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弗洛伊德后期思想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爱的本能(或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设性的,后者是破坏性的。后者破坏的目的,直白的说法是为了找死,文雅的说法则是渴望从有机物状态回到无机状态。这两种本能虽然作用相反,但却同时并存,此涨则彼消,此消则彼涨。 ---www.tspsy.com
弗洛伊德引用斯歌波乔尔(Schopchauer)的话断言道:“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1920a/1955,第38页)。死亡本能,或有时也被称为死亡愿望的最重要的派生物是攻击,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攻击是指向外部对象而不是指向自身的一种自我毁灭的需要;弗洛伊德认为,残酷、自杀、谋杀以及攻击都是死亡本能驱使的。虽然弗洛伊德从没有把死亡本能理论发展的向求生本能理论那样完整,但这一理论仍然是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人类两大基本本能。和日神酒神的关系一样,生本能与死本能也是对立统一的。对立的就是两者的目的与作用截然不同。前面已经论述了这两种本能的种种。生本能,它富于建设性,它的“目标就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极力地维护它们——简而言之,是亲合”。
死本能,它富于破坏性,“目标是取消联结,故而带来毁灭”,“它的最终目标是使勃勃生机变成无机状态”。
统一的方面就是生本能服务于死本能,但实现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不明显的。“一切生命的目标就是死亡”。
弗洛伊德认为,“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都是保守的,都是从历史上获得的,并且朝向回复某种较早期的状态”,“原始生物实体从一开始就不想改变,如果条件不变,它就总是只重复同样的生命历程”,“有机体的保守本能已经每一种强制性的变化被同化到有机体生命的过程中,并且把它们储藏起来,以供今后的进一步重复”。
可见,弗洛伊德认为,世界本来是无机的,生物的出现就是因为世界发生了变化,世界环境的变化使得生物有了繁殖的能力,也就是说有了生的本能,但明显这是外界促使其在生物体中形成的,真正先天存在的是无机的本性,死本能就是把人带向无机的,所以,生物的目标就是向死前进,生物的真正本能是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正是通过爱欲这个机构,指向外部世界的破坏性本能才从自身发生转向”,“本能冲动的本身一定是爱欲和毁灭性的混合”,就是说,死本能,它是与生本能同行的,死本能是生命活动真正要达到的目的,生本能必定和死本能同行,而且为死本能服务而已。
由于“死的本能在本质上是缄默的,生命的叫喊大部分是从爱欲发出的”,因此,要达到死本能的目的,其途径是迂回曲折的。
一、失误行为(parapraxis)
指行为并没有达到其明确想要达成的结果,而被其他结果所取代。我们所指称的失误行为,并非全指口语上、记忆上及行为上的失误,而是指习惯上应可顺利达成却失败的行为,并且主体倾向将失败归究于只是不小心或偶然。
弗洛伊德指出,失误行为如同症状一样,是主体的意识意向与被抑制物之间的妥协形成(物)。
关于失误行为的理论,读者可参阅弗洛伊德的《日常生活之精神病理学》,于其中得出如下的结论:所谓失误的行为在另一个层次之上其实是一成功的行为:无意识欲望时常以一种非常显著的方式完成上述行为。
法文以acte manqué翻译德文Fehlleistung这个字,对弗洛伊德而言,它不仅涵盖了在严格意义下所谓的行为,还包括了话语与精神运作中各种类型的错误,脱误。
德文藉由νer-这个前缀显示出了存在于下列所有错失中的共通处:das Vergessen(忘记),das Versprechen(语误),das Verlesen(误读), das Verschreiben(笔误),das Vergreifen(行为失措),das Verlieren(遗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弗洛伊德之前,所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边缘现象从未被重组及意指于同一概念当中;而正是他的理论使得这个概念得以出现。英文《标准版》的编者指出,为了要表示出这个概念,必须在英文中创造出一个字,也就是parapraxis。在法文中,《日常生活之精神病理学》的译者使用了acte manqué一词,它虽然广被采纳,但是似乎在法国精神分析一般的用法中,它所指称的比较是Fehlleistung 这个词汇涵盖范围的一个部分,意即在严格意义下的行为的失败。
