于该问题的理解更为丰富。由于人们渴求更高的意识状态,渴望挣脱自我的束缚、经验个人界线的消融,渴望与他人合而为一的美好感受,使得用药者不断渴望重回药物经验。而当家庭、社会及教育系统过于注重物质与实际的功利目标,长期忽略青少年与青年心理与灵性的需求时,药物所引发的短暂乌托邦即成了渴求超越的便捷通道。
 
  超个人心理学对成瘾行为的解析,是以更人性的角度来看待成瘾者,将成瘾行为视为对灵性的渴求,及对高层自我发展受挫的补偿。这样的认识使我们在协助他们脱离成瘾及药物时,能够以帮助他们找寻更高的自我发展作为治疗的方向。
 
  另一方面,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的身体、心理、灵魂与自然等各种层次彼此交互影响。重视祖先、敬畏神鬼、相信因果轮回等概念,如影随形地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些概念不应该只是文化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主题或兴趣;相反地,心理治疗的实务工作者其实更需要自省:“如何将这些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纳入心理工作的治疗领域?”同时,更需时时审视:“现存的心理学是否囿于西方文化的视野,无法让我们看清楚更广大的人类心灵?”从 20 世纪下半期开始,华人心理学者及实务工作者努力建构以华人心理为主体的心理学体系。东方或中国文化的心灵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人的圆融,不可区分的个人与宇宙,身、心、灵的相互影响,以及相通、相依的一种整合观点。因此,我认为作为华人,长在受东方文化熏陶的台湾社会,超个人心理学是一个不容轻忽的重要心理学取向。因为它意图建构的知识体系与宇宙观,与我们所熟悉、数千年传承的文化心理观有诸多类同之处,为建立华人心理学时可兹借鉴的观点。
 
  台湾心理学工作者,不论是在实务领域,还是学术界,都应涉猎超个人心理学。不只是丰富知识与工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借以为人类心理学提供更多面、更完整的指向与全貌。(文/吕旭亚)
 
  3、心灵展现者 :迷幻药的意涵
 
  在人类历史中,很少有一项发现像迷幻药一样,引爆如此惊人的希望与欺骗、爱与恨。在生气勃勃的20世纪60年代,迷幻药被大肆渲染成新时代的先驱,可以治疗所有心理疾病,是和平的药丸、社会的改革者、催情的春药,凭一颗药丸就可以得到开悟。迷幻药同时也受到激烈的谴责,被认为会伤害大脑、引发精神病、毁灭生活,是魔鬼的产品。总而言之,简化、激动、充满政治味的辞令,压倒了对迷幻药的仔细评估。
 
  遗憾的是,这些浮夸的辞令闪避了许多关于迷幻药、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自己重要而困难的疑问,而这些物质正是因这个社会和我们自己而兴起的。这些疑问包括:迷幻药经验的本质是什么?迷幻药在研究和治疗上有什么潜力?迷幻药提供的洞察力有没有效度?迷幻药能让我们对人类的心灵、大脑、病理和潜能有多少认识?还有关于社会的疑问:为什么这些物质会引发正反双方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会让我们看见当前药物政策本身的种种矛盾?为什么不同文化对迷幻药的态度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有些认为迷幻药很危险,有些却看重迷幻药的价值?
 
  纵观历史,有各种团体和文化认为这些物质是神圣的,近年来,也越来越肯定它们对历史的影响。迷幻药在好几种宗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巫术、吠陀和希腊的神秘传统,都是靠迷幻药的帮助而创立的。在我们的时代,迷幻药催化了60年代的种种现象,直到现在,其影响还在西方文化中回荡。
 
  虽然迷幻药对宗教、文化和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却无法简单地界定它。迷幻药并没有共通的化学结构,又有各式各样的作用,而我们也不太了解这些令人惊讶的作用是出于什么机制。《精神医学综合教科书》)(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指出:“这群物质的特征……是能可靠地引发不同的知觉、思想和感受的各种状态,除了在梦境或是偶尔在宗教的过度兴奋状态之外,这些状态并不是平常的经验。”LSD 通常被认为是这类物质的代表,可是还有许多具有不同作用的物质尚待研究。
 
