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复旦投毒案:如何摆脱被伤害的厄运?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3-04-21 08:53   浏览次  
  
  心理导读:没有人不害怕伤害,任何犯罪动机都源于被伤害。受害人与世无争,仅仅因为他的优秀才华,也会伤害到作案者吗?当然会,如果是天性争强好胜的人是容不得别人比他优秀的,别人的优秀伤到了他们的自尊心。    ——www.tspsy.com
  
复旦投毒案:如何摆脱被伤害的厄运?

复旦投毒案:如何摆脱被伤害的厄运?

  今天一上豆瓣和微博铺天盖地都是复旦投毒事件,我恍然想起去年复旦某男生持刀捅伤自己女友,有心者也挖出了20年前的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无数人在谈教育制度,教育环境,而两年前的自己也在豆瓣发过一文《我们今天的教育》,当时的口吻还是相当愤青的,可是现在我竟不知道要给自己这篇文章起一个怎样的题目。
  
  无论是当初的案子,还是如今的事件,从浅显的过程分析,根本谈不上预谋做案。持刀伤人,在饮水机投毒(94年铊盐事件暂且不谈,如果不是嫌疑人的背景,也是一目了然立即解决的案子,不会一耗就是20年),我相信以复旦学生的智商,还是有那个能力去酝酿一场没有大致破绽的谋杀的,就算没有那个水准,起码能保证自己在案发一个月后的人身自由(在1个月内不被明确为作案者)。
  
  但是很遗憾,手法很粗糙,过程同样也很粗糙。当然毫无疑问,作案者也很快会被捕,定罪,入狱,量刑。这是两个家庭的毁灭,两个优秀青年前途的葬送,作案者在投毒时想过后果没有,知道后果没有?我打赌他肯定知道,非常明白。
  
  为什么年龄低于18岁的青少年犯罪会有适当减刑,因为他们是孩子,还处在荷尔蒙旺盛的时候,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容易冲动。而成年人为什么是成年人,是因为他们做事会考虑清楚,不会冲动之下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我一直认为只有那些预谋作案并且有设计过程的罪犯才称得上是成年犯罪,那些冲动之下犯罪的都只是心理不健全的孩子,无论他们的生理年纪有多大。
  
  冲动之下的作案是没有侥幸心理的,他们显然知道自己一定会入狱定罪,但他们还是坚持要杀人。“我坐牢也没关系,但你必须死”是这样一个心态。
  
  我不想再在这里谈教育,因为我觉得这样一个事件可以划分很多个面去分析:教育、人性、应激障碍、防御机制等等。我要说明的仅仅是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人不害怕伤害。而且我一直都提倡这个观点:任何犯罪动机都源于被伤害。
  

  当然你也可以跟我争论,受害人与世无争,仅仅因为他的优秀才华,仅仅因为他的出色,也会伤害到作案者吗?当然会,如果是天性争强好胜的人是容不得别人比他优秀的,别人的优秀对于他们就是一种伤害,伤到了他们的自尊心。如果一直是耀眼的存在并且以自己的耀眼为荣耀的人是容不得别人剥夺他们的荣耀的,这就跟绝大多数女性无法忍受丈夫长期注视另一个女人一样(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不过也能说明问题了),只不过你追求的一个人的关注,而有人追求的是一群人的关注,没什么区别。
  
  你们以为肉体的施暴就是伤害了吗?不不不,言语的伤害才是真正血腥的战场,没有真枪实弹的刀光剑影,一样可以血肉横飞,那些直插人心的刻薄和损毁,那些身不由己的萎缩和妥协,比刀剑枪炮更加锋利无比。当然可以伤害到人不只是言语(言语还是高级形式呢),你的一个眼神,一个避让和下意识的动作,一次言谈中轻微的停顿,都可以轻易地伤到别人。人心就像是脆弱的瓷器,轻轻的碰触都会留下细小的裂痕。伤到了自尊心是伤,无意踩到了痛处是伤,求而不得是伤,爱情是伤,友情是伤,这就是伤痕累累下的人生,得面对别人的伤,得平复自己的伤。
  
  或许你看到了这里会问我,人哪有那么脆弱?
  
  是呀,人哪有那么脆弱,可真正能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又有多少?你今天面对的同学,你能保证他不嫉妒你的某项能力吗?你最好的朋友,你能保证你无意中的一次聊天不会踩中他的痛处让他记恨你吗?别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强?什么玩笑能开?什么玩笑不能开?
  
  说了这么多,到底如何避免伤害别人,避免受到别人伤害?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遇到别人给与的伤害时深吸口气。
  
  3、在决定伤害别人前先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是你,你遇到这种情况,会痛苦吗,难过吗?
  
  4、不要凡事想争个明白,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大多争不清楚的,也不要觉得一定要反击,一定把自己的痛苦反弹回去,如果不反击就是弱者的行为,并不是这样。在意与不在意只在你的一念之间,面临这种问题时定个自己能接受的标准:不回击就会损害自己利益?不回击就会丧失机会?如果有个世俗或精神的标准,你心里会过意得去很多。
  
  5、当然最好的还是,做个讨人喜欢的人,不与人争辩,不与人结怨。不伤害别人,而周围也没别人可以伤害你(一种良好的交友环境),这样,心境舒畅。
  
  从小到大我都喜欢遇事从容镇静的人,从容的人做事不会冲动,凡事三思而后行是个非常好的品质,虽然在现代社会被人们诟病,貌似快刀斩乱麻,杀伐果决凌厉才是强者。其实想的越多,思虑越谨慎,越体现出你作为一个人会思考的优秀品质。
  
  (文/凤夜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