二、行动化(Actingout)
在精神分析中,该词指称某些经常具有冲动特质的行动。此特质相对地与主体习惯性动机系统脱节,且相对地可于主体活动过程中被隔离。这些行动经常以一种自我侵略或侵略他人的形式出现。精神分析师将行动化的突然出现,视为被抑制物浮现的标记。出现在分析过程中(无论是否在分析场景内)的行动化,必须经由与传会的关联来了解,并且它通常被视为一个想彻底误认传会的意图。
Acting out这个英文词汇被法语系的分析师所采用,但此作法一开始就产生了术语上的问题:
1.英文以to act out (名词: acting out),译出弗洛伊德以agieren 一字所指称之所有的暧昧性(见:付诸行动)。在英格里虚(English)与英格里虚(English)编的《心理学与精神分析词汇综合辞典》中,acting out 这个条目包含下列的定义:“将某个适合于先前情境的目的性举止,显示在一个象征地再现前者的新的情境之中。参照:传会,它是acting out的一种形式”。
2.上列的定义与acting out最普遍被接受的词义相互矛盾;一般普遍将传会的场域与actingout的运用区分开、甚至将两者对立,并且将acting out的运用视为一种中断分析关系的企图。
3.关于英文动词to act out,我们可以提出几个评注:
a)To act,用作及物动词,充满了属于剧场领域的涵义: to act a play =演一出戏, to act a part=扮演一个角色,等等。及物动词to act out 也是如此。
b)后置词out带有两种细致意义:将假设存在自我内的东西外在化,显示出来,以及很快地实行,直到行动的达成(此种细致的意义也出现在下列的用语中,例如to carry out = 完成;to sell out =出清存货等等)。
c)后置词out原始的意义,纯粹空间上的,曾使某些精神分析师误将acting out理解为在分析场次之外实行的行为,将它与在场次进行中突然出现的acting in 相对立。事实上,较为恰当说明此一对立的说法应是acting outoutside of psychoanalysis (在精神分析外的行动化)以及acting out inside of psychoanalysis抑或是in theanalytic situation (在精神分析或分析情境中的行动化)。
4.似乎很难在法文中找到能够译出上述所有细致意义的用语(有人曾建议agissment, actuation)。Passage à l'acte (转成行动)这个经常被采用的对等词,除了其他因素之外,尚有已被精神医学临床接受的不便性:人们倾向用这个词汇专门来表示暴力、具侵略性以及犯罪的冲动行动(谋杀、自杀、性侵害等等);主体从一个表象,一个倾向,转成严格意义下的行动。另一方面,就其临床的用法而言,这词并不包含与传会情境的引申关系。
*:就描述性的观点来看,通常被列入行动化这个标题下的行为,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精神医学临床经验所称的“转成行动”(见上文),也包括一些较隐晦的形式,其条件是在其中可找到冲动特征,但此特征对主体而言动机不明,即使其行动后来被合理化,不符合主体的习惯行为;此种特征对精神分析师而言,表示被抑制物的复返;我们也可以将某些主体所遭遇到的、而他自己也对其产生感到陌生的意外,视为行动化。此种意义的扩张明显地使行动化概念的界定产生了问题;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其他概念相比一一特别是失误行为与被称为重复的现象(α),这个概念随着作者不同而显得模糊不定。虽然失误行为也是点状、孤立的,但至少在其最代表性形式中,其妥协性质是很明显的;相反地,在实际体验的重复现象中(例如,宿命强制),被抑制的内容时常极忠实地复返在主体都不晓得自己是作者的某个剧本当中。
*:精神分析的贡献之一,在于将此种突然出现的冲动行为,与治疗的动力以及传会连接在一起。弗洛伊德清楚地指出此种途径,他强调,某些病人倾向在分析之外将揭显出的欲力动势“付诸行动”(agieren)。由于,如同我们所知道的,他也将传会到分析师之上的行为,描述为一种“付诸行动”的模式,他并未明确地区别、或清楚地说明传会中的重复现象与行动化现象两者间的关系。他所提出的区分,似乎特别在回答那些他所关切的、与技术相关的问题:在治疗之外,将冲突付诸行动的主体,较不易意识到重复的特征,他能够一一在分析师所有的控制与诠释之外一一彻底地满足被抑制的欲力,直到行为完成:“我们认为,病人在传会之外行动而非回忆的做法,非常不足取,对我们的目的而言,理想的行为是:在治疗之外他能尽可能正常地活动,将不正常的反应只留在传会中。”
