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情绪管理:如何丢掉你的心理负担?

责任编辑:tspsy-张茵  发布于2013-02-20 14:10   浏览次  
  
  心理导读:行为对想法有多大影响力呢?当你把想法、评价、计划,写在纸上时,你接下来对待纸条的行为明显影响了你对先前想法的感受和记忆。——www.tspsy.com
  
情绪管理:如何丢掉你的心理负担?

情绪管理:如何丢掉你的心理负担?
 
  你有被挥之不去的负面想法困住了吗?心理研究表明,把负面想法“丢掉”就没事了!你信吗?
  
  “丢”掉负面想法
  
  如果你想要把一些挥之不去的负面想法抛去,没问题,直接把它们写在纸上、丢进废纸篓里,最新的心理学实验证实,当你把这张纸丢弃时,你的心理负担也同时被丢掉啰!
  
  相反地,当做重大抉择时,把想法写下来,并好好地保存这张纸,对于想法的实行也有显著的效果。
  
  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Richard Petty说:“某程度而言,这听起来满傻的!但我们真的发现这个方法有效!当你实际上丢掉或好好保存写下你想法的纸张时,你的行为将影响你如何付诸实行纸上的想法。但光用想的是没有用的,你必须实际去实行。而你如何对待你的纸张影响着你如何对待你写在纸张上的想法。”
  
  把抽象化为具象
  
  该研究假设当人们把“抽象的想法”化为“具象而实体的物质”时,“一些物理性的举动让我们对于自己的想法感到更贴近现实。”Petty说。
  
  为了证实他们的假设,研究者设计了三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中,研究者们邀请了93位西班牙高中生,请他们参与一个关于“身材形象”的实验。每一位学生必须在三分钟内写下他们对于自己身材的评价(正面或负面皆可)。三分钟后,所有的学生被要求重新回顾一次他们所写的内容。研究者要求一半的学生在看完后,把书写的纸张丢到教室里的垃圾桶,另外一半的学生则是在看完后,检查看看他们书写的内容有没有文法或拼字错误。
  
  接着,研究者请所有的学生填了一份关于身体满意度的九点自评量表(好的─坏的、吸引人的─不吸引人的、喜欢的─不喜欢的)。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检查文法或拼字错误的高中生们,他们在第一部分写下的内容影响了他们第二部分的量表结果。也就是说,在第一部分对自己的身材有正向评价的学生,也会在第二部分的量表填答中显示出相同的结果。
  
  但反观那些把纸张丢掉的学生们,无论他们在第一部分对于自己的评价如何、不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皆不影响他们在第二部分填量表的结果。
  
  “当这些学生把纸张扔掉时,他们就再也不去想纸张上写些什么了,不管纸上写的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Petty说。
  
  接着,第二个实验中,研究者扩大了他们的研究规模,邀请284位学生参与类似的实验。只是这次,学生们要评价的对象是个大部分人会认为是正向的概念:地中海型饮食(一种强调大量摄取蔬果、坚果类、糙米麦食物及橄榄油的健康饮食概念)。
  
  学生写完后被分为三组,第一组把纸张扔掉、第二组把纸张留在他们的书桌上、第三组则是把这张纸放在他们的皮夹、口袋或身上。接着,填写一份关于地中海型饮食评价和会不会采用这种饮食方式的的量表。
  
  结果发现,把纸放在书桌上的影响力比起扔掉纸张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来得更大。但,把纸放在皮夹、口袋或身上对学生的影响力又远高于把纸留在书桌上。
  
  换句话说,那些一开始就对于地中海型饮食较有正向评价的学生会更愿意去尝试地中海型饮食,如果他们是把这张纸带在身上而不是放在桌子上的话。相反地,如果一开始就对地中海型饮食不是那么喜爱的学生,效果就恰好相反。
  
  “所以把‘想法’放进随身带着走的皮夹或皮包中可以增强‘想法’的力量,并且纸上的想法会变得对你而言更加重要。”
  
  “丢”到垃圾桶=“拖曳”至资源回收站
  
  最后,研究者设计了一组电脑实验来测试:究竟物理性的举动,诸如把想法放进口袋中或把想法丢到垃圾桶里,对于一个想法的实际效果会有多大的影响力呢?
  
