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心理咨询师:同性恋的成因与现状调查

责任编辑:tspsy-木木  发布于2015-03-22 15:13   浏览次  
  心理导读:在对同性恋的心理学的研究中,弗洛伊德始终是一座不能绕道而过的山峰,弗洛伊德所说的“某种性发展受阻”给心理学家指出了一条心理上的暗道。有人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情结”在青春期未能克服,他希望占有他的母亲,而结果却产生了“被阉割的恐惧”,因此产生了和异性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还有人说,在一个由过分强悍的飞扬跋扈的母亲和一个软弱、胆小怕事、被动的父亲构成的家庭中,容易造成男孩在男性气质的形成方面产生障碍,因此导致了同性恋。    ---www.tspsy.com
 
心理咨询师:同性恋的成因与现状调查

心理咨询师:同性恋的成因与现状调查
 
  一、同性恋的成因及心理分析
 
  长期以来,同性恋被当成是一个心理现象,即研究者往往站在异性恋的视角来判断,同性恋便成为心理患者。自弗洛伊德以来,心理学界对此一直有这样一种态度,但是,也有部分人在研究同性恋的过程中发现,同性恋可能是先天的,比如,同性恋都不承认自己是病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性取向等,这些现象使研究者意识到,同性恋者可能存在生物学上的生理基础。如果这一立论成立,那么,同性恋就成了先天的。如果是先天的,那么,同性恋的伦理地位就应该与异性恋平等,同性恋的合法地位也就不证自立了。
 
  1、关于心理方面的探索:认为同性恋者是后天造成的
 
  弗洛伊德在对待同性恋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一些矛盾,他首先并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态,在《性学三论》中,他说,同性恋者“并没有显示出和正常人不同的其它严重病态。……他们的功能未损;实际上,他们的智力发展和伦理文化都有很高的修养。”在《致一位美国母亲》的信中,他写道:“同性恋当然没有什么优点,但它也没有什么可耻之处;它不是罪恶,不是堕落,不能把它当作病态。我们认为它是由于某种性发展受阻所导致的一种功能形式。”
 
  但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某种性发展受阻”,是不是会导致病态或非正常状态呢?1993年2月28日美国心理学会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在校男女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的决议》中说:“鉴于,许多男女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青少年更易于出现自卑和参与自我伤害的行为(包括自杀)”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同性恋者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当然,若从根源上来分析,这是由于同性恋本身遭受社会歧视而引发的心理疾病。
 
  在当代社会中,即使是对同性恋有很深研究的西方社会,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变态的人仍然占大多数。研究同性恋问题最多的也是精神分析专家和心理动力学家(西蒙"波伏娃就是其中之一)。既然把同性恋当成一种病态,于是,心理学界讨论最集中的问题便是是否应该把同性恋归为一种病态而要采取各种精神病疗法来医治它。到了九十年代,对同性恋的态度宽容得多了,人们讨论的重心又成为:同性恋可能是正常心理生活的另—种方式,只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一种生活形态而已。
 
  其实在这些讨论中,终极的问题始终被悬置,即我们究竟是要站在异性恋的角度还是应该站在同性恋的角度,甚至要站得更高,从整个生命现象的角度来判断。绝大多数精神病学家和医生其实就是站在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下来判断的,那么,他们一定会坚持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病形式,他们的根据自然也来自传统的生命观:相对异性恋来说,同性恋是性发展紊乱的产物;他们偏离了正常的(男女之间发生性行为,导致生育)生物学原则;他们都是深受折磨没有幸福的人们(他们在人群中始终是弱势群体,他们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这一说法自然要遭到人们的批评,尤其是同性恋群体的猛烈攻击。
 
