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为什么有些孩子跟父母不亲?

责任编辑:tspsy-沐沐  发布于2020-06-01 21:19   浏览次  
  心理导读:孩子越是被孤立和限制在围栏中,抗议就越是激烈;环境的差别越小,孩子越是被单一母亲替代者照顾,他的痛苦就越少。如果有兄弟姐妹的存在,即便是非常年幼的,或者受到单一的母亲替代者照顾,尤其是孩子之前在母亲在场的情况下曾经见到过这个照顾者的话,都可能有效地降低反应强度。    ---www.tspsy.com
 
为什么有的孩子跟父母不亲?

为什么有的孩子跟父母不亲?
 
  在不同的研究中,其他一些因素被认为是更加主要的,其中被提及的有:陌生的环境、母亲的情况、孩子在分离之前与母亲的关系类型。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很多研究中,孩子不仅被陌生人照顾,而且被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健康的孩子被送到全托保育院的常见原因是母亲住院分娩新生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是由于家庭养育过程中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不良。因此,如果说这些行为的出现与否并非由于母亲的丧失,而是由于陌生的环境,或者竞争者的出现,或者是早前与母亲之间的不良关系呢?
 
  如果这些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对分离本身所具重要性的假设就站不住脚了。不过,有较有力的证据表明,这些变量所造成的影响并不能支持这样的怀疑。让我们来看一看。
 
  在很多研究中,包括罗伯逊的研究在内,儿童所要面对的不仅是陌生人,而且是一个陌生的环境。但也有一些研究中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提到过的斯皮茨( Spitz)和沃尔夫(Wolf)的研究。被斯皮茨描绘成“情感依附性抑郁”的婴儿行为在同样的机构但母亲缺失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不仅如此,在分离的三个月期间,如果要让要儿回到像原先一样的状态,实际上唯一必要的改变就是母亲的回归。
 
  还有另外两个研究也可证实,无论环境的改变产生了何种影响,最主要的变量都是母亲人物的缺失。其中之一是海伦·罗伊奇( Deutsch,1919)的有关一个因母亲工作而由保姆带大的孩子的案例报告。在他刚满两岁的时候,第二个保姆替代了第一个保姆。尽管事实上他仍住在家里,而且他母亲每天晚上都会回来,但是,在熟悉的保姆离开之后,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仍然符合这一模式。在第一个保姆走的那天晚上,他哭了很长时间,睡不着觉,并且坚持要母亲陪他。第二天,他拒绝新保姆喂他吃饭,又开始尿裤子,把自己弄得很脏。在接下来的四个晚上,他母亲必须陪着他,向他保证她爱他,但他白天的紊乱行为依旧持续。直到第六天他的行为才恢复正常,一直到第九天他才又变得跟之前一样自如。尽管他对之前熟悉的那个保姆的思念之情显而易见,但他次都没有提起过她的名字,而且似乎不愿意以任何方式提及她的离开。
 
  斯皮罗( Spiro,1958)也曾报告过一个类似的案例。他所描述的这个小男孩是差不多的年龄,在以色列的一个集体农场长大,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他在农场生活了几周。在这个案例中,孩子被留在他熟悉的环境中,有他熟悉的照顾者和玩伴。但是,从他母亲如下的描述中,仍可以看到这个孩子对父母的离开表现出强烈的不安。
 
  我们刚刚回到农场。对于雅各布来说,我们的离开令他十分痛哭。保育员告诉我,他很多个晚上都不睡觉。有一天晚上守门人看到他站在我们家的大门口,晚吸着他的大拇指。他爸爸比我早回来,雅各布不让他晚上离开家,知果爸爸离开,他就会大哭。等我回来的时候,雅各布没有认出我来,他跑到爸爸的怀里。现在,当我晚上要离开他的时候,他总会问我:“你水远不会再离开我,是吗?”他非常害怕会再次被留下。他又开始吃吸大拇指……我每天晚上都要等他睡着之后才能离开。
 