  在第三个实验中,研究者邀请78位西班牙大学生用文字编辑软体把他们的想法以打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完成后,一组人把档案拖曳到资源回收桶资料夹中,另一组人则是把档案存入储存资料夹中。
  
  和第二个实验相同,对于持有负向评价的学生而言,把档案拖曳到资源回收桶资料夹中比起把档案存入储存资料夹中对他们带来的负向影响较小。结果显示,无论是物理性实际上或是电脑键盘上的举动,会带来一样的效果。
  
  用想的没有用
  
  最后,研究者要求一组对照组学生仅用想像力想像他们把自己想法丢入垃圾筒中或留在桌上,但结果显示,这对他们后来的判断并没有任何影响。
  
  “当一个人越相信这些想法是真的消失时,效果就越成功。但如果只是用想像的,就一点效果都没有。当然,当你把这些想法丢入垃圾桶或拖曳至资源回收桶资料夹时,这些想法并未全部消失,你还是可以让这些想法重新复活。不过,他们的象征意义已经不见了,至少暂时地,可以帮助你比较容易不去想它们。”
  
  Petty说,他们的研究计划正在试着让这个技巧应用在帮助一些被负面想法困住的人身上,例如刚失去了挚爱的人们。
  
  “通常这些想法是非常难排除的。我们希望可以找到一种让这些想法消失的方法,至少如果可以,让他们消失得久一点。”
  
  (文/泛科学网 心灵花园)

 

来源“心灵花园”为原创,版权所有。本站有部分资源来自网络,转载之目的为学术交流,如因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行处理。

相关人气资讯 :

  •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女儿想和我发生性关系
    心理导读:从性心理学角度讲,每个幼儿在3~6岁期间都会有一个把自己的异性家长当作性对象的时期。若由于种种原因,性心理停滞不前,不能超越以异性家长为性对象的阶段,那...
  •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心理导读:痛失亲人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早期的适当干预能帮助居丧者顺利渡过悲哀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www.tspsy.com 朋友亲人去世怎么安慰? ...
  •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案例分析:揭秘日本的母子乱伦现象
    心理导读:和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民间或人们私下里对那些不伤害当事人且不危及他人的乱伦事件是保持比较宽容的态度的,这样一来乱伦行为的私密性就不是特别强,不少日本人...
  •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案例分析:母子乱伦引发的思考
    心理导读:母子乱伦源于俄狄浦斯情结,这个希腊传说说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在特定成长阶段的心理规律,人类在2、3岁左右是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由于与...
  • 母子乱伦,谁之错? 母子乱伦,谁之错?
    心理导读:在浴室里母亲告诉我,我是吃她的奶长大的,并让我的手按在上面,还让我看了她的下身并抓着我的手摸了那里,告诉我说那是我的生命之门 ---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我...
  •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家庭变故诱发母子乱伦
    心理导读:在大多数乱伦案例中母亲的反应都很类似:她的心理防线开始一点点松懈,对儿子的过激行为往往只是嗔骂,温情的责备,或者默认、容忍,往往都没有严厉地惩罚和教育...
  •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案例分析:女人为什么会做春梦?
    心理导读:你有没有做过性梦?人们经常在梦里得到非常美妙的性感受,梦幻中的性体验,其实跟性生活本身一样自然又平常。女人为什么会做性梦?性梦会不会导致出轨呢? ---www...
  •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案例分析:为何少女会爱上强奸犯?
    心理导读:你可以说这是重口味,也可以说人脑子坏了,但是事实真正的如此少女遭到警察的强奸后,发现自己怀孕,于是辍学与这个警察同居。这件事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也想不明...
  •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丝袜控属于心理疾病吗?
    心理导读:所谓控,大意就是指对某一种事物的过度喜欢和关注,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有丝袜控,究竟是被丝袜控得不行,还是对丝袜没过多的兴趣?自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

热门标签 :