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电影之外的冯小刚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4-01-10 13:43   浏览次  
  
  心理导读:冯小刚是一位从电影殿堂耳房里走出来的俗人,但却引爆了一场中国贺岁档电影的大地震,至今没完没了。他摆阖于雅俗电影之间,却总能拔得票房头彩。冯氏幽默自成一家,娱乐大众自有一套。听说冯小刚不仅又做回喜剧,还接了春晚,不少观众开始期待:“这无疑是春晚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变局,也是中国电视今年的最大新闻。”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电影之外的冯小刚

案例分析:电影之外的冯小刚
 
  冯小刚是一位从电影殿堂耳房里走出来的俗人,但却引爆了一场中国贺岁档电影的大地震,至今没完没了。他摆阖于雅俗电影之间,却总能拔得票房头彩。冯氏幽默自成一家,娱乐大众自有一套。听说冯小刚不仅又做回喜剧,还接了春晚,不少观众开始期待:“这无疑是春晚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变局,也是中国电视今年的最大新闻。”
  
  冯小刚对大多数国人的意义
  
  有说,冯小刚接下《私人订制》和春晚,更像一场公关和“还人情”,而非创作。坊间盛传着他为《一九四二》欠下人情,不得不接下这两张订单。冯小刚不置可否,只是提起这些时他宁可沉默。在好友逼问之下,他也不情愿多谈这类话题:“我跟你们明说吧,《私人订制》不用期待,春晚也别期待了,好不了。”
  
  自冯小刚开始贺岁,他就让中国老百姓开始有另外一顿年夜饭。在这顿大餐里,他把对生活的调侃,对人生的戏谑和对主流文化的揶揄推向了极致,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构建了一个个成人游戏的童话世界。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一个被挫败的人,为他那些被挫败的同胞所拍摄的常胜喜剧。
  
  冯小刚对大多数国人的意义,正如韩寒、郭敬明对于“80后”。韩寒善于逞强,郭敬明善于示弱,而冯小刚懂得何时逞强,何时示弱。
  
  叔本华说过:“忍耐意味着进取,而幸福不过是消沉。”中国人更是讲究百忍成钢,冯小刚是很能忍的,但在有些批评面前,他又根本忍不住。对于那些“伪影评人”,他怒喝:“永远跟你们丫的势不两立”;对于热衷爆米花喜剧的观众,他也表示“无心伺候”了,他觉着拍电影如若没了企图心,就像没了欲望还要做爱,那就剩遭罪了。
  
  他若不愤怒了,或许就真的没意思了!
  
  今年的贺岁片《私人订制》上映伊始便遭遇不少差评,冯小刚开始还能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对待,日前却难掩“小刚炮”本色,连发微博“炮轰”影评人。这事儿在大家看来并不意外,冯小刚对批评的激烈反弹已非首次,这几乎形成了冯小刚电影上映的惯例:只要遭到批评,他都会予以回击。
  
  他知道骂的好处,“玩儿的就是两级口碑,爱憎分明。”这道理,《非诚勿扰2》之后他就明白了:“有被气着的您消消气,喝口水,再帮我们多骂几句。”一片你来我往的骂声中,《私人订制》的票房节节攀升着。
  
  知名评论家肖鹰谈及此事说,一个好的艺术家应当做到德艺双馨,冯小刚此举让公众感到他还未达到一个真正的大艺术家的格调。“艺术家缺少自我约束的自制力和文化修养,也不太可能拍出好电影。”
  
  不过在宋丹丹看来,这倒是冯小刚的可爱之处:“都‘奔六’的人了,还敢表态,特别可爱。其实每个时期都有那么几个人,因为敢于表态,才让我们觉得特别有意思。我觉得大众有责任保护他们像孩子那样的率真,有一天他们不敢表态了、不说话,不愤怒了,也就真的没意思了。”
  
  套用郭德纲的话来说,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喜欢冯小刚,这没有错;另一种人不喜欢冯小刚,这也没有错,但第二种人要认为自己比第一种人懂电影,那可就错了。
  
  有些经历,常让他经常陷入矛盾之中
  
  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主流导演被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垄断。张艺谋代表学院派,横空出世,才华横溢;陈凯歌、田壮壮则出身世家,有强烈的人文艺术追求。而冯小刚不过是一个长相中下,勤奋、踏实、功利的苦孩子。
  
  他出生草根,没读过大学。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后,在北京影视剧中心从美工助理做起,当过长工,给剧组做过饭、写过剧本……为着实现导演梦想,逢人都说过漂亮话,也抱着目的接近了很多人。
  
  有人认为,冯小刚在拍贺岁喜剧时,虽然票房成功,但向来有三个心结:不被学院派认同,此其一;其二,北热南冷;其三,离开葛优就不会成功。为着解开这心结,他逐渐向主流靠拢。于是,他照猫画虎,拍了部所谓的高级电影《夜宴》,给“有志之士”、“无知之士”都看看。有专家分析,正是这部“装孙子”的片子,主流大片《唐山大地震》才轮着他。
  
  这些经历,让冯小刚经常陷入矛盾,他一方面渴望被主流认同,一方面又厌烦这种权威霸权。他就特不喜欢别人叫他大师,认为那是骂人的话。
  
  什么样的电影才算得上是主流电影?
  