精神分析的任务之一:力图在纯粹技术一一甚至纯粹空间(分析师的诊疗室之内或之外发生之事)一一之外的判准上,区分出传会与行动化;这任务的前提是必须重新考虑、行动、现实化的概念,以及界定不同的沟通模式。只有以理论的方式厘清行动化与分析传会间的关系后,我们才能知道,如此得出的结构是否能从任何与治疗的关系中抽离出来,换句话说,我们才能问,日常冲动行为是否可因其与传会型关系的关联而被阐明。
(α)如果我们想要保存行动化概念的特殊性,不让它溶解在整个呈显出所有人类的事业与无意识幻想不同程度的紧密关系之概念中的话,如此的界定是必要的。
三、特定行动(specificaction)
弗洛伊德在某些早期的论文中,使用该词指称为解除生理需求造成的内在紧张所需的全部过程:包括适当外力的介入,以及生命体为使此行动得以完成之所有预先形成的反应。
弗洛伊德主要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使用特定行动的观念。他所假设的支配着神经元装置之惯性原则*,一旦有内源性刺激的介入,将会复杂化。实际上,生命体无法回避它们。但可以透过两种方式予以卸载:
a)立即的方式:透过非特定的反应(如,情绪性的表现、喊叫等)来卸载;这类反应构成一个不适当的回应,刺激会持续涌出。
b) 特定的方式: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持久地化解紧张。弗洛伊德曾在《论在神经衰弱中区分出“焦虑型神经症”为一特定症候群之根据》一文中,援引刺激阈限(seuil)的观念对此提供了一个概要说明。
为完成特定行动或适当行动,必须有一个特定对象的出现,以及一系列的外在条件(例如,就饥饿的例子而言,必须提供食物)。对婴儿而言,由于其原初的无助状态(见:无助状态),外在的助力成为他满足需求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弗洛伊德的特定行动一词,有时指完成此行动的全部反射性动作,有时则指外在的干预,甚至同时指这两个阶段。
这种特定行动已由满足的经验所预设。
*:弗洛伊德特定行动的观念,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本能理论的前身(α)。然而应该如何协调特定行动的观念与弗洛伊德著作中所提出的性欲力观念?对弗洛伊德而言,在1895-1905年间,这个问题的论点曾有演变:
1.在《科学心理学大纲》中,性被归类为“主要需求”之一。像饥饿一样,它坚持要求一个特定行动(见:自我保存欲力);
2.1895年时,弗洛伊德尚未发现儿童性(sexualité infantile)。所以在此时期,特定行动一词凸显的是成人的性行为与饥饿的满足之间的模拟性;
3.在前述与《科学心理学大纲》同期的论文中,弗洛伊德对性满足所需的特定行动的描述,针对的正是成人。然而在构成某种器官模式的行为元素之外,弗洛伊德也透过所谓精神力比多的工作这个名称,引进了具有历史性起源的“精神”条件;
4.发现了儿童性之后,问题的面向随之改变(见:性);弗洛伊德从此便批评以成人性行为一一一种进程、对象与目的均不会改变的行为一一来定义人类的性这种看法。“一般人对性欲力的本质与特征有固定的看法。他们认为童年时并无性欲力,它直到青春期才会出现,并与成熟的过程密切相关。它表现在两性之间不可抗拒的吸引现象,其目标则是性结合,或至少是企图达成此一目标的行为”。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指出,儿童性的运作中,可能取得性快感的器官条件不甚特定;若说这些条件很快地成为特定的,那是基于历史的因素而言;而最后,在成人身上,性满足的条件对某些个体而言可能会非常特定,彷佛人类经过其历史找回了一个类似某种本能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表面印象,正是弗洛伊德在上述引言中描述的“一般看法”之来源。
(α)就此角度而言,人们可能会将弗洛伊德特定行动的理论与当代动物心理学(动物行为学派)对本能过程的分析作比较。
四、主动性/被动性(activity-passivity)
指精神生活中的基本对立偶之一。主动性/被动性的对立,是某些特定类型的欲力目的所具有的特征。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主动性-被动性的对立首先出现,之后这组概念才并入了后期的阳具拥有/阉割及男性/女性的对立。
虽然对弗洛伊德而言,主动性与被动性主要在于形容欲力生活的形态,但这并不表示有主动欲力与被动欲力的对立。相反地,弗洛伊德指出一一特别是在他与阿德勒(Adler)的论战上(见:侵略欲力)一一欲力的定义本身便包含着欲力具有主动性质:“……每个欲力都是主动性的一部分;当人们率意地提到被动的欲力时,所指的是有被动目的的欲力,别无他意。”