  但是,无论怎么说,社会要繁衍,人类要幸福,同性恋群体毕竟不是人类社会的主流,所以心理学家的一系列探索还是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对同性恋的宽容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但对同性恋的研究更应该客观、深入,在这些研究中,绝不能因为同性恋者本身的一些意愿而违背了学术的价值。更何况,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的人,更是一个社会的人,那么,从社会和心理学方面进行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对同性恋的心理学的研究中,弗洛伊德始终是一座不能绕道而过的山峰,弗洛伊德所说的“某种性发展受阻”给心理学家指出了一条心理上的暗道。有人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情结”在青春期未能克服,他希望占有他的母亲,而结果却产生了“被阉割的恐惧”,因此产生了和异性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还有人说,在一个由过分强悍的飞扬跋扈的母亲和一个软弱、胆小怕事、被动的父亲构成的家庭中,容易造成男孩在男性气质的形成方面产生障碍,因此导致了同性恋。
 
  从家庭入手,也就是从同性恋者早期的成长内在着手进行研究是很多心理学家的一个视角。贝勃曾对男性同性恋者的家庭背景进行研究,结论是:大多数同性恋男子的家庭,都有一位既占统治地位同时还富于异性诱惑力的母亲,其父亲往往是一位儒弱、冷酷、与孩子的情感上较为疏远的男人。父亲的影响力是微弱的,这样,在这个家庭中,母亲其实就承担了正常家庭父亲的一部分角色。也就是说,在男性为中心的文化社会里,这样一位母亲还同时是一位父亲。但事实上,这位“父亲”是虚拟的,她的文化仍然是阴性的,她使家庭气氛死板、刻薄、小气,她斤斤计较,她把孩子都教育成为举止文静、喜欢安静与独处的人,她还使孩子都喜欢她、孝顺她,甚至到老都忠于她。虽然她是无心的,甚至是无私的,但最终可能导致孩子在交往能力上的欠缺,使孩子多生活在一个内心的世界,而与外在的世界往往是对立的。
 
  在这个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历史中,女性同性恋不仅古书上少有记载,就是当代的心理动力学学者们也很少探讨。有个别学者认为,女性同性恋是出于“对阴茎羡慕”而产生的变异,女人因为缺少阴茎而自认为不完全,所以就采用男人的性偏爱、兴趣和习惯进行性活动。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女人》一书中对女性同性恋有一种经典的解释:
 
  女人的同性恋是许多尝试之中的一种促使她的自主身份与被动肉体获得妥协的尝试。而如果真要谈起“自然”,我们可以说女人全部都是天然的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的特点即拒绝男性而爱好女性肉体;但每个青春少女都害怕被戳入,被男性统治,并对男性身体感觉某种憎恶;另一方面,女性身体在她眼里,正如在男人眼里,同样是可欲之物。
 
  在这位女性主义者面前,男人都成为可怕的专制者,独裁者,女人从本能上就有一种反抗欲,而这是女性在心理上关闭自己女性性别而趋向于男性的一种原因。
 
  2、关于生理方面的原因:探索同性恋者为先天的人性
 
  其实,只要与同性恋者有过接触,你就会产生一个矛盾:他们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他们对社会在表面上几乎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但为何历代宗教和政治都将他们打入死牢?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并非错的,所以他们不愿意接受任何性取向方面的改变,如果不是先天的,他们为什么不改变呢?
 
  于是,关于同性恋先天因素的研究开始了。当然最早的推测还是柏拉图。柏拉图在《飨宴篇》里借伊罗之口讲了同性恋的由来。他说,人类可分为“二重男性”、“二重女性”、“男女兼性”三性。即男与男一体,女与女一体,男与女一体,各有四手四脚,十分强悍,想征服造物主宙斯。宙斯大怒,把他们各割为二,并叫阿波罗扭转他们的头向被割的部分——前腹方面,使他们永久不忘那罪恶。阿波罗是医术神,治愈了那割断面,缝合皮肤作成囊一般,那便是腹,打的结便是脐。这样,一个人就分成两个半身,一个半身有一种向另一个半身合而为一的迫切愿望。所以,本来是“二重男性”而被分割成两个半身的男子,形成了男同性恋;同理,原来是从“二重女性”分割开来的女性,形成了女同性恋。
 
  柏拉图的这一幻想从神学的角度似乎极为可能的,而且具有了某些形而上的意义。柏拉图的叙述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同性恋是天生的,与异性恋是平等的;二是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在没有获得爱情之前,是不完整的,是孤独的,所以都在寻求人的完整性;三是同性恋与异性恋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性即生理上的性的结合,更是一种精神性的结合,即爱情。
 
