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潜能开发:解开能量的封印

责任编辑:tspsy-流年  发布于2013-04-12 10:15   浏览次  
  
  心理导读:一个人的创造性,源自这个人的活力无阻碍的流动。他说的活力,即弗洛伊德说的性欲与攻击性,也即力比多。但中国文化、中国教育,偏偏最压抑一个人的活力。要想解开活力的封印,该怎么办?      ——www.tspsy.com
  
潜能开发:解开能量的封印

潜能开发:解开能量的封印

  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使个体感到生活是有意义的。
  
  顺从带给个体一种无用感,并产生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等想法。
  
  创造性生活是一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以上都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名言。
  
  在温尼科特看来,一个人的创造性,源自这个人的活力无阻碍的流动。他说的活力,即弗洛伊德说的性欲与攻击性,也即力比多。
  
  我自己最近几天的梦显示,若活力能在母婴关系流动,即像是生本能,很美;若不能,则会像是死本能,很恐怖。可以说,关系的品质赋予了活力的不同方向。
  
  母婴关系若不能让活力得以流动,活力就会在梦中化为恶魔的形象。这就是让我一夜有五根白发的那三个梦中的最后一个梦给我的启示。
  
  就像是,你的原始活力被加上了一个封印,你不敢让它出来。除非你对关系绝望,才会放纵它搞破坏。我想,所谓的反社会人格,即是这样形成。反社会人格者,对母爱和所有爱彻底绝望,于是关系对他们的活力再无任何制约力。只是,他们的活力,永远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
  
  爱情,则可解开这个封印,让活力重新在一个被允许的亲密关系中流动。
  
  好的心理咨询也可以做到这一点——解开活力的封印,这也是咨询被称为容器的关键。
  
  这一寓意在《西游记》中也经典呈现。活力四射但是反天宫的齐天大圣,被佛祖用一个封印压在山下500年,而唐僧则解开了这个封印。
  
  只不过,唐僧最终还得借助观世音菩萨的紧箍咒,来控制住孙悟空的活力。
  
  这个譬喻,也是我们文化的一个缩影,活力很可怕,而且是无法无天,特别是犯上,所以必须控制住。唐僧给孙悟空戴上紧箍咒,以后用念咒来控制他,这是一个经典的中国图景——本我终被超我控制。
  
  小的单位,是大的单位的缩影。所以,中国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母婴关系,则是中国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客体关系心理学探讨的主要是母婴关系,解开中国家庭和社会轮回,母婴关系是貌似最容易的一环。
  
  但是,真正的责任,在于每个人的觉醒。若妈妈们能意识到,就先觉醒;若其他人意识到,请给妈妈们以支持,而不是苛责。
  
  我想,中国文化中最致命的根结,是对人的活力的否定。虽然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但社会的种种努力多是在束缚人性。
  
  因而,明武宗朱厚照击败蒙古小王子,创造一个不大不小的军事奇迹,却只被大儒们视为胡闹。台湾的历史学家孙隆基则说,中国人重静而制动,一动就乱,是为“动乱”。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不断动乱的轮回,也即,活力总以破坏的面孔出现。所以,我们社会,特别反“动”。越来越变态的应试教育体系,一个无意识的目的,就是将青少年们的活力,束缚在考试这条独木桥上。
  
  重静制动的同时,还配套生产的是,重人伦却抵制情感。我们强调的无常,是对弱者的极大压制。我们强调天伦之乐,然而,更像是老者的天伦之乐,中年人和孩子都容易处于受苦的位置。并且,爱情在我们文化中一直都是奢侈品。
  
  然而,除非一个个体能得到证明--他的活力可以让亲密关系更美好而不是相反,否则,个体在关系中展现活力时,要么恐惧,因担心被抛弃;要么负罪,因觉得伤害了对方
  
  即,关系密切与个体活力流动的并存,才能让我们安然地成为自己。
  
  (文/武志红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