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

责任编辑:tspsy-沐沐  发布于2015-08-06 21:17   浏览次  
  心理导读:孩子的“网海漂流”,有时候只是一种纾解寂寞与自我探索的过程,或者是透过和其他人建立连结,断开与自己议题的连结。我们真正该思考的不是如何切断孩子的网络,而是如何增加他真实生活中的“拉力”,找回他对现实人生的成就感。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孩子上网成瘾怎么办?
 
  “我家那小的,最近手机费爆贵,我问她是不是交男朋友了,她都不承认。都已经九年级了,都没看到她在紧张。我实在想把她手机停掉。”
 
  “但不是说现在免基测吗?竞争应该没之前这么激烈吧?哎呀,这个年代的小孩,要是恋爱越禁止、反而会越想谈……”
 
  “可是你知道她多夸张吗,半夜三更都在玩手机。老师也跟我说她在课堂上都在睡觉耶。你要我怎么不担心?”
 
  家长问我,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霎时,脑袋中突然(名侦探柯南式地)想起和一个孩子曾聊到他的网络成瘾。
 
  “听起来你的手机游戏都玩不久,那为什么还要下载来玩呢?反正马上就会删掉了不是吗?”我问孩子。
 
  “因为无聊。”他无感地说,继续低头滑着他的脸书。有时候“无聊”这两个字,背后其实藏着很多意义。或者说,当孩子不想再感受自己的时候,无聊的感觉就会产生。
 
  无法下线的世界
 
  脸书(Facebook)与智慧型手机的兴起,让我们的孩子活在一个无法下线的世界。这些“少年f”们,已经不再像过去的我们,靠电话、写信来维系感情,而是用FB、Line、RC语音来建立关系、经营人际。当网络变成恋爱重要的媒介,孩子的恋情就不再单纯了:他们可能会花很多时间在脸书上,浏览其他人的感情动态、玩着永远无法破关的游戏、回应朋友的讯息。一眨眼,大把时间消失,作业却一题也没写。眼看段考、会考一天一天逼近,孩子却一点警觉都没有,到底该怎么办?
 
  很多时候我们的恐惧是源自於未知,当我们逐渐清楚孩子到底在着迷什么、热衷什么,或许问题就没有想像中那么令人担忧。一般来说,“滑世代”的恋情,有几种典型的现象:
 
  1、当爱上瘾,伴随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最早由葛尔.柏格(Ivan Goldberg)所提出[1],指一个人花费大多数时间在网络上,而忽略了真实世界的社交。但在脸书兴起的今天,这样的现象也有一些改变了——孩子的朋友或男/女朋友,将不再只是虚拟世界中的夥伴,大部分是同班、同校的朋友。
 
  这样的改变有好有坏,好处是现在大部分的孩子不太可能“只把头塞在萤幕前”,因为他们还是得和学校的朋友一起打卡、分享生活点滴;但坏处是,他们还是可能藉由脸书上面的按赞、分享、粉丝团,去浏览其他人的页面、涂鸦墙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认识一些“路人”。而且,孩子常用照片、留言、按赞的粉丝团来“认识”这个人,并不经太多审核就把对方加为好友。
 
  常见的情形是,小彤的朋友的朋友,小兵,被小彤的大头贴照片吸引、丢她讯息,然后藉由涂鸦墙上的几则留言搭话题、跟她聊上几句。小彤可能会因此觉得对方很了解她、愿意听她说话、接着互留手机、Line(孩子通常会戏称“赖”)、RC语音(线上语音聊天系统)等等。一段暧昧的恋曲,通常就此萌生,在你看不见的云端——她甚至不知道小兵读哪里、几岁、家庭状况等等,就贸然当对方的“乾妹妹”或女朋友。
 
  2、已读不回,情绪纠结不完
 
  如果一段恋情能稳定发展也就算了,当两人交换Line、频繁交谈之后,常常是恶梦的开始。你的孩子开始花很多时间聊天、等待对方回传讯息。如果对方一段时间没有回,一整个心就会纠结地想着:“他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已读』我?为什么都不回我讯息?”[2]
 
  于是,他会花很多时间在等待、挂在网络上、重复刷新页面、有时候只是等对方的赞或是回应。有时候对方的一则贴图、一个表情,就可能让孩子想很久。於是,他们不是在传讯息,就是在等待讯息回传的路上。
 