  但是,无论柏拉图将此说得多么高尚,在科学时代,人们还是想寻找一种更为可信的原因,即科学上的根据。但实际上这种根据是否真的科学是有待以后的人类来判断的。
 
  自从进化论产生以来,科学家对人类的研究往往类比于动物。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同性恋的研究也不例外。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哺乳动物、特别是雄性动物中会发生同性恋行为;偶尔还会发现—只公狗、公牛或雄猩猩甚至只采取单一的同性恋行为。
 
  这一发现成了很多社会学家的“科学依据”,这是值得警惕的。疑问是:为什么动物中会产生同性恋行为?如果简单地因为动物中有同性恋行为,就认为人也应该有同性恋行为,那么,人与动物何异?它带来的是人类价值的丧失。事实上,就是因为人类可以产生高级的社会群体,并能自觉地反醒人类自身的罪恶,使产生善、公平、自由等理念来,动物界就没有。这使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根本原因。假如人类与有些动物一样,那么,只有那些强大的有性吸引力的男人才能存在下来,那些弱小的男人和丑陋的女人就不可能存在下来。他们在异性面前,不可能有性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向同类发展。这是同性恋产生的根源之一。关于这一点,后世的同性恋现象是一个明证。后世同性恋的产生地主要在宫廷里和禁欲的宗教界。但是,人类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人类在集体生活中产生了公平、自由、善、同情、怜悯等精神,这使人类的群与动物的群的根本不同。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人类便有了同情弱者的道德精神,而婚姻制度的发展也证明了人类在性方面的分配是公平的,高尚的。因此,某些性学家和社会学家发现的这个所谓的“科学依据”其实是反人类的,它只能说明同性恋的产生可能具有先天性。如果从这样一种先天的可能出发,人类就应该同情和承认同性恋者,因为同情、宽容和价值是人类的特点,也是人类独有的精神。
 
  另一种研究也许更为科学一些,研究人员在观察中还发现,人类同卵双生子中同性恋的发生率高于异卵双生子。由于男性和女性体内都存在雄激素和雌激素,可能由于胎儿期或青春期激素分泌的某些不平衡导致了同性恋行为的产生。激素在人类性发育中是有重要作用的,最初胚胎发生的原始性腺有双向发展的趋势,这取决于胎儿体内的雄激素水平,睾丸酮促使原始性腺向男性化方向发展,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而缺少睾丸酮则使原始性腺向女性化发展,生长出女性的内、外生殖器来,而一旦决定了男性或女性的特征之后,另一种性器官就逐渐退化,只是作为残迹存留下来。这是一种同性恋形成的生物学原因的假说。这种假说实际上是把柏拉图的假说变了个形式,但至少从现有的生物学和医学上有一定的可能性。
 
  也有人试图通过对同性恋者体内激素的测定来寻找激素影响人类性行为的原因。这种研究的前提是,将同性恋界定在性行为内。1970年,一位名叫曼格里斯的研究工作者观察了身体健康的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24小时内的尿样品,结果发现,二者的睾丸酮及其衍生物的比例是不同的。这个发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是后来又发现,有些患抑郁症和糖尿病的人尿中的甾酮类代谢物的比例和同性恋者很接近,这就使得这种方法的特异性受到怀疑。后来又有人提出,男同性恋者的血睾丸酮水平比正常人低40%,但这项研究因为不能重复而失败。
 
  走得更远一些的研究者也从现代心理学和生物学方面得到启示,他们想,如果在人的神经中枢大脑中发现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区别的话,那么同性恋的一系列行为就有了依据。这种研究是在综合了上述所有研究者无果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把人的心理与生理两方面都概括了起来。1991年,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说,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大脑细胞之间存在着不同之处。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是西蒙"利维,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尔特生物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他对41具男性尸体的大脑、其中包括19个男性同性恋者的大脑进行解剖研究,发现男同性恋者的下丘脑中的一组细胞比非同性恋者为小,下丘脑是大脑负责调节包括性活动在内的身体功能的器官。这个研究报告发表以后,引起有关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普遍认为利维教授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是,疑问也同样产生,人的后天行为会不会影响人的大脑组织呢?如果能,那么这种不同是否是由于后天的异常现象和心理活动导致的呢?
 