精神分析师特别可从某些主体希望被虐待(受虐狂)或被看(暴露狂)的例子上,观察到这种目的上的被动性。在此应该如何理解这种被动性?必须区分两个层面:表面的行为以及底层的幻想。在行为的层面上,例如受虐狂显然是主动地响应欲力的要求,以便自处于满足的情境;但其行为的最后阶段,则只有在主体处于一个受他者支配的位置时才能达成。在幻想的层面上,我们可以指出,所有被动的位置均与其对立面不可分。例如,在受虐狂里,“……被动的自我幻想地设身于一先前所处的位置,而这个位置现在已转让给外来主体”。就这个意义而言,在幻想的层面上永远都可以看到主动性与被动性同时或交替地出现。然而,无论是就所寻求的满足之性质或就幻想的位置而言,此一互补性都不应遮盖以下事实:对主动或被动的性角色的固着,有其不可化约的部分。
在主体的发展上,弗洛伊德赋予了主动性/被动性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出现比其他的二元对立(阳具拥有/阉割、男性/女性)更早。根据弗洛伊德,在肛门阶段时,“……这种在性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二元对立已经发达……。主动的要素是由掌握欲力所构成,此欲力本身与身体肌肉组织有关;而具有被动性目的的器官,则由具动情性的肠腔黏膜所代表”。但这并不表示口唇阶段时主动性与被动性不并存,只是它们仍未被视为对立项。
布伦斯维克(Ruth Mack Brunswick)在《力比多发展之前伊底帕斯期》一文中论道:“在力比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这三组重要的二元对立都存在,互相参混、重迭、组合,但从未完全一致;最后并且会互相取代。前两组对立是婴儿与儿童生活的特征,而第三组则是青春期的特征”。她指出,儿童在对满足其生理需求的母亲之关系上,首先是完全地被动,而逐渐地“……主动性的每个部分,就某种程度而言,均建立在一个对主动的母亲之认同上”。
五、情感(affect)
精神分析沿用自德国心理学术语的词汇。它包含所有的情感状态,无论是痛苦的或愉悦的,模糊的或清楚的,无论其表现方式是大量的卸载或寻常的情绪。依据弗洛伊德,所有的欲力都表现在情感及表象这两个层面上。而情感是欲力能量及其增减变化之质的表现。
从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尹尔(Breuer)关于歇斯底里精神治疗以及弭除反应治疗价值之发现的早期著作开始(《歇斯底里研究》),情感的概念即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认为,歇斯底里症状的产生是由于一个创伤性事件没有受到适当的卸除(情感滞塞)。
只有当对记忆的唤回能够使原本链接在此记忆上的情感复活时,回忆才会产生治疗效果。
因此,从歇斯底里的考虑中,弗洛伊德得到以下结论:情感不必然与表象连结;两者的分离(无表象的情感,无情感的表象)使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弗洛伊德指出,情感的变化有几种不同的可能性:“就我所知有三种机制:1.情感的转换(转换型歇斯底里);2.情感的移置(强迫[观念]症);3.情感的变化(焦虑型神经症,忧郁症)。(《精神分析之起源》)
从此时期开始,情感的概念被使用在两个主要方向:它可能只有描述价值,指对一个一般而言很强烈的经验之情绪反应。但它通常假设了一种投资的量化理论一一相对于情感各式各样的表现,唯一能够说明情感之自主性的理论。
弗洛伊德在后设心理学著作中(《抑制》;《无意识》)曾有系统地讨论这个问题。情感在这些著作中被定义为欲力能量的一种主观性转译。弗洛伊德在此明确地区分情感的主观面向以及决定此面向的能量过程。应注意,除了情感这个词汇之外,他同时也使用“情感定量”(Affektbetrag)一词,并欲藉此指出真正的经济面向:“当欲力脱离表象,并且在可被感觉为情感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合乎其量的表达时,‘那么情感定量’便相当于欲力”(α)。
人们难以理解情感一词如何保有一个与自身意识(conscience de soi)无关的意义;弗洛伊德自己也提出这样的问题:论及“无意识情感”是合理的吗?他拒绝在所谓的“无意识”情感(如无意识罪恶感)与无意识表象之间建立一种平行关系。无意识表象和无意识感觉之间存有一个明显差异:“无意识表象受到抑制之后,便有如真实形成物般停留在无意识系统中,而无意识情感在此只相当于一个不被允许发展之启始可能性”(见:抑制;压抑)。
最后应注意,弗洛伊德曾提出一个发生学的假设来说明情感之体验面向。据此假设,情感是“古老的,甚或先于个人的,攸关生命之重要事件的重现”,可比拟于“……普遍、典型且先天性的歇斯底里发病”。(《禁制、症状与焦虑》)
(α)在其他段落中,弗洛伊德则忽略了这个区分。例如,关于转换型歇斯底里,他并未提及情感定量的转换将会决定主观情感的消失,而仅提到“情感定量的完全消失”。(《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