  针对迷幻药的心理所做的系统化研究,因为这些药物被列为非法物品而受到扼杀。不过,目前我们都知道,这些作用强大的物质既能产生益处,又会造成危险。
 
  危险包括急性和慢性两方面。最常见的急性反应就是典型的“坏经验”:充满恐惧的恶梦。长期的危险包括有精神病倾向的人容易发病。负面的反应往往因为没有做好准备、环境不当、药物不纯,或是自身原本就有精神疾病。在受到控制的临床环境中,经过选择的人极少发生上述的并发症,而迷幻药引发的急症,在受过适当训练的治疗师帮助下,通常都能让服用者有收获。到目前为止,即使是长期使用LSD的人,都没有发现脑部受到永久损伤的证据。
 
  除了这些危险之外,迷幻药也拥有疗愈、创造和宗教的潜在作用。虽然来自对照结果的研究证据还很薄弱,可是个别的案例却显示,迷幻药在专业的执行与监督之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许多报告提到很多罹患严重疾病、以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病人,却因为迷幻药,得到明显而持久的突破,还有面临死亡的人在迷幻药经验中找到极大的安慰。
 
  迷幻药也能开启通往天堂与地狱的大门,产生令人惊为观止的各种经验,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宗教传统,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服用迷幻药的人能感受到转化,甚至“重生”,并出现新的哲学观、世界观,以及对心灵、宗教和现实的洞识。
 
  即使所做的研究有限,仍然显示出迷幻药是认识心灵运作的绝佳研究工具。虽然最初认为迷幻药会产生精神病,所以它被称为致幻剂或拟精神病药物(会产生类似精神病发作的现象),但现在已经确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们的功用比较像是整体心理过程的放大者,可以揭开一层又一层的潜意识结构,所以能为潜意识、心理动力、原型、精神病理和宗教经验的本质,提供全新的洞识。
 
  所以,迷幻药可能有心理治疗、研究和宗教方面的潜力,应该鼓励迷幻药的研究,而不是扼杀它。本篇的文章提出这类物质所诱发的最引人深思的问题。
 
  休斯顿·史密斯在一篇报告中提出一个问题:“药物有没有宗教的意涵?”他的答案挑战了许多宗教学者,这些人倾向于把迷幻药引发的宗教经验,视为错误或无意义的而不予考虑。史密斯整理出五种认为药物经验绝不是真正宗教经验的论点,并说明这五项论点都不够充分。
 
  他的结论是,药物和宗教方法引发的经验有时是无法区分的,不过,他也警告说:“药物显然可以引发宗教经验,却没有迹象显示药物可以产生宗教生活。”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个历代以来最著名的药物经验。詹姆斯以笑气(Nitrous Oxide)做实验,体验到他对意识和哲学的观点产生永久的改变。他在《形形色色的意识状态:笑气的观察》中,谈及他洞察到对立的合一,以及对不同意识状态的多样性与重要性的惊叹和欣赏。
 
  早期的迷幻药研究,认为它唤起的大多属于没有条理的混乱经验。可是全世界最有经验、最权威的迷幻药研究者史坦尼斯拉夫·格罗夫(Stanislav Grof),却在看似混乱的经验中发现秩序。也就是说,有好几种经验模式会以有秩序、有意义的过程出现。经过多年苦心的研究,他组合出这些模式,创造了人类潜意识、心理发展和宗教经验的崭新地图。
 
  在《人类潜意识的范畴:LSD 研究的观察》一文中,格罗夫认为迷幻药经验的过程,反映出潜意识越来越深入的层次和结构。其揭露的过程始于传统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的经验,然后经过兰克的出生创伤素材,接着是荣格的原型象征,最后达到类似伟大宗教描述的超越经验。这些超越经验可能导致对宗教传统的全新肯定,甚至原本对宗教抱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会如此。这项研究认为达到这种经验的潜力,潜藏在每一个人心里。
 
