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情歌伤神是真的吗?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11-30 10:31   浏览次  
  
  心理导读:听着一首歌,心境随之起伏,恍了神,被几个字戳中了心,灵魂出窍,或是黯然神伤……这样的经历,可能许多人都有。伤神的人总爱听伤神的歌,让歌中的情绪陪伴着自己。当我们得到了幸福,或许就不再听伤神的情歌。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情歌伤神是真的吗?

案例分析:情歌伤神是真的吗?
 
  听着一首歌,心境随之起伏,恍了神,被几个字戳中了心,灵魂出窍,或是黯然神伤……这样的经历,可能许多人都有。伤神的人总爱听伤神的歌,让歌中的情绪陪伴着自己。当我们得到了幸福,或许就不再听伤神的情歌。
  
  为什么我们会被歌曲打动?
  
  被一首动听的歌曲打动,是身体和精神的合谋。
  
  心理学家兰格说,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与此同时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情绪产生最初的原因,也是真正的原因。后人的研究修正了这一看法,认为假如现有生理唤起是一回事,但最终被定义为是何种情绪,还是要经过记忆和思维系统,来最终确定人们自己对生理唤起的认知。
  
  所以,根据以上理论,在听音乐时,心跳与音乐的节奏发生生理共振,心跳的频率被改变,血流量发生了改变,这种生理感觉流经储存在大脑中的情绪经验,最终被我们定义为某种情绪。
  
  有时听音乐,尽管是没有一个字的纯音乐,我们仍会感觉到悲伤、平静、激动等各种各样的情绪……就这样,想起了某件具体的事情,某个具体的人。这是因为声音的音高、音强、速度和节奏、发音速度、紧张度这五种属性给我们带来的感觉,触发了联觉。
  
  好比一开始声音很低,其次很强,感觉很有气势,最后就是要有波浪型起伏,让人觉得和大海的特性吻合,于是听音乐的时候,心中就出现了大海的意象;
  
  再比如一开始连续不断的低音、长音,后来则越来越高,旋律也越来越缓,这种不断鲜明的特点,也许会让人想起黎明前的黑暗,随后逐渐变得光明的模样。
  
  虽然纯音乐本身只是一段声音的集合,不能表现明确、具体的视觉对象,如家具、水果、长相,也不能表现特别抽象的概念,如博爱、平等、经济、法律、则政等,但因为联觉,音乐却被我们每个人听出了不同的意思,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或者某些具体的概念,于是我们感受到更清晰、强烈的情绪。
  
  所以其实,打动我们的不是曲子本身,而是我们赋予它的意义。
  
  而且,尤其是当旋律配上了词,配上了歌手深情的声音,我们对于歌曲的感悟便更具体、深刻。
  
  在我们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埋伏着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叫做“镜像神经元”。它们在我们看到或者听到某种动作时被激活,促使我们像照镜子一样,模仿刚才那个动作。好比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打哈欠,不需要多久,我们也被“传染”了,便是镜像神经元模仿了打哈欠的动作,然后通过脑内相关部位信息的处理,你以往打哈欠时的感觉被提取了出来,于是你也感觉到了困,你就真的打了个哈欠。仅仅是看到“哈欠”这个词,一个镜像神经元发达的人,也会有打哈欠的欲望。
  
  审美心理学家Lipps说,了解他人的情绪,是通过对他人动作的内在模仿开始的,“当我看着一位表演特技者在走钢索事,觉得自己就在他体内。假如我是他,我会很害怕。”
  
  音乐便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聆听他人演唱时,镜像神经元系统让我们的脑袋自然而然地产生“内在哼唱”,并因为下意识的这个模仿,让我们切身地体会到歌曲里的情绪和情感;当我们看到或听到歌词的时候,我们会想象自己身处歌词中的情境,体会到歌曲的氛围,主动代入自己的人生经验,然后就这样被感动了。
  
  为什么不幸福的时候,喜欢听伤感的音乐?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及时地表现人类内心感受。当语言匮乏时,音乐就是从心灵说向心灵的语言,言说人无法言说之物。
  
  那些情与爱的纠缠与是非
  
  暗恋的辛苦,恋爱的不精彩,被抛弃的痛苦,抉择的艰难,结局不能如愿的无奈……有的时候,我们希望宣泄心中的情感。流行音乐中的那些情感,被声音的艺术细细白描,让我们身临其境,那些歌词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和着旋律,轻轻哼唱,那些压抑的、无法表达的情感有了一个安全的出口。
  
  爱情的力量和成长的宣言
  
  流行音乐的追捧者大多是年轻人,这是巧合么?
  
  弗洛伊德说 “一个人从青春期起就必须致力于摆脱父母的束缚,只有当这种摆脱有所成就后,他才不是一个孩子,而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他们开始追求独立、梦想自由。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促使他们不甘心处于被统治地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惊异地关注这个世界,自恋的人格使他们必须以某种方式吸引社会的关注。
  
  而爱情则是体现自我存在的绝佳方式。当渴望自己的力量,羽翼却未丰满时,情歌中所吟唱的爱情极富张力,充满力量,让青春期渴望成长的孩子们心驰神往。
  
  另外,爱情也是成人的仪式。当一个人开始专注于爱情,其实也是在做一番离开原生家庭的努力,当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反叛自己的家庭时,爱情或许正是一个让人兴奋不已的独立宣言。
  
  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不完美
  
  当一个孩子长大了,看到社会的种种问题,同时看到自己也身处这些问题之中,内心产生了迷茫和无奈。
  
  此时,情歌呼应了我们的迷茫,它就像是成人世界的童话,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超越了这些迷茫,让我们产生更多的领悟;情歌也呼应了我们的无奈,轻轻的抱怨,浅浅地批判,表明了自己存在的态度。
  
  为什么幸福的时候,便不再听伤神的情歌?
  
  幸福,是一份美妙的爱情带来的踏实和满足;幸福,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满心积极地着眼于当下,幸福的时候,我们不是悲情的诗人,而是充满干劲的改革家。
  
  但是,幸福的时候,我们依旧拥有强大的镜像神经元。伤感的旋律和歌词,撩拨我们的情绪……一面幸福着,一面又伤感着,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矛盾的体验,于是我们又需要给自己理由,告诉自己现在其实很愉快。
  
  人的记性其实不太好。相对于消极信息,人们更倾向于记住积极信息,这是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在经历了很多令人沮丧的事情之后,继续乐观快乐地活着。
  
  当处于幸福中的时候,其实是已经忘记了很多难过的感觉。同样的一首歌,以前听着觉得很触动,但现在听着却觉得有些矫情,这不是因为歌本身变了,而是因为幸福中的人自动屏蔽了那些难过的感受,不愿意让这些感受重新浮现于脑海。他们关注的是更积极的东西。
  
  所以,当幸福的时候,不爱听伤神的情歌,甚至不会突然想听伤神的情歌。如果处于幸福之中,那愿望就是这种幸福一直继续下去,永远不会被打扰。
  
  (文/佚名   来源:心灵咖啡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