  这就牵扯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一个人生下来时是否就已经决定了他是同性恋者。这是目前还无法把握的一件事,因为同性恋的认可到青春期才能判断。但是,循着这样一个思路,有研究者提出,同性恋在生理上是否具有遗传性?如果说,这一假设得到证明,那么,先天的因素就很好来判断了。1969年,罗宾提出这样一个事例:主人翁是个高智商的教授,45岁左右,他的儿子在家庭内部同性恋活动中患上了急性精神病,为此他非常懊丧和苦恼。这位教授已处于精神病晚期并进入精神分裂潜伏期,他明白,他过去的同性恋经历不仅给自己,而且也给儿子带来了灾难。儿子本来很聪明伶俐,可是他服用了精神病治疗药片而造成了植物型幻觉和四肢的坏死。教授的乱伦(家庭内部的男性性活动)是从和他父亲开始,接下去是兄弟、表兄弟一直到他儿子。明显地,他是生长在一个父系遗传的家庭中,在这家庭中祖父、父亲、儿子之间有着无限的性引力,而女人在这家庭中只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
 
  这一假说由于其特殊性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证明,但是,他也给研究同性恋的专家带来一些疑问:那些从遗传学上不能得到证明的同性恋者又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如果他们是后天形成的,人类又会面临怎样的艰难选择?
 
  人类的这种先天性的研究到目前还在继续进行,希望早一天得到一个能令人信服的答案。
 
  3、关于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同性恋的形成是一个社会的原因
 
  在社会学家看来,人与动物不同的就是其社会属性,人类虽然有很多本能的行为,但由于后天的人的社会化,这些本能已经转化为一种习惯,或者说是文明行为,特别是人类的道德精神,基本都是后天获得的,而这些道德精神又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所有行为,包括那些本能的行为。从这一角度来审视同性恋,便与前面所说的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医学家的看法不同。在社会学家看来,社会的影响或者说教育、环境等的影响是形成同性恋的主要原因。社会学家不同意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生来便具有同性恋和异性恋的两种倾向,而认为后来的性取向主要是由于“社会化”而造成的。他们认为,人类并非生来就有同性恋或异性恋的倾向,而只有产生性反应的能力。
 
  比如,在婴儿时期,所有的人都是“中性”的,你告诉他他是男孩他便是男性,你告诉他他是女孩他便是女孩。关于性别教育只是异性恋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的一种教育,由于它的介入,使人们对性别有了男人和女人的分别。同时,也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便有了喜好或歧视。由于这种文化的影响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关于性的认识,它不仅仅影响人的心理发展,也影响到人的生理趋向。在传统的以性为生育为目的的文化形态下,使大部分人学会了对异性刺激产生性反应,而只有异性恋的倾向。同性恋的产生从本质上说与异性恋并无不同,只是同性恋者的个人经历使他们走向了另一条通向同性恋的“学习”途径。
 
  在社会学家看来,这种所谓“学习”过程,主要是指一种行为发生后,周围的环境对这种行为的奖励或惩罚而引起行为者在心理方面的肯定或压抑的过程;广义地说,也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地潜移默化的适应过程。“学习”理论认为,人在开始阶段,既与同性也与异性接触,如果和同性的交往以至性取向受到“奖励”,就会导致这种行为的强化,使人的性定向趋于同性恋:如果异性恋的尝试受到挫折,也会削弱异性恋的定向形成而使同性恋易于产生。反之,对同性恋行为的“惩罚”和对异性恋行为的“奖励”则使人的性定向趋向于异性恋。
 
  这种“奖励”与“惩罚”有时并不是直接指向性行为,而是指向性心理气质的养成从而间接指向性行为。例如一个男孩的顽皮、好动经常受到父母的呵责,父母只是要求他像女孩那样“文静”;或是他生长在一个女孩众多的环境中,顽皮、好动使他感到离群、孤立,那么他就会逐渐女性化,长大后由于“互补”的作用而倾向于粗犷的男子,从而产生同性恋。中国过去扮演旦角的男演员,由于长期揣摩女性心理和女性动作,也容易使心理气质女性化从而倾向于同性恋。
 
