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自恋是一种流行病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5-04-18 14:03   浏览次  
  心理导读:朋友圈是一个特殊的小剧场,所有人互为演员和观众。每一次发送其实是一场表演,发送者就是表演的主角。然后,等待——点赞。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自恋是一种流行病

心理咨询师:自恋是一种流行病
 
  一、自恋是一种流行病
 
  前几年,当媒体报出国外有冒牌狗仔队服务时,很多人简直惊呆了。私家狗仔队公司会给你提供一个经纪人、一个贴身保镖和一辆保姆车,几位摄影师在你外出时四处跟着你,甚至可以给你安排一个疯狂的“粉丝”,冲出来向你索要签名或者狂追你几条街,最后公司还会给你一本你登上头条的名人杂志,当然也是假的。
 
  如今,电视中越来越多的锥子脸和网络上无处不在的“蛇精病”已经让大家的心脏变得更加强大。人们往往一边感慨人类的虚荣心和自恋如此疯狂,一边给各种PS过的图片点赞,或者用“美图秀秀”把自己、宠物、美食、风景变得更好看一点。每一个能把人带入虚幻境界的图片软件都会引发一阵追逐热潮,比如能帮你把自己的头像挂在纽约时代广场大幅广告牌上的软件,或者把照片做成电影效果、配上中英文字幕的文艺范软件,一时间都在朋友圈被刷屏。
 
  自恋现象超乎以往,越来越强调物质财富、外貌、名人崇拜,同样也吸引着那些不自恋的人加入其中。自恋研究领域的专家珍·温格认为,全球正遭到自恋现象侵袭,一项调查了3.7万名大学生的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自恋人格特质的增加速度和肥胖一样快。《韦氏大词典》将流行病定义为一种“影响了数量超乎寻常的人口”的苦难,她认为“自恋绝对符合这个定义”。
 
  强调自我欣赏的文化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6年,美国记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在《纽约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将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称为“自我一代”(The Me Decade)。1979年,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出版了《自恋主义文化》,对笼罩着现代社会的自恋主义文化进行了剖析。自此,自恋和虚荣、狂妄、自大联系在一起。
 
  此后的30年,自恋成长的速度超过他们的想象,媒体和社交网络放大了这种现象。2013年,自恋现象的典型行为——自拍(Selfie)入选《牛津字典》年度词汇,手拿自拍杆的游客几乎随处可见。
 
  今天,自恋行为不仅为更多人所接受,甚至受到了赞扬。人们习惯了热衷于展示自己的自恋者,与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或者拥有超大号臀部的金·卡戴珊相比,我们的自恋倾向似乎没那么讨人厌。在网络上,我们对于自恋者的态度,远比实际生活中来得宽容。尽管大部分的社会文化都惩罚伪装者和骗子,但没有人会谴责讨人喜欢的人。为此,人们甚至可以原谅他们的一些“小毛病”,比如虚荣和矫饰。
 
  学者们也开始老调重弹,重新审视自恋,从故纸堆里挖出自恋好的一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就认为,好的自恋会让你神采飞扬,更具创造力,更有自尊,更会去爱。2014年,重新论述自恋的英国哲学家西蒙·布莱克本说:“善待你的自恋,但是别过了。”
 
  如果你喜欢自拍,那就拍吧!
 
  二、自恋主义文化
 
  2015年3月23日晚,《吉米鸡毛秀》主持人吉米与克林顿一家人自拍了一张合影。此前,76岁的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贴出了他60年前的一张自拍照。也许这说明,每一代人都挺自恋。
 
  1979年,美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什在《自恋主义文化》一书中说:“经过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动乱,美国已完全退缩到彻头彻尾的自我关注中去了。因为没有指望能在任何实质性方面改善生活,人们就使自己相信真正重要的是使自己在心理上达到自我完善:吃有益于健康的食品,学习芭蕾舞或肚皮舞,沉浸于东方的智慧之中,慢跑,学习与人相处的良方,克服对欢乐的恐惧。这些追求本身并无害处,但它们一旦上升成了一个正式的项目,就意味着一种对政治的逃避和对新近逝去的往昔的摒弃。集体自恋主义成了当前的主要倾向。既然这个社会已到了穷途末路,那么明智之举就是为眼前而生存,着眼于我们自己的个人表现,欣赏我们自己的腐败,培养一种超验的自我中心。”
 
  学者们对自恋主义的态度并非一直如此严厉。在弗洛伊德看来,有坏的自恋主义,也有好的自恋主义,尤其是在人年幼时。自恋冲动以培养自我为目标,是健康成长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自恋冲动也会走上邪路,导致过度的自爱。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中说,1910年,弗洛伊德认为,自恋不过是男子同性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他认为同性恋的男子不免把自己和一个女子(一般是他的母亲)认作一体。因此,精神上虽若爱一个女子,实际上却是爱上自己。到1914年,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不分男女,都有原始的自恋倾向。人都有保全一己性命的本能,此种本能的心理表现是和利他主义相反的利己主义。
 