  最深奥的经验包括无限的意识、宇宙的心灵、上帝,或是在所有现象和经验之前就存在的难以形容的空无。这种经验非常类似道家、苏菲教派、吠檀多哲学、瑜伽和基督教神秘主义之前的传统所描述的深度灵性体悟。
 
  晚近,格罗夫夫妇发现一个方法,称为全像式疗法(holotropic therapy),可以不用药物而引发不同的意识状态和类似迷幻药的经验。这个方法综合了长时间强烈的呼吸、音乐和身体工作,许多案例显示此疗法有显著的心理治疗和转化的潜力。当然了,对于全像式疗法和运用迷幻药的疗法,还需要经过仔细对照的研究,才能做出最后的评估。
 
  4、科学、技术与超越
 
  科技的兴起塑造了好几世纪的文化和历史。从显微手术到太空梭等科技奇迹是最明显的标志,可是,科学和技术也对我们的思想发挥了隐微却有力、普遍的影响,对于我们是什么、心灵与真实、我们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我们的观点都受到科学深远的影响。
 
  现代科技是最好的起点,也是最坏的终点
 
  科学所孕育的技术、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极大的益处,却也制造了当代文化、全球和宗教危机的核心问题。科技的危险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核子武器。可是某些科学的价值观与哲学的危险却很隐微。仔细想一想科学主义和其逻辑实证论的哲学,它们的核心信念就是唯有能以科学和技术观察、测量的事物,才是令人信服的知识,结果造成对人类和世界截头去尾的观点,因为忽视了生命和意义较微妙的面向,或是被简化成仅仅是生物性存在的附带现象罢了。就如休斯顿·史密斯所说的,“较高等的面向,如价值观、生命的意义、目的和品质,被科学疏忽,就好像海水从渔网中流失一样”。
 
  怀特海指出“科学家所抱持的这种立场只是虚张声势”,可是长久以来却成功地唬住我们,把我们对自然界的观点简化成怀特海所说的“无声、无味、了无色彩的乏味之事;只是永无休止、没有意义的物质渴望”。根据这个观点,意义、目的、意识或灵魂都没有容身之处,结果就是芒福德所说的“不合格的宇宙”,也是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梦想幻灭的世界”。
 
  当然了,人类也失去了梦想,受到了贬抑。从17世纪哲学家霍布斯开始,人类逐渐被看成一台精密的机器。这种观点放在 20 世纪,就好比行为学家的“刺激-反应机器”,人工智慧以“湿的电脑”来比喻人脑,或是社会生物学家描述的“只是以 DNA(去氧核糖核酸)来制造更多 DNA”和“活的机器--自动控制的工具,经过盲目的设计,以保存称为基因的自私分子”。不用说,心灵也受到同样的贬抑,比如说,在社会生物学家眼中,心灵被看成仅仅是“大脑神经元机械装置的附带现象”。
 
  接下来当然就会拒绝接受超越的经验和宗教,认为这些是潜能未得实现的投射(费尔巴哈语)、婴儿欲望的表现(弗洛伊德语),或是医学问题的症状。威廉·詹姆斯适切地把这种立场称为“医学唯物论”,并这样写道 :
 
  医学唯物论把圣保罗在大马士革所见到的异象,归结为大脑额叶异常放电的病灶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认为他是癫痫患者,并认为圣特蕾莎是歇斯底里病人,圣方济则有遗传性大脑退化。
 
  医学唯物论仍然方兴未艾,想一想诺贝尔得主克拉克,最近他刚刚提议说,相信上帝的存在可能是危险的突变分子所造成的,他称之为“神毒素”。
 
  所以,尽管科学和技术提供莫大的益处,但也促成了梦想幻灭的世界观,贬抑了我们对世界、人类、心灵和超个人经验的观点。虽然在20世纪后半已有部分转变出现,开始认为科学可能需要与灵性有所结合,而基于哲学和科学的理由,梦想幻灭的情形也被打破了。
 