  冯小刚曾在自述中说:“这么多年,我自以为拍摄的都是大众电影,但我的电影从来也没有被认为是中国电影的主流,我被认为是个异数,一个不入流的异数却引得了主流观众的接受、认同和包容。”这逼迫着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什么样的电影才算得上是主流电影?
  
  ■ 中国主流电影必须具备中国意识形态的主流价值观,要有商业运作价值以及学院派的艺术认同。这是业内人士抱有的观点,但若跳出行业的界限,给出的答案或许更精准些。
  
  ■ 荣格曾发现艺术作品的形成并不只是与艺术家的个人生活有关,而且与集体潜意识有关。巴特勒也曾写道: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每天越过个人潜意识的门庭,进入集体潜意识的深处,当这些艺术家复归时对世事的洞见使我们凝聚在一起。大师们的思想用冯小刚的话转述或许更易懂些:“大众化的就是主流的。”
  
  冯小刚知道自己的路数,对自己始终不得“国家荣誉”带点儿怨气,但终归还是得意的:“过去盖的宫殿中没有我的位置,我只好在宫殿旁边另起炉灶,盖起了一间偏房,问题是偏房越盖越大,越盖越高,越盖越多,渐渐成了一个院落,成了另一座宫殿。”
  
  在这宫殿旁,就曾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冯小刚可能会成为国庆70 周年的阅兵式总导演的最佳人选。”阅兵式总导演尚未可知,不过,他倒是揽下了一同重量级的大活儿——春晚总导演。
  
  电影之外的冯小刚,也还是可说的
  
  春晚总导演估计是国内仅次于国足主教练的高危岗位,不仅观众口味难调,且上下左右方方面面利益都要照顾到,往往吃力不讨好。但因着春晚的“国字号”性质,全国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体制内的演员、歌手皆希望通过春晚这个平台晋级“国家队”,虽春晚日益有沦为“鸡肋”之忧,春晚总导演这个位置却依旧位高权重。
  
  三年前,冯小刚曾在微博上对春晚有所表态:“从清朝开始,我们的民族在色彩上失去了调性,开始喜欢披红挂绿镶金戴银,认为这些颜色代表富贵吉祥。简称:喜兴。从庙会到春晚,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四种颜色。过去咱们汉族可没这么不着调,东方美学也不是这景象。咱能自信点、素点、雅致点吗?不是把所有鲜艳的色儿都堆一块就代表美了。”
  
  嫌春晚太过热闹鲜艳的冯小刚如今要执掌春晚总导演的大印了。
  
  站在怎样的角度来呈现剧本之外的现实主义意味,冯小刚一直做着不懈探索,他的努力得到了票房的热烈响应,也让广大观众们牢牢记住了刻有冯小刚出品的所有影片。而春晚舞台并不是荧屏,或者说不仅限于说故事的场地,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综艺节目的总导演,冯小刚的确可以说是一个圈外人了,除了多年之前的美术设计功底,他将呈现给观众们怎样一个舞台呢?
  
  且说说对信仰、赚钱、疾病和婚姻的态度
  
  冯小刚之所以为冯小刚,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那我们就从信仰、赚钱、疾病和婚姻的态度了解一下他的界限吧。
  
  ■ 关键词:信仰
  
  “过去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现在我觉得不好说,当然我也没从了谁。我确实觉得我们认识达不到的地方很多,还是需要有一点敬畏。”
  
  ■ 关键词:赚钱
  
  “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哄着自己玩,让自己高兴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真不明白那些赚了钱的哥们儿为什么还没黑没白地挣命?有劲吗?赚多少算够?您带得走吗?去山西采景,看了十几座百年大宅,主人均已无处寻觅,拿钥匙的都是不相干的人。”
  
  ■ 关键词:疾病
  
  “常遇热心人苦口婆心劝我治疗脸上的白癜风且免费献出祖传秘方,在此一并叩谢。这病在下就惠存了。不是不识好歹,皆因诸事顺遂,仅此小小报应、添堵远比身患重疾要了小命强。这是平衡。也让厌恶我的人有的放矢出口恶气。再者即便治愈,我也变不成吕布、黄晓明,顶多就一不用打底色的杜月笙。我没有同疾病做斗争,我表现得很乖俯首帖耳,疾病觉得再折磨我也不牛B了就收队撤了。”
  
  ■ 关键词:婚姻
  
  “爱是有寿命的,普天之下无一幸免。相爱是彼此被对方深度催眠。最好的结果是,两人一起醒了。”
  
  写在后面:
  
  看完《私人定制》后,我确实有些失望,这失望有点像我本以为今夜能跑下30公里,不曾想,跑到25公里就交卷了。想来,失望总是因着期望有些高了吧?!
  
  冯小刚的新片或许没有到你我的预期,但中国老百姓那点悲慨纠结,也算始终有人努力呈现。正如一影评人说的,这样的人就算是国民导演了——他的思维未必超前,他的作品未必启蒙,他和他的观众一样是为国民性所困所误,但是,有案子说案子,有段子讲段子,他始终不愿意转过脸去背对自己的同胞。
  
  (文/佚名  来源:南方周末 )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