  英国哲学家西蒙·布莱克本在《镜子,镜子:自爱的使用和滥用》一书中说,以前的人也自恋:“许多人到了画廊、音乐会等公共场所,先要拍下自己在现场的照片,然后发布到网上。自我主义者想象,他所有的好友都会被他的早餐、他在《蒙娜丽莎》或泰姬陵前的样子迷住。这就跟以前人们在纪念碑或建筑物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一样,以为对未来的参观者来说,帕特农神庙和断臂的维纳斯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是某个人曾经去过那里。”
 
  布莱克本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必需的。艾丽斯·默多克说,关注自我会导致幻想、看不清处境、贪婪、自怜、憎恨和绝望。她说:“糟糕的艺术一点也不神秘,因为它们是自私的白日梦。优秀的艺术向我们说明,做到客观是多么困难、客观地观看会看到一个多么不同的世界。优秀的艺术向我们呈现了真实的人类处境。”我们觉得那些走不出自己的人很可疑,他们不会被伟大的艺术、音乐、自然景象打动。有些人不会对其他东西着迷,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太强。
 
  艾丽斯·默多克认为,避免自私或自我意识的方法是严肃地注意其他事物,这相当于实现一种客观的、上帝的视角,这也很可疑。英国牛津大学评论家约翰·凯里曾这样嘲笑伟大艺术作品所谓的客观性:“鲁本斯、特纳的画客观吗?弥尔顿、蒲柏、布莱克的诗客观吗?斯威夫特、狄更斯、卡夫卡的小说客观吗?默多克的说法跟真相完全相反。如果我们必须在客观性和她所说的自私的白日梦之间挑选一个,作为艺术背后的原理,那么肯定要选自私的白日梦,不过我们可以把它改成个人别出心裁的想象。”
 
  艺术家如果去除他自己的个性,他就成不了艺术家。凯里质疑纯真的、不带个人色彩的视角,这样做是对的。假如我们不带个人因素,像上帝希望的那样、以唯一正确的方式观看事物,这才是艾丽斯·默多克担心的狂妄的自我。
 
  自我感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我感,不知道自己是谁,那更可怕。艾丽斯·默多克说的谦卑的圣人,从不想到她自己,失去所有自我感的人就像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我们的身份是用来指引我们的旅程的生命线。不然,如康德所说,经验就只是一个感知的万花筒,跟做梦差不多。
 
  你值得拥有
 
  1898年之前在科学领域里找不到“自恋”这一概念,但在文学作品中,“自恋”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神话。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变形记》中讲述了那耳喀索斯的故事:16岁的那耳喀索斯有许多仰慕者,但任何青年或姑娘都不能打动他的心。仙女厄科(意思是回声)也爱上了他,同样遭到了他的拒绝。一天他去池塘饮水时,在水里看见一个美男子的形象,他对自己发生了向往,他赞不绝口,但实际他所赞美的正是他自己,他一面追求,同时又被追求。他燃起爱情,又被爱情焚烧。但是他爱一个人,也看得见他,却得不到,虽然他们之间只隔着薄薄一层池水。“我爱的是我自己。我追求的东西,我已经有了,但是愈有愈感缺乏。”结果他郁郁而终。
 
  那耳喀索斯后来意识到了他爱上的是他自己,但这种认识对他来说没有用处,他无力自拔。“也许那耳喀索斯就在我们中间。自恋的自我需要的是重生,在一定的意义上,那耳喀索斯确实也获得了重生,但他只是成了卑微的水仙花,头总是垂向地面。也许没有身体象征了自恋主义者死得很彻底,没有留下任何成就、任何记忆,甚至没人哀悼他。世界继续运转,仿佛他没有存在过。这大概是当代为贪婪的人要思考的一个教训。我们脑海中我们自己的声音还不够。不管我们对自己多么满意,我们需要的不只这些。我们需要他人真实的声音,我们不是自足的、对世界和他人的声音漠不关心。自恋的人给了他们自己想象的他人的声音。”
 
  那耳喀索斯爱上的是他自己的影子。他在水中的影子是一个无体的空形,随风飘荡,是会变化的。在他接近时,这个影子就会消失。我们的自我比他在水的影子更实在,是更加合适的迷恋对象。
 
  布莱克本说,化妆品公司欧莱雅的广告语“你值得拥有”阐释了古代神话中的深意:广告画面中的模特很冷艳,而现实生活中模特可能其实很胆怯、厌食、不自信,依赖着别人的嫉妒,需要发型师、造型师、修图师的奉承。广告中的人是虚构的,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跟那耳喀索斯一样,广告的观众爱上的只是一个幻象,当他们想去拥有它时,这个幻象就会消失。你能买到的只是你也值得像女神一样的短暂的幻象。但你值得拥有的不只是像一个幻象那样活着,生活在一个很快就会变成灰的傻子的天堂里。你以为通过购买一个女神的地位,你是在宠爱自己,但其实你买的是厄科的声音,或者待在那耳喀索斯的池塘边的不真实的时刻。
 
  欧莱雅本来的广告语是“我值得拥有”,幸好它们后来改掉了。广告画面中的模特无疑值得拥有,但观众们觉得自己的皮肤不如模特的皮肤那样光洁,她们就不会觉得自己也可以使用那种化妆品,然后就可以去参加舞会、遇见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但说“我们都值得拥有”就不一样了,能唤起观众的虚荣心。
 
  (文/曹玲、薛巍 | 来源/三联周刊)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