  但是,这种社会学家的观点很可能会遭受同性恋群体的攻击,在同性恋者看来,他们在性别上并没有与常人不同的地方,社会学家所说的女性气质是一种变性人的特点,与真正的同性恋是有差异的。同性恋者还是坚持自己是先天的,而非后天的。也就是说,他们否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为他们寻找的一切理由。这确是研究者们的困扰。
 
  二、同性恋人群现状调查
 
  27岁的小K和都市里许多年轻人一样,毕业于名牌大学,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闲暇时经常上网、泡吧。略显不同的是,他是一位同性恋者。
 
  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目前官方没有关于同性恋发生的数据和一般性取向者的对照数字,但学界估测国内同性恋者约有4000万人。这意味着,我们身边每一百人中就有两到三人或更多的人像小K一样,愿意选择同性为伴侣。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1、实际数未增生活渐公开
 
  虽然不穿奇装异服,说话也没有怪腔怪调,但一些同性恋者还是会被身边细心的人发现。“如果有人问到这个问题,我会坦白地告诉他,我是同性恋。实际上出于尊重的角度,很少会有人直白地问我是不是同性恋,就好像谁也不会突然去问一个人是不是异性恋一样。”在一家公司做网络设计的PawPaw说:“父母和身边的朋友早就知道我的情况,他们都很理解我。母亲曾对我说,无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要做个好人就行。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坦然。”
 
  据记者了解,许多同性恋者在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之初,都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PawPaw也是如此。他从小就喜欢跟男孩子在一起,而对周围的女孩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随着慢慢长大,他懵懂地意识到自己“不对劲”,又非常害怕别人知道,就一直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
 
  “读高中一年级时,这件事让我变得非常烦躁,只想跟家人说明白。我想到买一本介绍相关知识的书给他们看是最好不过的方法。”而在十几年前,市面上极少能见到同性恋方面的书籍,16岁的PawPaw逛了很多书店,好不容易买到一本,其中一页提到了同性恋现象。回到家,他把这“宝贵”的一页折起来,又费尽心思把它放在一个自己觉得最明显的地方。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看到书自然明白PawPaw要对他们表达什么,在诧异、不解过后,他们终于接受了现实。
 
  PawPaw的故事过去十几年后的今天,“同性恋”这个原本陌生的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一些同性恋者也不介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特殊身份”。在许多大城市,还出现了同性恋者交流的公共场所——比如酒吧和同性恋网站。
 
  一位37岁的公务员和几位朋友偶然进入了一间同性恋酒吧,“感觉气氛有点儿怪,后来才知道来这里的都是同性恋者。有些不舒服,但仔细一想这是人家的私生活,与外人无关。”
 
  “其实,同性恋者的实际数量并没增加,而是他们的生活逐渐从隐秘走向公开,因为人们开始尊重和理解同性恋现象,这使他们敢于表达自己。”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控制所副所长吴玉华说。
 
  2、婚姻,最难逾越的障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丛中说,在中国,不少人觉得同性恋不道德,让人恶心,实际上这是人们的认识不足。
 
  据有关调查显示:同性恋者分布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因社会地位高低、地域大小而有所区别,除了性取向不同以外,与一般人群并无差异。
 
  人们的误解可以逐渐消除,倒是另一个问题,令长期致力于同性恋相关研究的卫生部艾滋病咨询专家委员会政策组成员、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深感忧虑:“在4000万左右的同性恋者当中,约有8成迫于传统和社会的压力,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婚姻。这个边缘化人群带来的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张教授这种观点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在中国,约有3000多万名同性恋者已经或打算违背自己的意志,选择与自己并不爱的异性结婚、生子。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配偶对此一无所知。那么,这样的婚姻意味着什么?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与普通人相比,同性恋者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无助。因为尽管外界对同性恋现象给予越来越多的包容,但来自传统社会的种种压力对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还是施加着不可抗拒的影响。许多同性恋者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不愿提及婚事,成为亲朋好友眼中的“老大难”;有些为避免招惹“麻烦”,干脆草率成婚。
 
  一位32岁的男同性恋者被父母逼着结婚,可他又十分不情愿。最后他问张北川教授:“我找一个拉拉结婚行吗?”
 
