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你想要沉沦还是成长?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4-01-20 15:41   浏览次  
  
  心理导读:最近在游玩荷兰美丽的库肯霍夫花卉公园时,我了解到花卉打顶的实用技术。花卉成长期间,有时栽培者会剪掉花的顶端,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让植物为花的生长,而非生成种子投入更多精力。期待的结果就是花芽将生长出品质更佳的花朵。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你想要沉沦还是成长?

案例分析:你想要沉沦还是成长?
 
  这也是能用于个人成长的一个很好类比。当我们有时在某个领域获得初步成果时,剪除并舍弃这些成果不无裨益。这能为我们进行更有力的尝试释放更多精力,而非让我们满足于以往的成果,沉溺在自己的安逸地带。
  
  在经营了10年电脑游戏生意并获得满意成果时,我决定放弃这项事业并离开那个领域。这个决定释放了我的精力,使我得以专注于个人发展领域的写作和演讲事业。要是我继续经营以前的生意,便会更深地陷入其中,好比在那里洒下了更多种子。这让我只能在新的人生道路上投入更少的精力,得到更差的结果。
  
  选择打顶式的成长途径并不容易,因为你要舍弃那些已经让人感到满意的事物,把它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剪除,从而希望能有更好的事物在空出来的位置上生长。但要是你不这么做,就很容易阻碍自己未来的发展,让更多精力投入到在旧的生活道路上洒下更多种子。当你拒绝剪除已有成果,就等于在说:这便是今后最好的生活,我打算就此安顿下来。
  
  你想在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安顿下来吗?如果是,那么打顶的成长方式就毫无必要。但若你想变得更好并相信自己有不断进步的胜算,就像库肯霍夫公园里的栽培者一样,那么采取打顶处理就是个明智的方法。为了在未来成长的新方向上释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你不得不放弃那些仅让人满意的成果,从而为自己赢得真正美丽绽放的机会。
  
  当你感到生活停滞不前,试着时不时搅乱一下自己手头的事情。许多情况下你都可暂时采用打顶的处理方式,丢掉自己的陈规旧习,尝试过一段时间新的生活。
  
  作为搅乱自己生活的一种方法,我从4月23号开始就一直在旅行,先是去了德国,再到了荷兰,目前正在英国(待在伦敦的Shoreditch街区)。等回到拉斯维加斯,我便已在欧洲待了一个月。这将不只是我在欧洲旅行的最长时间,也是我有史以来离家旅行的最长时间。
  
  这次旅行中,我放弃了自己在家时的常规作息方式,从而尝试过一段时间不同的生活。我来时买的是单程票,也只提前计划了一部分旅行安排。即便在家时的生活方式已让我心满意足,但既然选择将其舍弃一段时间,我就不再需要为了保持这种常规生活而投入任何精力。这意味着我能释放出更多能量,用于探索和个人成长。这也基本上是我现在每天正做的事情 ——出门旅行、体验新经历、认识新人群、探索、学习,还有不断成长。
  
  我并不是由于出现了任何问题而断开与以往常规生活的联系。以前的生活对我也挺合适。我打断它是因为我不想让自己因此而停滞不前,即便那是种看起来非常不错的生活。
  
  当你的生活相对静止地停留在一个地方足够长的时间,你就会洒下种子。随时间流逝,这些种子将发展出越来越强壮的根须。你的现实世界会变得逐渐牢固,此时再做任何改变就显得更加困难。你静止不动的时间越长,更多人就会基于你当前的位置和你发生联系。你的物理世界环境可能就开始对你的日常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控制。很快你会发现一年年过去了,但自己的生活却变化甚微。这就是你的安逸地带。
  
  如果你喜欢这种安逸地带并想停留在此,那是你的个人选择。我自己并不愿意在这里停留太久。一旦我的生活变得有些太舒适,自己觉得可以放松下来心满意足地维持现状,我就感到要挣脱这种现实并寻求更多成长的冲动。
  
  走出你的安逸地带从定义上来讲是种不太舒适的体验,但它比维持现状能给你带来更多成长。例如在欧洲旅行期间,我每天都会面对新的挑战,比如错误地选择从柯芬园地铁站底层拾阶而上(就像从地球中心往上爬)。但每天有这么多探索和学习的经历,我感觉天天都饱含各种小胜利,而这是很少在家能体验到的。
  
  放下满意的生活去寻求更多成长并非一条容易追随的道路,但我的确发现这是条更加美妙之路。你是否有同样的感觉呢?
  
  (文/史蒂夫·帕弗利纳  来源:stevepavlinachina)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