  结合科学与灵性,体认超个人领域
 
  两个关于梦想幻灭的最强烈拥护者--科学主义和逻辑实证论,被发现在哲学上是不足的。除此之外,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哲学运动也促使我们体认到,我们的诠释和世界观会被社会因素所制约和建构,比如语言、历史时代种族、性别、社会阶级和占有优势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一个世界观并不只是事情“事实上是”什么状况的描述,也是一种建构或投射。梦想幻灭的世界观原本常被认为是科学必然会产生的结果,现在却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社会制约下的选择,只是与科学符合的许多可能的世界观之一,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也不是科学所必须有的世界观。
 
  这项体认对超个人领域非常重要,使得许多研究者开始对科学的本质、科学和超个人研究的适切关系,付出极大的关注。超个人导向的研究者也得到重要的实验成果,在本书关于静坐和清明梦的篇章中,就提到一部分这类的研究。以下的文章包括一些科学和技术的本质,以及对其影响最重要的观念。
 
  最具冲击性的观念之一是查尔斯·塔特提出的,他认为科学探索的范围,可以借着发展他所谓“针对特定状态的各种科学(State-Specific Sciences)”而得以扩展。他建议要训练科学家在超常意识状态中做研究,身兼参与者和观察者双重身份,来报告自己的经验。塔特认为由于这种经验和知识在不同的状态会有特别的性质,我们可能需要许多独立却又互补、针对特定状态的各种科学。(塔特的文章详见本书第三章)
 
  《不同状态产生的不同观点》包括两封戈登·格罗布斯回应塔特的信,这两封信可说是寄给《科学》期刊中最奇特而值得注意的回应,因为两封信是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中所写的,并对塔特假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先是在平常的状态否认特定状态的各种科学是必要或有用处的,后来却在处于超常意识状态时,发现塔特的提议很恰当,由备受尊重的研究者所提出的独特立场,是令人信服的支持,显示出根据不同状态而有的各种现象的力量。有趣的是,《科学》期刊谢绝刊登这两封信。
 
  肯恩·威尔伯认为需要以哲学和默观的方法,来弥补科学的感官观察。在他的文章《眼对眼:科学与超个人心理学》中,一开始就表明三种截然不同的“知识之眼”或认识的方式在传统上的差别。这三种方式分别是经验的(感官的)模式、逻辑和哲学的理性模式,以及默观和静坐的模式。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资料范畴和各自评估资料效度的方法,而彼此间只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威尔伯认为超个人训练是唯一能同时运用这三种知识模式的学科,所以可以创造更广泛、更整合、更平衡的学科,借着适当地运用科学、哲学和默观,探究人类的生物、心理、社会和灵性诸面向。
 
  物理学家佛瑞杰夫·卡普拉(Fritjof Capra)在《科学与神秘主义》一文中,呼应这个互补性的主题,他认为不论是科学的观察,还是神秘主义的洞识,都无法被简化或理解,但各自可以提供必要的优点,共同产生更完整的世界美景。
 
  超个人人类学的诞生,显示超个人的观点已扩展到其他学科,而有查尔斯·拉夫林(Charles Laughlin)、约翰·麦克曼诺斯(John Mc Manus)与琼恩·希勒(Jon Shearer)共同简述这个新的领域。希望未来几年能看到其他学科的诞生,比如超个人哲学和超个人政治学。
 
  在20世纪的后半段,出现了完全预料不到的情形,进一步挑战了科学与梦想幻灭之间的关联,激起对超个人现象的庞大兴趣,到现在还能感觉到它对文化的影响。即发现了许多引发超越经验的技术,比如迷幻药引起各式各样强大而不同的意识状态,生理回馈证实了瑜伽所宣称对自律神经系统的刻意控制,急救的技术大量增加了濒死经验,还有太空旅行引发了许多美国和苏联太空人的超个人经验。最终的结果就是有强大超个人经验的人数大幅增加,这种情形对个人生活和整体文化所造成的影响还有待全面的了解与评估。
 