  张教授说:“拉拉,就是女同性恋者。现实生活中,很多同性恋者想找一位异性的同性恋结成没有实质的婚姻,开始双重生活,以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关于这个问题,没有标准而正确的答案。我告诉他,这是一种不道德的选择,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来说都不负责。为此,希望他慎重考虑。”
 
  3、我国正统计同性恋人群
 
  近年来,我国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有关专家认为,其中男性同性恋的高危行为是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在我国一些地区该人群HIV感染率已高达3%——5%,预防控制工作迫在眉睫。但如果不掌握同性恋人群规模大小,就无法准确估计该人群中HIV感染者的人数,也就无法为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卫生资源的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从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了解到,我国首次人群同性取向和同性恋者艾滋病病毒携带比例调查已进入数据统计阶段。
 
  负责这次调查的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控制所副所长吴玉华介绍,国内同性恋人群的活动高度隐秘,形成了自我封闭的群体。他们行为活跃,高危行为较多,又多存在着双性恋现象,易把HIV传播给普通人群,是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传播的特殊高危因素。
 
  据吴玉华介绍,这一调查属于“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由卫生部和美国卫生与社会服务部联合开展,旨在提高我国在艾滋病监测、检测和治疗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黑龙江省疾控中心通过竞标,成为国内参与这项工作的10个省份之一,并成立了国内唯一的同性高危人群艾滋病监测点。
 
  在这次调查中,疾病控制部门采取取样和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尿样270份、血样50份和1300份调查问卷。这些资料对分析我国HIV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制定相关防治对策具有宝贵价值。文/曹霁阳(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4、同性恋≠艾滋病
 
  很多时候,一提起同性恋,人们就会联想到艾滋病,许多人歧视同性恋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无论同性恋者,还是专家、学者、官员,都在反复强调一个概念: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
 
  的确,男性同性恋人群对艾滋病易感。1981年,世界首例HIV感染者就是一名美国男性同性恋者。在许多国家,艾滋病正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高速蔓延。
 
  但与此同时,张北川说:“只能说男性同性恋者的性行为方式具有高度危险性,如果保护措施得当,还是可以预防控制艾滋病的。”
 
  据记者了解,在青岛、北京、大连、南京、哈尔滨等国内许多城市,已经陆续出现了旨在传播性病预防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为同性恋提供心理支持的同性恋健康咨询热线。2003年4月,国内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同性恋健康咨询网站——爱心天空——在哈尔滨开通。这些热线和网站多是在医疗卫生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运行,面向全国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一些同性恋者自愿站出来成为热线、网站的志愿者,作为圈里人,他们所能起到的同伴教育作用无可替代。
 
  哈尔滨康同工作组健康热线的负责人吕浩介绍说,到热线工作的志愿者必须通过2个月至3个月的严格考核,经过相关培训以后,他们才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分担同伴的忧虑,指导他们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
 
  志愿者们需要遵循严格的工作规范,姓名、年龄等私人状况是电话中绝对不允许透露的内容。如果对方不主动说出自己的情况,志愿者们也不能随便发问。
 
  爱心天空网站负责人龙小帅说:“网站只是一个媒介,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这些人的生存状态和他们面临的困扰。最终达到帮他们摆脱苦闷、预防艾滋病的目的。”目前,该网站每天的点击率已达7000人次左右。
 
  “我再也无法忍受白天做人,晚上做鬼的生活。”一位曾经染上性病又迟迟不敢求医的男同性恋者说:“我总害怕得了艾滋病,不敢与人交流,打过热线后才明白,原来有人愿意倾听并帮助我,我开始正视自己,也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张北川说,很多同性恋者试图寻找道德上的支点,同性恋咨询热线和网站的出现使他们感受到平等。
 
  (文/佚名 | 来源/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