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治疗师 >

催眠治疗师:自我暗示的作用和方法

责任编辑:tspsy-桔子  发布于2015-08-08 15:07   浏览次  
  心理导读:日常的生活环境总是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暗示。心理学家注意到,在肮脏的环境里,提示人们注意清洁、保持秩序总不见效;相反,在严肃、整洁的环境里,人们却老实得多。    ---www.tspsy.com
 
催眠治疗师:自我暗示的作用和方法

催眠治疗师:自我暗示的作用和方法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等,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暗示只要求暗示者接受现成的信息,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
 
  英国作家索利恩所著的心理小说《新鲜空气》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威尔逊喜欢新鲜空气的程度,无人能及。一年冬天,他到芬兰的一家高级旅馆住宿。那年冬天奇冷,因而窗子都关得严严实实的,以防寒流袭击。尽管房间里舒服无比,但威尔逊一想到新鲜的空气一丝都透不进来时,他非常苦恼,辗转难眠。到了最后,他实在无法忍受,便捡起一只皮鞋朝一块玻璃样的东西砸去,听到了玻璃碎裂的声音后,他才安然进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完好如初的窗子和墙上破碎的镜框。索利恩的这篇小说涉及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暗示。
 
  (一)什么是心理暗示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等,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暗示只要求暗示者接受现成的信息,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在许多情况下,暗示是一种含蓄的“诱导”方法。美国有一种戒烟电话,当某人烟瘾上来而无法控制时,拿起电话听筒拨一个特定的号码,就可以听到听筒里传来的叫人难以忍受的气喘声、咳嗽声,从而打消吸烟的念头。
 
  日常的生活环境总是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暗示。心理学家注意到,在肮脏的环境里,提示人们注意清洁、保持秩序总不见效;相反,在严肃、整洁的环境里,人们却老实得多。这也不奇怪,谁好意思往红地毯上吐痰呢?在办公室里摆过多的沙发,甚至摆一张床都会使人时时困倦,因为这些摆设总是在暗示我们:该休息一会了,如果办公桌上摆一只烟缸,那么,桌子的主人就会因烟缸的暗示不断地吸烟……可以说,我们都生活在“暗示”的世界中。
 
  (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意受别人的干涉或控制。从这个观点看,暗示的作用往往比直接劝说或指示或命令的作用大。简单地吩咐孩子:“快去睡觉!”“闭上眼睛!”往往并不见效,有时反倒使孩子更加兴奋。这时,你不妨在被窝里给孩子讲故事:“有一天,小鸭子要出去玩。妈妈对他说别的小朋友都睡觉了。小鸭子不听,走到河边一看,鱼都睡觉了。走到树林一看,小狗都睡了。走到田野里,小鸡都睡觉了,睡觉了,睡觉了,他们都睡觉了,他们都把眼睛闭上了。小鸭子想,妈妈说得对,我也想睡觉了。于是,他……”在讲故事的时候,注意用一种单调的疲倦的声音,同时不断地重复“睡觉了”、“闭眼了”等,声音逐渐逐渐减弱,最后若有若无。你在讲故事的同时闭上眼睛,并不住地打呵欠。试一下吧,灵验得很!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座工厂,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募的。这些工人由于不习惯在车间里工作,总觉得车间里的空气太少,因而顾虑重重,工作效率自然降低。后来厂方在窗户上系了一条条轻薄的绸巾,这些绸巾不断飘动着,暗示着空气正从窗户里涌进来。工人们由此去除了“心病”,工作效率随之提高。
 
  暗示不仅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还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变化。在实验室里,反复给被实验者喝大量的糖水,经过检验,可以发现其血糖增高,出现糖尿并且尿量增多等生理变化。后来,不给糖水,实验者用语言暗示,同样会发生上述生理变化。这一实验表明,语言暗示可以代替实物,给人脑以兴奋的刺激,虽然被实验者并未喝糖水,但人脑仍然参加了体内糖的代谢活动。人们常讲的“望梅止渴”,也是由于暗示的积极影响。
 
  有人曾经做过“人工印记”的实验。用邮票大小的湿纸片贴到被试者的皮肤上,告诉他说,贴上之后这块皮肤就会发烧。不一会儿,揭去纸片,皮肤果然变红了。还有人将一块金属硬币放到暗示者的手臂上,暗示说这块硬币刚在火上烤过,会把皮肤烫起泡来。没过多久,硬币下面果真“烫”起了水泡,呈现了二度烧伤痕迹。
 
  许多生机勃勃的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后(特别是“不治之症”如癌症等),精神立刻萎靡不振、卧床不起、不思饮食,病情迅速加重,甚至在短时期内死去,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心理暗示的缘故。瑞典一位老妇人只是患了感冒,但由于教堂牧师在一天内探望了她三次,因而怀疑自己是患了绝症。几天以后,她便因精神崩溃而去世。读者,你会探望、护理病人吗?请千万不要在脸上扮出悲天悯人的表情!
 