  例如,大部分美苏太空人都是工程师,或是在飞行学校受过情绪控制和孤独的考验,可是他们全都对黑暗无限的太空背景所衬托出来的绝美地球感到敬畏。苏联太空人奥列格·马卡洛夫(Oleg Makarov)说:“在看到地球迷人的全景时,没有人能压制住自己衷心的惊叹。”
 
  有些人受到的冲击如此之大,以至于产生了强大的超个人经验,最常见的两种形式被称为“全观效应”和“宇宙洞识”。全观效应是指感觉到地球生命的一体性、互相依赖和脆弱性;宇宙洞识是感觉到万事万物的一体性与相互关联。通过媒体的详细描述,这些经验冲击并转化了我们的集体意识,而太空旅行也可能成为人类进化的重要里程碑和催化剂。
 
  肯尼斯·兰恩在《濒死经验》一文中,对这类经验的本质和意涵提供了清晰广泛的摘要。我们越了解濒死经验就越觉得,这些经验的神秘不能单靠某一种面向(生物的、心理的或灵性的)来解释。存活的人显示出巨大的改变,对生命、爱、学习、关怀别人产生高度的肯定。既然有数百万人受到影响,兰恩很想知道他们的精神转化是否能催化文化的集体转化。引发超越经验的技术,对我们文化和意识的影响,可能还只是个开端。
 
  四、图书目录
 
  推荐序 超个人运动的发展/李安德
 
  前言 超越自我之道
 
  导论 超个人学的视野
 
  Part1 超个人经验的种类
 
  第一篇 意识之谜
 
  第一章 心理学、实相与意识/丹尼尔·戈尔曼
 
  第二章 长青心理学:意识光谱/肯恩·威尔伯
 
  第三章 意识的系统论/查尔斯·塔特
 
  第四章 超常意识状态的类比与图解/罗杰·沃什
 
  第二篇 超个人的捷径:静坐
 
  第五章 开悟的七项要素/杰克·康菲尔德
 
  第六章 静坐研究:艺术的状态/罗杰·沃什
 
  第七章 即使最好的静坐者也有旧时的伤口需要疗愈:静坐与心理治疗的结合/杰克·康菲尔德
 
  第三篇 清明梦
 
  第八章 清明梦的益处/朱蒂丝·玛拉穆德
 
  第九章 学做清明梦/赖贝吉
 
  第十章 超越清明:走向纯粹的意识/杰尼·盖肯巴赫;珍·波士维德
 
  第十一章 持续的意识/奥罗宾多
 
  第十二章 从清明到开悟:西藏的梦行瑜伽/赖贝吉
 
  第四篇 心灵展现者:迷幻药的意含
 
  第十三章 药物有没有宗教的意含?/休斯顿·史密斯
 
  第十四章 形形色色的意识状态:笑气的观察/威廉·詹姆斯
 
  第十五章 人类潜意识的范畴:LSD研究的观察/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Part2 更进一层的发展
 
  第五篇 发展的超个人面向
 
  第十六章 超个人发展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十七章 成为重要之人和无我之人:精神分析与宗教/约翰·英格勒
 
  第十八章 无我之种种/马克·艾普斯坦
 
  第十九章 前个人/超个人的谬误/肯恩·威尔伯
 
  第六篇 道路上的问题:临床关怀
 
  第二十章 灵性急症:超个人危机的认识与治疗/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二十一章 成瘾是灵性急症/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二十二章 开悟大师的阴影/乔格·富尔斯坦
 
