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我害怕做决定怎么办?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3-05-27 15:20   浏览次  
  
  心理导读:我以前是一个超级害怕做决定的人,任何一个决定的思考过程都很冗长、缓慢、痛苦,像用一张砂纸在大脑沟回之间搓擦。然而,每天你都需要做出大量的决定,各种尺寸的决定,于是每天都过得非常折磨。八年前,当我试图改变那些令我难以忍受的性格缺陷时,开始审视这些毛病的根源和路径。    ——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我害怕做决定怎么办?

案例分析:我害怕做决定怎么办?

  为什么做决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越长大越发现自己难以抉择,变得优柔寡断,我该如何做调整呢?
  
  【黄继新的回答】

  
  我以前是一个超级害怕做决定的人,任何一个决定的思考过程都很冗长、缓慢、痛苦,像用一张砂纸在大脑沟回之间搓擦。然而,每天你都需要做出大量的决定,各种尺寸的决定,于是每天都过得非常折磨。八年前,当我试图改变那些令我难以忍受的性格缺陷时,开始审视这些毛病的根源和路径。
  
  难以做选择,是回避后悔情绪。当时的我是一个非常容易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的人。换言之,不管选择 A 还是 B,我都容易在选择做完后产生后悔情绪。因为 A 有 A 的好处,但也有不足;B 有 B 的优点,但也可能带来其他危险结果。
  
  后来我想明白了,既然我无论如何都会后悔,那么当我做出比较小、日常琐碎的决定时,只要确定哪些选项属于最优解,则不管选择最优解中的哪一个,我都能接受。
  
  1. 有足够的智力去快速判断哪些选项是最优的。如果难以选出一个,那就选出 Top 5 来。
  
  2. 告诉自己:没有什么是完美的。
  
  3. 从 Top 5 最优解中,随便选一个。
  
  4. 有勇气承担任何一个决定带来的所有后果。它既包括你能预见、或希望达到的后果,也包括你无法预见、你不希望出现的后果。
  
  5. 告诉自己:不会死人的。
  
  你足够聪明,并且以这种方法处理过大量日常决定后,上述整个过程是非常快的。
  
  如果是比较重大的决定,那么就要看你是不是想清楚了自己要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这个问题的确更难,但一旦想好了,任何重大决定,都是比小决定更容易做的。因为,越重大的决定,越容易看得出它和你预期的人生轨迹有多大重合或有多大偏差,也就越容易选择是或否。
  
  【于红红的回答】
  
  刚走上社会时,因为眼前一摸黑,会经常感到不知所措,做决定困难。现在多数时候,已不觉得做决定有多难。犯难只在个别时候。
  
  想了一下不觉难的原因:
  
  一、爱冒险
  
  没觉得做错事有什么丢人的,做事失手也不一定表明自己小白。只要以后不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因冒险而做错事所带来的新奇、刺激、惊喜、收获足以补偿我付出的代价。我是个千足金的乐观主义者,习惯从积极面、光明面找理由。
  
  二、敢承担责任
  
  我20岁前,就明白了一件事,这世上,别指望任何人替你埋单。只要是我自己做出的行为,不管是不是受人怂恿,也不管最后在金钱上、名誉上还是交情上蒙受何种损失,后果绝对自负!我不赖任何人,不埋怨任何人,不恨任何人(哪怕是Ta欺骗了我)。如果有人替我背了责任(甭管是Ta自愿的还是我去说服的),那是我“走狗运”了,属于意外事件。所以,我做决定之前,如果觉得自己承担不了后果,那我干脆就不做,闪了。这时我也不在乎别人讥笑我怂。
  
  三、能承受失去
  
  我明白,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保住已经拥有的一切。想想,你连命都保不住呢!你还能保什么呀?所以,我把失去视为一种常态。人有时怕做错决定,是因为错了你就会丧失机会、失去爱、损失钱、丢掉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或者受到其它严厉的惩处。我如果有所丧失或遭到处罚,也会痛心、难过。但是只要我还活着就行!我难受一阵儿就好了——我把不幸当作我的命运来接受。毕竟,活着便可能再创造。总会有什么事发生的!失去了A,还有B会出现。所以,不用对失去不依不饶。任何时候,眼睛都要坚持往前看、往四周看,不能只顾往回看、往自己的内心看。
  
  四、求事理对,不求最佳结果
  
  我认为,除了与艺术有关的事务,都不用追求完美。
  
  因此很多时候,我是“差不多主义”。只要大差不差,好点、赖点都行。所以,有时别人会不满、吃惊地问:“你就不能再做得好一点吗?”“你的要求怎么这么低啊?”正因为我对结果、结局不抱很高的期许,所以做决定会很快。
  
  我以前爱打牌,打牌是有牌理的。按牌理出牌,打输了就输了,没什么好懊悔的,照样开心。我发现很多人牌打得差,是Ta根本就不懂牌理,全凭感觉和自以为是瞎出。同样,做事有事理,只要事理对,不用太对结果耿耿于怀。这里难就难在你要先把事理搞清楚。有的事,你死到临头或许才能明白其中的事理。悟性好的人,就会在断事方面占便宜。
  
  我发现有人这么考虑问题:“这事如果做不好的话,就会失分。做了还失分,就太亏了!”但事实上,很多因素你控制不了,老考虑不失分,自己会特别累,弄不好就钻进死胡同了。所以我倾向于看总的结果,如果基本上成功了、优良了、及格了,就OK;局部有纰漏,有损失,无所谓。实现最大化,好做就做;不好做,就拉倒。
  
  另外,做事成败与否还有运气的成分。我牌技不差,但有时玩牌会抓一把特烂的牌,牌技好根本不顶用。有一次玩双升,我坐庄,打猫,结果起底牌前,我抓了4个猫、2个长套,还天绝1门。这牌我怎么打怎么有。这就是运气!做事情时,你不知道这一单是好运还是霉运,你也不知道运气在其中占多大比重。所以,做决定时,你其实没有万全之策。想太多没用!
  
  尽管我不是求全责备的人,但我也不是对什么都说“随便”的人。如果别人给我选择的权利,我就选自己心里喜欢的,在小事上也不让别人摆布我。没必要让别人把你“随便”得不舒服。
  
  五、愿意弥补
  
  认识到错了,我就心软、嘴软,乐意重做一遍。那么,有可能把局扳回来,甚至因祸得福。有时,别人不会给你改错的机会,那么,就按第三条处理,认命!任Ta“一江春水向东流”……
  
  结婚、离婚、换职业、买房子等等通常属于难以做决定的事。面对这类事,仍然要把事理先整明白,然后按事理走,无怨无悔。
  
  (文/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