  暗示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当孩子参加高考时,父母总是叮咛:“千万不要紧张”;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斥责他:“笨得不行”;当孩子挑食时,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诉说:“他不吃白菜”;当孩子尿床时,父母总是为他辩护:“他憋不住尿”;这些都能助长某些不良的倾向。重复暗示能引起对方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向,产生与父母愿望相反的效果。
 
  (三)自我暗示的方法
 
  暗示的种类很多,自我暗示是其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索利恩的那篇小说中,威尔逊由于对新鲜空气十分敏感,紧闭的窗户就使他产生了自我暗示:新鲜空气一丝都透不过来。这种暗示使他越来越紧张,最后真的透不过气来。当他打碎了“窗户”(其实只是一块玻璃镜片)时,又产生了自我暗示:这下房间可有新鲜空气了,从而坦然入睡,安静地进入梦乡。
 
  读者朋友,你经常为失眠所困扰吗?下面介绍几种“暗示催眠”的方法,不妨一试。
 
  1、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巨大的充气玩具,这充气玩具有几个地方正在不断地漏气,因而不断瘪缩。等到了“气”漏完了,你也能进入梦乡了。
 
  2、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猫,舒服地蜷缩在床上,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处于松弛状态,并装着打呵欠。纽约一家电视公司有一个固定的节目叫电视呵欠。在一次节目时,一个男人在屏幕上津津有味地打呵欠,这是暗示:该睡觉了。第二天,这个公司竟收到了几百封信,失眠者要求每晚都重播这个镜头。以后,这个镜头便成了该电视台的“压轴戏”,在一个接一个呵欠的暗示下,观众很快就产生了睡意。
 
  3、设想你是在自然界最宁静的地方,比如说在河岸上、花园里,时值阳春三月,松针落在河滩上、泥土里,你躺在绿草如茵的大自然里,诗情画意,这是多么令人陶醉(耳边甚至还有小鸟的啾鸣声)。想着想着,渐渐睡意便袭上来了。
 
  (文/刘宗粤 | 来源/壹心理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人们对催眠的误解和担心 人们对催眠的误解和担心
    心理导读: 你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许多人,包括你的同事,乃至那些自称为催眠师的人,都会对某些有关临床催眠的误解的观点信以为真。在每一个误解讲解完之后,我会进行一...
  • 催眠唤起的回忆可靠吗? 催眠唤起的回忆可靠吗?
    心理导读:如果来访者没有自称有虐待史的话,就不要推断有这样一段历史的存在:不要在催眠中给来访者做出具有引导性质的暗示,暗示他们该回忆起什么或如何回忆起某些记忆:...
  • 催眠治疗:怎样瞬间催眠一个人? 催眠治疗:怎样瞬间催眠一个人?
    心理导读:当催眠师瞬间催眠个案时,嘴巴是停不下来的,他会一直的给予个案指示,不断的引导个案进入一定的催眠状态中,始放慢引导步调。整个程序很快速,但却包含了所有催...
  • 催眠应用:催眠在刑事侦查上的运用IV 催眠应用:催眠在刑事侦查上的运用IV
    心理导读:催眠技术撷取更多潜意识下记忆的资讯,不仅可以犯罪现场的各项迹证相验证,避免因身历犯罪现场,受感官、知觉认知上主观意识的偏差而产生错误的证词,致使警方侦...
  • 催眠应用: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催眠应用: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心理导读:懂得欣赏孩子的家长往往不会提出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如别人这样的问题。正确的问题是我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如果只会问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如别人...
  • 催眠应用:催眠在刑事侦查上的运用V 催眠应用:催眠在刑事侦查上的运用V
    心理导读:催眠技术撷取更多潜意识下记忆的资讯,不仅可以犯罪现场的各项迹证相验证,避免因身历犯罪现场,受感官、知觉认知上主观意识的偏差而产生错误的证词,致使警方侦...
  • 案例分析:我眼中的马维祥和催眠术 案例分析:我眼中的马维祥和催眠术
    心理导读:我很少听懂他们的方言,凭借察言观色,可以断定男孩多次出言不逊,其母面带尴尬,时作周旋,而马教授座在那里总是面带笑容,谈吐自如,一副大家风度。 ---www.ts...
  • 催眠戒除烟瘾,酒瘾,赌博的方法 催眠戒除烟瘾,酒瘾,赌博的方法
    心理导读: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
  • 催眠应用:催眠真的能治病吗? 催眠应用:催眠真的能治病吗?
    心理导读:经常听说催眠可以用来治疗疾病,有经验的人将之说的活灵活现的,让人油然生起「杰克,那太神奇了」的感觉;没有经验的人认为那是江湖术士骗人的技俩,千万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