  斯皮罗的报告中还提到,后来男孩的父亲出差,孩子表现得十分生气。长大了几个月的雅各布对妈妈说:“爸爸去特拉维夫了。所有的孩子都非常生他的气。妈妈问他是不是也生爸爸的气,他回答:“所有的孩子都生爸爸的气。”这些证据都足以表明我们所关注的这些行为不能够被简单地归因为环境的改变。陌生的环境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因素,但对孩子来说更要紧的是他母亲在还是不在。对幼儿与母亲一起在陌生环境中时的观察结果,可以为这一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家庭节日聚会提供了大量轶事性的例证,从中可以看到当有母亲的陪伴时,幼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对于一些孩子,尤其是1~2岁之间的孩子来说,确实会在这样的情境中感觉到困扰。但是,只要有他熟悉的母亲人物存在,这种困扰很少会是严重或持久的。相反,大部分孩子之所以享受家庭节日聚会,恰恰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并不是受其困扰。
 
  还有一类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来自对幼儿在住院期间的观察,只要母亲存在,那么陌生环境对孩子几乎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即使有的话,也是非常轻的。
 
  如今已经有很多研究确信,当孩子由母亲陪伴住院的时候,并不会出现或者很少会出现单独住院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素乱行为。罗伯逊( Robertson,1958)录制的一个两岁小女孩的影片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记录了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几天独自住院到后来有母亲陪伴之间行为上戏剧性的转变。米契斯(Micic,1962)对一个13个月大因支气管肺炎住院的小女孩做了如下描述:
 
  德詹丽克在发育和营养方面都很好。她入院时母亲不在,独自度过了几天的时间。她总是无精打采地躺着,不想吃东西,但只有在睡梦中才会哭泣。她并不排斥做各种检查。当我扶她坐起来的时候,她会立刻转过身又躺下去。
 
  第三天,她妈妈来了。地一看到妈妈就哭了起来。随后地安静下来,显得异常饥饿。吃饱之后她就开始微笑和玩要。第二天我走进病房的时候,我都没有认出这个孩子,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以为她会躺着睡觉,实际上她却在母亲的怀里微笑。一个心理上抑郁而且持续昏睡的孩子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小女孩,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周国所有的事物都令她感到快乐,她总是在笑。
 
  这一显著变化发生的真实性得到了很多类似描述的证实,包括罗伯逊从父母那里收集并报告的材料。
 
  费金( Fagin,1966)在一项系统的研究中,对30个有母亲陪伴住院和另一组与之对照的独自住院(父母每天探望)的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了描述,同样非常肯定地得到了相同的结论。从医院回家之后的几天中,所有未被陪伴的孩子都出现了儿童在陌生环境中经历短暂分离后所出现的典型反应:更黏人、对任何其他的暂时分离都觉得更加不安、大小便控制退行。而有母亲陪伴的孩子则没有出现任何此类问题。因此,陌生的环境并非导致儿童在遭遇分离时感到痛苦的根本原因。不过,在母亲缺失的情况下,这一因素会加剧孩子痛苦的感觉。
 
  母亲怀孕以及对新生儿的期待也可以被视为影响微小的因素而排除。首先,从案例报告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即使母亲没有怀孕,孩子在经历分离时也会出现典型反应。其次,在海尼克和书特斯海默的研究中,对13个即将临产的母亲的孩子和五个没有怀孕的母亲的孩子做了清晰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组儿童在分离后前两周内的行为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
 
  最后,也没有证据表明只有那些在分离之前与母亲关系不良的核子才会在这一情境下感觉痛苦。实际上,在之前提到的每一个研究中,都有一些表现出强烈痛苦的孩子是来自家庭关系(包括母子关系)非常好的家庭。对此提强有力证据的是海尼克和韦特斯海默在1966年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韦特斯海默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精神科社工,在孩子与母亲即将分离之前(只要有可能)、分离期间以及孩子回到家里之后走访了无数孩子的家庭。这种做法使她相当了解这些家庭,并且对母子关系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些关系从相当好到冷漠各种情况都有。尽管研究者也期待孩子在分离期间和分离之后的表现上会出现相应的差异,但结果恰恰相反。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罗伯逊和鲍尔比( Robertson& Bowlby,1952)早先提出的观点,即那些在分离期间没有焦虑的孩子主要都是那些在分离之前与母亲关系十分不好的孩子,或者,换句话来说,母子之间感情越好,孩子在分离期间表现出来的焦虑就越强烈。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已有足够的把握得出这一结论,无论其他变量在决定上述痛苦感受的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权重最大的显然还是母亲的丧失。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儿童在失去母亲时会出现如此痛苦的反应?为什么在回到家里之后,他会变得那么害怕再次失去母亲?哪些心理过程可以解释这种痛苦以及疏离的现象?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理解孩子与母亲之间联结的本质?
 
  (作者:约翰·鲍尔比 | 来源:《依恋》)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