  第二十三章 病理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七篇 追寻完整:超个人治疗
 
  第二十四章 治疗的范畴/肯恩·威尔伯
 
  第二十五章 疗愈与完整:超个人心理治疗/法兰西斯·方恩
 
  第二十六章 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假设/布莱恩·维亭
 
  第二十七章 完整的做法:身·心·灵/麦克·墨菲
 
  Part3 基础与应用
 
  第八篇 科学、技术与超越
 
  第二十八章 不同状态产生的不同观点/戈登·葛罗布斯
 
  第二十九章 眼对眼:科学与超个人心理学/肯恩·威尔伯
 
  第三十章 科学与神秘主义/佛瑞杰夫·卡普拉
 
  第三十一章 超个人人类学/杰里斯·拉夫林等
 
  第三十二章 濒死经验/肯尼斯·兰恩
 
  第九篇 超越的哲学
 
  第三十三章 超个人世界观:历史和哲学的反思/罗勒·麦德默特
 
  第三十四章 长青哲学/阿道斯·赫胥黎
 
  第三十五章 大存有链/肯恩·威尔伯
 
  第三十六章 隐藏的智慧/罗杰·沃许
 
  第十篇 照顾我们的世界:服务和永续
 
  第三十七章 慈悲:微妙的平衡/兰姆·达斯
 
  第三十八章 有意识的爱/约翰·威尔伍德
 
  第三十九章 超个人生态学/沃维克·福克斯
 
  第四十章 深度生态学:重视大自然/比尔·戴维尔;乔治·赛逊斯
 
  第四十一章 个人与社会转化之道/杜安·艾尔金
 
  第四十二章 超个人经验与全球危机/克莉丝缇娜;史坦尼斯拉夫·葛罗夫
 
  第四十三章 内心的曼哈顿计划/彼得·罗素
 
  第十一篇 放眼未来
 
  第四十四章 未来数十年的超越自我之路/肯恩·威尔伯
 
  第四十五章 意识的探险/罗杰·沃什;法兰西斯·方恩
 
  参考书目
 
  (文/沐沐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10部治愈系心理学电影》 《10部治愈系心理学电影》
    心理导读:心理学的起源,也正是从希腊神庙中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开始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人生定位,这是每个人终其一生的任务。因此,推荐心理学影片,首选周星驰的《...
  • 《催眠大师》:真的有清醒催眠吗? 《催眠大师》:真的有清醒催眠吗?
    心理导读:清醒暗示与清醒催眠可以说是催眠的一个部份,当你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异同,就会更加的了解恍惚催眠。艾尔曼先生坚信不懂得清醒催眠的人,不可能了解催眠。 ---www....
  • 《荷欧波诺波诺的幸福奇迹》:书评及下载 《荷欧波诺波诺的幸福奇迹》: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事物之所以不能保持完美,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不断重播过往的记忆的缘故。个人的潜意识与宇宙形成以来的所有记忆是贯通的。潜意识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有大量的记忆...
  • 《滚床单心理学》书评及下载 《滚床单心理学》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太火爆了,太重口味了!不光剖析了男人、女人在滚床单这件事上的不同表现背后真正的心理,而且从滚床单这件事上竟然也能探寻出伴侣的劈腿信号!...
  • 心理书籍:《24个比利》PDF扫描版 心理书籍:《24个比利》PDF扫描版
    心理导读:《24个比利》(英语: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是拥有心理学背景的作家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于1981年出版的一本描述多重人格患者Billy Milligan的...
  •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书评及下载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书评及下载
    心理导读:我们一直以为一些负面情绪,如坏习惯、痛苦、悲伤、愤怒、恐惧等是不好的,甚至认为这些是不完美的,阻碍了我们成长,我们努力去避免和克服它们。然这些坏情绪,...
  • 《史上最全的心理学书籍推荐》 《史上最全的心理学书籍推荐》
    心理导读:其实我没有资格谈读书,因为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不可能有一个万能的法则适用于所有的个体。读书这件事上没有圣贤大哲,只有不一样的个人体验,人人平等。...
  • 《饮食男女》父女之间的乱伦情感 《饮食男女》父女之间的乱伦情感
    心理导读: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无外为两件事:饮食和男女,即吃和性。导演李安影片名《饮食男女》,即是借用孔子这句诗意,来表达一个家庭中的...
  •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
    心理导读: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正如这首《一代人》,短短的两行诗句,却清晰地勾画了一群探索者的坚定形象。我暗叹诗人独特的想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