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维果斯基的认知理论

责任编辑:tspsy-念暖  发布于2021-03-16 10:38   浏览次  
  心理导读:维果斯基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有关键性的作用,认为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的整合促成了学习。他和皮亚杰分别发展出一套认知发展理论体系。可惜他于37岁因肺炎英年早逝,而他的作品在当时亦只有俄语版本留存。由于他的政见与斯大林相左,又由于其理论中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在1936至1956年间受到苏联政府当局的打压,禁止讨论其理论。直到六十年代,他的理论才广为西方所知,并迅即被翻译成各国文字;而他的学生亦借此机会前往美国讲学,并宣扬他的理念,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维果斯基的认知理论

心理咨询师:维果斯基的认知理论
 
  俄罗斯心理学家利维·维果斯基提出的关于儿童如何思考的理论与当时俄罗斯广泛流传的政治思想不符。1934年他死于肺结核之后,其思想被政府所禁止,却被他的学生保留下来,后来得以出版。维果斯基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先驱工作对俄罗斯的学校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对其理论的兴趣也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长。维果斯基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但与皮亚杰不同,他强调了他人在认知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维果斯基强调了和他人进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特别是更高技能水平的儿童和成人,而皮亚杰强调的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儿童和客体互动的重要性。维果斯基认为,当他人通过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即提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并举例对概念加以说明来帮助儿童学习,那么他们的认知水平就会得到发展。在支架式教学中,学习过程开始之初,高水平者需要给学习者更多的帮助,学习开始后,随着学习者水平的提高,就要撤回帮助。
 
  维果斯基还假设每一个发展中的儿童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这是儿童可以独立完成的水平和在教师帮助下完成的水平之间的差别。举例来说,如果小珍妮可以独立解决四年级水平的数学问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六年级的数学问题,那么她的最近发展区就是两年。苏茜可能和珍妮一样大(甚至有可能在传统智力测验中得分也一样),但是苏茜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五年级的数学问题,所以苏茜的最近发展区不如珍妮大。这可能是一个思考智力的更好的方法:不是你知道什么(正如传统智力测验所测量的),而是你可以做什么。
 
  另一些研究者将维果斯基的社会焦点应用于研究儿童个人事件(自传体)记忆的发展中。他们发现,有证据表明,儿童能从早期对父母的观察中习得文化决定的结构和个体故事的主旨。这个过程始于父母给幼儿讲故事,之后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可以重复故事元素。在大约5~6岁时,儿童会到达最后的阶段,此时他们可以创造出完全属于个人的故事。上述正是关于支架式教学的非常好的例子。维果斯基的思想已经通过合作学习(儿童在小组内共同工作以达成一个相同的目标)和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基础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直到学生有能力自行把这种策略教给别人)被运用在了实际教学中。
 
  语言发展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非常重要,因为语言使儿童可以用词汇而不是图像来思考、提问或表达出需求以及建立概念。关于语言发展的早期观点是以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基础的。但是,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强烈地反对这个观点,他提出了语言获得装置(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的概念,这是一个先天包含人类语言图式的装置。儿童将他们听到的语言和这个装置进行匹配,这样一来,语言就以一种详尽的顺序得以发展。
 
  关于语言发展更新的理论关注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比如儿童指向语言(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对婴幼儿所使用的语调高、重复、歌唱式的说话方式)。婴儿和学步儿对这种类型的话语更加注意,这也在照料者和婴儿之间创造了一个从对话中学习的机会。还有一些研究者正在研究婴儿对手势和姿势的利用。
 
  婴儿们所能理解的似乎比他们可以表现出的多,这种现象叫作接受——产生滞后。他们可能只会说出一两个词,但是可以理解父母或其他人说出的长得多的句子。
 
  无论生活在何种背景之下,或者将要学习哪种语言,儿童都将经历语言发展的几个阶段:
 
  1、咕咕声:大约两个月时,婴儿开始发出类似元音的声音。
 
  2、咿呀声:大约6个月时,婴儿开始在元音中加入辅音,发出咿呀声。这些咿呀声在很多时候听起来像在真正地说话。耳聋的儿童在6个月后会减少发出呀声而更多地使用初级手势。
 
  3、单词句:大约在1岁或者恰好1岁之前时,大部分儿童开始说出确切的词。这些词通常都是名词,并且可能代表着一句完整的意思。所以这种词叫作整句字,整个句子只有一个词)。例如,儿童可能冲着妈妈说:“奶!”这代表着“我想要牛奶”或者“我喝完牛奶了”。
 
  4、电报句:大约在1岁半时,学步儿开始把词连成串,使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组成一个短的简单句。“宝宝吃”、“妈妈走”和“小狗散步”都是电报句的例子。他们只会用在句中有意义的词。
 
  5、完整的句子:当儿童长到学龄前时,他们开始使用符合语法的短语,并增加了句子中词的数目。到6岁或者更大时,尽管和成人相比掌握的词汇仍然有限,他们说话的流利程度却越来越接近成人。
 
  (编辑:tspsy-张寅 | 来源:心理学最佳入门)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深度解析母子乱伦的动机 深度解析母子乱伦的动机
    心理导读:狭义的乱伦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发生性行为;广义的乱伦除了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发生性行为之外,还包括和有血缘关系的血亲之配偶发生性行为。 ---心灵花园 ...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