  3、爱与不爱,能见度高
 
  挂在脸书上的时间,孩子还会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去按别人的赞、更新别人的友情与感情状态,甚至看前任情人现在跟谁要好。一些研究显示,重复看旧情人的脸书动态、关注他们当前喜欢谁、和谁比较亲近,反而会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影响。
 
  他们会在涂鸦墙上说这样的话:
 
  “伤够了,还是会痛的……”──与太难过等48人在中山927~YA。
 
  “你不知道我把你看得多重要吗?”──与好想哭在寂寞是什么可以吃吗。
 
  他们藉由这种“公开情绪表达”(Public Disclosure of Affection,PDA),讨朋友的关怀和安慰。当然,有些朋友会给予支持、或是私下丢讯息给说这些话的人,你的孩子可能透过这些留言认识更多其他的人(比方说将滑鼠移到“等48人”上面看是哪48人)、重新从网友的安慰中开启一段新的恋情,才刚从情伤中走出来,却又跌入另一个感情漩涡里。
 
  “滑世代”的家长,该怎么办?
 
  知道这些,并不是要我们与脸书为敌。因为很多时候,脸书提供孩子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比方说核四议题、大埔案、洪仲丘案,甚至一些科学、健康粉丝团的分享等等,都增广孩子对社会议题与生活常识的了解,这是过去不看新闻、不看书的孩子们,很难涉略的范围。我们应该做的,是陪伴孩子在滑世代当中,用健康的方法经营自己的课业与人际关系[3]。
 
  下面提供两个因应方式给大家参考:
 
  1、有限的上网的时间
 
  尽量不要让孩子能够“随时随地”的上网,因为重复暴露在网络的环境中,会让孩子也来越难离开。一般来说,14~16岁上脸书的尖峰时间大约在晚间10点前后,如果你希望不打扰孩子的人际圈,又希望他能多花一点时间在课业,首先不要让孩子有3G移动网络,并限制他在家中一周只能有固定的上网时间(例如每一、三、五晚上的10:00~11:00),如果延迟一分钟,便扣除下次的使用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必须在给他行动装置“之前”就先约法三章,如果是“事后诸葛”,恐怕会造成反效果[4]!
 
  2、了解孩子的人际圈
 
  如果你担心孩子的交友状况,一味的阻挡或阻止是没有用的[4]。其实,反过来把脸书当作陪伴工具也是一个方法。你可以创立一个脸书的帐号,换上纪卜心、江佩谕、或在不疯狂就等死(新生代“网红”)或卡通图案(如海贼王鲁夫、暗杀教室“杀”老师)的大头贴,“神秘地”观察孩子的脸书状态、甚至跟他成为脸书好友。当你渐渐清楚他的网络生活,了解他最近的感情状态,或许下次他发布“我好无奈、好寂寞”动态的时候,适时地提供关心安慰,拉近你与他之间的距离。
 
  看见“无聊”背后的需求
 
  孩子的“网海漂流”,有时候只是一种纾解寂寞与自我探索的过程,或者是透过和其他人建立连结,断开与自己议题的连结(课业的压力、父母的叨念、青春期的各种矛盾、家中的争吵纷扰等等)。我们真正该思考的不是如何切断孩子的网络,而是如何增加他真实生活中的“拉力”,找回他对现实人生的成就感(柯慧贞老师的4fu是一个很好的反省开端,请参考此篇《神在创造你的时候加了什么?四个构成人生的重要感受》)。你可以回头想想,孩子要的是什么?又是什么样的童年经验,让他跟你变得遥远?
 
  对家长来说,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与交友,往往是捉摸不定又难以靠近的。但这并不代表你的孩子不需要关心,只是我们必须用温和的方式陪伴他们,看见他们的伤口,与他们一起走过,而不是逼问或是强迫限制他们的恋情。适时提供规范,用心观察孩子的交友圈,或许脸书成瘾与网络恋情就不会那么棘手、难为。
 
  延伸阅读
 
  [1] Goldberg, I.,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Retrieved November, 1996. 24: p. 2004.
 
  [2] 程威铨与龚佑霖, 当爱,已读:从“回应性”角度看已读不回效应, 2014.
 
  [3] 王智弘, 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与辅导策略、 辅导季刊, 2008.44(1): p. 1-12.
 
  [4] 吴瓈安, 翁翠吟, and 柯慧贞, 父母长辈反对网络使用与同侪网络使用支持性交互作用影响国中生网络成瘾.临床心理学刊, 2012.6(1): p.15-15.
 
  (文/海苔熊 | 来源/果壳网)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